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买房还是存钱理财?

用户4690540617474


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手上资金充足,那么就分几部分来安排:除了刚需之外,选择大城市或有潜力城市买房,即便不升值也会保值,一部分选择理财产品,或者投资股票、基金等,但不要盲目跟风,要选择业绩好的,还有一部分存定期,有稳定的收益。如果你手里没多少钱,就老老实实放在银行吧,以备不时之需。





淡淡流年1314


是我我就买房,因为我孩子今年上初二,学习在他们年级排到前20,所以和孩子他爹商量了一下,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这样的话,市重点中学估计没问题,我家离市重点中学非常远,那就要到学校附近租房子三年下来十几万打水漂了,和他爹算计了一下还是买房吧!大不了三年以后把房子卖掉。

所以说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不管是买房也好还是理财也好都是想让钱流动起来。


丫妈wxl


最近年我认为理财比买房要划算!

首先今年不是09年,更不是07年,不可能出现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房地产价格的飙升,从全国来说,现在还是买方市场。从去年开始的,以深圳为龙头的房价飙升行情,慢慢延伸到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武汉、广州、北京等一线和准一线城市,至少量起来了。在武汉的三环外的项目去年2、3月份也就每月销售不到50套,6000来的均价,还是亏损卖的,3000多的楼面价。从去年7月份开始每月销售过100套,月月过百。当然跟随者价格也涨了大约10%-20%,依然不赚,还是要快。在西安每月卖50-60套的都是好项目,稍微偏一点的地方,一个月10套都难,现在还是,西安不算小吧,就是不行,虽然总得去化面积也挺大,但是库存太多了。说开发商惜售那是假的,最近很多城市量都起来了,这一点从更大的公司,万科、恒大公布的月报得到了证实。

还有一点是从去年开始感觉到的,就是热销户型从80-100的小户型,慢慢转变到了130-160的大户型,由于之前买房投资客的减少,客户大都是刚性需求为主,户型偏小。从去年开始,反而120以上的大户型出现了畅销,我感觉改善型客户的比例提升了不少。这一点从各个城市的库存面积比得到证实,130-160的大户型去化比例快过100的,单价也高。可能是二胎政策作用显现了。我们的销售前几年都建议做刚需的80-110的小三房,现在都建议增加120以上的比例。

我说全国不会出现09年的大行情,关键还是看两点,库存和人口:1、大把的三四线城市库存在20个月以上,我见过50个月的,怎么可能全国涨的起来。2、中国现在人口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比09年已经老了3岁,大多数人已经过了第一次置业的时期,很多改善的也是卖房换房。况且在北上深动辄改善型的房子都要大几百万,甚至1000万+,不卖房,呵呵,有几个有200万以上可投资资产的。

我认为这次一线暴涨的原因还是本届政府两年连续给楼市上药的必然结果。本来政府是希望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想不到,三四线几乎没什么反应(沈阳差点都要给学生零首付了,),一线却要全部雄起,楼市还是不听话,估计更加严厉的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很快会出来。当然我认为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城市精英恐惧央行放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资产配置的需求。更多的精英选择的是在国内套现,买个国际身份,规避风险,长久看,这两股力量看看是谁强,来决定一线城市的价格。这几年一线城市高价拿地的,不知道是该笑还是哭,地产毕竟不是股市,T+1,第二天就能卖,很多开发都要等1到2年,这种一线城市一窝蜂的上涨,明显是不会持久的。先看深圳领头羊的表现吧,一旦深圳掉头,还有媒体的大力宣传,市场观望会很厉害。就像2010年。

“房地产不行了,没有增量了,政府就一定会放弃推动地产的策略,必须要想方设法通过金融市场来刺激各行各业产业升级,这就必须要把二级市场搞好,要让中国股市成为各行各业投融资的核心市场,这成为最关键问题了。

更多精彩内容,求关注!!!


经典影视剧精彩


其实,要是从投资角度来看,无论是买房、理财、炒股、买基金其实都是一个目的,让自己的资产增值,让自己的钱变得更多。

之所以人们如此热衷于买房,那是因为过去的十几年里,楼市成了稳赚不赔、且收益非常高的投资。甚至什么都不懂的人,只要拿钱买房,转手一卖就会赚很多钱。

这样的现象让人们有了一种错觉,只要买房就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肯定不是,以前 买房能赚钱,并不代表什么时候买房都能赚钱。就说说日本的房产泡沫破裂,很多人高额贷款买房,以为稳赚不赔,可房产泡沫破裂的那一刻起,多少人跳楼自杀。没有办法,一边要还高额的贷款,一边是房价的急剧下跌,不跳楼真的无路可走,那种惨烈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即使在我们国家,也曾有过类似的事情,那就是发生在1993年的海南房地产泡沫,一夜之间,海南1.3万家房地产公司破产95%,留下的是几百栋烂尾楼和大笔的经济损失。

现在,国家提倡房住不炒,已经向我们普通百姓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房子不允许炒作,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房价已经高到一个非常离谱的程度,再不调控就会出大问题。

