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被董明珠怒斥,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過得怎樣?

夜幕下的哈里博特


5年前,被董明珠怒斥,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生叫張天一。

2014年,張天一北大法學碩士畢業,當時其實有很多好的工作崗位可以選擇,但是張天一卻放棄了很多好的工作機會,選擇了出去賣米粉。

格力集團老總董明珠,曾在《青年中國說》中怒斥張天一: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董明珠認為,一個北大高材生應該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到正途上,不應該賣米粉。但是張天一卻是一個死磕的人,他向董總表示:我不但不會關掉米粉店,而且我還會一直做下去,我選擇了這個行業,我就要幹一輩子。

敢面對董明珠這樣大佬,誇出海口的年輕人還真的不多。



那麼,現如今5年已經過去了,當年被董明珠怒斥的北大高材生張天一,到底現狀如何?

2014年,張天一北大法學碩士畢業創立了伏牛堂,這是一個大學生創業品牌,也是國內代表性的新興餐飲企業。

伏牛堂也因其商業模式的創新獲得資本的青睞,公司估值數億,先後獲得由險峰華興資本、真格基金、I分享投資、鼎天投資等,北京大學創業營現代服務業基金投資的四輪近4000萬元人民幣投資。

自成立以來,品牌聚焦經營牛肉粉這一傳統美食,依託線下實體連鎖門店和近百萬的用戶社群,搭建了互聯網電商+實體門店一體化經營模式。伏牛塘後來經過升級改造更名為霸蠻。目前,霸蠻速煮系列牛肉粉在天貓、京東、下廚房、盒馬鮮生、全家便利店、華聯BHG、華潤OLE等主要線上線下平臺都進行了佈局和銷售。



創始人張天一宣佈霸蠻公司已整體全面盈利,其中電商業務(含外送)銷售額佔比將近80%,霸蠻成立四年來銷售超過1000萬份牛肉粉,實現了從餐飲連鎖品牌向“零售+”餐飲品牌的突破和轉型。

可以確切的說,張天一就目前而言已經算得上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士,他所選擇的賣米粉行業並沒有錯,而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當時,不僅僅是董明珠,幾乎絕大部分人認為張天一北大法學碩士畢業,跑去賣米粉純粹是自折身價胡折騰。

董明珠怒斥張天一也是處於好心,希望他能夠把所學知識用到該用的地方,發揮更大的作用。



但是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思維,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夢想。

張天一不甘心一輩子過著朝九晚五上班族的生活,他想幹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有夢想,有行動,才有成功的可能。

成功和機會是屬於那些有夢想,有追求,有氣魄,有恆心,有決心,敢於衝破傳統觀念,敢於改變傳統思維,做常人不敢做,想常人不敢想,走常人不敢走的路,張天一也算得上是敢和夢想較真的成功人士。


教育探微


中國人的觀念還是要改變一下。365行行行出狀元,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任何行業都需要有人探路、有人創新,有人堅持,有人發揚光大。一個開剷車的能夠開酒瓶蓋子,他為國爭光了;一個司機能夠把車開到極致,他為單位爭光了;一個石油工人他做好了能夠給國家創造了價值;一個90後小姑娘把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視頻傳播到了全世界,她被世界各地的人所認識,她也為國爭光了。這些人有的學歷高、有點學歷低。學歷的高低不能代表他事業的成敗,只能代表暫時。


angel20130809


國家花那麼大精力培養了一個賣米粉的北大生!與其賣米粉,上學幹嘛?一個社會和人的價值觀錯了,這個社會也就無可救藥了!用金錢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真的是社會和國家的悲哀!兩彈一星元老如果當年去賣紅薯有今天的安寧嗎?一個北大生,完全可以做一個對社會有作為的法律人士!哪怕是為社會底層的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去賣米粉為自己賺大錢,不是浪費資源是什麼?他賺多少錢都是垃圾!



