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垃圾分類會帶動哪些行業暴發?

萬行一悟


每當社會遇到一個比較大的變革時,就會使一些新興的行業應運而生。這個市場上不缺乏聰明的人,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垃圾分類措施實施之後將會產生哪些痛點,就會為一些行業帶來機遇。

  1.花錢買時間。

垃圾分類是需要時間的,時間是稀缺的資源。作為普通人垃圾分類將佔據生活的一大塊時間,因為每天都在產生生活垃圾、辦公垃圾。

少量的自己還能駕馭,但天天都清理這些垃圾,無疑會造成時間上的花費。因此一定會衍生幫忙收拾垃圾並分類的專業服務。

比如過去計時工或清掃樓道的物業管理人員。

小則順便可以負擔這部分勞務,工資上漲;大則會出現公司,專門負責垃圾的分類回收。在過去人們直接把垃圾扔掉,並不需要他們這種服務,但現在假手於人來節省自己的時間的需求,肯定會大批量產生,從而為這些行業帶來機遇。

  2.花錢培訓技能。

垃圾分類是一種技能,就像是做飯也是一種技能。大家不要覺得任何人在家都可以做飯,那麼為什麼會有廚師培訓班或者家政培訓班呢?

就是因為任何一種技能的掌握,有些人必須通過培訓來習得,一些理論派也必須通過培訓來規範自己的垃圾分類行為。如果不是這樣,他們就認為自己做不好這件事,心裡總覺得沒底。

所以應運而生的,應該是如何使垃圾分類又快又好又準確的一些專門培訓。在這項技能上必然會有人走在前列,甚至是掌握一些前期信息。

一些人肯定還會教大家怎麼樣在家中將廢物進行利用,減少排放垃圾,減少分類的麻煩。這些需求肯定會為垃圾整理分類和家居整理行業帶來機遇。


曉香護膚美妝養生


作為服務企業和候選人的平臺,我來一波認真的回答關於垃圾分類催生的崗位。

垃圾分類帶火垃圾桶銷售,有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有數據顯示,垃圾桶廠家整個6月垃圾桶銷量達到300多萬件,幾乎每秒賣1個垃圾桶,尤其是在6月底最後幾天,垃圾桶的銷量同比去年大漲五成,有商家由於銷量火爆不得不限購一人一件。

有垃圾桶生產商表示,最近垃圾桶訂單明顯增加。垃圾分類還催生“上門回收員”,有人已靠代收垃圾月入過萬。

誰也沒想到上海推出的“史上最嚴”垃圾分類規定,讓平時很少被大眾提到的“垃圾分類”一躍成為全民話題。繼上海之後,北京也將推動垃圾分類正式立法,並且根據發改委、住建部共同發佈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全國46座城市將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達到35%以上。

垃圾分類推廣勢在必行,而觀察大眾對垃圾分類話題的討論,背後有關的工作者也成為熱門關注點,尤其“網約代收垃圾”、“拾荒者指導小區垃圾分類”等話題發酵迅猛。事實上,社會中與垃圾分類處理相關的工作者並不少見,並且隨著相關規定的推進和新技術的應用,未來這個領域還將不斷催生新的職位。

垃圾分類職位多,月薪高達過萬

垃圾分類相關的行業顯然是技術性要求較高的工作,這類的工作,一般薪資都不會低。

從具體工作內容來看,該職位不僅要求候選人參與跟進垃圾分類項目的前期準備、方案策劃、後期協調、日常運營、監督管理等全週期工作,還要求開展垃圾分類知識的推廣和宣傳活動,並處理好與業主等相關方的關係。

垃圾分類處理的相關行業具有很廣的產業鏈,回收、處理、再利用、環保材料等等都在其中,因此行業的機會和前景其實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同時環境保護和再生資源的利用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從這點來看,對於一些具有利他主義,也想盡自己所能實現價值的人來說,會是不錯的方向。垃圾分類處理產業鏈市場廣闊,從前端回收到後端處理,可容納的就業機會也遠比大家想象的多。例如垃圾發電工藝設計、固廢垃圾處理開發、餐廚垃圾處理工程師等職位都與垃圾分類處理產業鏈有關。

