请问懂书法的人,这幅书法水平怎么样?

守心守念


这两幅字,一幅写的是“和颜静观”,另一幅写的是“行善成德”

一、可取之处

  • 若当做实用性的毛笔字来看还算可以,笔画清晰、结构平稳,用笔坚实;

  • 老老实实写字,不狂不怪,字也好认,比起那些江湖书法好多了,这是可取之处。

二、不足之处

若当作书法来欣赏,则境界不高,没有什么艺术性,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三点:

1、笔法非常单一、重复、雷同,毫无新意

  • 典型的如“颜”、“静”、“观”、“善”四个字的横画组合,全部都是拖笔而成、单调的雷同。

  • 外行看可能觉得还凑合,内行看则味同嚼蜡!

2、全都是摁着笔写,没有写出笔锋;

  • 什么是笔锋,用不着多解释,看这几个字,全都是秃字!

  •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书写的时候发挥毛笔锋颖的弹性,该出锋时则出锋,写出字的弹性。

  • 举个例子,“善”字的两点,将作者的跟《唐 · 杜牧 · 张好好诗》的写法比较一下看看笔锋:

  • 再将整个字与《元 · 赵孟頫 · 秋兴赋》中的写法比较一下,体会一下什么是字的弹性!

三、提升建议

1、鉴于作者现有的水准,结构上有一些基础,现阶段建议多在笔法上下功夫;

2、建议多看看米芾、赵孟頫的行书(纸本),揣摩一下别人的用笔技巧,会有启发。


一家之言,欢迎大家留言探讨。更多书法技巧,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这两张字,属典型的“老干部体”,作者不懂书法,信笔而书。

某次在外应酬时,遇到一刚退休的领导,谈起书法,他说自己最喜欢写草书,拿起笔就可写。

我不禁哑然,在书法家看来最难的草书,在他们这些人眼里,竟然成了书法中最简单的书体。

书法是一门艺术,有自身的规则和规律,我们对书法应该有敬畏之心。

回到这两张字,说说其主要问题。

1、基本笔法没过关。书法的起笔、中间行笔、收笔都有一套严格的法度,或藏或露,或方或圆,笔要送到位,动作一个不少。

第一张中打圈的两个钩,都少了按的动作,以至钩出时笔锋出现偏侧。

2、笔画不过关。如第二张“善”字,为了牵丝而牵丝,失去了笔断意连的意味。而“成”字左边一撇,直桶桶斜立在那,呆板不堪。类似问题多多。

3、不懂用墨。书法讲究“墨分五色”,善于用墨的基本标志是会用水。我们日常购买的墨汁,浓度太高,须加水稀释,这样书写,线条颜色呈中间深、两边浅的立体感。而贴出的字乌黑一片,墨色太死,了无生气。

建议作者静下心来,选一本古人经典碑帖,安心临习,以你的笔感,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一定会有所得。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这两幅作品最大的问题是——有形无意。

“形”是一个什么东西?形是一个字的本体。“意”是一个什么东西?“意”是一个字的灵魂。“意”是一团内在的精神意念,它是书者经过全面而周密的思考与酝酿,在纸上形成的一个深沉含蓄的一个“意象”,这个意象,是深藏在一个字的笔墨点画形态之中,也藏在字的结体形态之中。这个意象,以聚守内敛深沉含蓄为最美,如一首抒情诗一般,朦胧优美,意境悠远。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只有28字,把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自己的茫然愁怅、孤独失落之意,全都隐藏在这短短的两句诗词里了,你不用心品读,你是体悟不到的。古诗的美就在这里,这才叫作真正意义的“诗”!!若把这两句诗,用现代白话解释出来,纵使你解释的再贴切,选用文辞再优美,那还有诗意吗?那还有诗的味道吗??

书法之美和诗词之美,是一个道理,以意境为最妙!!以浓情为最妙,以含蓄为最妙!!

你的两幅作品,笔法墨法行气都很棒,有魄力,没有拖泥带水的迟滞感,主要问题是没有“意味”,没有把“意”聚拢起来,在结体字形上,太散;在笔意上,太直白,太露,没有内涵。

文须数言乃成意,书则一字已见心。

字如其人,真正厉害的人,深藏不露,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心中自有百万兵,如刘备诸葛亮司马懿者,机谋过人,却含而不露;那些遇大事小事咋呼的比谁都响的人,则不足虑也。



98明明德


我虽然是个刚入门的小学生,但是我也要说两句!此人临帖很少或者没有临过帖,自创体多一些,取古法甚少!