菩提樹145436607



五年前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曾經被董明珠怒斥,的確,一位名牌大學的學子去賣米粉,是不太被人理解的,不光是董明珠,我也不能理解,你也不一定理解吧!

但是,我們理不理解似乎都無關緊要,因為這都無法左右主人公的決定。我有一些感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1. 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別人願意怎麼生活是別人的自由,其他人都無權干涉太多。雖然有的建議是良性的,但是人站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也不一樣。

我在縣城周邊工作了十多年了,很多朋友都問我怎麼不回城裡。我笑了笑說:“因為我懶!”其實哪裡是我懶,而是在周邊有在周邊的好處,雖然我一個人做的事很多時候比兩個老師做的事都多,但是相比城裡,我覺得壓力相對小,年齡也不小了,讓自己稍微輕鬆一下還是可以;進城後,屬於自己支配的時間就會少一些,我這人好自由;各類檢查少得多。

我想張天一可能也是希望利用更多的屬於自己的時間去幹自己的事業吧!他很好地詮釋了行行出狀元的含義。


2.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人生就會有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執著,只要執著地去做一件事,就能獲得成功。

很多人的選擇在別人眼中都不可思議,無法理解。但是我一直相信,只要有恆心,有信心,堅持下來就會有所成功。

就像我們刷頭條,每天都是在別人休閒時,我們見縫插針地做著問答,不管成功與否,但是我們還是有所收穫的。

3.董明珠的怒斥不無道理。

作為北大碩士生,如果不看張天一今天開了連鎖店,身價過億的成就,我想如果是投票決定的話,持贊同票的應該不多。

如果我的孩子辛辛苦苦上幾年大學,卻要去賣米粉,我是不會同意的,除非他有理由說服我。

但是這個孩子做到了,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做到了。

結束語: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但是我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相關事情和這個賣米粉的碩士怎麼樣了,其他朋友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我這裡想說說,董明珠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裡。

~~~~~~~~~~~~~~~~~~~~~~~~~~~~~~~~~~~~~~~~~~~~~~·

以董明珠的觀念,上大學學啥專業、畢業就該幹啥工作,不是本專業至少也要是相當學歷才能乾的崗位、級別。

這種觀念,還是完全的計劃經濟、國企分配的標準模式。

這種觀念錯,就錯在把人僅僅當工具勞動工具了,學校咋培養你的就出來就要按那種模式去幹活,其他都是浪費。

但人的最大創造力是在主觀能動性上,只有人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才能做到最好,對自己和社會做出更多的成就和貢獻。

~~~~~~~~~~~~~~~~~~~~~~~~~~~~~~~~~~~~~~~~~~~~~~

這種觀念還有一個錯誤的地方,就是對於學校、教育目的的錯誤認知。

學校、教育的職責重在育人,教書只是育人的手段和形式。

學生上學的目的是學習人生,鍛鍊自己如何做個能獨立生活的人。

但很可惜,長期以來,學校、教育的目標從培養接班人到培養勞動者,已經長期被異化成只教書不育人、甚至只應付考試了。

所以,才有不會繫鞋帶的碩士、不會剝煮雞蛋皮的大學生等等怪像出現,才有傻的像博士一樣的社會普遍看法,而這些都是隻會考試不會生活、不會做人的典型後果——當然,這樣的學生畢業後肯定不會賣米粉去的,他們的選擇肯定也不會被董怒斥。

~~~~~~~~~~~~~~~~~~~~~~~~~~~~~~~~~~~~~~~~~

而如果在學校裡真的學到了如何做人、如何獨立生活的能力的話,出來是否幹本專業只是進入社會時是否先踩要給高臺階的選擇,是否干與大學生匹配的工作也只是進入社會開始時的生活保障是否充分的選擇。

學到了真正的能力,即使像這個碩士一樣起手比較低去賣米粉,但也能清醒的逐步做好、做大、做強。

即使時運不濟如那個最終賣豬肉的陸步軒,也能一步步走出低谷創出自己的新天地。