科技方面的人才正在湧入,讓人工智能幫助城市倒垃圾

垃圾分類困擾了很多人,尤其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如今,智能垃圾分類也慢慢提上了日程,近日上海發佈的第二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中,“人工智能在生活垃圾分類中的應用”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上海和北京等地也有社區開始試點智能垃圾桶,垃圾分類將變得進一步的規範化和便利化。與此同時,我國已有部分城市開始運用技術手段提升垃圾分類執行效率,例如北京和上海在社區試點智能垃圾桶,廈門等多地上線垃圾信息化管理平臺。

人工智能+垃圾分類處理,兩者結合,將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的理念進一步鋪開,也讓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更加落地,更有實效。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社會問題,但是解決問題就是機遇,行業還在探索發展,相信有政府部門的支持,有相關專業的職能,行業會迎來更多機會。


二五八Group


垃圾分類會帶動那些行業爆發?讓我們先分析垃圾分類的產業鏈。

第一、產業鏈的第一鏈首先是製造業。垃圾分類以後,不論上海的幹垃圾、溼垃圾,還是北京的廚餘垃圾,還是杭州的易腐垃圾,必定要按照類別貯存。那麼貯存的容器製造業,就需要針對垃圾的種類研發不同的貯存容器。比如,山東日照五蓮的“五徵”企業就較早的製造了一種鐵殼的、底部帶有四個輪子又方便搬運上車的垃圾收集專用箱。但就未來垃圾分類細化之後,這種垃圾箱顯然不能滿足要求,而通常使用的塑料桶不耐高溫、規格單一;同時,垃圾的分選、破碎等都需要研發製造新型機器。

第二、產業鏈的第二鏈是運輸。在這個鏈條上垃圾按照種類得到集中,由於各種垃圾的產量和比列無法固定,所以急需要設計製造一種專門的運輸車來運送垃圾。

第三、產業鏈的最終鏈是處理。絕大部分的垃圾是通過填埋和焚燒處理的,尤其是與焚燒有關的產業,包括焚燒後能源利用的產業。但焚燒發電裝置一次性投資大,焚燒垃圾產生的熱電轉換率低,因此運行成本高,經濟效益差,即便是焚燒技術較為發達的瑞士,焚燒一噸垃圾的成本大約是112美元,也因此國家一定會加大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這類產業將會有更多的機會。

有毒垃圾產量小,一般需要經過特殊處理而且有嚴格的質量檢測,很難爆發。

垃圾回收鏈:這個產業鏈條在垃圾處理中具有積極的意義,不僅減少了對原生自然資源的需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護了生態環境。垃圾分類以後,產量將會不斷增加,至於相關產業效益,在保證經濟正常發展的背景下應該會更好。

 




濃酒淡茶一杯酒


垃圾分類,行業洗牌

  被重新安排的不只是生活垃圾,還有整個廢棄物處理產業鏈。

  在生活垃圾處置產業鏈中,價值的傳導主要有兩條主線:

  1. 垃圾的清運與處置服務

  普遍按照重量收取服務費,因此,分類後垃圾本身的最終去向發生變化,也會帶來處置服務收益的重新分配。

  2. 垃圾的回收與再利用

  垃圾含有可回收組分和大量有機物,均具有較高熱值,可以通過回收被循環利用,或焚燒或堆肥等方式轉化為有價的電能或肥料,分類後去向變化,也將導致垃圾中有價組分的重新分配。

  生活垃圾分類後,對於產業鏈的重要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嚴格分類後,可回收垃圾將進入循環再生環節,不再進入後端填埋/焚燒處置環節。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置中,可再生垃圾主要以紙(印刷品與包裝物等)、橡膠、紡織類、玻璃類、金屬類為主,其中前三類佔比較高的物質均有助於提升垃圾焚燒熱值。

3.哪些公司將受益

  我們認為垃圾分類將帶動我國生活垃圾後端處置產業鏈的重構,生活垃圾產業鏈大部分環節都將受益,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放量是行業啟動初期最為值得關注的機會

