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1.0倍和0.6倍,同工龄开资是怎么个比例?

陶佳奥


按1倍和0.6倍缴纳社保,工龄一样,养老金是相差多少钱呢?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其实你的意思是,养老保险缴费按100%和60%基数来缴纳,养老金分别是多少,100%的基数拿到的养老金是60%的多少倍呢?

我们简单来算一笔账,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到底相差多少钱。

假设你们的工龄都是15年,也就是说,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都是15年,当地平均工资为4000元。

那么,按照100%缴费的缴费基数是4000,灵活就业者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20%,所以每月缴费是800元,其中,8%进入到个人账户,也就是说,320元进入到个人账户。

按照60%缴费的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400元,缴费比例同样是20%,每月缴费是480元,其中192元进入个人账户。

知道了,这些我们分别计算一下,100%缴费和60%缴费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养老金包括两部分,第一,基础养老金,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个人指数缴费工资)÷2×15×1%

100%缴费的基础养老金=(4000+4000×1)÷2×15×1%=600元。

60%缴费的基础养老金=(4000+4000×0.6)÷2×15×1%=46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储蓄额÷计发月。

100%缴费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320×12×15÷139=414

60%缴费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192×12×15÷139=249元。

综上所述,100%缴费养老金拿到1014元,60%缴费养老金拿到714元,多出300元。这就体现出了多缴多得。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思之想之


你是不是想问,社保按照社平的1倍缴费和按照最低的60%缴费(最低基数),再退休时候,同样工龄的人,领取的养老金有多少差异?

首先,我们看看,退休待遇的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记发月数(50岁-195、55岁-170,60岁-139)

退休待遇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由于是相同工龄,所以基本上的参数都差不多,唯一差的地方就是基础养老金中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如果按照社平1倍缴费的情况,缴费指数是1,如果按照0.6缴费的话,那就是0.6,那么带入公式:

基础养老金1 = (1+1) ÷2 ×缴费年限 = 1×缴费年限

基础养老金2 = (1+0.6) ÷2 ×缴费年限=0.8×缴费年限

1和2比较,相当与缴费年限打了八折,就这些区别,还有就是个人账户会少一些,因为基数少一些导致的。


君子学以致其道


楼主你好,社保1.0倍和0.6倍,相同的工龄,得到了退休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差距呢?那么这个问题。60%和100%的一个不同的缴费指数,对于自己的退休金待遇肯定是有所影响的。为什么呢因为社保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是计算自己退休金待遇的一个主要条件,那么这样的一个条件确实是会影响到自己退休金的一个待遇的。

所以说,按照60%交费和按照100%交费的个人,那么自己所能够获得的退休金待遇,也是有所不同的。具体相差多少钱呢?我可以在这简单的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是按着15年来交费,自己15年期间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按照60%来进行缴纳。另外一个人也是按着15年来进行交费,当然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按照100%来进行缴纳。

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按照60%来进行交费的个人,大致可以获得800元左右的一个退休金待遇。如果是按照100%的平均缴费指数来缴纳自己的社保的话,那么大致可以获得1100元左右的一个退休金。所以说,这样的一个退休金待遇就是他们二者之间的一个差距,但是根据不同的缴费年限,实际上缴费年限越长,最终两个人的差距,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社保小达人


在我们国家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从60%到300%的社平缴费基数中,任选缴费基数作为自己缴纳社保的依据。

如果我们选择60%社会平均基数缴费,当年的缴费指数就是0.6,如果一直都是这样的比例,最终平均缴费指数也是0.6的。不过,如果我们10年按照60%基数缴费,10年按照100%基数缴费,那么我们20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8。

缴费指数1和缴费指数0.6在养老保险待遇上有什么差别呢?

养老金计算公式

目前,全国相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普遍是1992~1996年前后建立起来的,在此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国家额外发放的过渡性养老金,作为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补偿。

首先,我们看一下基础养老金。我们以20年缴费年限为例,根据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可以看到60%基数缴费20年,基础养老金将是16%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是按照100%基数缴费20年,基础养老金是2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差距并没有6:10那么大。可以说我们的基础养老金有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是每月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的钱数,然后根据每年国家发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发的利息累计而成。过去我们的缴费基数划入比例是11%。个人账户记账利率,2016年开始由国家统一发布近三年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分别是8.31%、7.12%、8.29%,比个人理财要强不少。

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由国家发布的统一一张表,从40岁到70岁都有对应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是139个月,50岁退休是195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严格按照我们缴费钱数的比例计发的。比如,我们按100%基数缴费,每月进入个人账户400元,不管是以后计利息还是发个人账户养老金,都是以400元为基础。而如果按照60%基数缴费,每月进入个人账户240元,在退休年龄一样的情况下,明显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100%基数缴费的60%。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非常麻烦,因为每个省市都不一样。而且计算方法也是有所差距。

以山东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

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如果我们在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有10年,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话,过渡性养老金就是7.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话,过渡性养老金就是1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因此,跟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比例是相同的也是6:10。相对而言,最关键的实际上还是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

有关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三项待遇合计才是真正的养老金。如果具体到每一月或者每一年的话,60%缴费待遇和100%缴费待遇之比是72:100。60%基数缴费可能更划算一些。

但是,提醒大家的是,由于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很快,实际上从投资产出角度讲,缴费年限越早按越高缴费基数交越划算。

而且,养老金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只要我们缴费基数高,退休待遇肯定始终比缴费基数低的养老金要高,这是关系一辈子的事情。

所以,一般建议缴费基数要跟自己的承担能力相适应,不要太高也不要主动降低。

有人喜欢抬杠,万一没有领取待遇就去世,岂不亏本?其实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非因工死亡的待遇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一次性抚恤救济金、丧葬费等待遇,虽然会亏本,但是也亏得不大。再说了,我们缴纳养老保险不就是为了等待退休以后自己有一份养老金待遇吗?去世的早,有关待遇还给我们自己有关系吗?呵呵。哪种情况下,后悔的事儿总是很多的。


暖心人社


楼主你好,社保1.0倍和0.6倍,同工龄开资是怎么样的一个比例呢?社保所谓的1.0倍和0.6倍指的是我们养老保险的一个缴费指数,那么不同的缴费指数将决定自己今后养老金待遇的一个高低,是跟我们今后养老金的待遇有一个直接的关系和因素。

那么如果说按照0.6来缴纳个人社保的人群和按照1.0来交纳社保的人群,它实际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为1.0交费标准本身就高,自己所交纳的费用也就多,那么最终享受到的待遇也相对来说是比较多,大致计算的话,大概这两种人群可能按照15年来交费的话,他们的差距可能会体现在三四百块钱左右的一个水平上面。

所以说今后想要让自己,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在累计缴费年限有限的一个情况下,适当的提高自己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确实是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养老金的一个待遇,这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说了,你的这个平均缴费指数高,那么可以肯定一点的,就是你的养老金待遇肯定是有所提高的。


懂社保


百分百交是1,百分之60交是0、8,差20%。


承鈞


很简单1.0就是1元,0.6就是6角。


手机用户59785329441


两者仅相差300元,咋不是400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