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2月2日,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学院奖公布。战争片《1917》

拿下最佳影片、最佳英国本土电影、最佳导演三项大奖,另外还拿到了包括最佳摄影、艺术指导、音效、视觉特效四项技术性大奖。

而在之前的金球奖上,它已经拿下了剧情类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原以为《1917》会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收入囊中,却不想《寄生虫》强势杀出,最终《1917》只收获了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三项技术性大奖。

但这并不妨碍《1917》成为近几年来最好的战争类型片。从震撼的视觉效果到诗意盎然的潜文本,它都值得留名影史。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视觉突破:一镜到底的魅力

《1917》又是一部“轻”故事,“重”叙事的实验性影片。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很多人评价它是自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类型片。《拯救大兵瑞恩》靠手持摄影以及开场几分钟里,气势恢弘的诺曼底登陆战一战封神。同为战争史诗的《1917》在战争场面上并没有做到“气吞山河”之势,而是以巧取胜,靠着神乎其乎的“一镜到底”实现了叙事上突破。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规避视觉特效,而选择实景拍摄一直是摄影师们追求的核心。所以,

“金牌摄影师”罗杰·狄金斯在萨姆·门德斯的《1917》中选择了真实的爆炸和大火。多产的罗杰·狄金斯曾获得四座英国电影学院奖和一座奥斯卡奖(《银翼杀手2049》),自《1984》出道以来,他一直是电影摄影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为了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战场体验,他在《1917》里使用了“实时拍摄”的方法,让电影的时间流逝速度与现实一样,以制造出更为真实的临场感。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为此,整个剧组得先建造比例模型,模拟摄像机移动的路线和时间,然后再根据彩排挖掘长达一公里的战壕。这样一来,光是前期准备就花费了长达4个月的时间。

影片大概有60%是用一个稳定式遥控云台拍摄,有些是在传统的斯坦尼康上完成,甚至还动用了无人机。为了保持镜头的连贯性,减少剪辑的痕迹,有时镜头吊在威亚上移动,有时它从威亚上被拿下来,然后有人扛着它、或扛着它拍。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另外,作为一部几乎纯外景拍摄的电影,剧组每天都得就着天气情况改变拍摄进程,尽量在多云的天气下开拍,晴天或其他天气状况下就只能变成走位彩排。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再加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导演及整个剧组最终能完成这部119分钟“一镜到底”电影,的确相当不易。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一镜到底”对于《1917》并非一场“科技炫技”,它的运用改变了电影长达百年的古典叙事法则和镜头表达技巧。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节奏感:张弛有度

《1917》的故事非常简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个“不起眼”的英国小兵被上级安排了一个传递重要消息的任务。如果这句简短的话能带到,就能拯救1600多名英国士兵的生命。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而想要传递到这句话,两位英国士兵需要穿过英德军队对峙的战场,甚至从德方的战壕隧道通过,进入到德国控制的城市,最后才能抵达英国部队驻扎的地方。更可怕的是,他们不光要克服空间上的重重阻碍,连时间也是他们的敌人。因为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传话,他们只有短短的“两天一夜”。

从影片开始到结束,观众的视角都被拼接的“伪”长镜头牢牢吸引。通过后期处理,几乎很难察觉剪辑痕迹,一镜到底的效果非常流畅,甚至有一些游戏特效般的“失真”感觉。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这种“失真”感不是指镜头的建构本质,或者通常说的“看起来很假”,而是这种镜头表达方式,挑战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让人感到非常震惊和新奇。

而且《1917》的一镜到底不光是空间上的位移,同时也体现在了时间的同构上,因为“实时拍摄”将叙事时间和观众感知的现实时间故意同步,于是镜头移动的速率、以及移动时造成的模糊效果,都会让大部分观众感到不太一样。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一镜到底带来的真实感、新奇感,正是《1917》希望给电影带来的革新效果。视觉上的感知能被观众轻易感受到,但电影始终需要讲故事,叙事技巧必须因为镜头语言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在《1917》中,

故事的冲突体现为叙事的节奏感。第一幕中,两人穿越尸横遍野的战场,来到空荡荡的敌方壕沟,进入到死寂的隧道,节奏一直很平稳。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这种刻意的、持续的“压低”就是为了猛然迸发的几个燃点能够威力十足。两人刚进入隧道,老鼠就如影随形,在两人的对话里,镜头中反复出现,这些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在老鼠因为贪吃而突然引爆诡雷的一刻,瞬间把故事氛围推向了燃点。

