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了,高二就開始思考人生意義,現在很想投入緊張的學習狀態卻總是跟這個問題較勁,知道不對,該怎麼辦?

634812056


關於人生的意義問題,很多人活一輩子都沒搞明白。你在高中時代,就思考人生的意義,說明你不是一般人。

這個問題,可以思考,但是要注意主次矛盾。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最主要任務,只有完成了主要任務,其他任務才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否則,主次顛倒,就會發生你最不想看到的結局,即一事無成。

我給你的建議是,先把這個問題放一放,高中要最後一搏,這就是高中時代的意義。在逆境中窺探人生的意義,在不屈的奮鬥中體驗人生的意義。

上大學之後,多看一看馬哲,尤其是毛主席的作品,《實踐論》,《矛盾論》,相信你會對人生有一個豁然開朗的認識。

關於人生意義,宗教就在解決這個問題。我涉獵過佛教,道教,儒家,基督教,馬哲。我的看法是,事在人為,沒有上天的眷顧,更沒有神。人生最大的意義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知識技能水平。人生最大的樂趣是奉獻,而不是更多的錢。人生最大的快意是挑戰,敢於作難事。

我是大鵬高考,專注分享高考數學壓軸題。


大鵬高考


從題主描述的內容可以看出是一個比較有追求、想要進行一些深度思考的嘗試,思想比較早熟的個體。但同時這樣的個體又會面臨諸如題主當前遇到的這種沒辦法有效地做到在實踐執行層面是一個相對理性合理的狀態。

其實這是很多這個年齡段或者說更小年齡孩子們會遇到的現實問題,包括一些剛入社會的職場新人也有類似的迷茫。這些都很正常,本來這就屬於個體成長的一部分,只是對於不同的個體時間的前後說罷了。那這裡給你幾個可以思考的方向建議:

1、關於思考人生意義這個問題是否與年齡有什麼必然的關係呢?

可能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體系內,成人們會認為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不需要太早,特別是不需要在個體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的階段來進行,因為之前的評價體系一直比較單一,教育的目標也是希望孩子們能夠首先考入大學再去考慮其它的,比如說戀愛、個人興趣、未來職業規劃等。但這種思想在新時代的教育體系中或者對於未來世界的預測中,對於個體都是嚴重不利的。

我們甚至非常提倡當孩子在幼年時期初顯哲學萌芽的時候教育者或者父母就要有意識開始關注這塊,那麼到了孩子發展出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其實就可以接觸一些人生哲學的內容,對於那些父母有條件,對於孩子的未來期望比較高的高階層家庭,有可能根本就沒有年齡的限制,而是越早越好。當然這是基於家庭的教育目標已經大大超越了讓孩子考入名校找一份不錯的工作的底層要求的層面了,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在未來的世界中能夠有主導權、話語權、和創造世界的角色。

所以從教育公平的原則講,我們並不建議非要把這樣的哲學思考定在哪個年齡段就是正確的好的。我們不想低估任何一個孩子的潛力,也不想定義他們的未來,而是能夠提供給每個孩子足夠的選擇可能性。

2、緊張的學習狀態就一定和這樣的思考相沖突或者相背離嗎?

如果你真的認為或者實際上二者之間發生了一定的衝突,就是這樣的思考確實影響到了你的學習效率,那麼問題的根源我不建議你把點落在是因為思考這樣的問題而影響了你的學業上,而關於人生的意義思考本身也不能替你背這個鍋,這是一個非常不理性的判定。因為你馬上就要成人了,這種粗淺的判定結果可能不符合社會對於現代青少年的一個期待,畢竟人類進化的速度是在那裡的。你應該落在自己的學習能力上、學習方法上出現了問題,這是比較符合一個現代18歲青年的判定預期的。

這點建議是基於你們這代人未來會承擔更大的責任和對於未來世界複雜形勢需要你們來解決而提出的,因為國家的教育也都是希望能為這個國家民族培養更能擔負起國家責任、民族責任的高素質全能人才,而同步解決多個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跨界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學生對於自己的要求一定不能以目前的社會形勢為參考標準,而是必須高於現實很多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這樣才有可能在未來站穩腳跟。

那麼你現在面對兩個問題就搞不定,而且又沒有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所以希望你先警醒,也看到自己的差距。當然前提是你給自己的目標不是僅限於找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不過從你能在高中階段就思考這個問題看,你不是一個標準低的人。

