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企業職工住房公積金,對企業和職工個人有什麼影響?

惜花寄語


對於企業來說減輕了負擔,但是對於員工來說,倒了血黴了,員工工資本來就低,我國員工的工資比發達國家,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比如新加坡,韓國)來說,我們的工資很低了,而房價很高,取消的話,日子會更加難過


YLNEDDUS


首先,住房公積金不像社會保險,有社會保險法的明確界定,不是企業必須建立的。因為住房公積金的定義為: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這就說明它是用人單位為了解決在職職工住房問題,借用這個平臺為勞動者提供住房儲蓄。

那麼住房公積金還有以下性質:一是長期性。單位一旦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雙方必須不間斷的繳納。除非單位不存在了,或者職工個人退休了等原因不能停,有他的穩定性和強制性。二是專用性。住房公積金實行專款專用,存儲期間只能按規定用於購、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納房租。這方面比較多,就不多說了啦!三是積累性。說到底,住房公積金為每名職工開具個人賬戶,有賬戶就意味著它一是可以積累,及每月繳納的資金是累加的;二是可以繼承,及如果賬戶持有人遇到去世等原因,法定繼承人是可以繼承的。

說到影響,前面說了,住房公積金有它的強制性,不是想停就能停的。但是真有那麼一天,影響還是有的,

首先,從個人方面,因為住房公積金是個人和單位均按照相同的金額上繳,如果停了,單位繳費這塊肯定會泡湯了,個人實領到手的錢看似增加了,但隱性的那塊沒有了;如果真想買房或裝修,只能走商貸,利率要高很多!

從單位方面。按照國家財務有關要求,住房公積金中由企業和事業單位繳納部分,不屬於工資總額屬性,屬於企業成本費用性質的開支。那麼企業的成本肯定降低啦!這也是企業招工時說的所謂“交五險”和“五險一金”的重大區別,體現了單位的經濟實力和對員工的關懷程度。要知道,自2019年5月起,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有的都降到16%(我這邊是山東)了,而公積金繳費比例是12%啊!

希望能解決你的疑惑!




小狄狄看電視


取消住房公積金,對企業來說是好事,對職工來說就是虧大了。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取消企業職工住房公積金,對企業和職工個人有什麼影響?

對於企業來說是賺大了

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住房公積金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

在繳存比例上,最低不能低於5%,最高不能超過12%,也就是存在著保低限高的原則。這是為了防止住房公積金的差距過大。

也就是說,企業最高承擔12%的繳費,所以如果取消住房公積金,企業就可以減少12%的人力成本的支出。

這對企業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能夠大大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所以很多企業是願意取消住房公積金的。

之所以現在又開始討論這個,是因為黃奇帆又提出來建議,要取消住房公積金。

對職工個人來說,損失很大

雖然這對企業是好事,但是對於職工個人來說,其實是虧大了。

雖然職工個人也不用繳費5%到12%,到手收入會增加一些,其實這是隻表面上是,實際上職工是虧的。

為什麼呢?因為住房公積金是免稅的收入,相當於你的強制性的儲蓄,你繳納12%,存到住房公積金賬戶裡面,同時企業也給你繳納12%,是24%的錢。

舉個例子,假設繳費工資是5000元,按照12%交,那麼每月住房公積金賬戶可以劃入1200元。也就是說,相當於你存了600,企業給你補貼600。

住房公積金賬戶的錢的全歸屬職工個人的,職工的個人財產,如果取消之後,那麼職工其實是損失了一大筆錢。

而且住房公積金是可以稅前扣除的,取消之後,如果納入工資,那麼是要扣稅的,其實也是虧的。

而且取消住房公積金,你貸款買房裝修租房錢從哪裡來?沒有取消的話,都是可以提取公積金的。

尤其是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要遠低於商業貸款,這對職工來說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所以多數職工是不支持取消住房公積金的。

小結:

取消住房公積金對企業是好事,對職工來說是壞事。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對於這個事情,還是基於有人建議取消企業繳納住房公積金,但出發點似乎難以讓人信服,主要認為商業貸款是主力,住房公積金的意義不大。

但這種說法恐怕有點難以服眾,也不知道是基於什麼目的和立場才說出這樣的話。

有具體分析說住房公積金目前有三個大問題,但實際都是偽命題。

一、無法得到合理利用。

有人說,住房公積金制度從90年代引進,實行了這麼多年,似乎對於買房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大部分人買房還是以商業貸款為主。有沒有意義,這難道不是執行和監督的問題嗎?住房公積金本身是個好東西!

1、住房公積金實行了這麼多年?可能是90年代引進的,但你問問現在的50歲的老員工,他們知道住房公積金是什麼哪一年?不誇張的說,可能現在還有一些員工都不知道住房公積金是何物!用引進的時間來替換全面推行的時間,這是偷換概念!

