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必须到村外500米外养猪,大家怎么看?

米山男人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村就延续了人畜混居的生活,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越来越需求,改善人居环境势在必行,农村养殖应该远离居民区,还乡里乡亲的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陈永华红富士苹果


我是农村小美女。


农村养猪必须到村外500米,这个规定我们这里已经在去年就实行了。


当初刚实行的时候,村里养猪户是怨声载道,毕竟我们村也算是养猪大村子,很多规模在年出栏二三百头以上生猪的养殖户就有十几家,很多都是在村子里,还有四五家在村外不到五百米的地方。


而那些年出栏一百头以下的小户都是在村里。后来可能是考虑到村子里的实际情况,或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后面又把规定改了。


就是只要猪圈建有化粪池等卫生配套设施的,就可以在村里养猪。


规定一下来,那一个月里,村里养猪人都忙个不停。


其实这个规定也是为了保护环境,毕竟那些没有经过处理的粪水常年累月的是很污染地下水的,而且还会招来打量的蚊蝇。


所以我们家的养猪场是响应了国家的规定。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也不想它被污染了。


贫农希蒂


养猪应离村1公里以外才能圈养因为有猪粪.臭味1公里以内还臭私蚊子太多环境不好,但我居委会有养猪户在群家养60头居民多次反映居委会私镇正府则不人理在我居民区臭味难闻居民小组长也到居委会报了多次还是不人理这又怎样心


骏骏37


农村必须到村外500米外养猪,大家怎么看?

这个问题,不同地方要求不同,看法也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按照问题提问者的意思,我来回答一下,

为何有些地方要求 “农村养猪必须到村外500米外养猪”


为什么养猪要到村外500米外,几方面原因:第一,养猪污染严重,影响环保。会导致空气污染(有臭味);粪尿渗入地下,会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第二,养猪产生的污染物会导致邻里关系不和谐。第三、养猪距离生活区较近,不利于疾病防控。第四、在村里养猪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下面展开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环保问题

国家近几年对于养殖污染治理比较上心,从南到北拆了不少养猪场,尤其是距离河流、水源和景区的猪场,另外对于距离生活区较近的猪场也有包括在内的。还要求猪场自己做好污水净化和处理设备,不合格猪场不让继续养猪。

二、影响邻里关系

养猪粪尿要排放,不会处理的特别好,味道太大,左邻右舍关系好的,不会说什么,但是农村总有一些,羡慕别人赚钱眼红或者关系不好的,那么轻则背地说你,严重可能发生冲突。甚至,发生在周边村里,在养猪场周边水源检测,有污染,去起诉你赔偿,这样的事情大有人在。

三、不利于疾病防控

养殖场尤其是养猪场,疾病防控本来就比较麻烦,如果在居民区,更容易传播疾病。

养猪场选址,远离人群聚集区、其他畜禽生产区和环保敏感区500米以上;远离肉联厂、屠宰场、化工厂等污染源3000米以上;远离交通要道;与其他养殖场距离2000米以上;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猪场。尤其是现在非洲猪瘟横行,稍有不慎,就会传染,导致血本无归。

四、不利于城镇规划

现在很多村镇政府大力扶持养殖小区,规划在一起,成立养殖合作社,便于养殖经验交流、疾病防控、和养殖肉产品销售。而且国家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比如资金贷款等。如果还是按照村民在自家小院那种散养户养殖,不利于城镇规划和特色养殖小区成立。


猪业前沿


农村必须到村外500米养猪?纯属扯淡的说法。虽然说现在对农村的养殖确实有一些规定,但是那也是对那些规模化养殖的大众小型的养殖场而言,和普通的农民小面积养殖没什么关系。

这个说法是根据国家规范农村养殖、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地下水和居民区的空气污染而出台的政策而来。原意是针对那些呈中大型的规模化养殖提出的规定,既猪牛羊鸡等养殖达到一定数量之后,需要将养殖场定在远离居民区、远离农村水源地减少对居民区空气和水源地的污染而言的。其实对于这种政策我还是支持的,毕竟农村的空间较大,在村子里进行规模化养殖必然会出现一些异味的污染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为了排污方便,在水源地附近建设养殖场而提出的一些硬性政策,对于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是这个政策没有针对普通小户型养殖,比如说个人家养两头猪、养头牛以及养几只鸡等,不在这个政策约束之内。因为这种小户型、散户型的养殖不会对整个村落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为这是自古留下来的生活习惯,也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所以,这个政策和普通的村民散户型养殖没什么关系。大家没必要以讹传讹。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与很多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在我们这边农村也是行不通的,即便是这几年农村环保压力越来越强的大背景下,也没有强制要求养猪户搬离村庄或强制关停,而是要求养殖户必须处理好猪粪便问题,需在村外修建化粪池,避免将大量猪粪猪尿堆积在村里造成恶臭味即可,只要农户养猪数量不是中大型规模,一般不会要求强制搬离村庄的!



