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没什么朋友,没什么兴趣爱好,生活只有家庭和工作,怎样才能让自己下半生的生活更有意义?

~唯の嗳倪~


培养自己,丰富自己。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会很快乐,也会有朋友


用户145364436315杜坤


这种状况,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日子过的了无生机,一点意思没有。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负面情绪爆棚。看谁也不顺眼,啥事也不如意。觉得全世界都亏欠我的,活得真没劲。

两年前的春节,我就正处于这种状态,无处发泄就写日记,满纸都是抱怨和愤懑。

01

偶然我接触了简书,从此我成了简书一员,有点时间就泡简书,看简友的文,给他们点赞评论,加入好多写作群。群里都是积极向上的简友。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有些群,经常邀请大咖讲写作课,都是免费的。写作课上我收获满满。

自从加入简书后,我越来越乐观越努力,浑身都是正能量。因为学习写作后业余时间都很忙,忙看书,忙看简友的文,忙学习,忙写作……忙得不亦乐乎。根本就没有时间伤春悲秋,看啥也顺眼了。有段时间不见我的人,都会说我变了,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给人感觉特别舒服了。

02

去年六月份,我又偶遇曳步舞,从此又痴迷上了跳舞。以前我从来不爱运动,跳舞后才发现它的魅力真是无穷!

世卫组织说:走路是最好的运动,跳舞是最美的运动!

确实是!跳舞给我带来的好处不是一点点!首先是快乐!每天没理由的快乐,心情总是好得不得了!情不自禁的开口高歌。在一次写作课上听到这么一句话,运动会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让人愉快!

我这才恍然大悟,我没来由的开心就是因为我每天跳舞!

了解曳步舞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项运动量很大的舞。我每天早晚都和舞伴们跳一两个小时,每次都跳的大汗淋漓,那感觉真是爽!这时候你就有朋友啦!天天一起跳舞的舞伴们就是你的朋友啊!

跳了半年多舞,我身上的一些老毛病慢慢的都消失了。运动能健康身体一点没错。再加心情好,身体就更好了!心情好可以治百病的啊!

跳舞还给我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身材,还有气质!跳舞以来瘦了十几斤。我一年没回娘家,前不久回去,谁看我第一眼,无不感叹!说我,瘦了、精神啦、好看啦、越活越年轻啦……赞美的话不绝于耳,我真是开心。

结语

我叭叭的说半天,都说我自己了啊,呵呵。我70后,最起码的中年人吧。我的改变就是从两年前加入简书开始的。然后半年前的跳舞把我推上了顶峰。所以,你也可以开始啊。一句话说,只要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有了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你会发现一切都那么美妙!人生真是精彩!

加油吧!





杜以宏


没什么就补什么,没朋友就学习交朋友,没有兴趣爱好就培养兴趣爱好,只要想改变没有成不了的。

我快40岁了,现在面临失业,好朋友只有一个,今年才刚刚把写东西这个爱好拾起来,年初给自己列了书单,准备开始认真读书。

我觉得人多少要活的有些自我才有魅力。很小的精彩也是精彩。


一穆了然


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童年,中年、老年等这几个时期,尤其是中年时期,面对着很多的事情都要处理,所以整天忙得焦头烂额。

一想这事也没做,那事也没做,整天被家庭琐事所缠绕,根本就没有时间联系,更别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但是当你把所有的事处理的差不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很孤独。想找个人唠唠一想都没有朋友。让我想起来,那首《我想去桂林》的那一首歌。当你有时间的时候却没有钱,当你有钱的时候却没有时间。人生的确如此,都是在矛盾中度过的。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我前几天听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好的关系,就是麻烦出来的》,其实这句话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老是觉得,不愿意麻烦别人,觉得呢,求别人帮忙,好像就是给别人添麻烦。其实有的时候不然。适当的麻烦可以让别人觉得自己有价值感。有被需要的感觉。书中还讲到:“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比你曾经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帮助你”。所以我建议你。适当的寻求帮助,也是你社交的一种方法。

1.微笑

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没有人喜欢一个眉头紧锁的人。即使是陌生人,一个真诚的微笑都会让对方倍感温暖。

2.融入

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有时候,我们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性格不喜欢说话,在别人看来,还觉得我们是我行我素,自命清高等等不理解,让自己融入一个比如:像娱乐的圈子,户外活动的一个圈子呀等等