~~~~~~~~~~~~~~~~~~~~~~~~~~~~~~~~~~~~~~~~~

反觀董明珠及被其捆綁的格力,除了廣告做的多、外產品賣的貴之外,倒是很少好聽說有什麼大家都認可的創新能力。

而董只敢怒斥這個去賣米粉的碩士浪費教育資源,那麼比畢業了浪費教育資源更犯罪的退學創業的比爾蓋茨等人,董小姐為啥步敢去怒斥他們呢?

~~~~~~~~~~~~~~~~~~~~~~~~~~~~~~~~~~~~~~~~~

所以,董的行為,恰恰反應出其觀念落後還要出風頭的基礎太LOW。

如果學校裡更多的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那麼畢業的漁夫是上山還是下海,都會是能幹的人,只會賣魚的反倒可能是最沒出息的了。


理得心安


私下認為:董事長的態度是對的,仔細想一下。:創業很簡單的,守業難。一個高等學府出來的,怎麼會被一個企業斃掉,?為什麼,人,人才是最關鍵,其二,才看才。


遠山72371858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北大碩士雖然沒有學以致用,但是卻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賣米粉可能就是這名北大碩士的理想和追求吧。



我認為理想和追求不分貴賤,只要自己喜歡就是好的,到哪裡都可以發揮自身的價值。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一個人一輩子最幸福的事兒是什麼?答案是,能做上自己喜歡的工作喜歡的事,這才是最幸福的事。

人生的追求是什麼,不就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嗎?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感興趣的事情,才能心甘情願把它做好做完善。



這名北大碩士正是奔著自己喜歡做米粉生意,才去做這一行的。董明珠怒斥他為什麼要做米粉生意,這位北大碩士說道,我不但要做米粉生意,而且要做一輩子米粉生意,而且要把它做好。可見這位北大碩士對米粉是多麼的喜愛。



有人說,這不是太屈才嗎?這麼高的學歷,作為國家的棟樑,應該為國家效力才對,這樣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民以食為天,做美食,做老百姓喜歡的美食,一樣可以發揮自身的價值,不是嗎?


遠山的呼喚


清華、北大是中國的頂級學府,這裡的畢業生,是讓很多人望塵莫及,即便畢業後,一般都會從事科研工作,或者進入世界500強發展,這才是“正確的道路”,單有些人,卻不走尋常路,他們考取了清華、北大,卻選擇賣豬肉、賣米粉,過著跟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2014年,張天一以北大法學碩士的身份,結束了自己的大學生涯,而站在一般人的角度來看,他既然為法學,而努力了多年的時間,還成為了碩士,就應該去法律機構工作,但張天一卻選擇了賣米粉。

也正因為此,當年董明珠就在《青年中國說》中,怒斥張天一: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並且董明珠表示,張天一應該把米粉店關了,去從事一份用得上自己知識的事業,而張天一面對董明珠,並沒有怯懦。他說:我選擇了這個,我要幹一輩子。

而現如今,已經過去了5年的時間,曾經的北大碩士,跑去賣米粉,如今怎麼樣了?儘管他曾經被人指責過,但如今的他,卻憑藉賣米粉,打造了一個連鎖品牌,並且跟電商、外賣平臺合作,他用短短5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一位身家過億的成功人士,由此可見,張天一的決定,並不是錯誤的。

雖然說,董明珠的怒斥,也是出於一番好心,但事實上,創業這條路,不是取決於別人說你能不能行,而是你自己覺得能不能行,張天一堅守自我,不被外界因素動搖, 如今才獲得了成功。





一道霞光


過得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我是主人,不是你董阿姨的奴才。


世上混


此人現在好像由賣肉延伸到相關產業了吧。上天的安排,各個行業都需要高素質人才才能得以發展;董總是個有責任心的女強人,就憑這一點,偶爾說錯話可以原諒,不是有句話“刀子嘴豆腐心”嗎。哦,糾錯:賣米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