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小軍山社區的"格格"軼事

有這樣一群 "戰士",她們沒有N95口罩、沒有防護服,唯一的防護就是一次性口罩。她們每天在社區穿梭,和一個個居民打交道。她們是爸媽的小棉襖、孩子依賴的媽媽,可面對疫情,她們毫不退縮、堅守崗位,她們就是社區基層一線的網格員。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軍山街小軍山社區"格格"的疫線軼事。


新聞特寫:小軍山社區的

從"灣子"走出來的老人,最難熬的就是關在家裡。如何讓老人少出門、不出門,是她面臨的一大難題。<strong>"黃盈格格"的片區老人多,為了他們的安全,她的法寶就是做個"討厭"的人:每天守在樓棟底下,看見一個出去的人,就跟他反覆講出門的後果,一直講,講到那人煩到不想出去。有時候,她的法寶也拗不過的老人。於是,她邊幫助量體溫、邊囑咐不要聚眾,走動一下就回來。由於她的不厭其煩,要出去的老人越來越少。有的老人看到她守在單元,就馬上退回去。

黃盈最放心不下的是片區患腎病的吳爹爹,需定期做透析,但每週透析的時間不一樣。吳爹爹第一次找到社區的時候,她就細心的問清楚了做透析的時間,並重點標註。每次都會提前一天打電話,叮囑他帶好證件、病厲,一次都沒落下過。她看似嚴肅的臉,卻藏著一顆溫暖的心,把轄區居民的點點滴滴都記在心上。


新聞特寫:小軍山社區的

<strong>網格員王曼平日裡大大咧咧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考慮問題卻細心週期。為了早發現、早分類,她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全部成員線上報體溫。少數不及時上報的,她馬上致電戶主。必要時,上門不入戶進行測量體溫,線上線下結合,數據高效、準確。

王曼時刻關注著居民的生活起居,誰家沒尿不溼、奶粉,誰家要買菜、買藥,她可是門兒清。她除了幫忙代買、還幫忙砍價。用她的話說,別人既然要我幫忙了,那我就幫到底,能節約一點是一點。一個普通網格員的平常心,心中裝的確實朝夕相處的鄉里鄉親。

她們只是小軍山社區工作者中的代表,在這場看不到硝煙的戰場中,她們既是信息員、快遞員,還是戰鬥員。為了誰?她們會堅定地說:只為肩負的這份使命!

(通訊員:曹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