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巾幗防疫 | 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廣州市各級婦聯組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各級黨委政府統一安排,立足職能優勢,發揮廣大婦女,尤其是婦聯幹部、婦聯執委,三八紅旗手、三八紅旗集體、巾幗文明崗,巾幗志願者,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作用,帶動千家萬戶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一起行動,為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奪取防控鬥爭勝利奉獻巾幗愛心、彰顯巾幗擔當、貢獻巾幗力量!一起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病友早上好!我是感染科護士長熊曉英,昨晚睡得好嗎?今天感覺身體如何?生活上有什麼需求?我們會盡力滿足大家,請放心,我們感染科醫務人員一直都在……”


熊曉英每天早上七點半上班後,都會通過呼叫鈴,向正在被隔離的病友們表示關心和鼓勵,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和恐慌。


1994年畢業的她,一直在感染科從事護理工作,至今已有25年。2003年參與抗擊非典,並屢獲殊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襲,作為感染科護士長的熊曉英,再次衝在抗疫戰鬥第一線,詮釋著一名護理人員、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巾幗防疫 | 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愛,是一劑良藥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民眾都繃緊了神經,隔離病房更是讓人談而色變。


“他們擔心病情惡化,擔心治療結果,擔心無法治癒,會冒出很多可怕的念頭。另外,隔離病房裡,抬眼可望的都是各種醫療設備,防護嚴密的醫護人員,會讓患者更加焦躁不安。”熊曉英帶領的感染科護理團隊,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治病更醫心,“要讓患者明白,醫護和患者是同一戰壕的戰友,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住進隔離病房,患者多少都會存在著焦慮心理,我們醫護人員除了常規的醫療救治,還要做到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積極引導患者形成樂觀向上的心態,相互傳遞正能量,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關懷。”當熊曉英得知一名患者胃口不佳,難以下飯時,通過醫院協調,及時給患者送上了水果和餅乾。


“在隔離病房,我們就是患者的家人。”


解除隔離觀察的一名女士在出院時說:“住院期間,醫護人員不斷的鼓勵和關愛,讓人倍感溫暖,他們不是家人勝似家人!”


巾幗防疫 | 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女子本弱,為護則強


2月7日,感染科接收了一名從基層醫院轉來的發熱肺炎患者,該肺炎患者同時患有精神分裂症,入院後狂躁發作,大呼小叫,甚至說出威脅性的言語。面對如此具有攻擊性和傳染性的患者,即便是堂堂七尺男兒都會避之大吉。


然而,熊曉英卻毫無畏懼,與值班醫生一起把該病人轉移到一樓隔離病區進行隔離,並細心護理。


巾幗防疫 | 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無論是怎樣的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她前行的腳步,“我也知道危險,但這只是一名醫護人員該擔負起的責任”。


巾幗防疫 | 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身經百戰,從容應對


從非典走來,歷經甲流、高致病禽流感、登革熱等多次大疫,一次次歷練,讓熊曉英收穫了一份淡定。


她偶爾還會跟新護士講起17年前的那場非典,她回憶,17年前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遠不及今天,防護用品有了很大進步。她認為,17年來,醫學發展、科技發達、資訊豐富,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做好個人防護,不必恐慌,相信國家、相信科學,上下一心,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巾幗防疫 | 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疫情就是命令,身為感染科護士長,一名‘感染人’,抗擊病毒,責無旁貸。”都說護士長是科室的“大管家”,熊曉英不僅要統籌科室護理的方方面面,還要負責工作流程的梳理、物資準備、病房佈置等,忙著與各個科室、部門溝通工作進度,還深入到隔離病房仔細執行醫囑、耐心安撫患者。


巾幗防疫 | 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熊曉英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內科二黨支部組織委員。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黨旗所指,就是黨員戰鬥的方向。


熊曉英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職責,沒有忘記自己的黨員使命,即使疫情再危險,仍將全力以赴。


1月20日至今,熊曉英一直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日夜連軸轉。“硝煙沒有散去,戰鬥還在持續,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我們一刻也不敢放鬆。”


巾幗防疫 | 她,堅守感染疾病救治一線25年


“道阻且艱,行則將至。”熊曉英是增城區人民醫院護理隊伍中的一員,亦是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個縮影,更是全國千千萬萬個奮戰在全國疫情阻擊戰一線的最美“逆行者”中的一份子。有了她們築起的銅牆鐵壁,我們有理由相信,定能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