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炒股前务必了解中国股市发展历程part3

1.3我国股市一直处于政府干预的状态

19970701香港回归 156年前被殖民主义者用枪火强行掳走的香港终于回家了。

回归第二天,在国际金融炒家的攻击下,泰国被迫宣布货币贬值,应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香港也被席卷其中,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深度跳水,港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幅下降,,整个香港金融体系风雨飘摇,股市楼市跌了一半,危难时刻要不要干预市场,香港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决定动用千亿港币外汇储备,进入市场对抗国际炒家,最后取得成功。一百年来,香港素有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称,与其他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相比,香港政府对市场的运行很少进行干预,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的港府入市,引起极大争议。

1776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 积极倡导自由市场,提出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自动调节作用,同一年美国建国,国富论成为引领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教科书,但是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应发全球的资本主义危机,这一事件使自由市场经济收到了质疑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一书,认为资本主义市场中并不存在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张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即动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自此关于两只手的争论,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近百年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对于这个问题,不休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中国股市则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答案,既有市场调节,也有政府调节

港府救市行为在海外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在内地却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因为在90年代内地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1994年为了抑制严重的额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实行全面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受此影响,股指一路下滑,连创新低,成为新中国股市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股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证监会开始针对股票市场指数进行调控,当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三大救市政策,其中包括年内暂停新股发行和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以及采取措施扩大资金入市范围。

1996年从4月到12月,中国股市出现疯狂上涨,上证指数涨幅达到120%,深圳指数涨幅达到340%,投机气氛十分浓厚,狂热情绪弥漫市场,在这期间,证监会发布''十二道金牌''调控政策但是两地股票指数依然上涨,丝毫没有理会政府的干预,19961216,人民日报刊登一篇文章,,文章称,最近一段时间股市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文章在证券市场引起强烈震动,当天沪深两市几乎全面跌停。此后一周,2000多亿的股市账面财富化为泡影,人民日报以这样强烈的方式干预市场,这在中国股市历史上是第一次。


「科普一下」炒股前务必了解中国股市发展历程part3


1997年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从这一年开始到1999年,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而中国股市却持续低迷,到1999上半年,股市经历了两年的额熊市且整体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此时中国证监会酝酿了一份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文件,本来是内部执行文件,但是不知怎么文件被提前披露出去,在当年19990519,触发了著名的''519行情'':在网络股的带领下,沪深股市一扫低迷,走出大幅攀升行情,30个交易日内股指上涨65%,519行情增强了证券市场人气,同时给投资者和市场各方带来欣喜和期盼,可以说519行情是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对于这一点,一些坚持市场规则的人发出质疑,他们认为,这种井喷行情是由于政府托市,透支了政府的的信用,必将造成不良后果,这种行政性的推动在成熟市场是很少见的,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又是教练员,而且还是规则的制定者,集这四方面于一身,这样是没有公平可言的

20011201,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际惯例被逐步引进了中国股市,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将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经济学家韩志国指出中国的股市要想从资本大国走向资本强国,核心就是市场化。但是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改革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由国家持有的非流通股是否能流通,是否能减持,这个问题被叫做国有股减持。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为了平息姓资姓社的讨论,保证公有制为主体,所以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企业都会保留大部分非流通国有股,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这些非流通国有股成为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国有股占比70%,80%,究其根源要追溯到股市创立初期,当时怕私有化,那解决的唯一简单办法就是个人可以随便买马一部分比例不能太高,但是等这个问题讨论清楚了再开股市又不可能,就先将国有股份暂不流通。在1999年,国家决定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2000年财政部长指出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变现用于社会保障,当时社保基金刚成立,社保基金不足,减持一部分国有股变现去补充社保基金。2001国务院提出按市价减持国有股,在当时市场引起轩然大波,让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在半年多时间里,从2245点跌到1339点,跌幅超过六成,政府的行为似乎违背了市场的意愿,遭到市场的否定,国务院不得不做出决定紧急停止执行国有股减持规定,此后从2001到2005年,股市经历了一场历史上最漫长的熊市,市场上蒸发了将近5457亿元的流通市值,证券公司被大批托管,操纵股市的投机者损失惨重。2004年国务院提出'国九条'的纲领性文件,将资本市场的地位提高到额国家战略的而高度,文件中国务院要求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时要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证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5年证监会宣布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同年三一重工的股改方案在临时股东大会上以93%的高票率顺利通过,为股权分置改革打响了第一枪,对于一直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来说, 这次股改让他们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股票表决权。从2005开始的股改在不到两年内基本完成

20060517正式实施,至此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股票,不再有非流通的标签,中国股市迎来了全流通时代。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是建立两个市场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制度变革

十年一轮回,继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又一次金融风暴来临。2007年美国股市下跌,越来越多的房主还不起贷款,出现大量的贷款拖欠,最终导致发放这些贷款的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危机不断恶化,2008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的破产出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银行倒闭,员工失业,甚至国家破产,这是1929年以来,又一次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已经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也受到影响,上证指数从2007年的6000多点跌到2008年最低时1664。93点,最大跌幅73%,面对危局,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国务院决定实施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启动四万亿的投资计划,货币政策由紧转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也从稳健转为积极。2008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9。6%高增长,国家统计局称,中国经济当年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

在证券市场中,关于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争论焦点已经不是哪只手该用哪只手不该用,而是如何适当的使用政府干预。而在我国则既有市场调节,也有政府调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