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蜀漢集團核心領導人物(漢末三國時期西南部政權)

蜀漢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後裔劉備所建立,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蜀後主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蜀漢又稱季漢(西漢、東漢的延續),國號為“漢”。而由於劉備所建立的政權以蜀地為根據地,所以多被稱為“蜀”。以其地稱其國,其實是對劉備政權的蔑稱,但後人逐漸習慣了這個稱呼,而又為了承認劉備建立的漢室政權,所以稱其為蜀漢。

蜀漢——文官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中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戰略家。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在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更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諸葛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製作孔明燈。其不幸在七星續命時被打斷,命隕五丈原。有《將苑》(又名《心書》) 《便宜十六策》 《兵要》《心戰》《兵法二十四篇》兵法流傳,並有諸葛武侯文集(諸葛亮關於治軍、用後、陣法的言論)流傳,後人將之集成諸葛亮兵法。有《隆中對》 、《出師表》、 《誡子書》 、《誡外甥書》散文流傳。

  

龐統 (字士元,號鳳雛),政治稍遜孔明,謀略不下孔明,斷案如神,獻計連環,指掌西蜀,只因其妒忌諸葛亮,不聽勸阻,命隕落鳳坡。

  蔣琬(字公琰),蜀漢後方負責治理政事的實際最高負責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少時與表弟劉敏並稱於世,諸葛亮北伐負責後方糧草,籌措能力不下西漢蕭何。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有《蔣恭侯集》《喪服要記》各一卷。

《三國演義》蜀漢集團核心領導人物(漢末三國時期西南部政權)

  費禕(字文偉),巴蜀俊傑,治政能力高超。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蜀漢四相。後為魏降將郭循行刺身死。

  董允(字休昭),巴蜀名士,治政能力不下費禕。

  法正 (字孝直),劉備最言聽計從的人,關、張死後,若法正活著,則劉備不會吃陸遜的虧。

  姜維(字伯約),有名的孝子,文武雙全;是諸葛亮的接班人,有“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之稱。

  馬良 (字季常),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孫乾 (字公祐),劉備早期謀士之一,口才是劉備手下中最好的。

  糜竺(字子仲),三國時期蜀漢官吏,與孫乾、簡雍同為蜀漢最高待遇的老臣子。

蜀漢——武將

  關 羽 (字雲長),出身低微,因殺人逃跑而偶然結交劉備張飛。智勇雙全,萬軍之中斬袁紹大將顏良、文丑,果斷出擊曹仁,屯河聚水破襄陽,威震中華,嚇得曹操有遷都之議。重情義,千里走單騎,但是性情高傲。“刮骨療毒”,後人稱之稱之“武聖”。若無孫吳短視後方出擊,怎得後來蜀漢再無能力伐魏,而又孫吳苟安等死?惜周瑜不在,讓一群短視書生謀天下。

  張 飛(字翼德),出身地方豪強,按照血緣來看應是一名帥哥,雄壯威武,頗有膽識,長坂坡之戰劉備敗北逃亡,張飛率軍在長坂坡迎戰曹操為劉備逃亡爭取時間。長板橋前,張飛孤身一人喝退曹兵百萬,被稱為“萬人敵”。

  趙 雲(字子龍),身長八尺,姿顏雄偉。長坂之戰中一人斬殺曹兵1000餘人,其中敵將斬殺50餘人,獨戰張頜、徐晃,殺得二人心驚膽戰落荒而走,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治軍嚴謹,未曾敗仗,常勝將軍。

  馬 超(字孟起),東漢末年群雄之一,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在其父馬騰帳下為將,先後參與破蘇氏塢、與韓遂相攻擊、破郭援等戰役。曹操曾懼言:”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有詩評價:“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愴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

《三國演義》蜀漢集團核心領導人物(漢末三國時期西南部政權)

  黃 忠 (字漢升),有“百步穿楊”之弓法,能開二石之弓,箭術三國獨一無二。黃忠與嚴顏、廖化共稱為蜀漢三老將,智勇雙全,常常獨當一面,與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齊名。老當益壯,定軍山一役斬夏侯淵。性情孤傲、重情。

  魏 延(字文長),鎮守漢中穩定中期蜀漢形勢。魏延隨諸葛亮出征北伐,進獻“子午谷奇謀”:讓諸葛亮分撥自己一萬軍隊出子午谷,奪取雍州長安和潼關,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後異道會於潼關,猶如韓信當年的故事。然而,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並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魏延認為諸葛亮過分謹慎,嘆息悔恨自己的才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陳 到 (字叔至),被雪藏的猛將,率700白耳兵力敵朱恆、朱然近萬吳兵,勇猛不下趙雲。後受為永安都督,警備孫吳。

  馬 岱 (字伯瞻),為諸葛亮器重,曾受命斬殺猛將魏延。

  關 興(字安國),蜀龍驤將軍。關羽次子,少有英名,屢立戰功,因病早逝。

  姜 維(字伯約),姜維字伯約,號幼麒,天水冀(今甘肅甘谷縣六峰鄉)人,蜀漢大將軍,第四代執政大臣。諸葛亮北伐事業的繼承者。蜀漢後期重要將領。多次北伐,進一步削弱曹魏在雍州、涼州、及西域的統治及軍力。

  馬 謖(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馬良之弟。初以荊州從事跟隨劉備取蜀入川,曾任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用為參軍。因為他剛愎自用,目中無人,以至大意失街亭。就似當年關公走麥城。

蜀漢——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不做特殊說明,為《三國演義》中杜撰,《三國志》中為五人合傳。一般是指漢末三國時期,跟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將軍。分別為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

  關羽、張飛是劉備早期舉兵時就跟隨了劉備,趙雲是在劉備依附袁紹時加入,黃忠是劉備收復荊州時加入,馬超是在劉備攻打益州劉璋時加入。五人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蜀國五虎上將排名】

《三國演義》蜀漢集團核心領導人物(漢末三國時期西南部政權)


結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凡喜歡三國人物的,上了點歲數的人恐怕都知道這首詩:一呂二馬三典韋, 四關五趙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打末鄧艾和姜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