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技術:肉雞後期催肥有啥好方法,及如何有效地降低?

張鐔月


用植物油或動物油拌料,100斤料加2兩,連續使用7天,我已經在很多個養殖戶使用過了,效果很好,再就是用氨基酸拌料。效果也不錯。

餵食熟玉米 每隻雞每天喂熟玉米200克,分3次人工添喂,同時適當補喂青菜。

土黴素鈣鹽催肥 在飼料中經常加拌土黴素鈣鹽,每隻雞每年100~200克,可使雞肥壯、多產蛋。

催肥寶

1、促生長:增強食慾,提高採食量,改善消化吸收,促進生長;

2、提高生產性能:改善禽類酮體品質,改善羽毛、冠、腳等部位光澤,提高肉禽生產性能;

3、提高免疫力:調理腸道菌群平衡,減少腸道疾病發生率,增強免疫力;


三門禽牧


肉雞生長週期短,經濟效益高,近幾年很多地區大力發展肉雞養殖,給人們經濟水平帶來了顯著提高。肉雞養殖技術以及後期育肥管理是很多肉雞養殖戶面臨的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深入探討以下幾點肉雞飼養要點。

一、選擇優良品種

選育優良品種,提高肉雞質量,現在常見的肉雞優良品種有艾維菌肉雞、羅斯308肉雞以及壽光雞都是比較不錯的品種。不僅生長速度快,而且肉中蛋白質含量高,肉質細嫩多汁,營養價值高。

二、科學飼養配料

日常飼養中選擇科學配料是保證肉雞生長的首要條件,配料比例一般是:玉米50%,小麥6%、高粱10%、豆餅7%、糠麩6%、魚粉或肉骨粉18%、石灰石或貝殼粉3%,還要加入適量的食鹽、沙礫和微量元素。另外青飼料和胡蘿蔔等要經常供給,一般佔日糧精料的20—30%。飼餵方法用乾粉料和溼粉料相結合,乾粉料要常日不斷,任意採食。

三、加強管理

肉雞生長快,60—70天就能上市,所以整個飼養過程要加強管理,特別是飼養小雞過程要注意掌握好雞舍溫度,開始時雛雞溫度要控制在35℃,整個雞舍溫度不應低於29℃,一週後溫度降到32℃,舍溫保持在27℃,4—5周齡時保持在22℃左右就足夠了,其次控制好雞舍溼度,小雞時期相對溼度保持在60—65%左右,大雞階段保持在50—55%左右,在一方面注意雞舍通風換氣和保證8—14個小時左右的光照,再有就是保證足夠飲水,保證常日不斷水,飲水要清潔衛生,在飲水中加入萬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或土黴素可以預防疾病,發生疾病時加倍使用,腸道消化不良時可用硫酸鎂傾瀉,每隻服0.2—0.5克。

四、注意防病

加強雞舍內環境衛生,日常定期對雞進行防疫工作,定期對雞舍進行消毒管理確保肉雞正常生長。

以上幾點就是我對肉雞飼養管理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探討謝謝大家觀看。


陽陽的快樂生活


後期催肥用北京綠色天寶公司的“芪泰寶”,據養殖戶反應,在肉雞出欄前十天使用,效果最好。每隻雞每天0.3–0.5ml。用五到七天,在用到第三天的時候,肉眼可見是糞便減少,第五天採食量增加,即使用夠天數不再繼續添加,採食量還會循序漸進加大。到出欄時可以降低0.05-0.15個點。有的雞場每隻多長二兩左右。




陽光燦爛—Niu


肥爾美使用3-5天后,採食量明顯增加,糞便光滑細膩,精神狀態明顯改善;消化吸收好、食慾增強、氨臭味降低。

使用10-15天后,可明顯看到家畜皮紅毛亮,貪吃貪睡,生長速度明顯加快。腹瀉、流感等疾病明顯減少 。 使用20天以上,可有效提升機體的免疫力。減少圓環、藍耳等各種疾病引起的應激反應,同時可有效降低各種細菌和病毒性疾病的發生。

使用一個月後,可調節動物機體的內分泌功能,改善飼料轉化率(平均提高飼料利用率達16%),降低料肉比;增加蛋白質合成,促進骨骼生長和機體營養物質吸收;提高日增重,改善肉品品質,縮短出欄時間

長期使用後,顯著提高瘦肉率,無脂瘦肉增長速度提高36%,提高商品豬胴體瘦肉率和腿肌面積,提高屠宰率,明顯改善生豬外觀體形,背寬背溝深,腹部平面緊湊,後臀肌肉突出,腿部豐滿。

另外還可有效分解平衡飼料中各種蛋白質的轉化利用,使動物更易消化吸收、生長快速,並達到最佳生產性能。(淘汰蛋雞也可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