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一句话,就让朱棣多奋斗十几年(三)

朱允炆也不是嫡长孙

但是,这终究只是如果。关键时刻,刘三吾跳了出来,说:“太子虽然死了,可是还有皇孙啊!太子的儿子继承皇位才符合历史规律嘛(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于是乎,刘三吾这一句话戳到了明太祖的痛点,太祖恸哭,太孙立。估计此刻朱棣心中是几亿头神兽奔腾而过的。

朱标虽然是嫡长子,但是他却很早就已经去世了,而朱标的长子,也就是嫡长孙去世得更早,而朱允炆虽然不是朱标的嫡子,但是太子妃去世得也早,所以朱允炆便跟着他的娘一起被扶正,他也成为了嫡长孙。虽然朱允炆是因为太子妃的死才成为了嫡长孙,但是他的地位确实要比朱棣高。

大臣一句话,就让朱棣多奋斗十几年(三)

很多人都曾分析过朱元璋晚年在太子病逝后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的原因。其中主流的一个原因便是所谓的嫡庶观念。他们认为朱元璋相当的保守与传统,脑子里的嫡庶观念根深蒂固。但持这种看法的人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除了朱允炆,还有一位血统更纯正的、实际上的“嫡长孙”朱允熥。

太子朱标原配是常氏,常氏生二子,长子朱雄英早逝,在生下二子朱允熥后没多久便去世了,因此,朱允熥是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孙。朱允炆在出生时是庶子,后来常氏去世后,他的母亲吕氏被扶正,朱允炆才成为了所谓的“嫡长孙”。因此,这样看来,如果强行说明太祖因为嫡庶观念而立朱允炆不立朱棣是有些牵强的。

大臣一句话,就让朱棣多奋斗十几年(三)

在太子病逝后,通过明太祖考虑继承人时刘三吾的行动可以看出,明太祖也曾把朱棣当做自己心中的候选人。并在进行了多次考量后仍觉着是四子燕王朱棣适合继承皇位时,是刘三吾的这一句话又触到了明太祖的痛点。搞得明太祖又想起了自己最疼爱的太子,在恸哭后,把对太子朱标的感情转移到了最像朱标的皇孙朱允炆身上。

可以说,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更多的是因为他的祖父朱元璋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朱标的影子。朱允炆的文质彬彬和他所拥有的仁爱之心与他的父亲朱标一脉相承。

大臣一句话,就让朱棣多奋斗十几年(三)

因此,刘三吾的这一句话确立了朱允炆的皇位,也让燕王朱棣重新奋斗十几年,直到靖难之役才成功夺取皇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了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