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天下史相隨
蝗蟲喜歡乾旱的氣侯,觀在大部分農田是水澆地,土地比較溼潤,所以蝗蟲發生的概率小了。
茅廬聽雨
蝗——蟲中之皇,這是古代給予蝗蟲最高的定義,並賦予其文字上的表達。
為什麼小小一蟲子,能有如此之大的評價?
因為殺一人為罪,屠百萬為雄,死千萬萬為皇。
中國曆來可謂是飽受這個小蟲子傷稼之苦久矣。
在古代,人們最害怕的不是旱災水澇,而是蝗災。它不像是鼠災那樣氾濫於糧食充沛之時,也不像是旱災水澇之時,蝗災的到來是建立在旱災之後,甘霖不久,實為雪上加霜。
以元明時期為例
《元史》中的記載幾乎每年都有蝗災的存在。
而明朝,除了明初時期,每四年爆發一次蝗災,到了正統十三年開啟,每當一有乾旱,次年必有蝗災,而且鋪天蓋地、席捲幾省的蝗災就不下15次。
在元朝最後五年,是年年必有;而明朝在崇禎十年到十四年,這五年裡,也是每年夏季就會爆發蝗災。
蝗蟲來勢之兇猛、頻繁,在中國古代史上也只有元明僅可見。
蝗蟲
根據現代自然生命科學研究發現,全世界蝗蟲的品種約有1萬多種,而我國主要有900多種,其中以東亞飛蝗、亞洲飛蝗、西藏飛蝗為主要危害我國的三大亞種。
東亞飛蝗在我國從南到北都有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一年可以發生2-4代,我國古籍中記載的蝗災大部分是由東亞飛蝗造成的。
亞洲飛蝗在內陸地區,一般一年發生一代,進入21世紀以來,在我國東北的吉林和黑龍江的部分地區也有大規模發生。
西藏飛蝗與亞洲飛蝗類似,影響地主要是青藏及四川地區。
蝗蟲的繁殖能力
先秦時期的古代人民就已經發現了蝗蟲超強的繁殖能力了。
《詩經.周南》直接就將蝗蟲說成是多子多孫,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現代研究發現:大多數的蝗蟲從卵出生,到性成熟併發生交配的時間僅僅需要30多天左右,而一隻成熟雌蝗一生平均能產卵200~1000粒,以東亞飛蝗為例,一生最少能產兩次卵,分為夏蝗和秋蝗。
關鍵這不是最主要的,最為主要的情況就是哪怕沒有雄蝗的存在,東亞飛蝗的雌蝗本身就能轉換成孤雌生殖——無需交配也能產卵,卵也照樣進行孵化和正常發育,擁有驚人的繁殖力。
還有個發現是,東亞飛蝗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這些低窪產糧區,若是加上另外一個東亞小車蝗則全國都有分佈。
古代的治理方式
唐太宗吞蝗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把許多沒有辦法解釋的自然災害的原因歸結於上蒼對人們的懲罰,甚至是對帝王為政不力的一種警示。其實“科學的背後就是神學”的一種解析,在無法得到科學的認知之時,人們會將事物歸為一種虛渺的現象之中。
所以在古代,有些區域裡,農民在收穫季節時會在田間地頭祭拜下感謝天地以及各種神靈,同樣也會感謝蝗神的不殺之恩。
到了唐朝,可能是唐太宗的這次吞蝗行為。因此到了唐玄宗時期,唐朝的朝堂就爆發過一次激烈的討論,其實也是一種務實派和忌神派的一次碰撞。其結果就是唐玄宗下達了歷史上第一次的殺蝗令。姚崇的果決以及唐玄宗的政令,雖然開元年間的蝗災十分嚴重,但並沒有造成大面積的饑荒因此在此基礎上,之後的統治者均以此為例,開始探究治理蝗災(這是肯定的,誰都不願意被文人噴成昏君導致了蝗災)
事實上,早在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朝代,《宋書》就記載了元年春正月,“詔募民掘蝗種,給菽米”,六月“諸路募民,掘蝗種萬餘石”。蝗種即蝗卵,挖出蝗卵毀掉,可免來年再生,這種雖然是南方的種植方式,可《宋書》將其記錄下來,並表明了是毀掉蝗種,也就意味著,其實在很多地方,人們已經注意或觀察到蝗蟲的生長情況。
因此在前人的基礎上,到了南宋時期,董煟的《救荒活民書》就收錄了各種捕蝗法,並列舉各蝗蟲的卵生形態、母蝗輸卵入土的深度、由幼蟲到成蟲的過程和蝗蟲作息的習性等皆有提及。
這份瞭解已經不是之前的各種什麼“天人合一”的推論了,而是來自於日常觀察後,歸納所得的經驗之談。
再到明朝時期,還有各類的書籍如《捕蝗考》、《捕蝗成法》、《捕蝗集要》……
為什麼古代人不吃掉蝗蟲?
