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2月4日上午9時,陝西省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43名隊員緊急集結,搭乘由放射車、檢驗車、生活車、宿營車、物資車、發電供水車等醫療特種車組成的移動方艙車輛馳援武漢。


出征現場,救援隊護理組組長、手術室主管護師崔雅清告訴記者,他們是臨時集結、瞬間滿員。43名隊員中,28名為醫療、護理、醫技三大類專業的技術人員,涉及急診內科、婦產科、兒科、心理科、神經內科、腎內科,影像醫學、檢驗醫學等12個專業。對於此次前去武漢,她十分有信心:“我們的救援隊參加過雅安地震的救援,有經驗,基本生活也有保障。我早都做好準備了!”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據瞭解,和緊急醫學救援隊一起出徵的6輛移動方艙可以完成常規的急救、急診任務,生活車、宿營車、物資車、發電供水車則可以保障所有急救任務和救援工作人員的基本所需。這座“移動醫院”,每天接診的門診量能達到200人次,相當於一個二級乙等醫院的規模。而且,“移動醫院”建營僅需要約30分鐘,全部展開佔地約2000平方米。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2、入駐武漢客廳


2月7日下午2時,醫療隊醫護人員已按照排班進入方艙工作,開始接診患者。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陝西省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抵達武漢後,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展救治工作。這座方艙醫院是目前三所方艙醫院中容納量最大的一座,設計床位2000張。經過緊張的籌建,已於2月7日夜間正式收治劃定區域社區轉診來的確診輕症患者。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幾天來,醫療隊感控工作人員按照方艙醫院護理組的安排,討論制定工作方案,細化感控流程,制定醫廢轉運處置流程,培訓保潔人員,同時指導培訓隊員穿脫防護用品,並在方艙醫院運行後,按時在醫務人員進出口監督檢查個人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醫療隊員、省人民醫院檢驗科袁軍主任技師,作為方艙醫院檢驗組負責人,統籌14家醫院的檢驗人員,落實檢驗場地(在金銀潭醫院檢驗科騰出房間),安裝調試檢測設備,調集檢測試劑,組織生物安全防護培訓,制定檢驗標本轉運流程,準備工作基本到位,9號開始正式開展檢驗業務。


2月7日下午2時,醫療隊醫護人員已按照排班進入方艙工作,接診患者,補辦並完善緊急收治患者入院手續及住院病歷,會診排查並向定點醫院轉出重症患者。醫療工作基本步入正軌,診療流程、信息系統正在完善。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據陝西省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醫療組組長武冬介紹,醫療隊主要分為醫療組、護理組、醫技組、感控組和後勤組。其中醫療和護理組負責方艙醫院的病人管理,包括對病人進行預檢分診、開具住院證、觀察病情變化,以及病人日常的醫療護理。排班為六小時一班,可能一天一班,也可能兩天一班。基本上是每天接受電話通知,所以醫護人員隨時在待命中。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醫護組的工作量非常大。因為方艙醫院建成後病人入院流量非常大,醫生和護士需要快速地從入院患者當中進行患者入院流程管理,觀察病情、監測病人生命體徵,及時將不適合入院的患者分診出轉至上級醫院,完成大量病歷書寫,同時做大量的協調工作。


武冬介紹,醫護人員為了減少防護裝備的浪費,每一班都穿紙尿褲。長時間使用防護裝備,很多工作人員面部、鼻樑出現嚴重的壓傷,但是大家沒有任何的怨言,自行用碘伏進行簡單處理以後繼續上崗,非常讓人感動。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雖然前方條件艱苦,但是武冬對全民共克時艱難、眾志成城戰勝疫情表示出很大的信心。她說,多支省內外醫療隊統一接受指揮部的工作安排,團結協作、衝鋒在前、勇於擔當,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優秀的職業素養。所以相信通過共同努力,疫情會很快得到控制。相信武漢必勝中國必勝。省醫院醫療隊加油。


3、我們一定會平安回來!