4.分類環衛裝備及服務

  垃圾精細分類後,將帶動不同品類垃圾的配套收集與轉運設備投資。利好環衛設備類企業

分類環衛裝備及服務

  垃圾精細分類後,將帶動不同品類垃圾的配套收集與轉運設備投資。利好環衛設備類企業

  溼垃圾處理

  如前所述,厭氧消化與好氧堆肥有望分別在南方與北方地區迅速推廣,帶動相關設備銷售放量

  再生資源回收

  二三線城市可回收組分已提升到20%,紙品、塑料與金屬等物質的再生回收量有望顯著增加

  垃圾焚燒

  垃圾焚燒行業短期可能出現入場量和熱值波動,但是長期來看溼垃圾處置大概率與垃圾焚燒並行是大概率事件,為行業帶來行業新的增長動力



玄武哥


垃圾分類已經在上海開始試點了,一句“你是什麼垃圾?”可以說是差點逼瘋上海人。垃圾分類是個大趨勢,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在別的城市開始實施。毫無疑問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垃圾分類必將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


1.垃圾分類的培訓

垃圾分類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垃圾分類分揀員、督導員、項目經理、環衛工程師等就此應運而生。不得不說垃圾分類是門學問,想要做好這門學問就得去學習。那麼就可以專門的設置關於垃圾分類的課程,教會大家如何將垃圾進行再次利用,減少垃圾排放,減少分類的麻煩。

2.垃圾分類的服務業

現在的垃圾分類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這四大類。雖然看起來不到,但要是真正放到生活中來還是很讓人頭疼的。對於那些沒有時間學習垃圾分類的上班族來說,我們可以將垃圾分類的服務項目增加到物業費中,只要每月額外收取50元服務費,然後讓物業公司派遣專業人員來進行收集和整理即可。


3.垃圾分類的製造業

不論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都必須要按類別進行收集。那麼垃圾分類的製造商,就需要針對垃圾的分類去製造不同的垃圾箱。甚至有報道稱,家用分類垃圾箱的需求和價格在一些購物平臺已經開始上漲。垃圾箱的製造商正在積極研發智能垃圾箱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最後垃圾分類不僅可以提高垃圾的回收率,還能夠減少汙染,節約資源,對社會、經濟、自然環境的保護都有積極作用。未來垃圾分類在全國推行是不可逆的!


科技星時代


垃圾分類會帶動那些行業爆發?讓我們先分析垃圾分類的產業鏈。

第一、產業鏈的第一鏈首先是製造業。垃圾分類以後,不論上海的幹垃圾、溼垃圾,還是北京的廚餘垃圾,還是杭州的易腐垃圾,必定要按照類別貯存。那麼貯存的容器製造業,就需要針對垃圾的種類研發不同的貯存容器。比如,山東日照五蓮的“五徵”企業就較早的製造了一種鐵殼的、底部帶有四個輪子又方便搬運上車的垃圾收集專用箱。但就未來垃圾分類細化之後,這種垃圾箱顯然不能滿足要求,而通常使用的塑料桶不耐高溫、規格單一;同時,垃圾的分選、破碎等都需要研發製造新型機器。

第二、產業鏈的第二鏈是運輸。在這個鏈條上垃圾按照種類得到集中,由於各種垃圾的產量和比列無法固定,所以急需要設計製造一種專門的運輸車來運送垃圾。

第三、產業鏈的最終鏈是處理。絕大部分的垃圾是通過填埋和焚燒處理的,尤其是與焚燒有關的產業,包括焚燒後能源利用的產業。但焚燒發電裝置一次性投資大,焚燒垃圾產生的熱電轉換率低,因此運行成本高,經濟效益差,即便是焚燒技術較為發達的瑞士,焚燒一噸垃圾的成本大約是112美元,也因此國家一定會加大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這類產業將會有更多的機會。

有毒垃圾產量小,一般需要經過特殊處理而且有嚴格的質量檢測,很難爆發。

垃圾回收鏈:這個產業鏈條在垃圾處理中具有積極的意義,不僅減少了對原生自然資源的需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護了生態環境。垃圾分類以後,產量將會不斷增加,至於相關產業效益,在保證經濟正常發展的背景下應該會更好。


三晉新視界


如今垃圾分類已經安排上了,也給不少行業也帶來一波洗牌的機會。首先肯定是垃圾處理的上下游企業了,接著就到周邊相關行業,這裡來列舉幾個:

