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内油作战半径只有550公里,该如何提升打击范围?

管冬悦


一堆大作家讨论作战半径多少,却不知道作战半径的定义,而且每个国家所定义的作战半径也有所不同。

歼-10本来就是作为国土防空战斗机使用,原本代替的是歼-7和歼-8。机内载油量本来就小,作战半径肯定也小。

歼10的参数如下:

最大航程:3,900公里(带三个外挂副油箱,无武装)

作战半径:1,250公里(无副油箱)

可能吗?各位觉得歼10作战时无副油箱作战半径能发到1250公里吗?


乐沐云田


歼10的作战半径只有550公里?这个数据没有任何依据可言,要知道当年苏联的米格29前线战斗机的作战半径600公里,就被冠以一个“机场保卫者”的称号,目前虽然网络上普遍认为歼10短腿,但从来没有被称为“机场保卫者”

这些年歼10的数据慢慢的公布,就在珠海航展上,官方公布的歼10C的各种数据:

单从这个数据来说,歼10C的那是非常亮眼了,而且歼10A与歼10C在航程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都差不多!而且一向被认为短腿的歼10,居然作战半径达到了1240公里?这个作战半径与美国的F16差不多,甚至也就比重型战斗机苏27短260公里,已经相当的亮眼了。但是作为军迷的我有一个疑问,既然作战半径这么大,还天天挂着3个副油箱干嘛呢?

仔细想想,这个数据肯定是有水分的,或者说成飞玩的就是数字游戏。个人大胆猜测着就是歼10挂着3个副油箱+2枚中程PL12+2枚近距格斗的PL10的作战半径,这也是歼10作为截击任务的标准挂载,而且是空优作战情况下的最轻挂载,作战半径当然也就最大了,如果把副油箱去掉,恐怕歼10的作战半径会大大缩水到900公里左右,如果是对地攻击挂载,这个作战半径还要缩水!

当然这个数据还是有一些依据的,主要就是数据表中的转场航程2950公里,要知道最大转场 航程可不是歼10C自身的最大航程,而是挂着好几个副油箱情况下飞过去,用这个转场航程来计算表中作战半径1240公里,刚好能换算过来。如果去掉副油箱,估计歼10航程会缩水到2200~2400公里左右,推下下来的最大作战半径也就900公里吧!

当然如果采用上图一样的暴力挂载,载弹量是上去了,但外挂荷载大大增多,要知道挂载大型航空在炸弹,甚至挂载反舰导弹,这些家伙都是非常重的,这种情况下作战半径会大大缩水,而且为了快速突防需要加速,在攻击的时候让导弹投得更远也需要加速,这样的情况下,也许歼10的作战半径缩水到550公里恐怕就不足为奇了,这样的情况只能靠 加油机来支撑他的航程了!


狼烟火燎


歼10战斗机是我国研制的一款单发空优战斗机,1984年开始立项研制,当时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像F15这样先进的战斗机,空军的压力很大,所以决定研制一款能与世界先进水平进行抗衡的战斗机,于是歼10战斗机计划开始了。1998年首飞,2003年设计定型,2004年正式在空军服役,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

而战斗半径也是战斗机性能的重要一环,虽然前面说了歼10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也能达到1250公里,但是对于作战半径,没有最远,只有更远,所以作战半径一般来说越远越好,那么歼10战斗机有什么办法提升它的作战半径呢?我觉得主要有下面的几种方式:

外挂副油箱

这是最基本的提高战斗机作战半径的方式,也是几乎所有战斗机的基本要求之一。一般都是根据任务情况,挂载一个、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副油箱,挂载一个副油箱的时候,对于作战半径的要求不高,稍微提升就行,挂在机腹下面就行,反正奇数时候肯定要挂在机腹下,双数副油箱挂在机翼下方!

不过我们知道,战斗机的载荷能力是有限的,挂了副油箱,载弹量就必然要减少,所以挂载副油箱,提高作战半径的时候,也减少了载弹量!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能影响载弹量,同时又能提高作战半径的方式呢?

