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因陷入“滬江”字號之爭,滬江教育約257萬股權遭凍結

滬江教育再次傳來不好的消息,但並非是經營問題,而是關於“滬江”字號之爭引發的連鎖反應。

2月13日,據新浪科技消息稱,滬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江教育)價值257.3萬人民幣的股權、其它投資權益遭到凍結,執行法院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凍結期限自2020年2月11日至2023年2月10日。36氪查詢天眼查發現,滬江確實於近日發生了相關變動。

最前线|因陷入“沪江”字号之争,沪江教育约257万股权遭冻结

36氪就此求證滬江教育,對方回覆稱,此消息是關於一起訴前財產保全,並非對判決的執行。截止目前滬江未收到財產保全通知,滬江認為法院的操作在實體和程序上有嚴重問題,正積極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回覆中提及的訴訟源於一起多年的商標糾紛,也即“滬江”的字號之爭。在互聯網教育企業滬江成立之前,就有滬江大學這個名稱存在,該學校與如今的上海理工大學存在一定的歷史淵源。所以當滬江教育創始人在2010年至2015年間先後申請註冊“滬江英語”“滬江”“滬江日語”等系列商標後,上海理工大學在2016年將滬江教育公司訴至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查詢相關信息可以發現,因為字號之爭,滬江教育已經和上海理工大學進行了多起訴訟。

  • 2017年8月,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滬江公司不構成商標侵權和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但構成了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法院判決滬江公司立即停止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並駁回原告上海理工大學其餘訴訟請求。對於該結果,雙方均不服,上訴至上海高院。

  • 2018年4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認為原滬江大學雖與上海理工大學有一定的歷史淵源,但自1952年以來,“滬江大學”的名稱一直未實際使用,即便上海理工大學保留了“滬江大學”校牌、曾使用“滬江大學校友會”名稱、其主辦公司及內設機構的名稱也使用了“滬江”,但不能據此認為“滬江”就是上海理工大學的名稱或字號。由於上海理工大學對“滬江”標識不享有企業名稱等權利,其關於滬江公司使用“滬江”標識具有攀附商譽的主觀惡意的上訴理由,法院亦不予採信。

  • 由此,上海高院作出了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此後,該案又轉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求獲得一個最終說法。

有滬江教育員工對36氪表示,這次的訴訟並非是滬江的經營問題。對方稱,“最近線上教育紅利期,滬江的用戶增長和營收都很好。”

與滬江教育折戟港股前面臨的眾多盈利難題不同,掛牌失敗後的滬江教育也傳來了些利好消息。

2019年11月末,滬江教育在其在公眾號“滬江留聲機”中稱,滬江已實現連續5個月盈利,走出了虧損泥潭。業內人士分析,滬江6月份實現盈利並且用戶群不斷增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員優化後的成本控制。

在去年3月份,滬江就對自身進行了調整,有消息稱滬江大幅裁員95%,涉及滬江高層、市場部、督導部門,教師全部下崗。36氪彼時就此事向滬江求證,對方表示,上市仍在進行中,不存在對賭協議。關於“95%裁員”的謠言嚴重失實,近期針對虧損業務線進行了優化與合併,進一步加強增收減支力度,提升抗風險和對接資本市場能力。

不過,36氪從滬江內部知情人士瞭解,滬江的確進行了裁員,人員在1000左右,涉及全部崗位。雖然滬江在今年未能如期掛牌港股,但如今的優化調整卻能為滬江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受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檔”,線下教培轉型線上,流量大量湧入,各路玩家狹路相逢。新一輪的生存卡位戰正加速來臨,滬江教育勝算幾何還要時間給出答案。

相關閱讀

焦點分析 | 上市前夕裁員調整,滬江身陷成本之困

最前線 | 搶佔港市在線教育第一股,盈利模式單一的滬江教育計劃十月上市

最前線 | 上市計劃失敗,滬江無緣港股

最前線 | 滬江“危機”未散,又曝對賭協議觸發、創始人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