当然,国家出于整体经济考虑,可能会有不同的政策调控,就好比受这次的疫情影响,国际整体经济受挫,就有可能利用楼市来调控经济,出台一些利好的政策,这都是有可能的。

但大的趋势还是要把握好,现在还把买房作为一种投资的话,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最终的结果可能不仅是赚不到钱,也许连降价甩卖都卖不出去的尴尬境地。

所以,当前投资买房要慎之又慎,近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回答问题不易,也希望路过的小伙伴动动小手帮我点赞,我祝您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多多发财。如有不同观点,也欢迎在下方评论。想学习理财知识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小峰谈理财


如果真的有稳定的理财方式年利率达到20-25%,完全可以继续理财,放弃买房了,因为现在房地产市场的红利到达尾声,利润空间不断减少,投资房产翻倍的可能性很低,翻倍的时间也很长,然而稳定的理财方式年利率达到20-25%,根据72定律计算一下,本金翻倍只需要3-4年的时间,可见继续理财是比买房划算的。

当然,这是在稳定理财方式是真实能够稳赚不赔,一直保持的前提之下,根据目前的理财市场,稳定保持20-25%是没有的,保本保息的利率在4-6%这个范围内,超过6%利率基本都是存在风险的,可想而知,这个理财方式只是暂时性的。

这种理财方式可能是放债或者P2P,这些都存在本金全无的可能性,要对理财方式进行一次深入了解,确保是稳定安全收入才可以继续理财,如果不能持续安全稳定,最好把资银行信息港入到房产之中,毕竟房产是保值的,可以对抗通胀。

最后,确保理财方式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理财是最好的,只需要3-4年就能翻倍,收益率跟巴菲特可以媲美,如果理财方式不能保持稳定安全,可以选择房产,虽然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低迷,但是房产是最好的保值品,可以抵抗通胀,房产地区经济发展起来,房产始终都会上涨。


梦想的翅膀86362361


继续买房还是继续存钱理财?那得要看你当前是否是刚需?如果是刚需,毫无疑问,年后买房涨跌也不会影响你太大。假如是投资买房,一定别在三四五线城市买,现在多数四五线城市房价已经是强弓之末,即使学区房,海景房,也高的离谱,投资这类型的房子,不但利润得不到保证,还有可能成为最强接盘侠。个人建议可在2021年左右选择投资一二线城市学区房,地铁房,试探性投资,毕竟现在房价正走在是十字路口上。

是否存钱理财?如果把钱存入银行最高利息不会超过6个点,当然私营银行除外,但是风险加大。其实当前有个最好投资理财项目就是股票,现在适逢数年一遇大底,风险基本适放殆尽,完全可以把闲余资金投入股市,等待牛市到来,赚如更大的利润。

关注我,学理财。



山东帮总舵主


不建议投资买房,建议投资理财。 .

首先,囯家不断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也一再加大打击炒房力度,加大调控,逆市而为,不是上策。而且中国楼市已经饱和,房价已经偏高,炒房的黄金期已过。现在炒房成本高,风险大。 [666]其次,现在股市行情看好。而且在所有的投资中,包括楼市,黄金等等,拉长时间看,投资回报最高的还是股市。同时也有几大利好,楼市低迷,必然有大量资本无处可去,可能会进入股市。国外投资市场不被看好,现在看最好的投资市场还是中国,尤其是国外战乱,灾难,必然有大量资本拥入中国资本市场,推动行情上涨。 [666]可以明白地说,未来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就是中国的股票市场,而且现在大量外国资本和国内资本已经开始布局中国的优质的核心资产,如果不能把握这次机会,你将失去成为"资本家″的机会,就像十年前错过楼市。 [666]当然,投资股市也有风险,必须要学习,如何去选择优质股,如何去发现价值洼地,如何去分散投资等。并不是盲目地进去,随便投资都能挣钱。首先要让自已具备挣钱的能力和眼光,就像开车必须先考驾照一样,否则你是无证驾驶,风险巨大了。新手建议先学习,然后先从基金入手了。



敞开心扉听我说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就不断有网友在后台提问,现在到底还能不能买房?手里有钱,现在是买房好,还是存钱好呢?

关于这个问题,同话财经此前曾经撰文分析过,手里有几十万现金到底该不该买房的问题,当时针对的一个真实的案例情况,是一位朋友,他前面买的一套房子因为开发商原因退房了,几十万的首付退到手里,现在该不该再去买房,以及怎么买?

而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在2019年,到底是该存钱,还是买房,这个问题其实要看出发点。

首先,我们要明白,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有闲钱,不知道干什么,那你大可以去考虑投资,那然后才是考虑投资方向和标的的问题;如果你没有闲钱,那就不要考虑买房或者投资的问题啦,因为现在这种形势下面,我们不建议去增加杠杆,无论是买房,或者其他投资。

当然,有的人就说了,现在股市开始转暖了,准备了充足的钱,要在股市里大干一票,但是,这种投资的策略,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的,这种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其次,我们综合来看一下,2019年,到底是该买房还是存钱?