之所以这么说,这是因为我们这边是平原地区,村庄离得都非常近,一般对于村里土地,主要分为村庄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由于靠近村庄的区域主要为建设用地或闲置土地,可以适合建设猪舍等养殖场,而村外基本上就是农业耕地,按理说是不得用于非农业的养殖建设,一旦发现并被举报,很容易被县里国土部门查处、直接推倒并限期恢复耕地原貌!

另外,我们这边村庄与邻村的间隔距离很短,有时候抛出农业用地后,即便村外有闲置荒地也可能距离邻村不足500米左右,这样势必也会遭到邻村的反对,自然这样要求也就不成立了!例如我们村位于镇上最北边,到镇上直线距离才4公里,也就是4000米,但路上经过村庄却高达6个,这样一来,两个村庄平均间隔距离才667米,若是按照题主说“到村外500米外养猪”,那样两个村庄最少间隔1000米以上,显然与我们这边农村实际情况不符!



另外,农村养猪是从过去就存在的事实,尤其是农业生产以人畜为主的年代,那时候村里除了人,就是随处可见的鸡鸭鹅等家禽和猪牛羊驴狗等家畜,但也没有影响农户正常生产生活,而且那时候也是青山绿水,生态环境要比现在好的多!所以说,限制农户养殖只是“砖家”的自我思维,没有切中农业生态循环的根本,自然也就行不通了!

要知道,过去农业生产主要是人畜粪肥,也就是过去农谚常说“一把猪粪一把粮食”,可见过去养猪是利于农业生产,并几千年来也没有污染农村环境,但到了今天,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由于农业生产主要利用化肥,使得猪粪大多丢弃而长期堆积造成污染空气和水源,同时农田使用化肥也造成土壤养分出现化学污染,所以说,以后如何更好的将养猪等粪便进行处理回归农业生产,才是解决农村环境遇到困境的真正出发点,而不是通过限制让农户失去挣钱活路或增加养猪成本和养殖过程变麻烦!



所以说,对于农村养殖也要因地制宜,切莫一刀切!例如我们这边农村虽然当前加强了农村环保监督压力,却没有限制养猪户在村里闲置宅基地上喂猪等养殖的实际情况,目前只是要求村里农户在村外建立化粪池,并做好猪舍日常卫生工作,避免因猪粪水而影响空气质量或污染村里环境!(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农村必须在村外500米外养猪,这样的规划还是可以的,但是要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如果在村外养猪可以划出一片土地,而每家的猪场都要间隔开,防止传染疾病。村里可以把要养猪的人家人员按班分配,每两个家庭值班一晚。关于猪的粪便可以规划一个区域值放,而且做好防水防污染处理,同时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条件按需使用粪便。

其实在村外的500多米建设猪圈,不但可以防止村内苍蝇等乱飞,而且还可以让村内没有异味,这样间接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增加收入。

如果在村内很多家庭都去养猪,一到夏天臭气纵横,苍蝇乱飞,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如果有的人家并不养猪,而还要承担养猪带来的危害,这样会导致心理不平衡。

统一管理规划养猪,不但可以改善环境,而且还避免了疾病的传染。同时可以上一台污水处理设备,谁养谁出资,一起去购买。几家或者几十家完全可以承担起购买设备的资金。一台简单的污染处理设备只要2万元左右,也可以按养猪的多少来分摊费用,一次投资多年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十方印记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忍不住想要来回答下,农村必须到村外500米养猪?这样的事情很明显不可能实现,不知道这个神一样的问题出自哪位砖家口中,还是有人在故意造谣生事、博取关注呢?


