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银行都是电子化自助存款,无纸质证明,一旦被病毒清除数据,如何证明存款?

杯中饮日月


1、不管是柜台开存单也好,手机银行自助存款也好,在银行端得最终反应就是数据库里的数据。

2、银行的数据库,怎么说呢,安全等级应该是能经受多次核打击,甚至毁灭多个数据库中心还能存在。真到了银行的数据库都崩了的时候,也不用在乎自己的钱了。

3、银行使用的内部数据网络是专线,所有柜台、自助设备与数据库之间只是局域网,黑不进去的。

4、手机银行或是网上银行外网读取或是写入数据库之间的链接机制我不懂,不太好说啊。

5、难免有漏洞,因为有这方面新闻,但是这种赚钱的方式在刑法里写的很明白。

6、可以到银行柜台要求出具纸质证明

7、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从概率来说,担心这个不如考虑明天的早餐应该吃几个鸡蛋。


郎峰徐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目前手机银行以及网银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相较于以往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有回单,有凭证资料,目前的手机银行办理业务都是无纸化的,所以有的人就会担心,一旦遇到病毒,该如何办?

自身的手机中病毒

如果是你的手机中病毒,即使是你的手机被格式化了,那么你的存款信息也无需担心,因为银行的系统里仍然有你的存款记录,格式化的只是你的手机,而不是银行的系统,你换一台手机,重新登录银行的APP里,仍然可以查询得到你的存款信息。

银行的系统病毒

如果说是银行的系统中病毒被格式化了吗?首先一点,银行的核心系统是没有与外部联网的,使用的是局域网;再者银行的营业电脑,是禁止读取U盘信息也禁止拷贝,所以说银行的核心系统要中病毒,几率微乎其微,大家这么多年来,有听过银行系统中病毒的案例吗?显然没有。此外,对于任何有可能存在的情况,银行都是有相应的预案的,以本题为例,无论哪一家银行,对于重要的核心数据,都会有备份,而且不仅仅备份一份;一旦一个数据库被冲毁,银行可以启用备份的数据进行系统恢复,你的存款数据,照样不会丢失。

总结

无论是你的手机中病毒还是银行的系统中病毒,对于你个人存款信息而言,都不会有影响,其实你能想到的情况,银行基本上都有相应的预案,所以根本不担心资金的安全。


鲤行者


这个真不用担心,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原因的,你能想到的风险,如果没有妥善的应对措施是不会出现的。

虽然你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自助存款,但并不代表你的存款信息和数据储存在手机里,手机里存的只是你的登录信息,真正的数据信息是储存在银行系统中的,打个比方,假如你的纸质存单丢了,你如何证明存款呢?拿着身份证去银行查询,办理挂失,重新补开一张存单,说明信息并不在纸质存单上,假设你的手机丢了,难道手机银行办理的存款还需要把手机找回来才能办理?显然不是,一样要通过银行系统。

有人也许会问,那银行的数据丢失了怎么办?这个也不必担心。现在大一点的银行在全国各地有多个数据备份中心,小银行也至少有两个数据中心,还有比较完备的数据恢复系统,系统数据一旦出现问题,立即会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恢复。

有些人会担心如果手机丢了,钱是不是就容易丢,所以会排斥办理手机银行。但其实,要想通过手机银行把钱转走,至少需要三个验证步骤,第一个就是手机登录密码,现在不是密码就是指纹登录或者扫脸登录,即使手机被人捡走理论上也登不进去,再一个是手机验证码,这个如果手机被人捡到意味着别人能获取,因为验证码会发送到手机上,最后一关是银行卡密码,这个别人应该也不知道,所以,三个验证步骤,至少有两个是别人无法获取的,很难被人转走。

所以,电子银行还是比较安全的,如果你了解运行机制,就不会有这种担心了。


鑫财经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各项服务也从传统的实体转战到了线上,大幅度提高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比如话费充值、水电费缴纳、网上购物,以及日益获得居民青睐的网上理财。


现在公司发放工资,基本都是直接打款至我们的银行卡账户,我们可以用于即时消费,当然也可以选择把多余的资金进行理财,比如配置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比如存入余额宝,再比如买入一些基金类理财产品。


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非常简单、轻松地完成一系列的理财动作。但是,其中的安全性隐患也开始越发突出:假如银行的用户数据被黑客攻击、假如某理财平台的系统更新时发生异常,导致部分资料丢失。。。那么后果将会是非常可怕和严重的!