就像今天的,吃到蝗蟲成不了災。
原因有很多,認為有三點(請指正):
一、信息不通。去年的新聞,說山東某縣出現蝗蟲成災的現象了,結果兩天時間,不僅僅是山東人民在努力,就連天津一線的人們都驅車趕往,因此就出現了“蝗群還沒飛出縣城,就沒了"的新聞。可古代的信息傳遞較為緩慢,當蝗蟲形成群體之時,已經不再是當地人所能控制的了。
二、古代獲取油脂的渠道太少。吃蝗蟲最為主要的方式就是油炸或泡酒,在古代,高度的酒類本身就佔據了糧食的儲備。在旱災時期,人們是不可能擁有太多酒類;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人們去買豬肉時,若是肉販全部給瘦肉都可能被顧客謾罵,其原因無非就是油脂類及蛋白質的獲取途徑較少,使得人們對油脂類的渴望是現今無法想象的。
三、認知能力。哪怕是宋朝時期,人們的認知依舊存在於觀察與神論之間,就好比宋孫光憲的著作《北夢瑣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變:第一變為蝗蟲,謂鬻莊而食也;第二變為蠧魚,謂鬻書而食也;第三變為大蟲,謂賣奴婢而食也。”這類詛咒式的存在,使得人們在食用蝗蟲時,也有一定顧慮。
為什麼現代蝗災很少發現?
因為我們有大神存在。
正因為這些大神的存在,使得對蝗蟲的認知和治理形成了一套嚴謹的理論及操作。
⑴興修水利,做到旱澇無災。
⑵做到大面積荒灘墾荒種植,改變蝗蟲的棲息環境,減少發生基地的面積。
⑶植樹造林,改變蝗區小氣候,減少飛蝗產卵繁殖的適生場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術,達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變作物的佈局,減少蝗害。
再加上現代農藥的使用,以及生命科學的研究,使用了蝗蟲微孢子蟲,還有保護蝗蟲的天敵等等措施。因此現今蝗蟲很難形成大規模的蟲災。
參考文獻《中國蝗蟲學史》劉舉鵬等《元史》、《明史》、《舊唐書》、《救荒活民書》
史之為用
2019年11月14日,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數以百萬計的蝗蟲近日湧入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部分地區,在城市上空盤旋,發生蝗災,引起市民的擔憂和恐慌。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應該加個定語“現在蝗災在中國比較少見了”。
縱觀中華文明5000年的發展史,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水災、旱災和蝗災這三大災難,始終伴隨著中華民族成長史!蝗災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尤為深遠,今天我們來談一談“蝗災”這個話題。
一、蝗災的歷史淵源
(1)、“蝗災”的歷史伴隨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就有對蝗災的相關記載: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所著《除蝗疏》中,對於蝗災造成的巨大危害有過較為明確的定位:
“兇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澤有偏陂,水旱為災,尚有幸免,惟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災。 ”發展到清朝,由於歷史文獻和相關書籍的記載詳細,蝗災顯得尤為嚴重。其中《清史稿·志十五·災異一》中詳細記載了清朝時期蝗災的發生情況。
(2)、“蝗蟲”:在中華漢語詞典裡解釋:“俗稱螞蚱。昆蟲。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後翅寬大而柔軟,後肢發達,善於跳躍。能成群遠飛的叫飛蝗,不能遠飛的叫土蝗。食莊稼,是害蟲。”
(3)、其中東亞飛蝗是我國蝗災流行的主要種類
東亞飛蝗在我國分佈範圍最廣,為害最嚴重,是造成我國蝗災的最主要飛蝗種類,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
二、蝗災的主要危害和成因:
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顆粒無收,引發嚴重的糧食短缺危機。蝗災一般伴隨著旱災而來,有“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說。在中國古代社會,一般老百姓種植莊稼,都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老百姓的日子還可以勉強維持,可一旦遇到旱災,本來農作物就歉收,再加上一場蝗災,真可謂雪上加霜,對老百姓的生活打擊是致命的,會發生大面積的饑荒,餓殍遍野,十室九空都毫不誇張!