空中加油

这个当然是有的,空中加油机笑而不语的登场了!这是一种专门在空中对战斗机进行加油的战略机种,变相提高了战斗机的航程,也就是作战半径!歼10战斗机在机头的位置,也安装了空中受油管,具体如下图:

这样就可以保持歼10战斗机的载弹量,保持正常的战斗力,甚至可以牺牲油料的重量,来携带更多的弹药,当油料快要耗尽的时候,进行空中加油就可以了。

不过这些也都是弥补的方式,最好的方式还是给歼10战斗机换装推力更大的喷气发动机,这样就能提高歼10战斗机的载荷了。但是也不能推力太大,否则歼10战斗机的机身结构承受不了,需要修改,这无异于重新设计,很麻烦!

最好是换装提高一部分推力的发动机,然后再在机翼和机身结合处,加上保型副油箱,不占用歼10战斗机的外挂点,如图下图的F16战斗机一样!

对于此问题,您有什么看法呢?


资讯所长


歼10的作战半径绝不止550公里,影响航程的有好几个方面,下面一一分析:

一是载油量,歼10是一种大推单发的中型偏轻的战斗机,它的腹部进气方式使得机身设计比较自由,提供了较大的机身空间,内油大约3.5吨,歼10B进步优化了机腹外形,可能油箱还有增大,比枭龙的内油大得多,枭龙作战半径都大于550公里。

二是发动机油耗,无论是AL31FN还是太行发动机都是中等涵道比,中间推力耗油都不大,这从苏27超远的航程可以表现出来,因此耗油量方面也没有问题。

三是巡航升阻比,歼10的鸭式加三角翼中距耦合布局克服了纯三角翼诱导阻力大的缺点,且三角翼还用了复杂扭转,歼10的翼身融合体也很饱满圆润,既增加了机内空间,又提高了升阻比,其气动外形非常优秀,这只会增加航程。

因此,歼10的正常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没有问题,至于非正常作战半径,如带弹不带副油箱的超低空突防,作战半径都不止550公里,因为那不需要空战,跃升发射导弹,完事就走。所以歼10作战半径550公里纯属无稽之谈。





飞帅


歼十战斗机机内燃油作战半径550公里的数据是怎么来的?连歼七都不如了?歼七战斗机好歹还有600公里呢,如果仅550公里说明歼十是失败的设计方案,是根本不可能服役的!

歼十设计之初是以“中型制空战斗机”为基础,这就需要它有较大的航程和作战半径才能适应我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当年没有引进米–29就是这个原因),如果“腿太短”就不能在我国的五大战区内很好的完成作战任务,比如说:现在的西部战区,幅员面积超过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这么大的辖区内没有2500公里航程和超过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是不行的,会贻误战机,而且日常巡逻的任务不能总靠歼–11B重型战斗机,使用成本太高了...所以,歼十也必须要有较大的航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军的需要歼十的后续型号B型和C型开始往多用途战斗机方向发展,由于所执行的任务增加了,特别是对地/对海攻击需要携带大中型航空弹药,由于挂载重量增加歼十的作战半径肯定要降低,这就需要挂载副油箱增加航程,比如图片里的这架歼十B战斗机机翼下挂载了一枚“鹰击–91”型反辐射导弹和电子吊舱,这就需要它携带至少两个大型副油箱,才能实施较远距离突防。
除了挂载副油箱之外,空中加油也是提高歼十航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图片这架歼十S双座教练机,正在接受“轰油六”加油机的加油,空中加油可以让战斗机的航程增加一倍,滞空时间提高70%以上,目前空军大国都有较大数量的空中加油机,可以为战斗机远程奔袭创造条件。