1、买房已经不是最佳投资方式。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买房躺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有部分一线城市的房价是同比下跌的,这意味着什么,就是这一年,房价基本没涨,反而下跌了,买房赚钱效应下降。

2、房产依然是比较好的保值资产。虽然房产赚钱效应在下降,但是综合看当下的各类投资渠道,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房产,依然是比较好的保值资产。因此,对于那些要追求资产保值的人,是可以选择房产的。但是,还是那句话,买对的房子,千万别闭着眼睛瞎买!

3、刚需应该抓紧时间买房,为什么?从长远看,房价想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在当下房价开始回调,有的地方回调到一年之前的水平,这个时候应该抓住机会。千万别等,再等就是房价又回到你买不起的水平了。当然,还 与上面的一条一样,买对的房子!

4、存钱收益跑不赢通胀。这一点,大家基本是有共识的,即便近期各大银行都调升了存款利率,有的五年期也能达到4%以上,但是,要知道,如果综合从购买力的角度来看,你存在银行的钱,加上利息,都是在贬值的。因此,从保值和收益的角度来看,存钱,的确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5、做好资产配置,才是最主要的。从上面的意见,大家都能看出来,单纯的存钱,或者买房,似乎都不是好的选择,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个人其实也一样,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做好资产配置。

举个例子吧,加入,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住房,如果资金宽裕,这时候,留足家庭备用金之后,就要考虑,投资的问题了,比如,可以买一部分理财,再配置一些保险,还有有能力的可以买一点股票,但是风险较高,要做好相关策略。另外,如果实力允许,可以在比较好的地方,买一套投资性的房产。

对于家庭,或个人来说,经营家庭,其实就与投资一样,也是忌讳将所有的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说,家庭某一资产不能比重过大,抗风险能力不高。

因此,每一个家庭,都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资产配置。


远源流畅


每场灾难,都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而这场疫情灾难,又将改变我们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两手都要准备,两手都要硬。

1、改变储蓄观念

通过这次疫情,很多人明白了存钱的重要性。最近这段时间,很多人都是足不出户,宅在家里,也没办法工作,当然也就没有工资收入。相当于吃老本,吃着吃着看着钱包越来越空也就开始紧张焦虑,所以平时存钱很重要。 ​

在这个买什么都可以按揭,可以分期的时代,很多人不仅是月光族,更是超前贷款消费者。当灾难来临时,很多人一下子没有了收入来源,这让很多家庭都面临着巨大的还贷压力。看来,人生并不非一帆风顺,还得为一些突发事件做一些储备。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存点钱。

2、买房很重要

很多人之前坚持租房,认为租房和买房一样。在这次疫情中,已经有超过10座城市,发布最严禁令,房东和租客分别对待,无房的甚至需要被遣返。

比如昆山说,安徽等7省人本地无房一律遣返;扬州说,没房产证,擅自前来一律劝返;无锡说,要断水断电,租户不得进入小区。

虽然这种管理办法,比较简单粗暴也不太高明,但至少也让人清醒地意识到,有房与无房,权力完全不同,甚至是两个阶级,这也会给更多人买房上车的决心。

在疫情后可能会意识到,做房奴还是挺好的。不然随时可能被居委会赶出来不让进。

而且,有能力还是应该去大城市定居。买房除了看地段位置外,物业和社区也应该列入考核项。有一个认真负责有脑子的物业能省不少心。


悠芽财经


以近几年的经济趋势和政策来看,理财要优于买房!

当然,至于选择买房还是理财需要分析、考虑的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只能把问题简化,讲一个大概的方向。

首先,买房。既然是继续买房,就说明手上至少有一套房了,不属于刚需这类。那就是从投资角度来看,“住房不炒”这已经多次被提及了,基本为房地产行业定下了发展基调。高房价,从普通百姓到专家学者都深恶痛绝,不光影响了民生还限制了一些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转型已经迫在眉睫。经济方面,由于房地产涉及行业众多,拉动力强,一直是稳定经济的重头戏,随着经济转型其他新兴行业更值得投资。不管是投资住宅还是商铺,都要考虑收益率,很多地方都出来了限制政策,比如五年内不得交易,这就降低了大家的投资热度,还拉长了投资周期,至于商铺、写字楼,除了地段或品牌极佳的,收益率并不乐观,现在都在讲互联网和轻创业。房地产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逾弱的局面,大一线、黄金区域的房产依然走高,但那种闭着眼买房都赚钱的盛况估计再难出现了。

其次,理财。未来金融投资占据家庭投资比例会越来越高。一方面,金融市场深度改革,带来更透明,更有效,更有价值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极速发展也改变了大家的投资观念。曾经极度排斥的保险和基金都成为了人人参与的热点。各种理财宝、众筹保险变的不再陌生。与储蓄相比,大家更愿意把钱放在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中。不过,在理财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合法的途径和产品,远离高息诱惑,特别是互联网理财和借贷平台,未来将是雷区。

总结:买房还是理财,都需要从多方面考量,比如资金,风险承受能力,专业程度,地理位置,投资途径。但总体方向就是更倾向选择理财,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理财的灵活性更是一种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