為什麼蝗災會伴隨著旱災發生呢?
(1)、蝗蟲的繁殖和生長都比較依賴乾旱的環境:
蝗蟲會把卵產在土壤中。含水量在10%~20%的土壤比較堅實,最適合它們產卵。
在乾旱的年份,由於河流湖泊水面萎縮,水位下降,低窪地裸露,土壤變得比較堅實,且地面植被稀疏,為蝗蟲提供了適合產卵的場所。蝗蟲在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一個地方的食物吃盡後,這些蝗蟲就會遷徙到下一個地方,引發蝗災。
(2)、古代中國,由於科學技術落後,尤其在西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思想以後,以陰陽五行或者上天感召來解釋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認為發生蝗災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人們只能被動接受,缺乏主動的應對措施。
《漢書·董仲舒傳》記載:
“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人們認為蝗蟲上天派來懲罰人類的“神蟲”,不能捕殺,更不能去吃,否則會導致上天更嚴重的懲罰。所以在古代,人們是絕對不敢去吃“蝗蟲”的,直到清朝以後,才慢慢出現了人類主動應對蝗災這種災難。
三、目前我國對於蝗災的主要應對方法:
(1)、興修水利,改變生態環境:
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十分重視興修水利,只有解決了乾旱問題,不僅解決了幾千年困擾國人的農業生產水利問題,還間接使發生蝗災的幾率大幅度下降。所以中國現在很少發生蝗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2)、重視生態環境保護
中國近些年十分重視生態保護,實行“退耕還林”,“保護植被”,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了蝗蟲的天敵,所以中國近些年才沒有爆發蝗災問題。
(3)、重視研究防治“蝗災”的科技
運用科學,採用合理的方法來治理蝗災問題,改變以往的封建落後思想,才能有效治理“蝗災”問題。
(4)、中國吃貨又有了新的作用
對於今日中國的吃貨來講,野生的蝗蟲絕對是搶手貨,現在市面上的“蝗蟲食材”大多數都是靠人工養殖的。
雖然蝗災在中國幾乎絕跡了,但我們依然要重視防治“蝗災”問題,因為“蝗災”在世界其他地方依然活躍著它們的身影。對於“蝗災”但我們依然不能掉以輕心,自有人類文明以來,蝗蟲就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在於人類的鬥爭中,蝗蟲也在進化,所以我們同“蝗蟲”的戰爭依然在繼續……
小梁說歷史2019
蝗災與水災和旱災並稱為三大農業自然災害。在我國曆史上,蝗災曾經多次出現,給農業生產造成極大損失,只是近幾十年來才比較少見了,但是在世界範圍內,蝗災仍然很常見,去年4月份開始,一場源自於東非的蝗災就曾經橫越紅海席捲西亞諸國,直達數千公里外的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給這些國家的農業生產造成了較大損失。
至今那裡的人們對去年的蝗災記憶猶新,然而今年更甚,從1月份開始,東非就爆發了蝗災,蝗蟲多到遮天蔽日,據俄塔斯社報道,2月2日索馬里農業部長侯賽因·伊德發表聲明,索馬里政府因蝗蟲入侵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不只是索馬里,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也已宣佈因為蝗蟲進入緊急狀態。而且監測發現這些蝗蟲還正在進入坦桑尼亞,南蘇丹,烏干達等國。
在肯尼亞東部,飛行器拍到有一群蝗蟲,形成了一個長達60公里寬約40公里的蝗蟲群,猶如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覆蓋面積達2000平方公里左右。還有人統計發現一個沙漠蝗蟲群每平方公里可容納多達1.5億隻蝗蟲,那麼保持密度計算的話這個蝗蟲群的蝗蟲數量將可達3000億隻,這樣規模的“蝗軍”是不是讓人感到恐怖?置身其中,感覺周圍的蝗蟲簡直是無邊無際,飛起來的時候沙沙作響,猶如席捲天空的“蟲雲”。
蝗蟲群喜歡隨風遷移,一天可以覆蓋100到150公里,所到之處將會席捲所有的植物,就連枯木枯草都會啃食掉,地上長的莊稼、蔬菜等農作物當然是它們的食譜首選,因此其所到之處,必然給農業生產帶去極大危害。
聯合國糧農組織來到當地後也很吃驚,糧農組織緊急服務主任多米尼克·布爾根(Dominique Burgeon)表示,非洲爆發的蝗災是“前所未有的”,他呼籲國際援助來平息這場危機,蝗蟲這種昆蟲的繁殖力極強,如果不能有效消滅這些蝗蟲的話,那麼到今年6月份,這些蝗蟲的數量或會增長500倍,蔓延至30個不同的國家。