这种叙事上的“落差”技巧,通过环境和声效有效地铺陈开来。下一场戏中,前一幕还是士兵在破旧的农场小屋里倒牛奶,紧接着下一幕就是被击落的战机,失控撞向了两位士兵所在的农场。声效上的由远及近,一镜到底下的视角范围由小及大,提高了叙事的冲突感,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让“一镜到底”不会因为失去了剪辑而显得过于单调和贫乏。

信息量:血腥和诗意并存

《1917》因为“一镜到底”而显得分外逼真,但也因此牺牲了信息量,无法和《拯救大兵瑞恩》一样,通过一个镜头去呈现更为庞大的战场。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1917》的信息量来自画面不断移动后的细节上,这些细节在第一遍看片时很容易被忽视,他们往往处于画面的边缘处,它们拼凑出了战争残酷和血腥的一面,把观众从人间拉入到了地狱入口的边缘。其实“一镜到底”的《1917》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于,将美学与战争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主题完美融合,在技术先行的基础上,为当代观众提供了察看一战故事的新角度。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甚至可以说,披着战争片外壳的《1917》,骨子里是一部充斥着浪漫主义情怀和深度文本隐喻的但丁神曲。电影进行到约1小时6分钟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剪辑点,几秒时间长的完全黑屏。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当被击晕的男主角士兵再度醒来,夜幕降临,自然主义让位于超现实主义。镜头以一个反直觉的视角,直接跃出窗外,开启了下半场的“但丁史诗”。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渡过“冥河”的士兵在闪光与黑夜间穿梭,路过废墟与阴影。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气喘吁吁,眼泪模糊,一路奔跑,身后的死神正向他张牙舞爪。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这段令人屏气凝神的逃跑之后,导演让士兵与一位当地女性发生了对话。两人的语言无法沟通,但一个陌生的婴儿却将两人的关系拉近。士兵献出了牛奶和食品,女人依依不舍的挽留,但黎明破晓,士兵必须完成任务,于是再次踏上了危险的征程。

《1917》的叙事中,空间的转换非常明显,是幕与幕之间的天然切割点。而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长诗《神曲》也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长诗叙述了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梦,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在冥府进行的一次恐怖游历。

一路上,但丁和所遇到的有名的灵魂交谈,包括历史上好的和坏的著名人物,作者将自己钦佩和厌恶的人物分门别类。《神曲》的文本结构和大段对话凸显了诗与隐喻的亲密关系,“诗为隐喻说”的伟大历史价值在于,它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即人文主义的曙光。而《1917》通过“一镜到底”,并非想还原“战争”,长镜头的作用,在于引导我们体验战争的恐怖。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仔细品味《1917》的结构和叙事模式,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技术神话下的现代版《神曲》。片尾,士兵好不容易把口信送到,但军官却说,“给人希望是恐怖的,今天停止攻击,明天又会收到新的命令,战争结束的唯一方式是战斗到底。”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黑暗中,我看到令我瞠目的景象,两队人使尽全力滚着硕大的圆形重物,面对面相互冲刺撞击。一方叫骂“你们为何不肯放弃?”另一方回击“你们为何放手丢弃?”


重物撞击的疼痛,令两方发出惊人的哀嚎声。但是,无论多么痛苦与疲倦,彼此的攻击却无法停止。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而《1917》的长镜头里,时隐时现的士兵尸体,血腥的战争痕迹又如《神曲》中所写的那样:

我走进一座宽阔的坟场,密集的坟丘让地表起伏不平。棺材都敞开着,里面有烈焰燃烧,传来悲鸣之声。走在林立的墓碑间,我想,也许有我认识的人或者曾经认识的人,正在受煎熬。

当然,《1917》在残酷和血腥中也流淌着浪漫的诗意。比如“花”和“树”的隐喻多次出现。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故事从两位在树下休憩的士兵开始,结尾是经历磨难的士兵,独自回到树下。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物是人非,从人间到地狱,再重回人间的士兵,想必会无比珍惜此时此刻的安逸和宁静。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不管是从叙事手法的新颖程度、技术奇迹的实现,还是引发观众对这场百年之前的战争的关注与回顾来说,《1917》都加分太多。自《西线无战事》获得第3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以来,战争片一共拿下过12次奥斯卡“最佳”。《1917》并非最好的战争片,但它利用技术,成功将战争和诗意融合,将浪漫主义的子弹装入了战争史诗的类型枪械里。

奥斯卡的重大失误!这部战争史诗,用一镜到底重现但丁的地狱之旅

它的出现,至少让战争片有了荣光返照的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