2、再看一看現在的企業,有多少家企業還沒有繳住房公積金,或者沒有足額繳納住房公積金。這種情況下,如何發揮住房公積金的作用?這時住房公積金制度造成的沒意義嗎?這明顯是執行和監督的問題。

3、可以說近幾年,民營企業才逐步的給員工交上住房公積金,這個時候說住房公積金為時過早吧!但相比某些單位的住房公積金,有沒有意義不言自明!

4、住房公積金不僅僅是用來買房貸款的,還有很多租房的朋友,他們每個月都用到住房公積金,說取消住房公積金的有考慮過租房者的感受嗎?

二、存在窮人補貼富人的情況。

有人說,窮人交了住房公積金,補貼給富人買房。由於住房公積金在民營企業的全面鋪開也沒多少年,階段性的情況和高房價,確實存在這種情況。但和社保一樣,公司繳納的部分就屬於統籌基金性質,難道說我們現在繳納的社保是補貼年老的一杯,就不繳納社保嗎?住房公積金的功能就只有買房嗎?

再說句開玩笑的話,咱們窮人存在銀行裡的錢,難道不也是補貼富人的嗎?是不是要因此而取消儲蓄制度呢?

租房、裝修都可以用到,最關鍵的,不管有沒有補貼富人,但交到自己賬戶的住房公積金的錢,是實實在在屬於自己的。工作期間可以以租房的形式提取60%,而以後銷戶是可以全額提出來的。

三、加大了企業的負擔。

這個不可否認,繳納住房公積金肯定是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企業和員工要交同樣比例的錢,本身社保部分,企業已經支出了很多了。當相比之下,這一塊肯定不是大頭,僅僅拿取消住房公積金說事,的確很難說的過去!畢竟住房公積金和社保是員工可享受的利益,這方面這麼輕易的說取消,豈是兒戲?

如果取消了住房公積金,對企業和員工有什麼影響?

一、對企業來說。

短期內肯定是有很大的好處,畢竟節省了一定比例的支出。但長期看來,不一定有好處,因為企業節省成本了,那麼客戶相應的就回來往上游壓價,實際到最後中間環節的企業也並不會有太大的好處可圖,可能零售商會獲益最大。

就和之前增值稅率下調一樣,表面上看企業負擔減輕了,實際上客戶和供應商響應都很快,稅率降低的,價格必須要相應的降低,但終端消費市場的零售價格卻不會有變動。而如果稅率上漲等增加企業負擔的,那麼到最後終端零售價一定會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所以,取消住房公積金,企業究竟能獲益多少,不得而知。

二、對員工來說。

肯定沒有任何好處了。畢竟住房公積金個人部分是可以隨時提出來的,公司的部分在銷戶、買房等還是能提取出來。如果取消了,員工就會失去這部分的收入(姑且稱之為收入)。而且企業不可能因此會多補一些錢給員工,並可企業也可以通過員工的淘汰,來逐步淡化這一概念。

總的來說,取消住房公積金對部分企業可能有利,但對大部分企業不一定有多少好處,而對員工來說,一定是沒好處。


打聽生活


第一 首先降低企業負擔方面起不了任何作用

為什麼這麼說呢 企業繳費額度5%--12%

企業如果按照最低的5%交納(這個還分總收入的百分之五 、總收入包括 基本工資 崗位工資 獎金 補助 加班費等等好多項組成。 還是基本工資不包括獎金各種福利加班費的收入的百分之五)如果企業按照基本工資百分之五 大部分企業職工比如月薪到手6000左右吧。那麼基本工資可能也就是個2000左右 的百分之五可能就是一個月一百左右 對企業壓根沒有什麼負擔可言

企業的生存發展 不是靠這個方面省錢的

第二 有人說 直接取消把這部分錢💰直接發到工資裡面 這樣個人所得稅就會很高 目前個人所得稅月收入5000以上的部分繳稅 是為了照顧低收入群眾 如果公積金直接發放到工資裡 低收入人群大部分也會超過5000 也就是說低收入人群也得上稅了

第三 已經貸款買房 上有老下有小的工薪階層 如果一下子取消了 公積金 那麼以後每個月還貸款的負擔會額外重 生活質量幸福感 會大大降低

第四 大部分購房群體還是會選擇公積金貸款買房 少了公積金 購房者就沒有能力購買房子 房地產市場以後發展會很嚴峻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分析 公積金既然出現 他就是目前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產物 是必然需要存在的 也是有必然需要的。 至於以後是否取消公積金 那得看社會發展的需要 。


天王蓋地虎屯主是頭豬


所謂的五險一金,即是我國的勞動法所負於給勞動者的一個合法權利,哪麼對於最近有網上傳出取效企業的住房公積金?然而對於題主所提出的問題,是否於受武漢新冠狀肺炎病毒的影響?乃至於為了企業減少成本的降低,所採取的一種想法?

