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病了,為啥還叫病人做檢查?

兒童骨科醫生邱俏峰


醫生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病只是初步判斷,還要進一步檢查,你要不願意進一步檢查那就找中醫望聞問切


金竹銘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月月初,有一次我值夜班的時候來了個上腹痛的病人,病人一來到就跟我說:醫生快幫我開點藥,我胃痛又犯了,這次不懂為什麼痛得比以前還厲害了!我看了一眼病人,感覺確實痛得挺厲害的,臉色都有點蒼白了、還滿頭大汗,由於患者一直強調自己以前有“胃病”病史,我初步判斷有可能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發作了,但是我還是不放心,患者要是還不能不排除是心梗、動脈夾層等危重症的可能。於是我首先要求患者先急查一個心電圖,排除是否為心梗發作。病人一聽到要做檢查就衝我發火了:我自己知道自己的病情,我現在痛得那麼厲害,你先給我止痛了再說,想要檢查宰我錢等我不痛了隨便你檢!聽到這話我心裡那個氣啊,自己一心為病人著想,卻反被病人不理解!我雖然生氣,但我還是耐心地跟病人解釋,病人最後也同意先做心電圖檢查。最後結果出來你們猜是什麼?——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

醫生不是神,如果沒有輔助檢查的認證,並不能保證100%判斷正確!很多情況下醫生通過問診和查體,確實對疾病有了初步的判斷,但為了認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這時候就得通過儀器檢查的協助了。畢竟西醫有別於中醫,理論體系也有所差異,中醫或許把把脈、看看舌苔就能夠診斷了,西醫則需要有實實在在的依據、實打實的檢查結論,所以做不到像中醫這麼“瀟灑”。

醫生有時候確實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麼病,但為了制定更好的治療方案,往往需要判斷身體的情況、病變的嚴重程度、病變的範圍、周圍有沒有侵犯等等各種影響治療方案的因素,這些是肉眼無法判斷的,這時候就需要藉助儀器的檢查了。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的全科醫生,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醫生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病了,這個是根據經驗做出來的判斷。但是實際上,有很多的疾病,症狀是類似的。

比如牙痛,大多數就是口腔疾病導致的,但是,還有的可能有心梗的問題。比如腹痛,有的人覺得是拉肚子,有的人覺得是胃痛,那麼胃癌,胰腺炎也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如果上邊的情況誤診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可想而知。

就以我本人的親身經歷舉例,2002年,一天晚上我下班在家,晚上出現突然的左上腹痛,嘔吐。自己以為是胃痛,吃了點山莨菪鹼片,疼痛好了一些,不過,半夜的時候,疼痛加重,覺得不對勁了,去了我自己的醫院,結果醫院外科的醫生覺得就是胃痛,我們比較熟嘛,所以也不打算檢查了,打了一針胃復安就了事。結果我連襟不同意,覺得不能這麼等,就帶我去上級醫院看,結果是急性胰腺炎,馬上就住院了。出了我那件事,我們醫院之後只要有腹痛的人,都要查澱粉酶了。

所以,不能因為一眼看上去就覺得是什麼病,就不檢查。一定要排除誤診的問題。否則遺禍無窮。


醫家故事


醫生不是神,疾病也不是簡單的算術題,一看就會,很多時候需要排查。

這是今天遇到的一位病人,前列腺肥大,小便困難準備手術。手術前常規需要全面檢查,排除一些重大疾病,結果就發現了左側肺腺癌,他還沒有任何肺部症狀。

這種時候就不能先做前列腺手術了,要抓緊切除肺癌!

有很多惡性疾病的早期症狀很輕,一眼看上去有無限可能,必須通過檢查排除假象。

這是今天的另一位女病人,因為不愛吃飯,做鋇餐檢查胃部,結果透視發現肺里長滿了陰影,緊接著做胸部CT確診為肺癌晚期,廣泛轉移了……


還有一些心肌梗死早期,表現為肩膀疼、牙疼、手發麻等,如果不做檢查,很可能錯過早期的搶救機會。

醫生應不應該依賴先進儀器?

很多人搞笑醫生不會看病,只會做各種檢查,這都21世紀了,5g時代馬上要來了,善於利用各種先進的設備,才能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大提高診斷準確率,提升醫術!

每個行業都是如此,我們不能因為騎自行車不費油,綠色環保,就拒絕高鐵和飛機。要善於接受新事物,接受世界的進步和變化,不要做頑固的保守派。


影像科豪大夫


醫生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病了但是怎麼保證他看的就一定正確呢?所以要靠檢查來證明他的判斷。

醫療行為是一種特殊的行為,他不是商業行為,醫療行為直接關係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通俗地說,患者來醫院最大的訴求是看好病,假如醫生一眼看對了還好,如果十個患者裡有一個人看錯了,用錯了藥,那麼這一個患者能答應嗎?

