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场,我不是孤单在奋战

疫情就是命令,效率就是生命!

直面病毒,谁都知道危险,但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疫”场,精准医学诊断中心的每一个人都分秒必争,星夜奋战,全力以赴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战“疫”场,我不是孤单在奋战

“与时间赛跑,我们分秒必争”

大年初二一大早,我接到孙院长电话,安排我们精准医学诊断中心承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任务。

我顿时感觉肩上有了沉甸甸的责任,一时间突然好多事情要做,又要盘点科室现有物资然后赶紧去采供中心领用防护用品,又要尽快确定检测试剂、流程.......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我不够成熟稳重,突如其来的任务,让我措手不及,科里就我一个人按时返岗,忙起来的时候顾不得想这许多,一旦坐下来,着急、焦虑、担忧、紧张、害怕、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任何人一问我准备的怎样了,我几乎要哭了出来。

科室几名回老家过年的员工,在接到我电话后也第一时间马不停蹄的往汉中赶,他们随时在微信里通报他们的行程。

终于,晚上9点,科室6名员工全部到岗,看到了他们,我一下子平静了许多,我想我的战友们终于回来了,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战“疫”场,我不是孤单在奋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1月28日早,我们历经2天,完成了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科室接收了新冠核酸检测的首个标本。

晚上回到家,我听到了2020年最让我泪目的一句话,因为儿子见我回家,冲过来要抱我,我拒绝了,儿子哭着说:妈妈,等你完成这次病毒检测任务,你必须要抱我300天。听到这句话,我瞬间泪目。

但是还要强忍着眼泪,笑着答应儿子,然后自己悄悄回到小卧室里抹眼泪。

当晚,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有个朋友留言说“你们承受了非常之痛之苦,舍弃亲情,为我们负重前行,致敬!”我回复说“哪有这么高尚,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之后,我就失眠了,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于是在自己的微博小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朋友们都在鼓励我有的说我负重逆行,其实我也害怕也想哭,尤其是娃见到我却不能拥抱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哭。但是我没有精力去想别的,每天我都在想今天怎样做好防护怎样完成检测任务怎样保证全员的安全怎样补充防护用品怎样让大家可以更好的休息。对于我而言,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职业,我就是干这个的。”

后来我想: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应该是这样想的。当疫情蔓延,白衣天使们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去想其他的,我们就只是想着怎样更好的完成每天的工作。

战“疫”场,我不是孤单在奋战

1月30日起,接到市应急指挥部指示,要求我们不仅完成本院临床标本的检测,同时还需完成西乡、勉县、汉台等地送检的密切接触者标本的检测。

因此,科室决定每天一组2名检测人员连续工作24小时后休息24小时,每天满负荷运转,需进行至少3批检测。

但是由于防护用品紧缺,大家统一讨论后,决定每24小时进试验区两次,一次工作8-10个小时,用一身防护用品,一次完成两批检测,一天可以完成4批标本检测。

最大程度的减少防护用品的使用,同时缩短检测周期,尽早发放检测结果。

在进行试验期间,必须有一名工作人员全程在外陪同守候,以便及时解决试验区内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向试验区传送新收取的标本。

为了保证我的小伙伴们能够休息好,我主动承担了这个外勤工作,一直陪同试验人员24小时连抽转,即使第一组试验人员24小时下班,我也继续留守科室,陪同下一组试验人员继续工作。

从1月30日起,已经连续工作10天,没有离开过科室。

哪怕是凌晨两三点,我还是会守在实验室外,陪着试验区的同事们,等他们平安出来,为他们铺好行军床,让他们先休息,然后我再去整理实验数据,填写试验报告,第一时间将检测结果反馈给院领导、临床医生以及疾控部门。

儿子跟我视频说:“妈妈,你要注意休息,不敢太累了。你作为领导要学会安排工作”。

我心里知道,这些话一定是家人们借儿子的口说给我听的。

我给儿子说:“就是因为妈妈是领导,所有才要做的更好,这样大家才会服气我,才会跟着我一起好好工作!就像你要当班长,是不是你自己得表现很好才行啊?”

朋友给我发消息说“你注意点身体,虽然你像个男人,但也不要真把自己当男人用哈”。我回复说“我是满满的少女心”。

战“疫”场,我不是孤单在奋战

“没有翻不过的山,跨不过的坎”

从大年初二接到任务,到大年初四正式开始检测,这期间我哭过,发过脾气,说过脏话,骂过人。

但是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让我慢慢平静,鼓起勇气,全力以赴。

比如我们的孙院长,身为院长既要全面部署安排全院的救治工作,还要作为专家组随时下县区会诊,经常一天休息不到2小时。

比如采供中心张一江看到我的朋友圈里说大家忙了一天,却已经叫不到外卖了,晚上九点多打电话问我们要吃什么,他马上准备;比如科里90后员工饶琴琴,她的奶奶在我院放疗科住院。

她每天在科里值完24小时班后,洗漱消毒完毕,就马上前往病房照顾生病的奶奶,相当于换了一个岗位又值24小时班。

科室其他工作人员都觉得心疼,纷纷主动要求替换她,可她还是向我保证她能坚持。

比如接到去临床直接面对患者采集标本的任务,主动站出来承担这个工作的检验科90后小伙子李均、郭龙华。

再比如采供中心杨文良科长和员工李燕,在物资短缺的危急时刻,为了守护我们的安全,他们加班加点,为我们手工赶制了一批防溅面罩.......

这一切都在激励着我,告诉我:“没有翻不过的山,跨不过的坎,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战“疫”场,我不是孤单在奋战

“我们精准检验人,绝不退缩!”

我们是这样的一个团队,我们都是80后、90后,我们都是别人的儿女、父母。

平时我们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看起来不着调的样子,但面对疫情,我们时刻谨记自己印在白大褂上的初心,抛下恐惧、丢掉犹疑,用自己在岗位上切切实实的行动,为打好这场狙击战而坚持着,奋斗着。

高强度的工作下,为了缓解彼此紧张的压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变身为段子手,简短的休息时间,总是听见办公室里笑声朗朗。

笑过之后,大家彼此加油,转身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这就是我们,我们每天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比赛,快速出具检测结果,始终都在幕后与病毒对抗,战斗。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战“疫”的道路上,我们承诺,我们每个人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在实验室里为临床一线医生提供最准确、最可靠、最及时的检测数据,守护一方百姓、守护一座城市,守护一个国家。

加油,精准医学诊断中心!加油,汉中市中心医院!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精准医学诊断中心:李筱)

(LSY)

战“疫”场,我不是孤单在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