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之下,房企捐款千萬,免租上億?

文刀二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很多平時感受不到的東西。

溫柔的人在發光,冰冷的人在閃躲。人性複雜,我們不去評判,從企業、社會層面,我們確實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什麼叫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前段時間看到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雖然已經虧損了約5億人民幣,但是還是堅持給員工支付工資,並積極未抗疫工作做努力;

平時老被網友黑的房企,關鍵時刻紛紛挺身而出,恆大、碧桂園都是2億起步,要知道這次疫情,他們受到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只能說在大是大非面前,這些大企業展示出來行業領頭羊應該有的擔當,是值得敬佩的。



高淋雨2017


真的很人性了,感動到我,最早我看到的是萬達,但是最早設立基金的是碧桂園,頭企真的就是頭企。別說開發商黑心這個那個,關鍵時候還是開發商,大型的,才拿得出物資,拿得出錢。對於我們打工的來說其實沒什麼,但是對於個體戶,0收入拿了那麼多天,有好的免租真的算是人間有情了。這一次真的每一天情緒都和心電圖一樣,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唉。



折耳乖貓


碧桂園小業主一枚,說實話,沒有到達可以評論這些事情的高度,但是可以跟大家講一講我們小區在疫情期間的動作。

作為過年期間回過老家的我來說,回來需要完全不能出門的隔離14天,所以每天的食物什麼的都是小管家幫忙弄的。提前給小管家溝通需要的東西,第二天會給我們送過來。

甚至有一天,在業主群裡看見一個女管家幫業主抗桶裝水,真的,這樣的服務我沒話說。

每天他們會來問我們體溫,時刻警惕著。

偶爾走到窗前往下看的時候,總是能看到小區裡還是有很多保潔阿姨在做清潔,雖然小區裡,現在連個走動的人影都沒有。。。。他們只是每天幾趟的進行消毒,清理。

我經歷的並不是很多,但是從這些小事裡,我總覺得很暖心。即使被隔離在家,外面還是有很多人在守護著,無聊是無聊了點,但是又有什麼不能忍受的呢?



不期而遇於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全國房企在行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月28日上午11時,全國共有64家房地產相關企業宣佈了捐款捐物資的消息。其中,頭部房企中,恆大捐款2億元,融創捐款1.1億元,碧桂園、萬科捐款1億元;龍湖、旭輝、弘揚、萬達等房企各捐款1000萬元—3500萬元不等;其他房企或者以捐款,或者以捐物資的形式

,對抗擊疫情予以支持。


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各家房企又陸續加大了捐款捐物的力度。昨天在朋友圈看到,碧桂園再捐1億元支持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累計捐款2億元。


當前,湖北和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其他地方節後返程人流逐步回升,疫情蔓延風險增加,全國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對壘的關鍵時期。碧桂園集團2月13日宣佈,在此前的基礎上(1月24日除夕,碧桂園集團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緊急捐款1億元人民幣,設立首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基金),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追加捐贈1億元,設立二期抗擊新冠肺疫情基金。


企業大愛啊!攻克時艱,抗擊疫情!房地產行業除了捐款捐物,紛紛慷慨解囊之外,各地企業、行業協會、個人房東等陸續號召或推出減免租金等措施,攜手武漢共渡難關。

讓我們一起為這些企業、行業協會和中國好房東們點贊吧!



眾志成城,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珠珠007


在面對如此強勢席捲我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新冠肺炎,國家已經開始做戰時應對,肺炎就是全社會共同的敵人,疫情當前,有能力、有擔當、負有民族責任感的人民、無論是作為企業、社團、行業、個人,都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投入這場戰疫中來。

而房地產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不論是對國家社會,還是房地產牽繫的物業、建築等各行各業都起到積極的表率作用,從一開始的碧桂園捐款1億現金用於及6萬餘隻護目鏡給與一線醫護人員採購醫療物資外,碧桂園還捐贈口罩、一次性手套,用於火神山、雷神山的建築人員使用,在後期,為了使一線醫護人員吃上一口熱乎飯,碧桂園還捐贈了一批集裝箱式全自動化煲仔飯機器人,為醫護人員送上一口熱飯。


同時還追加一億元款項,用於採購後續治療醫護物資……當然,除了碧桂園以外,還有其他各行各業的企業共同為這次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越是在國家危難時候越能體現中華民族的團結與大義。

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能很快的戰勝這場疫情。


你們什麼錯


這是疫情期間正常且很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操作。

最近,受到疫情影響,全國多個城市針對房地產市場下發了“暫停經營”的通知,明令禁止售樓處、中介門店繼續營業。這也就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在一季度真的是“慘”。但是房地產這個行業牽連的真的太廣了,物業、建築行業等眾多產業都和房地產相依相生。所以房企的動作,我這個人認為,對於社會、對於我們的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再回到此次疫情捐贈本身,綜合性極強的房企進行捐贈,碧桂園、恆大、萬科等等,以碧桂園為例,不僅成立專項基金,更捐獻了各界都緊缺的防護物資。我相信,他們所做的遠遠不止如此,只是身處隔離中、身在行業外的我們並不知悉,但我覺得,這才是一個企業的擔當所在對於社會來說,是雪中送碳,更為無數身在疫情前線,深受疫情折磨的人送去了溫暖與信心。這麼多人都在和你們一起抗的感覺,與自己單打獨鬥真的很不一樣。 對於企業本身來說,是一次公益活動,是一次很好的樹立企業形象的機會,更是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時刻。危難時期,挺身而出,他們的慷慨捐贈和勇敢承擔,給更多的企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相信在疫情結束之後,這樣的企業,會得到持續長久的發展。