突然接到應急辦通知,參與武漢救援,心裡沒有恐慌,也沒有緊張,早為這一天做好了準備。當我們醫院送走第一批隊員時我就做好了打算,作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一員,作為一名黨員,在國家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必將挺身而出,毫不猶豫。簡單的準備行囊,不停的看手機,生怕遺漏什麼信息,等待隨時出發的通知。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過節幾天愛人好像早有預感我會出發,默默的承擔著照顧孩子、做家務等一系列事情,讓我除了上班,在家就是吃好睡好。當我把出發的消息告訴他時,只說了句“把自己保護好”。兒子也很懂事,聽說我要去武漢,自己寫作業、看書的勁頭更高了,說“我要把媽媽去武漢的這個消息告訴班主任。”看得出來兒子很自豪。每次只要什麼地方有大的災情我基本上都會參加,家人已經習慣了。只是這樣的消息我不會告訴我遠在老家的年邁的父母,我現在是他們唯一的支柱,我不想讓他們為我擔心。


出發的當天院領導、科室的領導、同事都趕到集合地為我們送行,祝福的話、安慰的話、鼓勵的話,拉著手一遍遍說不完。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次見黨星波主任熱淚盈眶,他為這次疫情擔憂著,為醫療隊安全擔憂,更為科室三位隊員擔憂。他不停地囑咐我,救人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還要把科室的兩位小弟弟朱江勃和翟向陽照顧好。是呀,我是急診ICU護士長,更是國家應急隊的老隊員,有這樣的責任!蘇小麗護士長也早早趕到科室,囑咐我們應該帶的東西,給我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看到護士長腫腫的眼睛,就知道昨晚一夜肯定沒休息好!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臨走時張華麗總護士長跟我說,救人是技術,保護好自己是能力。我相信我們具備這樣的技術,也有這樣的能力。各位領導放心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共產黨員的初心就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懷揣責任和使命,打一場抗疫保衛戰,我們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來!


急診外科副護士長兼EICU護士長 李興珍

有100多名患者等我


剛到武漢第一天,深入疫區前線陣地,1000萬人口的大都市,路上幾乎沒有車,沒有人,深感悲涼。我中華大好河山竟被無影無形的病毒侵害如此!


後來我們急救隊統一到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熟悉環境,看到不同工種的工人們在全力以赴夜以繼日的工作,為了讓方艙醫院能儘快收治病人。看到空曠的大廳裡整整齊齊擺滿了病床,被褥,整理箱,電熱毯,保暖大衣,洗臉盆,拖鞋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不禁感慨唯我中華,唯有中國共產黨,才有如此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能讓無數人在各個層面為抗擊病毒奉獻自己的力量。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每日在住宿地,我們一遍又一遍演練防護服的穿脫要點,我們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救治更多的患者。


當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病人了。我們醫務人員全天四班倒,每個班6個小時。一個組5名醫生,一個負責接診按規範收治能入倉的患者,另外4名醫生分別管理一個片區,每個片區都有100-200名患者。工作量非常大,查房,下醫囑,寫病歷,觀察病情,如有加重需聯繫轉出到相應醫院。在方艙裡,所有工作人員都穿著防護服,根本認不出誰是誰,每個人衣服上都寫著地區,姓名,區域,工種。這是因為所有人員都來自全國各地,不同醫院。

我們雖然從未謀面,但是隻要在同一戰場,彷彿有一種魔力讓我們瞬間建立起親密合作關係,只為更快能把藥發到病人手上,只為更好的能安撫患者。雖然我們看不見彼此的面容,只能認得聲音,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戰友之情!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在方艙裡,才體會到同疫情作戰的,不僅有醫務工作者,還有那麼多無名的英雄,他們有保潔員,有配送員,有安保員,有後勤配送員等等。雖然媒體的頌揚中鮮見他們的身影。有個保潔小夥子連續上班十幾個小時,穿著防護服,密不透氣,累得喘不過氣來。讓他休息一下,他喘口氣說,你們都那麼努力來幫助我們武漢,我們沒理由休息。他們也是抗擊疫情的勇士。


我們和全國其他急救隊一起擔任醫務工作,雖然來自不同地方,但是大家心在一起,每天班後都會在工作群裡討論如何優化工作流程。一次次探討,一次次磨合,只為讓工作更有效率,不要少收一個輕症患者,不要漏掉一個重症患者。


在住宿地,我們陝西的43名隊友親如一家。馬院長、劉處長,帶領所有的後勤老師對我們醫護人員照顧得無微不至。昨天我們隊5名醫生早上7點去上班,回到駐地已是晚上7點。剛下車,領導們竟一直在門口等我們,只為給我們送上一碗熱騰騰的元宵。這樣的情誼溫暖了我們疲憊的身軀!


