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新冠肺炎”之後,請問還會有人認為養生沒用嗎,為什麼?

養生齊14551


其實養生這件事就跟平時生活中的工具一樣,用到的時候才會想起來,但又獨特在看不見摸不著,主要沒有大的問題,大部分人在平時也很難重視,這也是現在慢性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逐漸年輕化以及人群不斷增長的原因。這次新冠病毒的疫情讓很多人認識到,免疫力是多麼重要,沒有它,隨便來一個什麼因素,可能人說沒就沒了,但是習慣都是不好堅持的,養生這件事也是一樣,也許有人會改變,但是大部分人等這個疫情過去以後,還是會恢復原來的生活。

好的習慣其實要是養生習慣了,是可以改變人生的,也可以讓自己更舒適,但是養成好的習慣的過程很難,所以大部人都是“死”在了養成好習慣的路上。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比如早睡早起這一點吧,不僅可以幫助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能減肥,促進腸道健康,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猝死以及還能夠增強記憶力,使人的精力充沛,工作效率也更高,從長遠來看,可以使身體更健康,但是不熬夜對很多人來說已經很難了。


運動是會讓人上癮,但是必須要克服養生習慣的21天,而在21天以後還會有一個階段很難熬,如果能夠堅持下來,那麼這個習慣會讓一個人受益終生,可以跑步,可以跳繩,可以波比跳,哪怕只選擇一種,只要能堅持,都能收穫不一樣的自己,可以擁有更好的身材,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及積極的心態。

養生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一旦熬過想偷懶的這段日子,身體接受以後,這些習慣會讓人上癮,因為在做些事情的時候會帶愉悅,從人都是嚮往快樂的生物角度來說,這些都不再是問題。最後要解決的就是按時三餐以及均衡膳食了,原則也簡單,種類吃的越多越好,相差越遠越好,每天不少於12種,每週不少於25種,每餐七八分飽,想不健康都難。如果有生之年再遇到疫情,那麼也不用擔心,至少你有抵抗的資本。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養生本來是包括防病,健體的。並不矛盾。

但是現在的養生拋棄了它的本意,過度商業化了,極端化了。

講衛生是不是養生?多游泳鍛鍊是不是養生?不暴飲暴食是不是養生?作息有規律是不是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