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防疫战:24小时,乐山滴滴师傅建立起车辆免费消毒站点

与时间赛跑,全面战疫。网约车行业作为大出行领域的“AI+数据”枢纽,无疑正扮演着重要角色,疫情之下,一场车轮上的防疫战正在全国上演:

“前一日我们还在微信群里热火朝天讨论着这个春节要多拉些单子,多赚一些钱。”四川乐山滴滴师傅曾黎不曾想到的是,疫情发生后,师傅们自发为建立车辆免费消毒站点而奔波。日夜不停,短短24小时,消毒站点便建成了。

日夜不停

决定到实施24小时 每日免费消毒百余辆车

滴滴师傅曾黎是四川省乐山市星火一队的队长,在此次疫情发生后,他根据多年经验,认为车辆消毒的问题绝不能忽视,要立刻行动起来才行。

车轮上的防疫战:24小时,乐山滴滴师傅建立起车辆免费消毒站点

曾黎还回忆道:“前一日我们还在微信群里热火朝天讨论着这个春节要多拉些单子,多赚一些钱,结果后一日就在为建立车辆免费消毒站点而奔波。大家也仿佛像分了工似的,有的为采购消毒物资奔走于家里和药店两处,有的为寻找消毒场地一直忙于与社区和公司协调。靠着大家的默契度,消毒站点只花了24小时便‘ 建成’了”。

1月23日前夕,滴滴司机师傅的群里面还在讨论着“这个春节怎么拉活儿赚钱”。但随着疫情爆发,大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尽管滴滴出行在乐山已经设置了司机防疫服务站,免费为司机师傅发放口罩、进行车辆消毒。但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曾黎想要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

车轮上的防疫战:24小时,乐山滴滴师傅建立起车辆免费消毒站点

从决定建立车辆免费消毒站点到消毒物资备齐,只用了24小时。

确定建立车辆免费消费点后,司机师傅们开始各处采买消毒水和消毒器材以及口罩。24日下午备齐,25日正式开始,这天是大年初一,许多人放弃家人团圆,坚守在消毒站点,为车辆消毒。“第一批消毒物资备齐,招募自愿者是在星火小队进行,大家都积极报名,想为“战疫”做点什么”,曾黎说。

为了大家提高安全意识,让车辆主动来站点消毒。站点建立后便通过所有队长进行群内宣传,早上9:00-10:30,晚上20:00-21:00,每日两次在固定消毒点免费进行消毒,至目前志愿者12人,2人一组,均为乐山星火小队队长或成员。每天约有200-300名滴滴司机出车前和收车后前往,另有约100辆出租车及社会车辆得知有免费消毒点后也固定每日前往消毒。

车轮上的防疫战:24小时,乐山滴滴师傅建立起车辆免费消毒站点

“在得知我们自发建立消毒站点后,滴滴出行的工作人员也送来了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具,叮嘱我们也要注意防护”, 曾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现在大家的防护意识越来越强,车辆前来消毒,司机师傅们会戴起口罩,保持距离,不会聚在一起聊天,因位置有限,大家都是即停即走,为后面的消毒车辆让位”。

车轮上的防疫战:24小时,乐山滴滴师傅建立起车辆免费消毒站点

抗疫、突围

防控疫情 抗疫中大出行行业的数字化进击

抗疫、突围成为网约车行业两大关键词。

面对疫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李勇坚就认为,网约车等基于互联网的出行方式,使传统技术防控的行动过程变得更容易定位。

这一特殊时期,也对网约车行业提出了新的考验。在保障市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需加强了对网约车的防控升级,对疫情严防死守。无论是司机、出行平台还是行业上下游企业,整个网约车行业都正在接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

事实上,滴滴已在乐山、成都、绵阳等全国148个城市设置了司机防疫服务站,为坚守在服务一线的司机师傅们免费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帮助大家为车辆消毒。为进一步强化车内防疫措施,本周起,滴滴陆续在武汉、大连、洛阳、郑州、哈尔滨、长治、宝鸡、江门等城市的网约车内加装前后排防护隔离膜,在要求车内勤通风、定时消毒,司乘均须戴口罩的同时,为网约车内再戴上一层“透明口罩”,尽可能实施多重保护。

滴滴方面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实际上,很多租赁公司自身也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需要承担人工成本、房租、车辆保险等高额的运营成本,此外还有很多租赁公司自己也需要承担上游金融机构的还款压力,面临现金流短缺、经济损失、经营困难等问题。但现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滴滴愿意尝试多种可能,与全国人民一起打赢这场防疫战。

观点、洞察

共享出行是社会所需 未来发展不会有太大影响

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多座城市先后发布暂停网约车通知。即便一些城市尚未停运,由于疫情期间人们大多宅在家中,出行需求也在明显减少。

疫情之下,一方面,网约车生意很冷清。而另一方面,疫区的网约车却很“忙”。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收集并公布的信息显示,滴滴在大年三十便召集100名司机组成医护保障车队”,召集1336名网约车司机组成“社区保障车队”,25日凌晨便开始在一线为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对于这一现象,业内分析人士客观表述:越是危难时期,越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共享出行平台的积极抗“疫”,也反证说明这个行业(共享出行)是社会所需,人民所需。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相关人士认为,“长远来看,从出行方式的多样化、节约城市资源来考虑,这次疫情对共享出行的发展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红星新闻记者 庞健 倪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