3.善于分享

我觉得呢,就是多去人多的地方,比如说广场啊,河边呀,加入一个活动。健身操啊,跳舞啊,唱歌啊等等。伙伴们肯定有的时候就在一起嘛,唠唠嗑啊,有的就说,哎呀,我最近身体不舒服啊,或者说是最近做的饭呀等等很多很多的话题,这个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去插入。把你擅长的地方给他们分享。这不,共同话就有了。分享健康得健康,分享智慧得智慧。

4.爱

就在前一阵子,就是不是这次武汉这次疫情吗?然后呢韩红,她分享她个人做慈善这件事起原的一段话,她说当初她为什么要做慈善这件事业,就是因为当时她没有人爱呀,没有得到别人的爱嘛,然后呢,她就想,既然没有人爱我,那我就去爱别人,就因为这个话,这个慈善事业,让韩红一做就是几十年,这个话当时其实对我触动是特别大的。

人生往往过得不幸福,只是因为我们要的太多,而给的太少。

当我们真正给予对方的时候。把爱给对方的时候,其实真正开心的是我们自己。



非你莫属20


有人认为自己没有朋友,只是每个人对朋友的定义不同。朋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是到了中年该思考的问题了。

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朋友,比如:

1.学生时期认识的朋友,主要有同学、老师、同龄人。这类朋友陪伴了你纯真的青春岁月,傻傻的干着坏事,放荡不羁、没心没肺,这是最值得怀恋和珍惜的友谊。我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小时候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过家家、吹战将、谈玻璃球、偷二狗家的苹果。读书了,开始有自己的思考了,和同学一起玩游戏、一起泡妞、一起喝酒、喜欢哪个老师,讨厌哪个老师,有了自己的一些理想信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变迁,微信里小学群、中学群、大学群,慢慢的就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也许很多同学朋友,此生不能相见,再也不见,留下来的几个死党还时不时的聚聚,谈谈曾经的岁月,或其他朋友的一些消息,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慢慢的开始淡忘过去。

2.刚参加工作后认识的朋友,这类朋友大概集中在同事、领导、合伙人、邻居。这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发展目标,也开始慢慢的由智商慢慢的向情商转变,慢慢的学会了虚伪、生不由己、溜须拍马、察言观色。身边的朋友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三流九教,年龄跨度很大,经常言不由衷,逢场作戏,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但这时候辨识朋友也是最容易,这时候的你是一无所有,出于社会最底层,掏心掏肺的跟你做朋友的,有困难帮你一把的,有机会提你一下的,这些人将是你终身的朋友,一定要珍惜,好好的维护这些感情。

3.工作一段时间,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认识的朋友。这时候你的朋友圈更广、更大,更复杂,想认识你巴结你的人越来越多,这类朋友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学会用人,只要他人品不坏,有机会都可以提拔一下,就像当初领导提你一样,你身边要有一帮能干事会干事的朋友,可以帮你事业上更上一层楼,你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你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平时私底下也可以聚聚,增进感情,所谓的一起抗个枪一起下个乡,他们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4.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积累,你慢慢的会发现,这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家庭胜过一切,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联络感情了,慢慢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平时吃饭、娱乐的就是那么几个人,几家人一起旅旅游、吃吃饭、打打麻将,生活走向了平静,但更觉得惬意和温馨舒适。

所以,最后你发现,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毛毛雨大太阳


人到中年,朋友不需太多,几十年岁月的沉淀,能陪你走到中年又让你觉得真心可交的朋友已所剩无几,有一二个即可,至于兴趣爱好,年轻时培养的到老了还在坚持的也寥寥无几,特别是女同志,人到中年,面对日渐苍老,渐失生活能力的父母,尚未完成的孩子,又有自己的事业,能同时兼顾已经不错了,中年是人生中最累的时候,伺候好双亲,教育好孩子,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营好家庭婚姻,我觉得生活依然不失意义



沧桑古韵


没有朋友不要紧,只要你不觉得孤独就好;没有兴趣爱好不要紧,只要你不觉得枯燥就行。可是你要想让自己的下半生生活更有意义就难了。

试想一下,你现在还能工作,上班时间精力都花在工作上,一天天的觉得很充实。可是当你退休了呢,手里没工作了,接下来是大把大把的闲暇时间,那时你的每一天怎么打发呢?还有,现在你可以围着家庭转,当孩子们都大了,各自成家另立门户,到时候上班的上学的一走,家里就剩下你和老伴了,每天机械地重复着两个人,一间屋,三顿饭的生活,那时你还会感觉到家庭的充实吗?