1、先是製造業。城市實行垃圾分類,對垃圾桶的需求量必然大大上漲,簡單的垃圾桶已經不再合適,而是需要大型的垃圾桶區分垃圾。況且一實行分類,家裡人第一反應就是多準備幾個塑料垃圾袋。因此相關廠家們便加大了生產力度,也就帶動了製造業的發展。

2、然後還有服務業。垃圾分類並不是人人上手,況且每一次扔垃圾都得好好區分一番。不少趕時間的人或許會感到頭痛,因此也會催生出個別公共場所、餐飲行業等聘請專門的服務人員來幫助顧客進行垃圾的分類。有人在上海看到一則招聘信息,“招聘垃圾分類檢查員,工資400元一天……”等等。

3、智能化垃圾處理產業也將出現並迎來發展機遇。如今智能垃圾回收、O2O回收的商業模式也頗吸引眼球,一些企業也要開始研究推出“垃圾分類神器”了。在將來或許還會有專門分揀垃圾的機器人、拍照識別垃圾或是智能垃圾分類的APP也會層出不窮。

難怪說垃圾分類分出來2000億的風口,垃圾分類在全國是勢不可逆了,看來果將開闢出一個更大的市場。


界動傳媒


“你是什麼垃圾?”

這兩天,這句話不再是一句罵人的話,而成了上海人見面時的寒暄之語。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它被稱為

“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條例》規定,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

近日,垃圾分類迅速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得到了來自政府、企業等社會各界的關注。

關於垃圾分類的新聞頻上熱搜,垃圾分類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未來將帶動哪幾個產業的發展、未來國內是否會針對垃圾徵稅等成為了不少人關心的話題。

垃圾分類利在千秋

上海的垃圾分類分為四種,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有網友發明了垃圾分類記憶法:“豬可以吃的是溼垃圾,豬都不吃的是幹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可以賣了換錢買豬的是可回收垃圾。”可謂是形象生動,朗朗上口。

網上更是流行起了許多相關的段子、神曲,拿大家常喝的珍珠奶茶舉例:

丟垃圾這件事情不再只是隨手扔進垃圾桶這麼簡單了。

當然,儘管網上出現了各種調侃,但絕大多數網友表示十分支持垃圾分類。

7月12日,人民日報發了一段關於

“為什麼中國急著垃圾分類”的視頻,每年中國生活垃圾的年產量達到4億噸,並且仍以8%的速度在遞增。

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的垃圾滲透到地下,汙染水源和土地,簡單的焚燒產生的有毒氣體汙染空氣,這一切最終傷害的是人類自身——有數據顯示,“全球人均吃下一張信用卡”,就是說垃圾中的塑料微粒通過各種循環最終通過食物、水源等渠道進入了我們的身體。

因此,中國的垃圾分類行動刻不容緩。

垃圾分類不僅能夠提高垃圾回收率,節約資源,減少汙染,對社會、經濟、自然環境的保護更有積極意義。未來,垃圾分類將在全國推行,這件事更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此次上海的垃圾分類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有境外媒體認為,作為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此次以如此大的決心和力度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不只對中國老百姓而且

對全世界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垃圾分類或帶來2000億新風口

上海此次執行"最嚴垃圾分類",也為一些行業和從業者帶來了商機。

“每日經濟新聞”發佈一篇報道,稱垃圾分類或帶來2000億新風口。這一輪“風口”來勢兇猛,住建部等9部門在近日印發通知,決定自2019年起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試點的擴大,帶來新增需求,包括前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環衛裝備及服務需求。

從相關招聘網站上,可以看到關於垃圾分類分揀員、督導員、項目經理、環衛工程師等諸多招聘信息。

垃圾分類檢查員的工資高達400元一天,讓不少網友大呼“我也要去撿垃圾”。

不得不說,垃圾分類衍生出許多新的職業和崗位,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社會的就業壓力

垃圾箱製造商也從垃圾分類新規中看到了商機。

有報道稱,家用小型分類垃圾箱的需求和價格在購物網站上大漲。垃圾箱製造商還在開發智能型號以滿足新的需求。

上海一些社區正在部署智能垃圾箱,居民需輸入他們的房屋號碼登錄才能使用。這些垃圾箱還配備了“大數據分析系統”,記錄居民是否積極參與了垃圾分類,以方便社區管理。

隨著垃圾分類的推行,未來是否會吸引更多的資本加入這個行業?垃圾概念股能否迎來新生?面對這個風口,大數據和互聯網又該如何與之結合呢?這些問題都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面對許多不確定性,許多投資人和企業家也還抱持觀望的態度。