哪麼究競取效企業的住房公積金?是否會給企業員工帶來哪些問題?首先這裡我先談談個人看法?問題是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以及要求企業應該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當然對於五險即是帶有一個強制性的措施,而對一金還尚未立入到法律中去,這使得好多企業即未本企業員工實行繳納一金,(住房公積金),當然對於中型,大型企業還是給予辦理了住房公積金,尤其是面對小型企業以及少數的私營企業也從未辦理過住房公積金,至於對這樣的問題,國家還未強制要求必須要給予辦理。

當然對於住房公積金的繳納,即是為了企業員工能夠在購買住房時,可以享受公積金所帶來的便利,尤其是面對住房貸款,可以通用公積金象銀行貸款,而他的還款利率比純商業貸款的利率低的多。同時住房公積金的繳費也是有一定的要求及標準,也就是說,必須按1:1的標準而繳,當然自已必須在工資基數上所繳,單位應同時按員工所繳的1,而單位也得必須按1的比例而為。尤其是單位應繳的部分而不可在企業員工的工資實際收入中扣除。

哪麼對於這樣問題,如果採取企業員工不可辦理房住房公積金,哪麼對於之前所繳的公積金又怎麼樣處理?再有至所以企業為員工辦理了住房公積金,同時也是起現到一個企業的經濟實力,同時也是企業為解決買房所需要象銀行貸款提供了更大的優惠,也是一種企業福利的享受,為此我個人觀點,還是要堅持下去,尤其是有條件的企業更要樹立企業形象,為企業員工解決後顧之擾。一旦廢除企業住房公積金,可能會產生對我們國家的勞動法,不利因素!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顧雲孫


這個問題的緣由應該是2月11日黃奇帆發表的文章為應對疫情對製造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衝擊中建議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引起較大爭論。

疫情當前,不少中小企業主紛紛反映賬面上現金流緊張,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真的能為疫情影響下的中小微企業減負嗎?可能暫時還無法取消,但對其改革也勢在必行。

住房公積金制度由來

正如黃奇帆所說,這一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國外學來的。1991年,上海最先試點住房公積金制度來高購房者的支付意願和能力。1994年,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住房公積金制度逐漸向全國鋪開。根據要求,住房公積金制度由職工個人及所在單位共同繳納一定金額(工資的5%-12%)並長期儲蓄,用以日後支付職工家庭購買或自建自住住房等住房費用。實質上,這是一種長期住房儲金,具有強制性、互助性和保障性。也就是說,這個資金平時是不能動的,只有在買房、租房、裝修房子、退休、離職等特殊規定的提取範圍內才可以使用。由於比商業貸款利率低很多,使用公積金貸款成為老百姓買房時重要的貸款手段。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高達29萬億元;而在2018年末,公積金貸款餘額僅為4.98萬億,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市場佔有率為16%。

為什麼要取消住房公積金?其突出弊端是資金規模越來越大,但無法得到合理利用,其次也涉及到“窮人補貼富人”的公平問題。

根據住建部、財政部和人民銀行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2018年,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單位有291萬個,職工是1.44億人,我國目前總人口不到14億,也就是說,全國只有1/10的人口在繳納公積金。巨大的差距之下,繳納了公積金的低收入人群,往往在高房價面前望而卻步,而公積金池子裡的錢相應地給了收入較高的人群去貸款買房。

隨著近兩年各地出臺“認房又認貸”等緊縮性的購房貸款政策,往往又很難使用公積金進行貸款。即便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不同地區間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貸款額度也受限。

而從中長期看,取消公積金制度是必然選擇。當前住房按揭貸款體系已能夠較好滿足居民住房貸款需求,公積金制度可以說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可以嘗試逐漸將公積金繳費率降至零,也即取消公積金增量。對存量餘額,可以讓職工選擇繳稅後全額提取銷戶或全額免稅併入個人社保賬戶。效率不高的公積金制度或併入社保個人賬戶或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將是住房金融體系發展的長期趨勢。


職場諮詢筆記


取消企業職工住房公積金對企業的影響:

1、企業的直接人工成本降低。

2、企業的待遇如果在其他方面沒有增加的話,企業的人力資本競爭力下降。

對於職工的影響的:

1、如果你買房了了且用公積金在還的話,那麼直接影響就是,你要自己另外花錢付公積金貸款。

2、待遇下降,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質量下降。

總得來說,沒什麼好處。


小火燉蘑菇


如果企業取消公積金,對企業來說降低了人員成本,對個人來說工資性收入減少,福利待遇降低,購房負擔加重,對國家來說可以增加稅收收入。


魯哥475


對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人員有影響,對大多數私企人員沒有多少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