不想說累,不想說難,不想說想家,不想說想孩子,我怕這種柔情會拖累我在戰場上的勇氣。我們雖難,但比起武漢之難,比起國家之難,這根本不足為道。



2020年2月9日

5、這場戰役我們拼盡全力,定會勝利!


2011年大學畢業後,我來到陝西省人民醫院當了一名普通的護士,分配的科室是手術室,工作9年間各級各類的活動參加了很多次,演講比賽、授課競賽、培訓考試等等,活動中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護士這個工作平凡而偉大”。回想過往點滴,那些平凡的日子原是我們最期盼的美好。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2020年的春節過得著實讓人揪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1月26日我院首批援鄂抗疫醫療隊出發,5天之後又出發了一批人,期間在院領導及護理部的帶領下,手術室的各位老師們紛紛填報了抗疫報名表,我作為國家應急救援的一名老隊員,同時又是預備黨員,衝在最前面自當是義不容辭的。2月3日下午接到援鄂通知,我和另外兩名隊友來不及收拾個人物品就匆匆趕到科室準備醫療隊物資,我院第三批援鄂隊伍要去43個人,很多一次性物品要在手術室整理打包,凌晨2點多我們才準備完畢。到家已經是凌晨3點多了,在整理個人物品的時候突然心裡就亂了,參加了無數次應急救援隊的演習、拉練,真的要上戰場的時候還真怕自亂陣腳,最後收拾的行李很簡單,一個揹包就夠了。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2月4日早上9點,43名隊員和9輛車集體出發。臨行前院內領導及科室同事來給我們打氣鼓勁,一聲聲“保重”、“照顧好自己”、“做好防護”、“等你們平安歸來”聽得心裡特別難受,我不敢看任何人的眼睛,感動的淚水不停的在眼眶裡打轉,匆忙間就踏上了征程。歷經十多個小時我們順利抵達了武漢東西湖區,開啟了這不平凡的日子。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2月5日早上8點,我們開始了集中培訓,重點學習穿脫防護服、隔離衣,為了不浪費醫療物資,所有人共用兩件防護服輪流練習。大家學習時非常認真嚴格,因為深知要在這裡做好工作的基礎就是做好防護,我們防護好病人才有更多的希望。學習理論知識是那幾天我們的重點工作,但是同時調整好心態也是十分關鍵的,網絡聽聞和親眼目睹還是有差別的,武漢醫護長期抗疫的艱辛看在眼裡誰都會心疼,當時的我們只想著快快掌握這些知識,與他們並肩作戰。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2月6日下午,我們第一次進入以後的工作場所,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那天方艙還在準備階段沒有住進來病人。沒想到後面幾天,方艙內迅速收滿了病人,好在多是症狀較輕的病人,護理起來也比較輕鬆,但是在巨大的壓力下,我們不僅要關注病人的身體健康,同時要做到心理疏導緩解病人的壓力。其實在方艙內工作時,在忙忙碌碌中時間過得真的很快,但是每次下班脫去防護服的時候,溼冷的空氣混合滿身汗水讓人不禁寒顫連連,耳根臉頰由於長時間受壓所帶來的疼痛,雙手由於多次洗手導致的皸裂,各種不適時刻在提醒著我抗疫之路才剛剛開始,這場戰役我們拼盡全力,定會勝利!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2月12日是我的生日,第一次在如此特殊的處境下過生日,看著手術群裡的一聲聲祝福,看著家人溫暖的問候和期盼,看著身邊信心十足的戰友們,很滿足也很感動。今年的生日願望很樸實:願疫情早日過去,國泰民安!!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今天是李俊濤的生日,這個“戰地”生日註定令他和家人難忘。妻子和年幼的兒子在西安給他寫下了感人的生日祝福,並希冀“等你回來看春暖花開”;陝西國家緊急醫療救援隊隊長、陝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馬富春代表醫療隊送給了李俊濤一份生日禮物——一盒巧克力;李俊濤也記錄下了這些天在武漢戰鬥的日子,許下了樸實生日心願:“願疫情早日過去,國泰民安!”


硬核!戰鬥在武漢的這支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手術一部援鄂護士 李俊濤

2020年2月1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