有相關業內人士認為,垃圾分類是一個慢行業,目前在中國還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行業還是小、散、亂的狀態。

同時這個行業也還面臨著牌照和資質問題。垃圾清運需要生活垃圾清運的資質,這個資質還包括不同的品類,比如餐廚垃圾清運、生活垃圾清運、建築垃圾清運、糞便清運等,這對創業者來說有一定的門檻

目前這個產業的毛利率只有8%到10%,還很不成熟,但也說明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芸芸大小姐


“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

自從上海開始推進垃圾分類回收後,垃圾分類成全民觀注的熱點,並且為未來思考,會帶來什麼行業爆發?下面我來說說幾點對未來的展望:

①智能樓道刷臉扔垃圾系統

這個新型系統可以每家或每層樓配備一個,安裝可觸摸液晶顯示屏,採用人臉識別技術。扔垃圾之前,居民刷臉認證,在液晶屏上選擇要扔的垃圾類型,然後通道開啟,垃圾扔進去,直接運輸到樓下,分類到不同的垃圾桶中,由垃圾運輸車定時收集。採用人臉識別的好處是可以防止亂扔垃圾,起到監督作用。如果系統能更智能一些,實現垃圾自動分類就更好了。

這個智能運輸系統不僅能扔東西,還能收東西,比如中小件快遞、外賣、訂的書報、牛奶等等都可以直接從樓外放入系統中再運送到家裡,使用人臉識別驗證投遞人,加載安檢模塊確保物品安全。甚至以後寄快遞,也可以直接通過這個系統在家發出,快遞小哥定期在樓下攬收就好,人們可以從瑣事中解放出來,專注做自己的事情。

②拍照識別垃圾,合理快速分類,智能垃圾分類APP

垃圾分類實施後,好多人都是吃飯十分鐘,分類半小時。比如“粽葉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按理說它屬於溼垃圾,容易腐爛,但實際上它是幹垃圾,因為比較結實,在垃圾處理時可能會對機器產生干擾。

對很多人來講,最大的痛點就是分不清楚到底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所以我最需要的是一個手機軟件,查一查或掃一掃就知道它屬於哪類。

③智能垃圾分揀機器人

垃圾分類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乾溼分離階段,還沒有細化到四個種類。雖然垃圾分類是好事,但短時間內不方便的地方太多了。鑑於可能讓人崩潰的體驗,首先就做個智能機器人,通過深度學習幫我們完成垃圾分類並自己扔下樓。其次,溼垃圾不適合放在家裡太久,這個很適合互聯網改造,機器人可以在樓道里穿行,自動收集用戶放在門外的垃圾。

④物業垃圾代分類服務或專業垃圾分類公司

現在只是對垃圾進行簡單的分類:分成幹、溼、廚餘三類。但真正實行起來,垃圾分類的條目,細化到讓人絕望。有一種解決方式是,在小區物業費裡面加上垃圾分類的服務條目。這樣我們只需要下樓扔垃圾,物業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垃圾分類,每個月多收50-100元的物業費,讓物業公司專業服務人員來集中分揀!

這幾條除第一條有點難度,我想後面3條都是很有可操作性的,大家有什麼新點子,歡迎留言補充!