再一点提高航程就要适当的改变
飞机的气动布局,歼十A设计开始由于技术遇到瓶颈,进气道设计很不理想,矩形进气道口径太大,材料强度不够,如果硬要强化进气道的结构强度,就要增加很多的内部支撑结构件,这样会大大增加飞机的局部重量,影响到飞机的重心...所以只好在进气道与机头出安装了六根长短不一的支撑拉扯杆(歼十A“棍子”的雅号就是这么来的),这样的设计虽然解决了进气道结构强度的问题,但却产生了“迎风涡流团”大大的增加了歼十A的飞行阻力和雷达反射面积!飞行阻力增加后就会导致燃油消耗量的增加,也导致了航程和作战半径减少。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从歼十B开始进气道设计成为“蚌式进气道”(DSI),也叫: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这种设计大大的减少了进气道的结构件数量、减轻了飞机的重量和增加了进气道结构强度,还由于进气更加的通畅减少了飞行阻力,阻力减小飞行速度就会更快,也更加的省油,也使得歼十B和歼十C的航程和机动能力有所提高。
有看官会问:为啥不给歼十设计像F–16那样的保型油箱呢?因为目前还不需要,我国是大国空军,目前先进四代机的数量排在世界第二位,比俄罗斯都多!大国空军的战斗机是有多种型号和多种任务层次的,歼十系列就是要替代歼七和歼八作为我国国土防空的主力机型,以它目前的航程可以满足在领空内巡逻和作战,并且国内机场数量很多、维护水平都很高也可以就近起降,对于作战半径的要求也就没那么高,所以暂时没有给它研制保型油箱,其实美国空军也是这样,自己空军的F–16都没配备它,只是出口到国外的F–16才有,国外都是中下国家空军,战斗机数量有限需要更长的滞空时间,安装上保型油箱是很有必要的,将来歼十系列要是出口也可以安装上,这个设计并不难。


皇家橡树1972


题主,我服了,550公里哪里来的。你这是充满挑衅的一个问题。

我可以确定歼10您老绝逼是把作战半径对折了。。

实际上飞机航程这玩意大家直观的就能大致得出差不多得结论。一架中型单10吨级发涡扇发动机中距耦合鸭翼战斗机,他的航程只有550公里。说出来你不信,他要是稍微开个加力没99A跑的远。

歼10最初是高空高速拦截机设定,用来进行拦截和在我方空域进行防御作战的飞机。我们做出看好的从外面买的有法国幻影2000,美国F16。但是法国和美国一个对技术保留而且要加高,一个承诺给飞机和生产线,但是保密之类的不平等协议一大堆。我们就放弃了。

特别是中美关系破裂后。我国最后根据法国阵风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我们这款中距耦合鸭翼配合大三角翼的中型截击机。这款战机最开始出来,最大特点是小角度转弯 转弯速率快,超音速飞行能力强。机首对准速度快。属于敏捷型战机。作战半径你比照幻影2000就差不离。最初发动机是俄制AL31发动机,我们还买过AL31改进型号。最后逆向工程搞出了自己的涡扇10,随后吃透技术后,解决了材料 和俄制发动机得老毛病油路问题后,研制出我们现在用的涡扇10B,这型发动机,歼10,歼16,歼11都在用。据说飞豹改也在用(为此放弃了涡喷的超音速飞行能力)。

歼10最初作战半径850公里,改进到歼10C的时候在1250公里。加上副油箱可以执行东海防空识别区巡航任务。同时,歼10C安装了最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电传飞控,光纤宽带数据总线,歼10还增加两个刀型天线,一个是数据链天线,一个卫星通讯天线。

增加大量复合材料减轻了机身重量,才用3D打印技术的大型构建,让歼10C机身的铆钉数量减少,减重了一部分重量。最重要的是有部分碳纤维材料运用,还有隐身涂层。

最终歼10C成为一款成熟的三代中型单发多用途战机。他的飞行控制数据进本上和F16CD差不多,加了保型油箱的F16没法说,但是要记住加了保型油箱的F16空战能力要打折扣,对地攻击能力因为航程增加而有所增加。

最后,我要说,歼10C他最起码比枭龙航程远。550公里确实有点缺乏常识。


风车骑士45541173eg


歼10战斗机只靠内油的作战半径确实不大,但是也有10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绝对不会只有550公里。歼10战斗机是一种中型第四代战斗机,在我国偏重于在前线部署,起到快速部署、快速反应、方便后勤保障、随时可用的作用,相比于重型战斗机,歼10这样的中型飞机没有那么娇贵,可以保持较高的出勤率。

图为歼10的标准空战挂载:2枚中距离导弹,2枚格斗导弹。

同样的,基于这个定位发展的歼10战斗机本来对航程就不是很重视,毕竟我国不是没有重型战斗机,而且在我国空军现役的四代及五代战机中,重型战机还是占据绝大多数的,歼10战斗机在过去设计的时候,定位就是和歼11系列重型战斗机形成高低搭配,在重型战机数量不足、反应较慢的情况下,灵活机动、方便保障的歼10就要承担起巡逻、拦截等日常任务,这种定位颇有一些苏联时期苏27和米格29搭配的风格。