所以,趁着现在才刚到中年,及早的培养一点爱好,交几个街坊邻居的朋友,联系几个谈得来的同事也行。等将来退休了,或品茗读书,或养花种草,或联系一下老同事、老邻居聊聊,或参加一下社区的公益活动,或老两口出门旅旅游。这些都会让你感到生活原来除了工作和家庭,还是很有乐趣的。


尊前谈笑


人到中年一切 都是围绕家庭,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其实闲下来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让我们的下半生过的更有意义。

1、是要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让爱去滋润和浇灌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爱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2、要学会感恩,感恩每一个关心你、帮助你、爱你的人,去认真感受别人对你的爱,积极主动的去报答别人。

3、要乐于施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救助那些穷困潦倒、频临绝望的人,让他们的生活重回希望,那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4、要学会一门爱好,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爱好,有闲时间就去做,日久就会培育出来。

5、要持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是一门技能,要订立自己的目标,不要闲暇时间都荒废自己。

6、要放弃以前的想法和固执的观念,学会重新塑造自己,也紧跟时代的步伐,接触新鲜的事物,不让时代抛弃自己。

7、要学会交朋友,多出去和朋友交流,不要封闭自己。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就看你如何的看待,如果你想活的很有意义,那你生活的每件事情必然有意义。


环球情报热搜


生活原本就是无意义的,生活的意义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赋予。有家庭和工作也很不错的,换个角度,主动去寻找,仅从这两项中也能发现生活的不少意义。小一大书悦读会和您分享文学大家林语堂先生的著作《人生不过如此》,希望对您有启发,周五黄色能量日快乐!

【内容简介】: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林语堂语录

1.中国哲学家是一个睁着一只眼睛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及温和的嘲讽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把他的玩世主义和慈和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由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的,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生气蓬勃,因而在他清醒的生活中放进了梦意的人。

2.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这种达观产生了宽怀,使人能够带着宽容的嘲讽度其一生,逃开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且终于使他接受命运给他的一切东西。这种达观也使他产生了自由的意识,放浪的爱好,与他的傲骨和淡漠的态度。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的乐趣。

3.他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的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这样解放了的。

悦读者荐 by懒在春天里的猪

《人生不过如此》里林语堂崇尚的是一种中国式的半梦半醒间看人生的生活态度;一种诚实的对待生活的态度,意为我喜欢这件事便向全世界宣告我喜欢这件事,当我躺在沙滩上而非办公室的时候,我才会发出“人生真美丽”的感叹。

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存续至今,在林语堂看来,中国民族富有哲理而比较没有效率的生活态度是关键。人生的哲理并非要像西方哲学家研究的那样,概念分明,划分清楚,关于人生必将人生目的当做严肃话题来研究。

在林语堂看来人生的享受包括很多,家庭的享受是享受,事业的享受是享受,观察树木、花、云、弯曲的河流和形形色色的大自然的享受也是享受。

不必将这些享受按照西方哲学的方法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享受。也不必拿人生的目的来做严肃科学的研究。在林语堂那里人生是闲适的,用心感受人间的树、石、动物,俗世烟火,人间便是天堂的模样。莫不要将人生概念化、严肃化。

人生喜随性而为,治学亦如此。比如林语堂喜爱的藏书方式自然放置法。“在书桌前收到一本寄来的书就将其放在书桌上。阅读时有客来访,就将书带到客厅,去和来客谈谈书里的内容。客人告别后,如果将书遗忘在客厅,就让它摆在客厅。”

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看书的,书的摆放也不必一定要在书架上。这样自然、恬适的性情贯穿于整部文集,让人自自然然的生出一种豁然开朗、宁静舒适的心情,读书的姿态也随之变化,不一定必须要在书桌前,也可以依靠在沙发上、半卧在床上,漫步的阳台上。读书便也变成了一种享受。

说生活中的小事,每一件都平凡不起眼,但就是一语中的的说中你的心事;说中社会的问题,让你紧绷的神经缓和下来,开始默默静静的、欢喜的思考着。这大概就是林语堂的魅力,这大概就是《人生不过如此》这本书的魅力。愿阅读为你增魅。

首家五色阅读俱乐部 汇聚独特五色悦读者

SINCE 2009


小一大书悦读会


至于你今后的生活怎么样才有意义?在你照顾好老人和孩子的同时,沒有付担的前提下,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心情,缓解一下压力,找回舒予自己的年轻态,好好享受未来的美好生活。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如观点不同请多指教。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