农村目前养猪情况分析

现在农村里养猪一般都有自己的猪圈,要么在厕所上面加盖一到两间房,要么单一修建一处猪圈。平日里猪就饲养在其中,我们不管是喂食、喂水还是上厕所都能看到它们,这也是一种安全保障;在家中养殖喂养方便,对于猪圈的卫生清理也很容易。就是这样的条件下,现在农村里养猪的家庭也不多了,很多猪圈都弃置不用,成为了杂物储存场所。


村外500米养猪面临的难题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养猪是一件小事情,相信大家都能养好,但是如果把猪圈挪到村外500米,可能我们农民就养不好了。这样傻的事情谁会去做,我宁愿不养猪也绝不会将猪圈挪到村外500米。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饲养将会变得困难,村外500米这个距离本身就不短了,平时的喂食、喂水以及猪圈卫生保持都成为了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舍近求远将简单流程复杂化。
  2. 将猪圈挪到村外,需要重新修建猪圈,意味着家里修建的猪圈废弃,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
  3. 农村地区居住分散,村外500米从何处开始算,我想真要实施起来会存在很大的争议。
  4. 猪圈在村外500米,不能无人照料、看守(在农村有偷猪贼存在);难道猪圈每天还得专一安排一个人不分白天黑夜看守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成天下奇闻了。

我想提问者的初衷是想将猪饲养在村外,从而减少村内猪粪的臭味吧!如果这样做,无疑将村内的猪集中到了一块,这样原本分散的臭味也就聚在了一起,飘散起来威力不是更大了吗?农村里风向不固定,可能有的风向正好将臭味吹进了村里,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农村村外500米养猪适用情况

这种情况只适合那些专业养殖户,因为他们饲养数量庞大,需要一个专有的空间来管理;其次在偏僻、背风处也能减少臭气的扩散。可能你们不会想到猪粪有多臭,因为自己家养殖的猪就不会太臭,但养猪场就不一样了,养猪场内不会太臭,养猪场都有个蓄便池,那里才是恶臭的根源;如果被不懂行的人将养猪场建在了上风口,那全村都得跟着遭殃。



综合以上各情况来看,在农村村外500米养猪,对于散户养殖不可行,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这样的规定只适用于专业养殖户,这样能避免他们影响到村里人正常生活,同时还能不被外人打扰,将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感谢您的阅读,关于农村必须到村外500米处养猪您有何看法,欢迎下方评论交流!您也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谢谢您的支持!


乡巴佬话三农


回答这个问题有点为难,为什么呢?凭心而论,农民经济来源少,单靠种地难以维持生活所需,所以搞点养殖,每年赚个一万两万的,也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在村里养猪也确实有很多坏处,一是污染严重,二是影响邻里关系。



在我国农村,养猪是传统的项目,技术含量低,可以说人人都会养,而且成本小,家家养得起。生产队那会,家家户户都养猪,有的家庭养一头老母猪,每年下两窝猪崽,当时算是村里的富裕户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一些领域逐步放开,农民的经济来源慢慢多了起来。养一个两个猪已经不太值当,有些家庭就开始利用闲置院子或在大门外建好几个猪圈,养十几二十几头猪,算是形成小的规模了,效益也是不错的。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铺天盖地的苍蝇和熏天的臭气,搞的邻居不得安宁,怨声载道,甚至引起严重的邻里矛盾。是啊,你养猪是为了挣钱,邻居凭什么跟着你遭殃?这就慢慢出现了到村外养殖的现象。

那么现在提出必须到村外500米以外去养,合理不合理呢?我觉得从解决污染这个问题来说,叫他到1000米以外去养更好。但是,正如有的朋友提出的,问题是很多地区村庄密集,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间距,两村之间不足千米,达不到500米的距离,你总不能因此就不让这些村子搞养殖了吧?要知道,很多农民是靠养殖过日子,甚至发家致富的啊。



因此我觉得,凡事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刀切。即使达不到500米的条件,只要他能按要求采取措施,处理好粪便污水等问题,付合环保要求,我觉得还是可以继续养的。毕竟在现阶段,有不少农村家庭还是靠养殖赚钱养家的,不能因为某些原因断了他们的来钱之路。


十里八村众乡亲


我就是离村500米外的地方,做猪厂养的猪,因为去年在家附近的猪栏都统统被强拆了,连还很好的土砖房子也强拆了,300多平方,迫使我到500米的村外养猪。

这种作法,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环保,村里养猪,难免会有臭味,印使你在卫生方面搞得再好,遇到天气变化,气温湿热时候,都会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二是:现在是新农村建设,加上贫困村脱贫摘帽,那些高矮不齐的猪栏,旧房子,影响村容面貌,给脱贫摘帽有不良的形象,所以,拆掉村里的猪栏旧房,使村容整洁美关,达到脱贫摘帽的标准,

就是因为这次的整顿村容,使我在离村500米外养猪,由于不好管理,加上猪厂房内,闲人随意出入,使我的生猪感染了非瘟,造成了二十多头百多斤的生猪,全部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