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建筑企业复工后要注意什么?

解忧建筑网


我认为建筑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针对具体施工现场,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流程;

     2、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一律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实行实名登记和个人健康状况申报;

3、来自、去过或途径湖北等重点地区的人员,自抵项目所在地之日起,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自觉向用人单位报告并接受管理;

4、所有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管理,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必须佩戴口罩、检测体温,进入现场的车辆和设备(材料)必须进行消毒;

5、施工项目应优化施工工序,合理调配施工人员,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人员应始终保持至少2米间距;

6、施工现场设置单独的隔离观察宿舍,对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采取临时隔离措施,及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

7、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疫情防控物资(至少配置红外线体温计、口罩、酒精、84消毒液、消毒喷雾器等),每天对施工现场和生活办公场所至少进行早、中、晚三次消毒;

8、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流程,必须满足属地政府针对疫情的防控管理规定;

9、对出现病例的施工现场应立即停工,直到疾控机构评估合格后方能复工。


我叫阿特


工程开复工后,除了要按照正常情况下的各项标准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外,还要注意在目前疫情情况下的一些特殊要求,尤其要注意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一些强制性要求。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在遵守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建筑企业开复工后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一)成立疫情防控协调机制

发包人、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专业分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建立防控协商组织和机制,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工程相关责任人要保持与当地政府防控部门的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和反映相关情况,申报相关材料和数据。

(二)配备专职卫生员、做好疫情防控管理

建筑企业应配备足够的专职卫生员,负责监测体温、通风消毒、发放并监督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宣传教育等。新进场劳务人员必须实施14日的监督性医学观察,由专职卫生员早晚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监督性医学观察期间,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得离开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任何时候,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须立即报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并按要求就诊。

(三)强化外来人员管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由于工地施工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一些供应商、分包商及其他相关人员会进入施工现场。

对于已登记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以外的人员,确需临时进入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的,应指定专人进行接待,询问有关情况、检查身体状况和个人防护情况,进行登记,经允许后进入,并监督其及时离开。

并且,在工人住宿、饮食、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要按照相关的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布置和管理。

每天对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不少于两次的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做好日常消毒、生活垃圾处置、厕所清扫。做好物资保障和防疫培训。

(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建筑企业应建立应急处理工作机制,明确相应的流程和制度,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人、确诊病人及密切接触者,建筑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排查、隔离治疗和居家观察等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保障等,并严格按照有关部门和机构指导,配合做好相关后续管理工作。

(五)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内部隔离机制

如前所述,在疫情没有全面消灭之前,很难排除工地的劳务工人被感染,一旦发生确诊病人,在内部未进行有效隔离的情况下,将会导致整个工地的停工和隔离。

因此,基于每个工地和工程的不同情况,建议不同班组、标段、专业之间进行隔离,尤其是在住宿、食堂、生活区方面进行有效隔离。如果隔离工作做得好,即便出现个别确诊染病的工人,除了密切接触者外,也不一定要全部工人都隔离,也不一定要整个工程都停工。


解忧建筑网


字号

在抗“疫”特殊时期,建筑企业复工后,除了要按照正常情况下的各项标准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外,还要注意在目前疫情情况下的一些特殊要求,尤其要注意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一些强制性要求。

具体来说,在遵守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建筑企业开复工后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一)成立疫情防控协调机制

发包人、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专业分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建立防控协商组织和机制,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工程相关责任人要保持与当地政府防控部门的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和反映相关情况,申报相关材料和数据。

(二)配备专职卫生员、做好疫情防控管理

建筑企业应配备足够的专职卫生员,负责监测体温、通风消毒、发放并监督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宣传教育等。新进场劳务人员必须实施14日的监督性医学观察,由专职卫生员早晚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监督性医学观察期间,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得离开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任何时候,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须立即报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并按要求就诊。

(三)强化外来人员管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由于工地施工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一些供应商、分包商及其他相关人员会进入施工现场。对于已登记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以外的人员,确需临时进入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的,应指定专人进行接待,询问有关情况、检查身体状况和个人防护情况,进行登记,经允许后进入,并监督其及时离开。并且,在工人住宿、饮食、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要按照相关的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布置和管理。每天对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不少于两次的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做好日常消毒、生活垃圾处置、厕所清扫。做好物资保障和防疫培训。

(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建筑企业应建立应急处理工作机制,明确相应的流程和制度,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人、确诊病人及密切接触者,建筑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排查、隔离治疗和居家观察等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保障等,并严格按照有关部门和机构指导,配合做好相关后续管理工作。

(五)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内部隔离机制

如前所述,在疫情没有全面消灭之前,很难排除工地的劳务工人被感染,一旦发生确诊病人,在内部未进行有效隔离的情况下,将会导致整个工地的停工和隔离。因此,基于每个工地和工程的不同情况,建议不同班组、标段、专业之间进行隔离,尤其是在住宿、食堂、生活区方面进行有效隔离。如果隔离工作做得好,即便出现个别确诊染病的工人,除了密切接触者外,也不一定要全部工人都隔离,也不一定要整个工程都停工。




朝生活微笑


一、遵守工程所在地主管部门开复工时间规定,在目前的严重疫情影响下,全国很多省市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纷纷出台一些对疫情的防控规定,有些防控规定是专门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

二、检查是否是自具备开复工条件,在遵守政府主管部门提起规定提前下建筑企业仍然要核查是否实际上具备开复工条件。

三、于发包人协商确定好开复工时间,建筑企业在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开复工条件的前提下,还要提前积极做好防控防疫措施。

四、必要时分阶段开复工,基于以下两点理由建筑建议企业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的施工组织安排。

1、工人感染新冠肺炎导致停工的风险。

2、疫情为消灭前对施工造成诸多制约。

个人觉得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我们建议建筑企业与发包人监理人等沟通协商好采取局部开工部分施工机械施工部分优先安排施工,有计划有步骤地地震人员地震施工量等措施进行开工和复工。


金大虾vlog


1.做好员工安全意识,出门戴口罩,让员工宿舍消毒。2. 加强员工新冠肺炎的防范意识,自我防护。3.员工就餐需要分批次,避免人群聚集。4.领导要为员工准备好防范物资提供给员工。



笑傲江湖帝王


1 必须要带好口罩,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是怎么传播的。

2 控制好宿舍的人数,保持空气流通。

3 多吃蔬菜,提高免疫力


疆联盟


要注意工地消毒,大家不要聚集聊天,戴口罩、勤洗手,吃饭最好是盒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