維維時光機


 垃圾分類概念核心在於分,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懂得如何分類垃圾,這才是垃圾分類的核心意思。垃圾分類最困難的就是乾溼分離,這一點是解決城市汙染的關鍵,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垃圾分類的推進有利於乾溼分離設備生產的大幅提升,乾溼分離設備的需求量會呈現一個猛增的狀態。所以我們從這一波股票中也會發現,垃圾分類的龍頭股屬於大型的乾溼分離設備生產廠家,隨著垃圾分類的日益深入人心,對於垃圾分類的機械設備需求會逐漸的提升,尤其是生產乾溼分離設備的龍頭企業會佔有更大的份額,業績會有很大的提升,這個思路可以重點關注。  可以說,正因為上海帶頭掀起了一個垃圾分類的政策,所以救活了一大批做廚餘粉碎機的企業和做乾溼分離垃圾桶的企業!!  另一方面,垃圾分類還給予了許多下崗工人一個再就業的機會,我們看到,現在倒垃圾都會受到上海阿姨們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不僅要回答正確,還要受到阿姨們的檢查!  垃圾分類考驗的是管理者的智慧,評價的是市民的良好習慣,立法推進只是起步階段,立法規範,設備配套,再加上市民的習慣養成,才能讓垃圾分類真正的實現,這個過程非常漫長,但只要持續性的推進,就會取得最終的成效。

垃圾含有可回收組分和大量有機物,均具有較高熱值,可以通過回收被循環利用,或焚燒或堆肥等方式轉化為有價的電能或肥料,分類後去向變化,也將導致垃圾中有價組分的重新分配。

  生活垃圾分類後,對於產業鏈的重要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嚴格分類後,可回收垃圾將進入循環再生環節,不再進入後端填埋/焚燒處置環節。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置中,可再生垃圾主要以紙(印刷品與包裝物等)、橡膠、紡織類、玻璃類、金屬類為主,其中前三類佔比較高的物質均有助於提升垃圾焚燒熱值。

  經過我國迅速的城鎮化發展,垃圾成分發生了緩慢但顯著的變化。由於網購與外賣在居民生活中滲透度逐步提高,包裝物產生量顯著增加,帶動了廢品類在垃圾中的佔比,根據CNKI中文獻記載,全國7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中,廢品類的佔比在23%~42%之間。

  參考發達國家水平,日本、英國與德國在過去20年中,回收利用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趨勢。回收利用在生活垃圾處置總量中的佔比,目前分別達到20%、27%與49%。

  數據來源:《日本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和實施效果分析》

  預計經過生活垃圾分類的推動作用,我國未來也將有20-50%的生活垃圾進入再生回收環節。

  另一方面的影響在於,分離出的溼垃圾採用怎樣的工藝路線處置,是否徹底退出後端填埋/焚燒環節。

  不只是在我國,在全球多個已具備成熟垃圾分類與處理體系的發達國家,溼垃圾的處理也不盡相同。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尚未進行廣泛的分類處理,廚餘垃圾混雜在生活垃圾中,清運至填埋場直接填埋,或送至焚燒場經過1-2周的瀝水與熟化過程,最終以混合態垃圾的狀態送入焚燒爐。

  因此,含水率較高一直是困擾我國垃圾焚燒行業的技術難題之一。

  在生活垃圾分類中,居民端處理難度最高的部分是妥善處理廚餘垃圾,即溼垃圾。其水分、油脂和鹽分含量分別約為 75%、16%和 1.2%。目前廚餘垃圾佔生活垃圾總量的36-52%之間。

 哪些公司將受益

  我們認為垃圾分類將帶動我國生活垃圾後端處置產業鏈的重構,生活垃圾產業鏈大部分環節都將受益,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放量是行業啟動初期最為值得關注的機會。

  分類環衛裝備及服務

  垃圾精細分類後,將帶動不同品類垃圾的配套收集與轉運設備投資。利好環衛設備類企業,包括盈峰環境(7.450, 0.04,0.54%)、龍馬環衛(18.390,0.20, 1.10%)等。

  溼垃圾處理

  如前所述,厭氧消化與好氧堆肥有望分別在南方與北方地區迅速推廣,帶動相關設備銷售放量,維爾利(9.120, 0.31, 3.52%)等公司直接受益。

  再生資源回收

  二三線城市可回收組分已提升到20%,紙品、塑料與金屬等物質的再生回收量有望顯著增加,中再資環(6.430, -0.18, -2.72%)或將受益。

  垃圾焚燒

  垃圾焚燒行業短期可能出現入場量和熱值波動,但是長期來看溼垃圾處置大概率與垃圾焚燒並行是大概率事件,為行業帶來行業新的增長動力,推薦偉明環保(22.600, -0.25, -1.09%)、旺能環境(17.200, -0.52,-2.93%)、瀚藍環境(17.610, -0.20, -1.12%)等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