作為沒有醫學知識的普通人,往往對疾病的認識很片面,很多疾病因為沒有得過,甚至都沒有聽說過,所以不能理解醫生的做法。其實很多疾病其實隱藏的很深,並不像表面表現的那樣簡單。

我舉個例子。前幾年我遇到過一個頭暈的老年患者,這個患者既往有腦供血不足的病史經常頭暈,本次就診的症狀和之前差不多,因此家屬希望能夠直接在急診輸液緩解症狀。其實我的判斷和家屬差不多,從他的病史描述和症狀來看確實像中樞性眩暈,腦供血不足,而且他除了頭暈也沒有別的症狀。但是作為一個急診醫生,我還是讓他查一下顱腦CT排除一下是否有顱內出血,家屬也同意了,很快交了費。馬上就要去CT室之前我忽然發現這個患者頭上一直在出汗,有點不對勁,出於謹慎我讓護士先給他做了一個心電圖,結果這一做不要緊,驚出了我一身的冷汗,患者心電圖II III AVF導聯墓碑樣改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T不能查了,直接進搶救室按照心梗流程搶救,患者後來放了支架所有症狀都緩解了,這讓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假如不是我在急診幹了很多年有這個意識讓他做了這份心電圖,假如我讓他去CT室查了CT或者連CT都不查直接輸液治療,那麼患者一旦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猝死那麼對於我們醫患雙方會一個什麼樣的後果估計不用我說了吧。


急診醫生老趙


這個原因很是複雜了,凡是涉及到經濟的,都是非常複雜的了。

1、患者原因:

主要還是醫患關係問題,信任度不夠。因為治病過程,同一個病種,各人用同一種藥物,效果也是不一定的,當出現治療效果不一樣或者差時,有抬起凳子砸電腦的,有打人的,花錢看不好病,臭脾氣那裡都能碰到。

這時候,做了檢查,黑字白字寫清楚在病歷上,用藥也寫在病歷上,到時候講理、協調,都對醫生是一種保護作用。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被逼的。

如果是醫生自己的親人或要好的朋友看病,卻不存在這種問題,可以先治療,治療無效再檢查也行,因為不存在糾紛。

2、醫生原因:

除了是醫生保護自己原因外,還有就是醫生能通過檢查,來驗證自己的判斷,通過檢查結果,能更加清楚、瞭解到病情的輕重程度,對治療下藥起到決定作用。

如皮膚感染,可以通過血常規來看感染的輕重,輕者服藥,重者輸液,還能決定用藥的療程;

如腦出血,可以通過拍頭顱CT來看到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量,對判斷病情和治療是必須的。

但一些慢性的疾病,重複檢查則可避免。

3、醫保原因:

這個很大程度的制止騙保行為,住院病歷要有根有據。例如診斷一個肺炎,必須拍個胸片,要不醫生的病歷不合格或涉及騙保。

我一直都很反感,“醫院講究創收”,包括很多公立醫院都是以創收為榮,以業績為傲,這樣的感覺總是讓人覺得病人越多,醫院越高興一樣。

一方面是醫院保護自己,一方面講究創收;有時候醫生的業績搞不上,被處罰的新聞也不少。

如果:如果因經濟原因而擔心過度檢查,建議還是住院治療,住院治療後檢查費是報銷很高的,再者,住院後的治療、檢查,都歸社保局監控,很大程度避免了過度醫療。不久以後,事情慢慢的是向好的方面發展的。


內科塵先生


話說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病的病並不多。那些看一眼不能確定或者沒法判斷的疾病很多,這類疾病做檢查無可厚非。就拿我們皮膚科做例子吧。有些病確實看一眼就知道,比如痤瘡,酒渣鼻,蕁麻疹,尖銳溼疣,雄激素性禿髮等。雖然看一眼就知道,但是有些還是必要做檢查的。比如女性痤瘡患者,有些需要做檢查有沒有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綜合徵的患者容易長痘痘。這類患者病因是多囊卵巢導致的雄激素高,因此不止治療痘痘,也要治療多囊,否則就是治標不治本了。而多囊的是需要靠檢查才能確診的。痤瘡的患者,無論男女,如果是重度痤瘡,需要服用異維A酸治療時,需要定期複查血脂等指標,以明確有無副作用發生。像尖銳溼疣,大多數也是看一眼就能知道了,但是也要做檢查,因為凡是性病,艾滋梅毒是必查的,因為感染尖銳溼疣的同時,也可能感染了其他性病,艾滋梅毒是最嚴重的但又可能沒有任何臨床表現,所以必須要查。所以檢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尋找病因,明確診斷,判斷有無併發症、合併症,判斷用藥療效或者有無副作用等等。有些檢查的目的,不除外是為了規避醫療風險,現在醫患關係這麼緊張,如果不檢查,導致誤診漏診,患者就會追責,為什麼醫生當初不給做檢查。如果做了檢查沒問題,醫生就會背上亂開檢查的黑鍋。似乎只有檢查出有問題,才能被患者認可醫生開的檢查是必須的,是值得做的。所以當醫生有時候也是兩難。


皮膚科程醫生


這個問題,我作為醫生肯定是要來回答一下的,其實有些患者明明一眼看上去就很像某種疾病,但是醫生為什麼會讓繼續做檢查?相信有很多的患者感到疑惑,有些患者甚至還認為是醫院希望掙點檢查費,其實不是的,就比如說我所就職的醫院,現在的很多檢測都已經免費了,再次讓患者做檢查是確保結果的準確性,也是為了患者的病情負責任!