3、建議你在青春的年紀可以多多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要被條條框框框住

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你怎麼能輕易地說自己在遇到一個糾結的問題時就是自己的錯呢?從教育的角度講,能夠把這兩個問題進行糾結掙扎的情況是非常好的,沒有錯,只是你需要想辦法解決你現在學業的問題。而且是誰告訴你進行這樣的思考就一定不會體現在你學業的過程和結果上的呢?恰恰相反,如果你進行了很多意象層面的抽象思考,會更好地訓練了自己邏輯思維的能力,而且對於很多學科中的題目的回答闡述也會更有深度和思辨力。 所以專業上講,這不是你的短板,也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學習上的一個很好的助力。

4、關於你目前最糾結的學業上的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把高三講成是一個衝刺階段,但我們忘記了衝刺的基礎是什麼?是你十幾年來的一個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的掌握,是你每一個學科的學科素養,是你的紮實程度,還有你一直以來對於學習的一個態度和習慣,以及你臨場發揮的心理能力等等。高考絕對考的不僅是你的知識,而是在考你十八年來的各方面成長。可能之前有那種高三衝了一年能考個不錯的學校,但在高考改革後或者未來能這樣勝出的學生只少不多。所以高三就是一個查漏補缺、提高綜合應場能力的練習,可以說該學的每個孩子都學得差不多了,但綜合能力的應用可不是朝夕的功夫。


所以從宏觀上,你的整體佈局和路子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在微觀上的方法和細節之處需要精進。更重要的是不希望你過早地做判定,否定自己的想法和堅持,更不需要跟潮流,因為中國的學生不應該從眾,你們未來是要引領潮流的人。所以請相信自己,相信你,加油!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裡的神仙洞


奮鬥的青春最美。

或許,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做個有益於他人的人,包括有益於父母兄弟,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國家。在有益於他人的同時,也讓自己收穫物質和精神上的快樂,獲得幸福。

奮鬥,就是希望能夠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更好地幫助他人。有的人說,我只不過是想要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將來找一個理想的工作,成家立業,過上好日子而已,沒想到如何有益於他人。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工作,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為他人、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回報。奮鬥的人生,創造財富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

高二的時候就思考人生的意義,可以看出,你需要一個明確的人生方向,好讓自己不至於過得太迷茫。這是一個有思想有靈魂的人!人生的意義,在人的每個階段,都可能有不同的認識。每個人,都會不斷地加以修正。所以,不管是否想明白,珍惜當前才能為將來的自己帶來更多的選擇。一味地去糾結卻錯過了奮鬥的最佳時間,失去的將是無法彌補的。

聽說《兄弟爭雁》的寓言吧?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曰:“獲則烹。”其弟爭曰:“舒雁宜烹,翔雁宜燔。”競鬥而訟於社伯。社伯請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則凌空遠矣。它告訴我們,凡事等到弄明白了,可能已經錯失良機!

基於此,高二的你,就應當全力以赴投入學習,而不應當跟這個問題較勁。隨著自己的成長和成熟,自己對人生意義的認識就會越來越明朗。

揮灑青春,全力以赴,就是實現人生意義的開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奮鬥的青春最美!


地球9999


人生的真正意義是在向自己的理想奮鬥過程中才能賦予的,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將焉否?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淚水,你總得選擇一樣。

很多時候,不但是年輕人,即使我們成年人,也都容易犯下一個毛病,就是思考太多,讀書太少;說的太多,做的太少;決心太多,付出太少。人生的許多煩惱和憂愁也就是這樣光想不做、光說不練而生出來的。

所以,尋找人生意義,解決人生煩惱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捫心自問自己想做什麼事,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想過一個什麼樣的生活,分析自己的長處和優勢什麼、不足和劣勢是什麼,有的放矢地加強自律,制訂自我改進計劃,約束自己,彌補短板,形成習慣,錘鍊品質,塑造韌性。只有堅持不懈下去,甚至是嚴格苛求自已,才有可能與自己最終想要的人生相逢,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一言以蔽之,心中有夢,腳下有路,追尋人生意義本身還是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從腳踏實地行動開始,即使你只把“活著”作為自己的人生意義。



王永眾


人生問題不是一時就會懂的,先想高中問題


伯才雜談


天生我才必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