小琳鐺鐺


抗疫救災,房企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除了對售樓部、中介門店等提出了暫停營業要求外,各個房企也通過捐款捐醫療物資,減免或減半商戶“抗疫”期間商鋪租金等方式抗擊疫情。

截止1.29日,46家房企此次疫情中捐贈的基本情況如下,碧桂園、恆大、萬科等房企捐贈款物已經破億!

在此次疫情中,來自四面八方的房企力量接連飛馳武漢,在馳援武漢的行動中,我們看到了這些房企的社會責任心。

疫情當前,一批房企都選擇關閉了售樓處。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1月26日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春節前後的營銷推廣基本是房企打響新一年銷售的第一炮,此時的‘封盤’、停售會影響其所有的營銷推廣計劃,這將直接影響房企的銷售回款和還債計劃,目前市場資金整體而言還是比較緊張的,銷售回款是房企的重要資金來源。”“樓盤停售、交易暫停,無法及時成交,房地產可能會迅速陷入蕭條。另外,購房者或因房價下跌的預期而推後買房計劃、觀望情緒更濃厚。因此,樓市可能會出現零成交等現象。”

至於疫情對樓市的影響程度,謝逸楓認為主要取決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程度、疫情持續時間。

江河之流,成於微瀾。除了房企的鼎力支持外,我們每一個社會個體點滴的努力和善意匯聚在一起,也將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胞以溫暖與力量,眾志成城,守望相助,我們則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戰!



薛定諤的大刀


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各大企業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助力武漢抗擊疫情,這其中少不了房企巨頭的傾囊相助,先是恆大連續捐款累計3億,然後又有碧桂園追加成2億,而萬達率先,開啟了免租仙河。據說免租總額近40億元。各個企業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抗擊疫情。無論捐款捐物都值得表揚。

房地產作為一個綜合性的產業,直接影響到建築,建材等多領域發展。疫情期間停產停工,對房地產以及諸多相關領域的影響甚遠。而奮鬥在一線的物業人員也是房地產企業的核心產業之一。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小視頻,是一個小朋友拍給自己父親的,女孩的爸爸是碧桂園的一名物業工作人員,疫情期間已經連續多天沒有休息,每天忙碌在小區裡,為社區公共區域消毒,為業主提供便利的採買服務。因為早出晚歸的時差,已經好多天父女沒有碰面了,視頻裡的小女孩為父親畫了一幅畫給父親加油,希望父親早日消滅病毒,回家陪自己玩兒。

都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對呀正是有那些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的生命才得以延續,正是那些守衛在社區物業人員,我們的安全才被築起一道道防線。感謝你們的付出。



蠟筆小靈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碧桂園集團決定在1月24日設立首期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基金,並【充值】1億元。碧桂園首批向疫區捐贈6萬隻專業醫用防護口罩和醫用物品,包括採購手術衣、護目鏡、口罩等急需醫療物資。

2月1日,三輛載有60噸消毒片的貨車抵達湖北,這是碧桂園集團的第一批抗疫物資,分別由武昌防控指揮部、孝感防疫指揮部及隨州團市委接收,陸續捐至當地多家醫院及社區。碧桂園集團向火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捐贈的1.75萬隻醫用口罩,當天已全部送達火神山基地;另有捐給湖北省各地醫院的50萬雙一次性醫用手套已抵達。2月2日,集團捐贈的50噸醫用消毒液已由武漢市物業管理協會簽收。集團捐贈的50萬雙一次性醫用手套加緊分發至湖北咸寧、孝感、赤壁等地。

我認為這是一種擔當,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從深層次看更是公司的文化的體現“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碧桂園集團在多個區域實行免租行動,減免2月租戶的租金,據講總額上億元。在現今房地產行業並不景氣的時代,有如此魄力不何謂不值得尊敬。


斯科爾斯


說到這次疫情期間的捐款,很多房企真的是承擔起行業龍頭企業的責任,捐贈了不少救援資金和救援物資,還有那些自己運營商業的,給用戶免租,給幾乎停工的線下企業一個喘息的機會。

剛才又看到一條消息,碧桂園追加捐獻一個億。在此之前,碧桂園已經捐了一個億作為新冠肺炎疫情基金。

整整2個億,除了感嘆他們真的很豪之外,也是真的佩服。我一個不怎麼看房產消息的人都知道去年很多房企的資金週轉都存在很大的壓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拿出這樣一筆資金來進行疫情救援,碧桂園真的很有魄力。

我相信並沒有任何機構在強迫這些房企去做這樣的事情,而是出自於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向社會作出回饋。當然,從疫情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杯水車薪,度過這個難關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撐,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度過這個難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