很多疾病肉眼看到的結果和專業儀器下結果不一致

醫院雖然大多數都是看診很長時間了,有了自己的看診經驗,但是對於診療的情況,很多的醫生還是不敢確保疾病,疾病是非常複雜的,絕大多數疾病會根據治療的不同,被認為分成不同的期或不同的型。所以,檢查不僅僅是為了確定得了什麼病,也為了讓醫生知道患者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什麼樣的期,或什麼樣的型。這樣才知道下一步正確的適合的治療方式。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骨折。

是的,腿都折成幾段了,都耷拉了,不檢查也知道腿骨折了。為什麼還要檢查一大堆呢?是不是醫院就為了錢呢?

並不是。

不檢查多個關節的X光片,甚至CT,就不一定能確定骨折線是否累及關節面,以及每一個骨折細節的情況。就不能精確的判斷後期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手術是用鋼板還是髓內釘等等。而不檢查血管彩超甚至血管造影,很多嚴重情況下就無法精準判斷血管是否受損。而不檢查心肺功能,就不知道患者是不是能否承受的了後期的麻醉手術。。。

現代醫學飛速發展到今天,是無數血的教訓教會了醫生們,不要自大的覺得自己主觀判斷永遠是對的,而應該按照醫療規程做詳細檢查,以確保儘可能準確的診斷和儘可能正確的治療。

其實,並不是說,醫生一眼就看出了什麼病,而是醫生懷疑,或高度懷疑是什麼病。

不僅高度懷疑是什麼病,還高度懷疑這個病目前處於什麼程度,可能需要什麼樣的治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甚至性價比。但是,請注意,這一切都是主觀的懷疑和猜測。儘管經驗越多看的越多,懷疑猜測正確的概率越高,但都不是100%,甚至很多連51%都不到。而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客觀的證據來支持。

所以,醫生會根據自己懷疑疾病的方向,做針對性的檢查,以達到更高的確定性。畢竟,後期不管是吃藥還是手術,都是有風險的。


專業祛白皮膚醫生


醫生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病了,為啥還要叫病人檢查?

我的臨床是皮膚病專業,從皮膚病方面回答幾點你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幾點!

第一點:檢查分為確診、病因檢測。

比如一個溼疹,做檢查可以從確診和病因檢測兩個方面來說。第一,確認,典型症狀的,按照教科書長的,我們是一眼能認出來。那非典型症狀的,我們就必須要配合皮膚CT等檢查設備來確診。第二,溼疹的病因有的是過敏因素,有的與胃腸道因素相關,有的與病毒感染相關。所以我們要做血尿常規,做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這是找對原因,對症治療。


第二點:依照臨床診療要求

醫生看病多是一板一眼的,需要按照臨床診療要求來進行檢測、治療。這就是為什麼醫生給患者開具檢查單據的原因,按照規章程序來進行疾病的診療。因為這是最合乎規範的,也是最符合上級監管部門要求的。

保留治療依據,是為了能夠做一個大數據對比。很多醫生都是一邊在看病一邊在做流行病學調查這塊,很多是需要臨床治療依據去支撐的。所以對相同疾病可能進行一些檢查啊,得到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另外治療依據的保留,同樣也為醫生自己提供了安全保障。現在是個什麼都講究證據的年代,什麼事情僅僅憑著一張嘴,很難說得清,所以醫生為了保護自己,很多都要留下依據、證據。


世界上沒用容易的醫生,更沒有容易的患者。醫患和諧需要雙方的體諒與理解。


皮膚專家王香蘭


的確,我們醫生憑經驗很多時候的確一看心裡就有數大概是什麼病,可是真正的確診,卻是需要檢查來判斷的。

因為現在對於病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不同的疾病的診治方案可能完全不一致,所以檢查非常重要。

拿我們眼科常見的霰粒腫,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針眼”來舉例,一般而言,在60歲以上的老人家,如果得了霰粒腫,我們都需要和瞼板腺癌進行鑑別診斷。而這個唯一能夠鑑別的,就是做病理。

一開始很多老人家會不理解,一個小小針眼,還要做什麼病理。但是耐心解釋以後,還是願意去做檢查,一方面,沒有也就放心了;另一方面,一旦真的是癌,早期切除乾淨,也就容易根治。

在這裡也覺得溝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有時候讓病人檢查,附加一句原因,很多人還是會理解的。

也希望日後我們的醫患關係能夠透明,非暴力溝通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