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天津大洪水,罕见现场老照片,六十五万居民成为灾民


1939年8月,华北地区普降暴雨,海河上游和天津市内多处河道水势猛涨,洪水汇成一片。1939年8月20日,陈塘庄大埝崩决,海河以南地区成为泽国。

8月21日洪水进入天津市区,小刘庄、谦德庄和佟楼等地相继被洪水淹没。此后,天津市区百分之八十的地区被洪水所淹,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浸泡长达一个半月之久,天津的陆路交通和工商业濒临瘫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法币约6亿元。

六十五万天津及其周边居民成为灾民。1939年10月初,洪水告退,水灾过后,霍乱、伤寒和痢疾等病肆虐天津。

1939年8月20日,日军天津防卫司令官本间雅晴建议抗洪指挥命令系统一元化,时任天津市市长温世珍和天津英租界、天津法租界的首脑欣然同意。

日本出动第二十七师团和中日官民以及英法驻屯军有关人员修坝排水并进行防疫、救护和清扫等抗灾工作。

在抗灾过程中,天津市内的所有水上船只全部投入到救助灾民的行动中。天津市内被水淹没的平房和低层建筑中的居民被安置到安全的区域。

由于天津市外的难民大量涌入天津地区,天津当局又开始组织力量将灾民向北京疏散。8月24日,天津当局制定并强制推行了食品等标准价格。

9月27日,天津当局发布《水灾复兴资金贷付条例》。9月28日,天津当局进行清扫消毒检查。1939年10月初,洪水告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