<strong>


去银行进行存款,起码还能拿到存款的凭证,即便信息数据丢失,只需要还持有凭证,这笔钱就丢不了,即便是状告到法院,胜诉的概率也很大。

<strong>

但是,现在互联网理财,没有纸质化的凭证,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这个问题的出现呢?如何让我们的资产获得更好的保障呢?

<strong>


(1)保留电子交易凭证。一般购买基金、配置定期存款,支付完成后都会有一个电子凭证,可以截屏保留在自己的相册中以防万一。

<strong>

(2)保留账单资金浮动记录。不论是银行app,还是支付宝、理财通平台都具有【账单】功能,记录我们的每一笔收入和开支,在配置理财产品后保留相应的开支截图,在发生意外后也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明。

<strong>

(3)保留资金周转记录以便提供交叉验证。我们的资金往往是在不同银行卡、金融支付平台流转的,保留相应的周转记录,届时也能作为辅佐的证明。




总结

银行、支付宝、理财通这些大机构安全系数都是非常高的,用户的资料都是经过严格的加密保护,不论是风控能力还是信息安全的防护都有着自己一套成熟的系统。毕竟银行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这些基础还是具备的。


不过,多一分警惕和防范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们赚钱也是不容易的,万一倒霉的事真发生在我们头上,那就真的很悲催了。凡是留一手,准没错。

<strong>


浮云财经观


谢谢。

手机银行实质上是一个客户端,也就是一个操作的平台。你的所有信息的储存,都在银行的大型服务器信息处理中心里面,所有的交易记录,同时也保存在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中心,另外还有容灾备份。

当手机银行APP卸载后,丝毫不影响你在银行的任何保存的信息,比如存款、贷款、交易、支付、结算、信用、密码等。

现在的电信诈骗,骗子通过恶意程序、钓鱼程序以及其他黑客行为,也就是说的病毒程序,实际上把你的操作信息窃取了,包括身份证信息、登录账户、密码,直接进入了你的手机银行,这样骗子就变成了你,直接操作你的手机银行APP,然后实施转账,把你的钱转走了。

其实,如果现实中你的银行卡丢失了,只要你的身份证没有一起丢,密码没有泄露,并且及时挂失,捡到的人想取款,是相当难的。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例外。

同样,你的手机不小心丢了,要立即到电信运营商中,锁定手机号码,更换sim卡,到手机设备云平台上删除相关信息。这样你根本不用担心,银行信息会被别人窃取,存款被骗子盗取转账。



天下多少事


这个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虽然现在都是一个电子化自助存款的方式,但是对于信息的保留都是有多方面安全考虑的。

手机银行转账,基本都是从一个载体转入到另一个载体,所以会直接在网络上建立几个信息。

第一,就是你转出银行的信息;

第二,就是接收到你款项银行的信息;

第三,就是保存在你收集上的消息提醒信息;

无论哪个载体被黑客攻击了,被清除数据了,另外两个载体都是有信息保存的。而三个载体同时被清除数据的概率非常低,所以也就没有这样的担忧。

另一方面,在你转出银行的载体,以及你转入银行的载体里,他们会有更深一层次的数据保留,就是所谓的备份,可能是5分,可能是10份,可能是100份,保留在不同的载体里,所以非常安全。

这就是我们最近经常提到的“区块链”技术。当然了,这也是目前最简单的一种“区块链技术”,未来随着升级,还会有更加安全的方法去替代。

马云说过,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大部分的生活和交易都会在网上进行,所以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直接决定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速度必须跟上节奏,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同样也确定了它所存在的价值和地位。

因此,不要担心。

你有多重方法提供你的存款证明!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专栏】有干货,欢迎“品尝”。


琅琊榜首张大仙


记得以前回答过类似问题,货币电子化后,关于用户资金的证明确实有必要进行明确,虽然并不一定是因为病毒或者数据修改的问题。

安全不只是技术还有心理因素

现在,随着网络和货币电子化的发展,纸质的存单已经非常少,甚至一些互联网银行,根本就不存在纸质的存单。这让很多传统的用户感到一丝担忧:自己手里只有一张不能自己读取的银行卡,甚至连卡都没有,只是一个账户和密码,如何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呢?

