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卡口是我們深圳東北部第一道防線,非常重要,不僅要對人車進行查驗,還要對申報信息進行查驗,一定要把這道防線守好。”2月13日下午,大雨初停,位於龍崗區坪地街道年豐社區的惠鹽高速富地崗卡點,依然十分忙碌。
“上午有58人,下午有56人,一共分成測溫組和大巴組,大巴組每組五到八個人,測溫組這邊每一組是三個人,下午測溫組一共有八個組,有24個人同時上崗。”坪地街道組織部副部長孔令斌和武裝部副部長劉偉彬冒著大雨,雙腳全溼,站在水裡協調現場工作,累了就啃一塊麵包繼續堅持。
為了更好作業,坪地街道正在進行雨棚作業,以應對大雨給檢查帶來的挑戰。“下一組排好隊了,準備接班!”
今年1月27日,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坪地街道需在惠鹽高速富地崗設立防疫卡點,時間緊任務重,坪地街道克服困難,從高速改擴建預留的黃泥地中,搭建起帳篷,架設起水電,建成惠鹽高速富地崗防疫卡點。由於地處偏僻,條件較為艱苦,基礎設施只能保障照明、取暖、手機充電等一些基本需求,執勤人員換崗需要行駛約1公里左右黃泥路,才能到達卡點,一到下雨天,現場環境更為惡劣,只能通過搭設臨時雨棚開展工作。但自防疫卡點投入使用以來,該防疫卡點工作人員甘於奉獻,不言苦不言累,克服種種困難,全力守護好深圳門戶。截至發稿時,已累計檢測返深人員40多萬人次。
入戶檢測的社康醫生:衣服能擰出水來
2月12日起,龍崗區啟動對全區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核酸採樣,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以便儘早篩查出潛在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減少社區傳播風險,保障周邊居民的健康。其中,龍崗區第二人民醫院需要檢測的居家隔離者就達到6000多人,且要在四天內完成,醫院社管中心召集近200名醫務人員,連同醫院預備隊員20名以及區衛生健康局增援的16名醫務人員,共同奮戰,風雨無阻。餘金寶就是其中的一員。
為避免交叉感染,每採集完一戶樣本,餘金寶都要換一套新的隔離衣,換衣服這件簡單的事對身著防護服的他來說並不算輕鬆。好不容易換好了防護服外的隔離衣,餘金寶沒有稍作歇息,而是對照著手裡的表格,馬不停蹄地向另一戶居家醫學觀察者家走去。因為沒有多餘的手來打傘,他乾脆淋著雨走。雖說當天深圳下了雨又降了溫,但穿著密閉的隔離衣,一個上午下來,餘金寶全身溼透,衣服能擰出水來。
病例的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這是上門採集咽拭子醫護人員必須面對的風險:穿脫防護服,一個細節沒做好,都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當被問到是否害怕時,餘金寶說,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害怕,“疫情就是戰令,最危險的地方,有我們在。”
社區書記:放不下任何一防控細節
陳科峰,是龍城街道愉園社區黨委書記、工作站站長,晶報APP記者見到他時,他帶著社區“三位一體”防疫小組剛剛完成一戶人家的核酸檢測,雖然下雨,這一天等待他去完成的工作卻有增無減。雨中,那一身熟悉的“龍城三防”的雨衣,一把雨傘,一隻口罩,陳科峰的腳步一刻不停。
愉園社區大大小小的花園小區有36個,老舊小區居多,物業人手緊缺,在疫情肆虐時期,給社區增加了管理難度。恰在此時,陳科峰患上了急性腸胃炎,家裡人勸他請兩天假休息一下,他仍堅持在抗疫一線,“社區裡所有人都到一線支援了,我作為社區書記怎麼能缺崗?”於是,儘管暴雨來臨,他仍準時出現在工作崗位上。
暴雨來襲、疫情緊張,其中最讓陳科峰放不下的是和興花園,這裡曾因為老舊化糞池承載能力有限等原因,一度令居民生活十分不便,下雨了就更有溢出的危險,對疫情控制十分不利。
隨著雨情再次加大,陳科峰看著和興花園裡不斷積起的雨水皺起了眉頭,面對前來接應的物業管理人員,他提高了音量:“化糞池的容量還有多少?已經提前三天通知了物業及時清理,現在一下雨又能聞到刺鼻味道,必須找來抽水泵及時抽走!”站在一片積水中,他焦急地與物業人員溝通,要求他們一定要做好接下來幾天暴雨來臨的準備,疫情之下,不能對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網格管理員:雨下再大戰疫的腳步不停歇
在龍崗街道南聯社區網格管理站的辦公室裡,副站長許永湃正在電腦前忙著整理、核對前一天的疫情排查數據。如果沒有其他安排,許永湃的這個上午會在一堆文件和數據中度過;下午,他則要和社康醫生、社區民警一起,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走訪。
另一位副站長葉發明便敲開了他的辦公室門:“老許,滿京華·喜悅裡4棟有一戶剛剛解除居家隔離的,你和小劉去回訪一下吧。”許永湃趕緊放下手裡的活,走出了辦公室。“外面在下雨,你們記得拿上傘。”葉發明在後面提醒道。
拿上額溫槍、撐起雨傘,許永湃和同事小劉走進了雨中。此時,豆大的雨點正“劈里啪啦”地打下來,天空中還響起了陣陣雷聲。穿過幾條街巷,趟過幾灘積水,兩人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邁出小區大門時,雨已經越下越大了。望著地上越來越多的積水,許永湃顧不上衣袖和褲腿都已經沾溼了,又走進了雨中。在辦公室裡,還有很多工作等著他去處理。
(記者:梁睿,李海若;編輯:周曉颯)
閱讀更多 晶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