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老人为抗击新冠肺炎捐献出毕生积蓄?

用户25962562191


首先对于老人们面对国家有难慷慨解囊的现象我们应该给予高度赞赏,面对现阶段养老问题突出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捐出毕生积蓄,这需要无比大的家国情怀。

这一捐出自己毕生心血的老年人群体很多都受到过国家关怀,在自身需要帮助时国家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帮助,因此国家有难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群老年人很多其实家境并不富裕,有的还是靠拾荒度日。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不忘国家,这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了老一辈人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视与继承。“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其实很多人对于感恩的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很多人觉得我所得到的都是我自己应得的,从而较少关注为自己提供这些条件的背后支持力量。老年人对于在国家有难时的举动,可以给现时代的社会上一堂关于感恩的课程。

其次,这群老人更多的是经受过国家贫困时期年代的人,他们深知国家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不容易,从新中国建立发展至今,历经了无数辈人的辛勤努力,或许现在这群老年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正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国家建设赋予了他们很强的使命感,当国家发展壮大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由于自身的使命感,他们更是会重新上阵,帮助国家度过难关。反观如今,其实有的人在物质世界飞速发展的同时已经丧失了这种国家使命感。老一辈人在面临国家有难的时期,正以自己的行动,向大众诉说着他们那一辈人对于国家的情怀,对于民族的奉献。

致敬这群为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前辈


高校一本通


这些为抗击疫情而捐出自己毕生积蓄的老人,不仅岁数较大(约80岁左右),而且都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于是很多评论认为这些老人一时冲动裸捐,献爱心的心情可以理解,却不考虑自身后来的养老,实在不值得提倡。可是当我们细看每一篇关于这些老人捐款的报道后,就能深深地被他们捐款原因而感动。

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他们家庭并不富裕,但都在他们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援助,此刻她们选择回报社会。

如江苏一位74岁老人用自己拾荒而积蓄的4万元坚持要全部捐出。她说当年她丈夫去世后独自一人扶养子女时受到政府的帮助而度过人生最难的阶段。如今她子女成家,自己也有养老金,她觉得自己还有能力、也应该回馈社会。

四川一位55岁的清贫老人捐出2.5万元,她两年前在外打工因为车祸在死亡线被救回,但丧失了劳动能力。如今她从电视上看到一线的医务人员很辛苦,医用物资不够用,于是决定捐出自己的所有来支持一线医护人员。

二、有些人一生都在帮助别人奉献爱心

黑龙江友谊县一位84岁老人捐出5万和重庆87岁老人捐出20万。平日里他们生活简朴,但都在坚持帮助别人,有资助贫困学生、有邻里互助、还有难以计数的捐款次数。这次国家面对如此艰难的时刻,他们更觉得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老党员时刻不忘国家的号召

双鸭山一位80岁老党员捐款五万,她说就当她和过世丈夫、儿子的党费。接待她的民警说老人走路都已经颤颤巍巍,考虑到她以后的生活,还是婉拒了老人的捐款。

四、幸福晚年更不忘国家困难

广元一位84岁老人捐款4万,他说“这4万元是我全部的存款,本来准备给孙子留2万元,捐2万元的,结果孙子不要,我就全部捐了。”

老人是一名退休工人,他称每个月有近4000元的退休金,足够自己的生活开支,并且两个孙辈也工作了,有时还会给自己零花钱,捐款不会影响自己晚年的生活。虽然没有去过湖北,但是每天都在看新闻关注着疫情防治,全国人民都在共渡难关,我想为湖北疫情防治略尽绵薄之力。

还有很多老人在尽自己的能力为抗战疫情而捐款,虽然他们年数已高,但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关爱之情并没有丝毫的减弱。他们更非不顾自身经济状况的冲动,相反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能有这样的生活,除了靠自己努力之外,更有赖于国家的繁荣昌盛!

这就是中国人在困难面前的凝聚力!战疫必胜!相信疫情结束后,我们的社会必将发展的更好!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3177652365365177"} --}

一起学家庭财富管理


不支持,甚至反对。老人“裸捐”,会“因捐返贫”,把老人自己以后的生活置于众多不确定因素之中,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危险”。

为抗击新冠肺炎,捐出毕生积蓄,老人的这种行为本身让人感动,令人钦佩。也让很多明星汗颜。

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立即面临的是养老,看病,这些是最需要钱的,很多老人同时又面临收入变低,或者说是没有收入。毕生积蓄就是为了应付老人自己身养老,看病的问题,所以在中青年时期开始储蓄,一下子“裸捐”,自身对抗风险的能变弱。老人需要一定的积蓄来保证老有所养。所以反对老人的这种“裸捐”行为。