请不要笑,如果你不担心,是因为你钱不够多,多到一定程度你也会担心。比如我一个朋友,在网上投资了很多钱,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来意识到后,放弃了很多其他投资,把资金大量转回到银行里了。

虽然现在电子银行安全性足够高,数据存储也非常完善,但是,大部分用户是不了解银行的数据存储机制的,对银行的容灾系统更是所知甚少,担心是很正常的。用户的关切就是市场,因此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考虑。

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

记得前期曾经有一个案例,用户拿十年前的纸质存单到银行取款,被告知已经该存单以前挂失过,没有相关数据,取不出钱,但是银行又拿不出相关证据。于是用户凭存单把银行告上法庭,最后法院判决银行照单赔偿用户本金和利息。且不说这个案例真实的原因,如果储户手里没有存单,肯定是打不赢这个官司的,因为他手里没有任何证据。

当然,这只是极少的个例,又处在货币电子化的进程之中,用户不必为此感到担心。我们只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就够了。保护自己资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您可以参考使用。

一是银行和资管机构是可以开资产证明的,大量资金的话,你可以申请开具资产证明;二是保存交易信息。电子账户都会提供电子交易记录,如果您保存了相关交易信息,是可以作为证明的。比如你保存了某年某月某日存入银行的电子交易记录,如果这笔钱没有了,银行要提供对应的交易信息,哪怕是您自己取了这笔钱忘记了;三是交叉验证,我们投资其他理财产品,一般会通过银行转账,转账记录是交叉验证的好方法。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截屏,记账等等。但是,一般说来没有必要这样仔细保存所有数据,只要在每次交易之后进行结果核对就可以了。

相信以后会有更加让人心悦诚服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资产,比如区块链技术。


互金直通车


什么样的人能让银行的电脑中病毒,又是什么样的人侵入银行的网络后只是为了把银行里面用户的存款记录清除的?难道侵入银行的网络后第一时间不是给自己的账户增加存款吗?这真的是想不懂。所以,题主这个问题也基本上不存在。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题主所说的病毒清除数据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手机中病毒数据被清理、一个是银行系统中病毒数据被清理。那这两个方面都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首先手机中病毒

手机中病毒的例子太多了,但是手机中病毒后只会造成手机故障或者财产损失,并不会造成所谓的存款数据被清除。原因在于我们在用手机银行存款的时候发回来的电子凭证其实银行后台有备份。只要我们需要他们就可以重新再发一份,即便是换了手机也可以。因为存取款信息跟个人有关系,跟你用什么手机没关系。这个就不用太担心了。

其次银行系统中病毒

这个应该是比较严重情况,但说句实话这么长时间你见过这种情况发生吗?马云曾经放出狠话,如果有黑客能把阿里黑了,那他就会把阿里送给黑客。这句话中完全透露了马云对阿里系统的信任,阿里的网络就能如此坚固,更何况银行呢?

而且银行的网络系统采用的是独立的网络,跟我们正常使用的不一样。层层加密、层层维护,且跟公安系统有直接的关系,可能你刚要做好准备破解银行的网络,就已经被警察抓起来了。所以,不要想那么多,钱放在银行其他的不敢保证,但安全还是没问题的。


欧界科技


这个你可以绝对放心,特别是晚上放心睡大觉。



银行系统的数据库,至少三个以上,并且会随时备份,防范病毒攻击能力,是我们一般不可想象的,猜想甚至是不同的系统,比如手机用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病毒攻击同时攻击可能性又很小。

电子银行数据比原来纸质填写数据,有安全可靠得多,原来纸质填写的数据,发一场大火,是不是都没有了?


现在的老年人,退休工资,都希望是工资存款折,不怎么愿意拿银行卡,他们认为工资存款折能随时打印数额出来,看到了心里踏实。


银行的数据丢失或者被病毒功击,将面临灾难性毁灭,甚至破产。

如果真是这样,你只需要举证转入资金金额,转出的资金无需举证,那时自己账户里的资金会大大的。


老愚事顾


您是担心您自己的手机要是有病毒,会清除了存款数据,是吗?其实不必担心,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您的手机就算是中了病毒,也只是手机的运行出现了问题,而您所有的存款信息,都在银行的APP里面好好的保存着,是不会有闪失的。

手机银行在手机中只是一个软件,它本身和手机是没有联系的。您通过手机银行进行的存款,转账等操作,其实都是在银行的系统中进行的,所有的数据都由银行系统来统一保管,通俗点说,手机里的病毒进入了不了银行APP的。它们两个井水不犯河水,只要您不把登陆手机银行的必要要件泄露出去,您的手机银行就是安全的,存款信息一切都没有问题。

想想看,平时手机里有多家银行的APP,有时嫌多了,就删除一两家银行的APP,这家银行里的存款也能一起没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既然手机银行是安全的,也没必要想着如何证明存款了,存款证明不证明,它都会好好地在银行里,没必要担心它会有风险。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