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乒乓球運動員離隊去新加坡,為其拿下奧運賽資格

1月23日,乒乓球奧運團體資格賽迎來了女子八強的爭奪,新加坡隊迎戰荷蘭隊。在兩隊陣中都有華裔運動員坐鎮,新加坡由馮天薇主打,荷蘭隊則有李姣和李潔兩位老將。憑藉著馮天薇的獨得2分,新加坡隊3-2逆轉了荷蘭隊,進入到了八強,成功拿到了奧運資格,荷蘭隊則需要與其他7支落敗的球隊爭奪最後一個席位。

國家乒乓球運動員離隊去新加坡,為其拿下奧運賽資格

馮天薇

但是馮天薇並不感謝培養她的祖國

國家乒乓球運動員離隊去新加坡,為其拿下奧運賽資格


馮天薇身為新加坡人很自豪,她一再強調自己改變了國籍,強調新加坡給她帶來的全新天地,這無可非議。誰讓舉國體制的中國白白培養了她並反過來奪走了舉國體制所追求的金牌?

翻開馮天薇的簡歷,發現她的起步甚至達到世界水平的境界,都是中國舉國體制訓練條件下的產物。這位哈爾濱姑娘5歲開始打球,稍大些就到中國體育特色之一體校訓練,15歲那年獲得參加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的資格,由此進入了中國國家二隊。在國家隊,給她帶來了一個最好的機會,幾乎進了這個世界冠軍的大本營,就是一種資質,不僅水平從此超群,也保證日後離開中國到任何國家打乒乓球都是香餑餑。

雖然舉國體制的無償培養加她個人的努力與天分,讓她成為中國隊隊員。但在中國乒乓球隊想出人頭地實在太難了,哪怕有同樣的潛質,最後能成為一線隊員還取決於其它多種因素。馮天薇後來打不上去離開國家隊,肯定是不愉快的,甚至帶有一種怨氣也是常有的。1994年小山智麗打敗鄧亞萍獲得亞運會冠軍,她賽後所說的話就是這種怨氣的集中爆發,以至吐出“我們日本隊戰勝中國隊很高興”“比我任何一次得冠軍都高興”之類的過頭話。

確實,不少在舉國體制下培養的尖子運動員,並不認可舉國體制是她們得以出人頭地的平臺,卻常常帶有離開了才讓我新生的感慨。這次馮天薇雖然沒有像小山智麗那樣公開和中國隊鬥氣叫板,但馮天薇也把所有的感謝給了她幾年前加入的國度。我看了大量對馮天薇的採訪文字,的確是新加坡給了她一切的感覺,好像她是從新加坡橫空出世的:“我以身為新加坡人而自豪……來新加坡的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歲月。我剛開始只想著代表新加坡參加國際賽,之後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並協助女隊重溫獎牌夢。如今這一切讓我以身為新加坡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的技術水平在這幾年裡獲得顯著的提高……”

自豪、驕傲都應該,但是對培養她的地方毫無感念之情,也首先怪不得她,而是這種擅長培養“吃孫和孫不謝孫”的機制。舉國體制為了冠軍,用無比優越的條件和資金培養了大大過剩的人才,而進不了一線行列失落離開的球員,難免帶有一種本能的復仇心理。多盼望足球人才過剩的巴西和短跑人才過剩的牙買加,也白白送點過剩人才來,那比中國足協、中國田管中心努力50年都管用,但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國家會幹這種傻事。

當然我們也不能不承認,新一代的運動員對祖國的觀念與老一輩已經大不相同,是哪裡的公民就忠於哪裡,至於哪裡培養我不是我關心和懷念的。我想起9年前比利時隊教練王大勇,他帶領比利時男隊打進決賽,與中國隊拼殺,最後輸了。比賽結束,他走向中國隊教練和運動員表示了祝賀。當走上領獎臺,他率比利時隊站在亞軍席上,義勇軍進行曲奏響時,他情不自禁地為“對手”唱起國歌,眼中噙滿激動的淚水。比利時人絲毫沒有指責王大勇身為比利時國籍還為中國流淚,連比利時國王接見王大勇時都稱讚他把中國的友誼帶到了比利時。

馮天薇不感謝培養她起步的地方可以理解,王大勇不忘生他養他的地方更值得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