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东欧足球却绕不过博斯曼法案这道坎 辉煌消失是因人才流失?

我们以1991年苏联解体事件为界线,在此之前的东欧足球是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并存的,国家队赛事、俱乐部赛事、个人奖项皆有染指。但此后,虽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俄罗斯、乌克兰等队先后在世界大赛上给人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但东欧足球却再无大赛奖杯入账。不过,东欧各国依然盛产顶尖球星,从早一些的博班、萨维切维奇、斯托伊奇科夫、米亚托维奇、达沃·苏克,再到后来的内德维德、舍甫琴科、阿尔沙文、莱万多夫斯基、莫德里奇,一批又一批的东欧球星如雨后春笋般伴随着足球转播技术的进步走进千家万户,东欧足球也进入到了个人英雄时代。

百年东欧足球却绕不过博斯曼法案这道坎 辉煌消失是因人才流失?

我们总说足球无关政治,但足球却又始终被后者影响着,甚至是左右着。二战之后长时间处在冷战漩涡之中的东欧足球终于还是敌不过复杂国际形势和特殊地缘政治的冲击,而这也成为东欧足球在进入90年代和21世纪之后沉沦的最重要原因。

如上文所述,为东欧足球带来最多荣誉的3个国家——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相继解体,这直接造成了足球人才的分散。就拿南斯拉夫举例,该联邦制国家包括现在的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波黑、北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科索沃等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找出不少优秀的足球人才,当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自然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实力,然而一旦分割开来,各个国家和地区选材面积骤然减小,成绩一落千丈也就变得有情可原。

百年东欧足球却绕不过博斯曼法案这道坎 辉煌消失是因人才流失?

除此之外,东欧复杂的民族矛盾导致的战争也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这些国家的足球基础建设,让不少优秀足球人口外流。例如,瑞士国脚沙奇里和扎卡都是阿尔巴尼亚后裔,而扎卡的哥哥目前就在代表阿尔巴尼亚踢球;效力巴萨的克罗地亚球星拉基蒂奇出生在瑞士,他在职业生涯初期也曾面临过选择为克罗地亚还是瑞士效力的问题;大伊布是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后代;切尔西球员普里希奇则是克罗地亚在美国的移民后代……类似的球员不胜枚举。

上述原因造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不少东欧国家都存在“黄金一代”的说法。根源就在于这些国家的选材面过于窄小,无法维持足球优秀人口的持续输出。例如以内德维德等人为代表的捷克足球黄金一代,他们始于1996年欧洲杯,终于2006年世界杯。伴随着他们的退出,捷克足球迅速步入了青黄不接的境地之中。这也使得不少东欧国家虽拥有顶级球星,但受累于整体实力有限,无法在世界大赛中更进一步。

百年东欧足球却绕不过博斯曼法案这道坎 辉煌消失是因人才流失?

1996年博斯曼法案出台,球员流动变得简单,这加速了足球小国优秀球员前往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趋势,也让不少曾经辉煌一时的欧洲俱乐部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也是过去二三十年间,东欧足球逐渐演变成个人英雄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二。

百年东欧足球却绕不过博斯曼法案这道坎 辉煌消失是因人才流失?

我们都很熟悉的阿贾克斯受该法案影响最大,但东欧的诸多豪门不也是如此?基辅迪纳摩、莫斯科中央陆军、莫斯科火车头、贝尔格莱德红星、贝尔格莱德游击队、萨格勒布迪纳摩、布加勒斯特星……他们都曾经在上世纪无比辉煌过,但伴随着球员的流失和资本的大量涌入,如今的他们只能沦为欧洲二线甚至是三四线球队,再也不复当年之勇。不过博斯曼法案的好处是,东欧国家的好苗子可以尽早在欧洲五大联赛接受锻炼,甚至是直接接受西欧足球强国的青训教育,为之后一鸣惊人打下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