图为歼10挂载3个副油箱执行远程作战任务,现在的歼10要想飞的更远,外挂副油箱是最简单、常用的办法。

因此,对于歼10战斗机来说,扩大他的内油,以提升他的作战半径,还没有给他改进航电、提高实战能力来的更加重要。不过,如果非要给歼10扩大航程,办法也不是没有,一般而言无外乎就是外挂副油箱、装备保形油箱、修改气动和发动机设计等。第一种最容易实现,也是歼10战斗机在执行远程作战任务的时候最常见的办法,歼10的远程作战中一般都要外挂2-3个副油箱。

图为法国阵风战斗机执行远程作战任务,也是通过外挂3个副油箱实现远程作战。

第二个办法保形油箱,这个办法美国、俄罗斯都有应用,他对比外挂副油箱的好处就是对气动外形影响较小,而且不占用飞机原本的重挂点。第四代战斗机是能量空战的产物,非常强调空中作战中的格斗能力,对于气动布局有较高要求。翼身融合技术就是从四代机开始的,但是如果要外挂副油箱,那么副油箱一方面占据外挂重量,另一方面也破坏了飞机原油的气动设计,因此在空战前还需要先丢掉副油箱才行。

图为加装了保形油箱的F16C/D战斗机。

使用了保形油箱就不一样了,保形油箱紧密的和飞机的气动布局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他和飞机原有机体之间的过渡非常平滑,对气流影响不大,对飞机原有的气动特性保持的比较好。而且在空战中也不需要考虑提前抛弃油箱,可以在确保作战的基础上,继续保证燃料充沛。不过他依然增加了飞机的飞行重量,这是不可避免的。

图为加装了保形油箱的米格29战斗机,保形油箱一般位于飞机的背脊上,这样对气动布局造成的影响是最小的。

最后也能继续修改歼10的气动设计,更换新型发动机。歼10从A发展到C,气动外形已经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其中能够起到延长歼10作战半径的设计就是把他的机首改成了更加尖锐的外形,这是吸取了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的设计特点,越尖锐的机头就会越容易在超音速飞行时刺开气流,降低飞机的阻力,阵风战斗机就是彻底的马赫锥外形,歼10C的机头也比歼10A要尖锐一些,空气阻力降低了,当然就有利于提高飞机的航程。

图为给歼10战斗机加装保形油箱的设想图。

至于换装新型发动机,现在我国除了WS10A之外还没有一种发动机更加适合歼10战斗机的,WS15尺寸较大,WS10B故障率偏高,但是WS13和WS19又面临着推力不足,所以最适合歼10的还是现在的AL31FN和太行WS10A发动机。不过如果为了提高航程,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飞机飞行中的油耗,通过改进发动机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和距离,这也是一个办法。


海事先锋


战机在不同情境下作战半径相差极大,不能混为一谈。而且以歼10在我国空中体系中的定位,其作战半径已经够用。

歼10作为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自主研制的现代化战机,一直都受到国内军迷喜爱,而歼10的作战半径问题也一直在军迷圈备受关注,有些军迷认为歼10的作战半径不够理想,实际情况如何呢?

军迷圈有句话:不谈挂载方案、抛开任务剖面的作战半径都是耍流氓。战机的作战半径是复杂而又动态的指标,与飞机的燃油携带量、载荷挂载方案、任务类型、飞行剖面等息息相关。我们讲某型飞机的作战半径是XXXX公里一般是简化各种条件后的参考值。至于本题中歼10作战半径只有550公里的说法,需要放在更多的背景条件下讨论才有意义。

对于歼10来说,本身的航程性能在同级别的飞机中并不逊色。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厂商公布的数据中,歼10CE在典型的空空作战条件下,仅凭自身油量就能达到1240公里的作战半径,这个数据已经非常可观。而在实际应用中,某年上合组织演习,歼10携带空地弹药从中国境内机场起飞,奔袭上千公里轰炸了中亚某国境内的模拟”恐怖分子“营地,也说明了歼10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在对地打击任务中也有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