不只是東非地區,南亞的巴基斯坦等國也正在發生蝗災,巴基斯坦也於上週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當地爆發的蝗災被認為是27年未見。巴基斯坦新聞部長菲爾杜斯•阿西克•阿萬2月1日宣佈正面臨20多年來最嚴重的蝗災,蝗蟲成群結隊,數量多達千億只,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這一威脅,目前蝗蟲在靠近巴印邊境的沙漠地區,數量正在增長,或將造成更大的農業損失。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屈冬玉也在為東非和南亞及西亞地區的蝗災憂心,因為蝗災很可能會造成糧食短缺等人道主義危機,他呼籲為消滅蝗災和避免蝗災發生地糧食短缺而緊急撥款,糧農組織負責氣候和自然資源的副總幹事瑪麗亞·塞梅多則呼籲各國需要“立即”採取行動,因為“蝗蟲不會等待”,只要滅蝗不力,它們的數量每天都會增長。
1,《環球日報》1月18日文章《恐怖蝗災侵襲東非:單個蝗蟲手指長,每平方公里1.5億隻》
2,《亞太日報》2月11日文章《東非蝗災肆虐,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流出》
3,《南方日報》2月4日文章《巴基斯坦進入緊急狀態!無數蝗蟲遮天蔽日入侵,27年來前所未有》
4,《上觀新聞》2月11日文章《非洲爆發蝗災,已波及印度巴基斯坦》
5,《界面新聞》2月8日文章《時隔27年再戰嚴重蝗災,巴基斯坦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科普大世界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數量佔據了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那麼所需要的糧食自然也是很多的。
中國的耕地面積其實只有全世界耕地面積的8%,但是我們卻用這僅有的8%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項壯舉!在古代的時候,雜交水稻沒有發明,化肥也沒有發明,所以糧食的產量是很低的,就拿一畝地來說,古代的時候一畝地大概可以收到300多斤的糧食(種植水稻),而現在雜交水稻發明之後,畝產千斤早就不是什麼神話,理論上雜交水稻可以達到畝產900公斤。而袁隆平更是說到現在正在向畝產1200公斤推進,可以說隨著雜交水稻的不斷改良以後的我們就會有吃不完的糧食。
就拿畝產900公斤來說,這跟古代畝產300多斤來比直接是增加了5倍,很難想象古代的時候糧食是有多麼貧乏。而且啊,糧食產量低是一方面的問題,古代的農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飯的,如果說突然乾旱、水災或者是突發蝗災,那麼這一年很大的概率上就會顆粒無收,不像現在如果沒有水了可以通過渠道灌溉甚至是通過人工降雨來實現,古代的時候,如果遇上了天災人禍的話,農民就得餓肚子甚至是餓死。
一般來說,乾旱和蝗災對糧食收成的影響是最大的,今天來說說蝗災,可能蝗災在我們的印象中只存在於課本中,實際上現在蝗災也不能被完全杜絕,只是說相對於古代的時候,現在蝗災對糧食的影響相對可控罷了。再者啊,我國古人通過長時間的觀察之後發現,大旱之後發生蝗災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古人有言:“旱極而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到了現代社會之後,隨著我國大力發展水利建設,開展南水北調工程之後,蝗災發生的可能性就慢慢減少了。我國現在的確是很少發生蝗災,不過那也不是沒有,只是很難大規模爆發了。
一個是蝗災一旦發生國家就迅速響應,比方說用運輸機噴灑藥物可以在短時間內撲滅蝗蟲,另外大量飼養家禽去吃蝗蟲,當然了,說到了吃,當然不能忘了我們中國人,蝗蟲也是一道美味,上了餐桌很多人都喜歡吃,不過光靠吃還是吃不完的,所以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乾旱問題得到了比以前更好的控制,而這背後,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今天的中國人倒是完全不愁沒有東西吃,可是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蝗災依舊存在而且異常嚴重,剛才還看到一個消息說聯合國呼籲說今年全球蝗蟲數量增加了6400萬倍,最近非洲蝗災很嚴重,每天蝗蟲就可以吃掉50萬人一年的糧食,預計今年的蝗災會導致非洲1900萬人缺少糧食,也不知道到時候會餓死多少人。
鏡像科普
世界範圍還是經常有的,只是國內很少有了。
蝗災一般發生在大旱之年,因為乾旱出現了大量適合蝗蟲產卵的土地【蝗蟲必須在至於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所以蝗蟲大量繁殖,使得環境食物不足,蝗蟲群被迫集體“搬遷”,所過之處啃食禾田,破壞農業,嚴重影響農業生產。
經過千年的發展,現代國家已經有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災害防治體系,在信息傳遞、物質傳遞等效率大幅度提升的情況下,很多災害剛冒頭就被遏制了。