首先,第一幅“和颜静观”,我们逐字分析一下。“和”字的点太平,而且太长。左边长竖收尾不出锋,右侧口字笔画模糊不清,横折笔画没有力度,用的偏锋没有骨架感,笔画有些轻浮!“颜”字左半部分结构松散,点和横混在一起模糊不清,笔法上的藏锋和露锋几乎没有。而右侧的页字就更不堪入目了,横和撇混在一起了,笔画不清晰,而且页字里面的两个横画写的太随意,没有力度,太飘了,最后的一点写的还可以。“静”字整体写的还可以,但是左侧月字里面两横写的太差了,右面的争字,游丝引带过多导致有些乱,书法讲究“笔断意连”!在看最后这个“观”字,左侧横折笔画没有任何古法可寻,好像是钢笔笔画,下面的四横和右侧见字里面两横写的太随意了,笔不入纸,太轻浮!

综上所述,这四个字只能是算写字,不能成为书法!


其次,第二幅是“行善成德”,“行”字结构松散,毫无古法可言,左面的双人旁结构不对,第二撇应该对着第一撇的终点才对,这个直接跑偏了,右侧的两横下面的横画应该长于上横,此人正好弄反了!第二个“善”字两个点写的很不好,有点像两个撇了,而且写的很笨拙,而中间的长横应该和上面的短横基本平行才对,而他写的太离谱!而“成”字结构太松散了,左面的竖笔写成撇了肯定不对,最后的一点点的太远了。最后这个“德”字,左侧双人旁和“行”字一个毛病,而右侧上半部分还可以,下面的心字就很难看了,太随意,没有变化,结构还松散!

总之,写的不太好,结构和笔画都差的很远。


综述,整体看有写字的基础,还不错,但是对于书法来说,我个人觉着还没有入门,我建议从基础开始,从临摹古贴开始学习,日后一定会有所成绩!

强哥浅谈。


强哥书画


这个嘛只能叫做写字。算不得书法。

书法是基于在汉字书写的基础上,通过对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的强化训练,从中得到感悟,而通过书写的方式表达书写者的情怀,完成一幅格调高雅,个性鲜明,彰显气韵的艺术作品。

譬如笔法的中锋用笔,八面出锋,提按顿挫,轻重缓急,搭接转折,断连翻转。墨法的干湿浓淡。字法的相互倚侧。章法的疏密紧驰等等。这些没有大量的临帖读帖参悟是很难达到一定境界的。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会拿毛笔写几个字就成书法了。真的不是那回事。

可以这样说吧,书法就是写字,但写字却不见得是书法。


不知古焉如今


首先跟你说一下,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

书法,是书写的法则,包含技与道两个方面共同的艺术表现,书法的技法有:笔法、字法、章法及墨法、印法等。

写字,不讲究笔法字法章法等等因素,主要是为了识别,看得懂,实用性强。

在来看这两幅字,第一,起笔,因为是写到半生熟的宣纸上,入笔的笔锋感觉不果决,两张字的书写都如此,少于变化,墨入纸时,控笔能力较差,线条略涨开了,入笔都略肥了,笔锋找不到了,墨、水、纸三者关系没掌握好的结果!第二,行笔,你书写较流畅,较熟,这是好事,但行笔直来直去,线条僵直了些,无节奏感,我们常说,书法是无声的舞蹈,舞蹈随节拍的快慢来舞动,就产生了美感,书法也是如此,在行笔过程中要注意抓住线条的发力点来控制笔速,自然产生节奏,线条就有了动感,字才有跳跃感。第三,收笔,你的收笔有些笔画没有注意调锋,导致线条过飘,如观字的长撇,气全外泄,与下一笔连贯不上,这样整体笔画气脉就断了。从这三点看,就出现了孙过庭说的“任笔为体”的书写了,所以这两幅字是写字,还谈不上书法作品。建议还要多临古帖,多从笔法上下功夫!


那诗那海


字写得比较随意。如果纯粹是玩玩而已,那也无所谓;如果从书法角色来说,尚未入门。



坐以袋币


这几个字能称为书法吗?应该是没有什么基本功。


静美绿洲


能登堂入室的书法,是文化盛宴里的一盘佳肴;能让百姓点赞的毛笔字,只是大众精神食粮里的一碟美味小菜。


大洪山人1964


此书有一定的功底,但不够深厚。

练书法应持之以恒。

挥毫带韵书山水,

泼墨蕴情写谷峰。

学古仿今练撇捺,

循章遵律谱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