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散步是很惬意的一件事。

喜欢散步,总觉得那是身体趋向愉悦事物的本能,不需要解释,就像叶子渴求雨水一样自然。作家梭罗说:“散步中必不可少的三大因素就是悠闲、自由还有独立,这三者是任何财富也换不来的。”觉得也有道理。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散步,或者漫步,还有一个更轻松的说法:走走。随意的口气,暗含着寻闲求适的心情,在排山倒海的日复一日中,给自己一份沉静,成了可贵的犒赏。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你可以适当脱离“完美”的枷锁,一些小小的缺陷也有了不脸红的理由。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比如方向感不足,短暂的“空白时刻”过后,这个“像蚂蚁在树林里找路”(王安忆语)的过程。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留下的或许不是难堪和慌乱,反而是探索发现的惊喜。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独处时,散步是人回归自己的最好方式。与人结伴而谈,思维碰撞,也会有意外收获。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要是遇到好的景色,与合适的人共赏,再好不过。苏轼入睡前被月色打动,就披上衣裳,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散步。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当时苏轼被贬黄州,“闲人”的意思令人回味。在挫败里,他的心反而是静的。月色空明,竹影横斜,能在寻常处见悠然恣意,心里自然自适旷达。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空气是不安的,但人可以是沉稳的。宅在屋里的这段时间,或许恰好是合适的时机,调整航向,专注热爱之事。等过了这一阵,天气会好,人也会好,约个人一起散步吧。


任外界纷纷扰扰,总该找到心之安处,再向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