比如根據種群增長曲線,以藥劑殺蟲、培育天敵等方式,限制蝗蟲的數量在大爆發之前的數值。2014年的黃河灘寨峪村就出現蝗災,相關部門用大網、人工/飛機噴藥,很快就把蝗蟲消滅。
又比如修建水利設施,減小旱災的發生率,也能有效的減小蝗災的發生概率和規模。
而且如今信息和物質的傳播效率很快,蝗蟲的天敵中出現了人類。因為利益的驅使下,有人開始捕食蝗蟲,在現代人類的手段,什麼斷子絕孫網都有,以至於蝗災剛冒頭就被捕捉殆盡。
例如2017年9月11日,山東蝗災,被聞訊而來的人們捕捉回去食用。【人們生產生活的不再嚴重依賴於農業生產,這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黑眼歷史觀
原因如下:
1、現在科學分析了蝗災形成的地形、地貌、氣候、降水。如果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則及時撲滅。
2、現在撲滅的手段比較過去有了很大提升,例如採用運-5運輸機噴灑藥物等措施,很快就消滅蝗蟲。
3、現在大量養雞養鴨,1只鴨,每天能吃2斤蝗蟲,而一個地區養鴨數百萬只,蝗蟲都不夠吃。
4、最近也不是未發生過蝗災,如2002年入夏以來,我國河北、河南、山東、天津、新疆等13個省區市100多個縣不同程度地發生了蝗蟲。只是規模和過去不能相比而已。
擴展資料
蝗災的產生原因:
1、從環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乾旱災引起的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乾旱的環境對蝗蟲的繁殖、生長髮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因為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比較堅實,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的緣由有兩方面。一方面,在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
同時,乾旱引起爆發性遷徙,由乾旱地方成群遷至低窪易澇地方。
2、生活習性
從其生活習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習性。
(2)它有很強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種植物。
(4)它的飛翔能力很強,難於防治。
(5)它的卵深藏於地下,難於被破壞。
3、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尤其冬季溫度的上升,有利於蝗蟲越冬卵的增加,為第二年蝗災的爆發提供“蟲卵”;此外氣候變暖、乾旱加劇,草場退化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將為蝗蟲產卵提供合適的產地,而且蝗蟲適應乾旱的能力很強,這是因為其他昆蟲和鳥類在此情況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蟲疾病的一種絲狀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數量大增。
4、蟲密過大
在中等密度的時候(每平方米25到62頭蝗蟲),蝗蟲會排列成行,並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運動,甚至統一地突然改變方向。在實驗中,當每平方米蝗蟲數量超過74的時候,有序前進的蝗群停止改變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斷前進了8小時。在這個定義密度上,蝗群容易越過“引爆點”,從而觸發蝗災。
笑侃說史
最早關於蝗災的傳說,還是在中學課本里。
美國的鹽湖城遭遇了非常嚴重的蝗災,農民的莊稼面臨絕收的危險,幸好飛來許多的海鷗吃掉了蝗蟲,鹽湖城才僥倖躲過一劫,因此鹽湖城也把海鷗當成城市的吉祥物。
一場蝗災成就了一個城市,足見平時不起眼的蝗蟲破壞力是十分驚人的。
美國這次著名的蝗災出現在1877—1878年(清光緒初年),據資料記載,鹽湖城地區平地爬滿了厚達兩英寸的蝗蟲。火車爬坡時,因為軌道上的大量蝗蟲油脂而無法繼續前進。
美國爆發蝗災的同時,中國也爆發了“丁戊奇荒”(1877—1878年,這兩年的陰曆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
從天津以北至淮河流域各地,由大旱引發的蝗蟲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殘存莊稼吞食精光。時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在奏摺中言道:“二百餘年未有之災”。
這場災害波及山西、直隸、陝西、河南、山東等省,1000餘萬人餓死,2000多萬人流離失所。
