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买不到的N95口罩,给车“戴上”还有用吗?

现在全国从上到下,每个人最关注的事情毫无疑问就是疫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我们不得不付诸精力做好每一个细节做好自我保护,最大可能地杜绝病毒对自身的侵害。


这几天,车企的“N95口罩级空调过滤器”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车载N95口罩”、“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智能生态森林防护空调”、“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这些可能听都没听过的新鲜词,似乎一夜之间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当下热度最高的,无疑是吉利的“车载N95口罩”事件。


二月初,吉利汽车对外宣布,投入3.7亿元启动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研发工作:吉利将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成立专项攻坚项目组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国内首个真正以“N95型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空调滤芯,打造吉利独有的G-CLEAN:吉利智能生态健康圈。并立下军令状:该系统力争在20天内完成研发并达到量产标准,30天内实现量产,首批产品将率先装备在吉利汽车捐赠疫区的150辆嘉际上。


人买不到的N95口罩,给车“戴上”还有用吗?


当然,我相信各位跟我一样,最关心的就是:这到底是营销噱头,还是真的有用?


病毒传播方式&N95的概念


众所周知,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距离2米以上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没有外部条件(如风力)的帮助,飞沫喷射到两米以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N95型口罩则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认证的9种颗粒物防护口罩中的一种,依据的是美国法规,我们从N95口罩上也能看到“NIOSH N95”的认证标识。而与其对应的我国标准是GB 2626-2016,满足该标准的口罩称为KN95口罩。这两个标准内容一致,所以N95和KN95口罩可以认为防护等级相当。


那么N95口罩又代表着什么防护等级呢?其实 “N95”这个名字就能说明一切:N代表的是非油性悬浮颗粒(人的飞沫就是非油性),95代表的是针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3μm的颗粒过滤效率大于95%。我们常说的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是2.5μm;空气中细菌和真菌孢子则主要在0.7-10μm;而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飞沫,其大小为1-10μm。因此可知,N95口罩对于这些有害物质的过滤效果都在95%以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以隔绝95%的病毒。


车内空调能有效过滤隔离病毒吗?


能,但前提取决于汽车空调滤芯的过滤效果。打个比方,空调滤芯相当于我们戴的口罩,空调滤芯过滤效果好的,就能很有效地隔离病毒。


人买不到的N95口罩,给车“戴上”还有用吗?


什么空调滤芯能隔离病毒?


目前汽车空调滤芯大致分为三种:普通滤纸型滤芯、活性炭滤芯和HEPA滤芯。大多数原厂车型配置的空调滤芯都是普通滤纸型滤芯,它只能过滤较大颗粉尘和花粉等;配备有活性炭滤芯的车型,它能吸附/过滤(直径大于10微米)异物和异味,但这两者都未达到过滤病毒的效果。


最后一种是HEPA滤芯,它能对直径大于0.3微米的颗粒过滤效率达到了99.97%。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HEPA标准由DOE美国能源设定:对0.3微米的尘埃微粒的过滤效率需达到99.97%以上。


也就是说,装备有这种HEPA滤芯的车型能有效过滤依附有新型冠状病毒的飞沫。


不过,HEPA滤芯分为很多级别,级别越高,过滤效果越好。我们在选购HEPA空调滤芯的时候要看清楚级别,举个例子来说,E11级别相当于N95口罩。比如曼牌、马勒、博世等这几个牌子做的配件质量好,种类全,型号广。


“车载N95口罩”的意义大吗?


我们前文说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如果将车窗关闭,车内同车外空气相连的通道就是通常位于前风挡车窗下方的空调进气口。车外的飞沫飞入车内感染乘员的几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气溶胶传播,专家称,气溶胶的产生一般主要是在医院的ICU,给患者做呼吸机处置时,可能会产生气溶胶。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气溶胶播散的距离较远,停留在空气的时间很长,但同时气溶胶中的病毒量跟呼吸道排毒排泄出来的飞沫病毒相比含量较少,达不到比较高的阈值,并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包括气温、阳光、气流,还有时间的冗长,气溶胶的病毒会逐渐减少,所以气溶胶传播病毒的几率本就不大。


而且我们日常驾车行驶的环境大多为室外道路,在这样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几乎不存在病毒传播的途径。传染病专家也告诉我们,在室内防止病毒传播(尤其是气溶胶传播)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开窗通风,自然通风的通风量很大,开开窗,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很低了。


综上,我们可以认为,在防止车外病毒传染车内乘员这类小概率事件上,“车载N95口罩”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品。


人买不到的N95口罩,给车“戴上”还有用吗?


最好的保护,来自我们自己


疫情期间自驾出行比起公共交通来说,是相对更加安全的出行选择。相比健康汽车,做好自我保护更重要。


1、车内外日常消毒


开车出门前,车内外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好每天至少一次,这样可以避免车内的细菌滋生,而且也可以杀死一些病菌,从而更好的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2、通风换气


空旷地方打开车窗,保持车内通风,在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同时开启空调排风装置,增加空气流通。


3、乘员消毒


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消毒剂进行手部卫生消毒。尤其是门把手、方向盘等手指经常接触的地方,是消毒的重点区域,可以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或者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4、佩戴口罩


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如果有条件的话,自己开车出行时最好也戴上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