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石油面临2万亿美元的威胁

【Oilprice网2月11日报道】全球致力于进一步减轻气候变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这给在过去几十年依靠石油积累巨大财富的阿拉伯海湾石油生产国带来了威胁。

在不到十五年的时间里,如果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六名成员国——巴林(Bahrain)、科威特(Kuwait)、阿曼(Oman)、卡塔尔(Qatar)、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不能加速财政改革并提高非石油收入和各自经济中的非石油份额,共计2万亿美元的财富可能会消耗殆尽。同时,他们也需要做好准备应对世界石油需求峰值。

这一警告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该组织上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迫切需要对其经济、收入和支出方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力求在未来二十年内保持财富净值。二十年后,全球石油需求有望达到顶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按照目前的财政改革、收入和支出的步伐,这六个石油生产国将在2034年之前耗尽其目前的2万亿美元财富。

石油市场的根本变化,以及对气候政策和潜在碳税的日益关注,对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构成了巨大挑战。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以上。

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一些改革,包括削减对燃料和水的补贴,或向非本国国民按照油价的市场价进行收费,而非针对本国国民补贴价。


中东石油面临2万亿美元的威胁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目前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改革还远远不够。仅靠脱离石油实现经济多样化本身就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不足以阻止中东主要石油生产国的财富侵蚀。该组织称,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需要大幅增加非石油收入。

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非石油收入的增加可能远远不够——政府可能会被迫缩减规模以控制公共支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其他支出类别还有很大的合理化的空间,包括改革该地区的公务员制度和减少按国际标准衡量的公共部门的高额工资。”

该基金指出:“除了加强公共财政外,这些改革还将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并促进私营部门的发展。”2014-2015年的油价暴跌致使大多数政府预算陷入赤字,此后,因为石油收入(主要经济来源和政府支出来源)减少了一半,中东的石油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一些改革。

油价暴跌五年后,该地区最大的生产国和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持续出现巨额赤字。尽管沙特王国制定了《2030愿景》(Vision 2030)计划,以使经济从依靠石油转向多元化,包括使用沙特阿美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收益来为计划提供部分资金,以及继续努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根据欧佩克的数据,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约占出口收入的70%。 换言之,石油占沙特阿拉伯经济的一半,不论《2030愿景》存在与否,它都很难消除其对石油的一贯依赖,即便它为此做出努力。

沙特人面临的困境是:没有石油,沙特阿拉伯将失去在地区和国际政治中的关键影响力。王国庞大的石油储备一直并将继续为沙特王室的奢华生活提供支撑。该家族是绝对的君主,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统治者名字命名的国家。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既是海湾合作委员会一员又是欧佩克成员国之一,对石油依赖程度相对不高——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约占阿联酋经济的30%。阿布扎比是最容易受到石油需求和石油价格影响的酋长国,而迪拜则是顶级的豪华旅游胜地,没有石油储备,经济发展也不错。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科威特拥有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这可以帮助该国在2052年前避免财富消耗。但是科威特也严重依赖石油——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出口收入的9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个月关于科威特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降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取决于蓬勃发展的非石油部门。该部门可以为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并指出“当前的局势和石油的穷尽态势强调:要实现经济多样化并确保子孙后代有足够储蓄。”

审校:丁阿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