歼10这样的航程性能已经与F16相差无几。作为单发三代机的标杆,F16在实战中最大的作战半径,在1981年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的行动中创造。这这次行动中,F16挂载3个副油箱载油量约为6吨,携带2枚907公斤的MK82炸弹以及2枚响尾蛇导弹,采用低-高-高飞行剖面,在任务前半程超低空飞行,以避开地面雷达探测,在接近目标后拉起到600米高度俯冲投弹,投弹后向西脱离然后爬升至9000米左右的高空,以高亚音速直线飞回国内,整个行动的作战半径约1200公里。

当然,正如前文所说,战机的作战半径是个复杂、动态的指标,歼10不可能在所有的任务中都能达到一千公里级的作战半径,尤其是在执行复杂的对地打击任务、面对较强对手时。一方面挂载对地弹药后不可避免的增加飞行阻力,而且在面对敌人战机、防空系统的拦截,需要更复杂的突防路线、甚至需要进行剧烈的机动,从而大大增加燃油消耗,从而使作战半径降低至几百公里,比如题目中的550公里、甚至更低。

数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在某些军迷眼里有点不够看,但是考虑到歼10在我国空中体系中的定位,其实已经足够。毕竟,在歼20、歼16、歼11等一众双发重型机面前,歼10更多是承担国土内线防空、以及对东南某大型岛屿的对地支援任务,几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已经足够。

上千公里外第一岛链乃至西太平洋上的各种目标,用不着歼10这样的小个子操心。大国空军嘛,不至于用单发轻型战机包打一切。

而且,歼10全系都有空中加油能力,实在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歼10也能够不辱使命。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歼十内油作战半径80O公里,加三个副油箱,配复合挂架可带4枚中远程导弹,二枚近程导弹作战半径达到1300公里。基本达到驱敌以千公里外的作战要求,但到南海腿短了,所以我在南海永暑岛建飞机场,从而达到巡视曾母暗沙的要求。


草上飞8473570


如果真如题目中所说歼10战机的内油作战半径只有550公里,你这有点侮辱我国这款四代战机的性能了,简直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国60年生产的第二代战斗机歼7都超越了550KM作战半径,更何况歼10系列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主力机型,已经达到了四代机的标准,基本型号作战半径也在1200KM以上了,所以这种毫无根据的数据,是站不住脚的。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的精彩特技机动表演,着实圈了一大波粉丝,令国人大开眼界。

歼10是战机是我国自研的一款单座单发,中型,多用途,超音速全天候的空优战机四代机,最大航程3900KM,最大起飞重量20吨,高空飞行速度2.2马赫,最高升限17000米,作战半径1250KM,采用融合机体和大三角翼设计,增大了内置油箱的容量,载油量约3.6吨。总体是 一款中型多用途战机,在如何提升打击范围上,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点:给歼10安装加油管,使用空中加油机,对其进行空中加油,可迅速的使其作战半径成倍提升,打击范围也就是同样的提高了,我国轰6油就可以为歼10战机加油,未来更有运20改型的加油机,无疑对歼10战机的航程有莫大提升空间,将会解决歼10战机腿短的毛病。

第二点:歼10战机可以更换更先进的低油耗,大功率的发动机。功率达油耗低,在一定程度必然会提高歼10战机的作战范围。歼10战机新型号战机已经安装我国新型WS-10A/B涡扇发动机,已经有效提升了歼10战机的作战半径和打击范围。

第三点:歼10战机可携带多个副油箱来提高载油量,但是降低了携带武器的数量。多携带3个副油箱无疑可以极大提高歼的作战范围,但是弊端就是歼10是一款中型战机,起飞重量不高,携带过多副油箱无疑会加重自身负担,导致无法挂载更都武器,从而影响作战效果。

总体来说几种有效的增强歼10战机作战半径的途径,各有利弊,受限于歼10机体小,载弹量,挂架都不多,在加上发动机的性能不是很突出,目前潜力已经挖掘殆尽了,未来有能会进行机体等多方面的重新设计,完成从中型向重型战机的转变。目前的歼10系列战机主要是配合我国歼20,歼16等重型战机形成高低搭配,对目前实施快速有效的打击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