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時代之光 環京發展新機遇

幾年前,互聯網大佬雷軍曾說過一句話,引得整個行業振聾發聵: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而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便是想要贏得未來,對大格局和大趨勢的判斷至關重要。

那麼,在城市的發展風口來臨之際,如何才能抓住風口、趁勢而飛呢?

萬科時代之光 環京發展新機遇

示意圖

延續北京發展脈絡,京南正在C位出道

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中心的超級大都市,北京一直擔負並引領著中國北方發展的重任。近些年的無限擴張,令北京獲得無限繁榮的同時,一系列的城市隱患也開始逐漸顯現: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人滿為患等大城市病,讓城市居民和管理者疲憊不堪。

由於北京的特殊地位,這份擴張的繁榮很有可能會持續延綿下去。時至今日,北京需要找到一兩個方向發展的增長點來延續。但擴張的方向在哪裡?通州城市副中心的落址與發展,確定了北京的一個發展方位——向東,其他呢?

向西擴張,但卻面臨著山脈的阻斷。人口的密集聚居區基本不可能越過門頭溝進入山區,北京的擴張開始向南北兩個方向,尤其是北方突進。21世紀初,那也正是昌平撤縣設區的時間。行政上的升級和北京城北向的擴張關係密切。

但很顯然,昌平、密雲等地也深陷群山之中,終究有一天空間會被佔滿。而且昌平等地的開發目的,主要是成為北京的睡城,為在城中奮鬥的人們提供一個居所,初期對產業發展的規劃力度不夠。近年來雖然有所改善,但住宅區的基調還是不會變,而且離真正的北京確實太遠了。

對產業界來說,能在更接近市中心的地方與更多資源和產業對接才是最好的發展路徑,於是城市擴展方向又轉為相對空曠的東方和南方。


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南城發展還看霸州

其實,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國家規劃層面,都在宣告這樣一個事實:北京向南發展。

千年大計雄安新區位於北京的西南方,根據國家有關規劃,新區的起步區面積約為100平方千米,中期發展區面積約為200平方公里,而遠期控制區的面積則達到了2000平方公里,略大於深圳。如此大的新區規劃規模,對北京的影響是相當實際的,在刺激河北經濟的同時也會刺激北京南側的城市空間。

霸州距雄安直線距離僅20公里,是雄安新區的第一站,屬於大雄安板塊。除此之外,雄安自貿區的設立、八軌交通、大興機場、非首都功能產業外溢等各項價值的加持,也讓霸州這片區域成為經久不衰且被爭相投資的熱土。


踐行社區與產品新生,更迭霸州城市人居標準

歷經三十五年的發展,萬科始終致力於推動所在城市的人居發展,不斷踐行"賦能城市生長"的理念,從城市品牌賦能到萬科物業,深入覆蓋每一個服務維度,引領生活品質升級。其中城市品牌賦能,涵蓋4城聯動城市樂跑、萬科雲中圖書館、萬科節日交響樂團等精彩項目與活動;萬科物業更是以全球品牌化、國際化的服務理念,以用戶滿意度為核心,全心全意為每一位業主打造美好生活。

新時代下,萬科以霸州深厚的人文底蘊做基底,在近乎精雕細琢的理想生活下沉澱、創造,完成自我的超越,以前瞻性的眼光充分挖掘霸州城市價值,精工打造建面約75-95㎡的舒闊二至三居,創造一個新時代的人居生活畫卷,生長霸州人居時代新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