幾十年後的1942年,還是因為大旱爆發蝗災,席捲了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安徽。爆發位置、原因和“丁戊奇荒”如出一轍。
至少有150萬人餓死,300多萬人外出逃荒,馮小剛導演的影片《1942》就是以這段歷史為背景的。
翻越史書可以看到,關於蝗災的記載比比皆是,爆發的地點主要集中在現在的黃淮海地區。
這片區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素來有澇了收蛤蟆,旱了收螞蚱,不旱不澇收鹼嘎巴的諺語,大旱之後一定會出現蝗災已成定論。
水淹一條線,天旱一大片,由於旱災出現是個緩慢的過程,一旦成災,幾乎千里之內都難以倖免,即使出外逃荒也很難走出災區。
而這樣的氣候環境,很適宜蝗蟲集中孵化,在很短的時間內,大量的蝗蟲孵化出來,形成方圓幾十公里的種群,所過之處,只剩下無法啃噬的枝幹,所有的葉片都被吞噬一空,造成糧食絕收。
本來旱災已經讓人陷入絕境,蝗災屬於雪上加霜,因此給飢餓的老百姓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另外蝗蟲移動的速度非常快,一個小時能夠飛行十幾公里,縱然有人想捉它們充飢,機會也是轉瞬即逝,捕捉到的蝗蟲,最多能維持幾天的生活,難以維持接下來一年多缺糧的狀態。
現在出現蝗災的現象很少見了,究其原因,一個是農藥的大規模使用,極大的抑制了蝗蟲種群的繁衍。
還有就是獲取食物渠道的多樣性,讓飢餓徹底淪為記憶。
即使有小規模的蝗災爆發,大家也是懷著獵奇心理去捕捉,藉此機會大快朵頤,而不用擔心以後會餓死人。
現在人們不再擔心蝗災,而是擔心它們的種群日漸萎縮,會不會有朝一日,曾經不可一世的蝗蟲成為珍稀動物,這想法雖然很荒謬,卻很可能會出現的。
花近高樓1
原因如下:
1、現在科學分析了蝗災形成的地形、地貌、氣候、降水。如果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則及時撲滅。
2、現在撲滅的手段比較過去有了很大提升,例如採用運-5運輸機噴灑藥物等措施,很快就消滅蝗蟲。
3、現在大量養雞養鴨,1只鴨,每天能吃2斤蝗蟲,而一個地區養鴨數百萬只,蝗蟲都不夠吃。
4、最近也不是未發生過蝗災,如2002年入夏以來,我國河北、河南、山東、天津、新疆等13個省區市100多個縣不同程度地發生了蝗蟲。只是規模和過去不能相比而已。
擴展資料
蝗災的產生原因:
1、從環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乾旱災引起的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乾旱的環境對蝗蟲的繁殖、生長髮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因為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比較堅實,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的緣由有兩方面。一方面,在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
同時,乾旱引起爆發性遷徙,由乾旱地方成群遷至低窪易澇地方。
2、生活習性
從其生活習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習性。
(2)它有很強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種植物。
(4)它的飛翔能力很強,難於防治。
(5)它的卵深藏於地下,難於被破壞。
3、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尤其冬季溫度的上升,有利於蝗蟲越冬卵的增加,為第二年蝗災的爆發提供“蟲卵”;此外氣候變暖、乾旱加劇,草場退化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將為蝗蟲產卵提供合適的產地,而且蝗蟲適應乾旱的能力很強,這是因為其他昆蟲和鳥類在此情況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蟲疾病的一種絲狀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數量大增。
4、蟲密過大
在中等密度的時候(每平方米25到62頭蝗蟲),蝗蟲會排列成行,並開始朝著同一個方向運動,甚至統一地突然改變方向。在實驗中,當每平方米蝗蟲數量超過74的時候,有序前進的蝗群停止改變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斷前進了8小時。在這個定義密度上,蝗群容易越過“引爆點”,從而觸發蝗災。
頂天立地做人
連續五年大旱,就會鬧蝗蟲災。現在不鬧蝗災一方面是有機井給莊稼灌溉,不幹那麼旱了,另一方面,不排除農藥、旋耕有抑制蝗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