还不用说是老人,其实正在上班的年轻人,如果让他们捐出10万,他们可能面对的房贷和车贷,就是出现断供情况。如果是自由职业者,最近两三个月还会面临没有收入的窘况。

所以捐款,提倡根据个人实情况量力而行,更为理性。

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双桂社区,穿着一身橙色环卫工作服的一位老人,带着口罩,捐款5000元,抗击肺炎疫情。坚持不留下姓名。后头通过媒体才了解到,她自己也是困难职工。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也是节衣缩食得来的,但她的这种行为更为理性。

马云捐赠十亿,和普通人的10元,100元。爱心是一样,份量也是一样,都是为抗击新冠肺炎。

比尔·盖茨,将自己名下的580亿美元全部捐给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被媒体誉为裸捐。还有,周润发也加入了“裸捐”的行列。他将会捐出超过10亿元的财产。都是值得钦佩!

抗击新冠,武汉挺住,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数字成都


个人观点:提倡捐款、提倡任何人合理捐款。因为助人这个事情从心理上到实际行动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仍然需要有人去引导、感化。

看到问题的时候,我有一些疑惑老人为什么要捐献全部积蓄?他是怎么想的?他的子女能允许他这样做吗?老人为了帮助别人,自己的生活同时陷入了危机这样又有什么助人的意义?

老人家们在“被别人需要方面”很弱化,这会使他们有很强的缺失感。失去别人甚至亲人的关注关怀往往导致老人的生活或者说生命质量极速下降。所以他看到有人需要而自己又拥有某些东西时就毫不犹豫的倾囊相助。这种可以为别人做点什么,抑或者是被需要的美好感觉,让老人在进行捐款的时候完全不去考虑自己接下来的现实生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希望福利机构在捐款途径也有一些介入机制,我们不能说把这个事情搞的很繁琐去专门设一个审核关卡,但希望能够根据年龄层和金额层双向综合评估增加一个介入机制,让老人层面的捐款趋于合理化,同时达到老人捐款的真正目的。

奉献和助人精神的建立和传递不能通过老人的牺牲而去实现,它应该是我们生活价值观的一部分,与生俱来或自小习得。


阿狸的小名金芮


最近,常见老人捐赠支持抗疫情的报道,让人十分感动,又很心疼。特别是那位87岁高龄的老太婆,将积存三十年的20万元捐出,自己却独居在一间老旧门市内,靠做点小生意为生。她的善举、大爱,深深印记在心!有的网友,十分感慨,担心会影响老人家的生活,急呼:不要收老人家的辛苦钱!还有一位老者,取出存款1、5万元,给女儿借5千元,凑足2万元,献出爱心。另一位退休长者,大方捐款50万元!这些慈善慷慨行动,感人肺腑!因为,她(他)们历经艰辛,深知人间温暖,懂得怜悯,同情弱者,特别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内心悲伤,急切希望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病痛者,为国家分点忧。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人,愿你们好好保重,健康长寿!人们永远铭记你们,好人一生平安!![玫瑰][玫瑰][玫瑰]


老斌66126261072


大疫当前,老人们慷慨解囊,甚至“勒紧裤腰带”也要为抗疫尽力,让人感动,更让人钦佩。

他们本该颐养天年,却仍关注疫情,捐出毕生积蓄,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应该予以肯定和弘扬。

但也应该看到,这些老人与企业家、明星等群体不同,他们也是弱势群体,他们也需要社会关爱。因此,我们弘扬这种精神的同时,也要考虑老人的生活,可以象征性的接纳这份爱心,而不是全部接收善款。

爱心是为了扶弱济困,而不是让弱者因捐助更弱,困者因捐助更困。在对待老人捐献毕生积蓄这件事上,我们既需要“大方”的接收,也需要“谨慎”的对待。


信阳微视角



共爱地球家园


渡过难关再回报老人吧!总不能一头炕热!为老人点赞!祝他们健康长寿!



Andy1902468


慈善的初心是扶弱济困,而不宜让“弱者因捐助更弱,困者因行善更困”。

其实搜索相关新闻不难发现,此次疫情最紧缺的不是钱,而是物资。在整个抗击新冠疫情的进程中,听到的几乎都是物资短缺的消息,手套、防护用品等物资的“紧俏”早已是有钱难买。

因此,募捐的目标应该符合现阶段救灾的实际需求,以取信于民。对于这些可爱的老人们一辈子靠节省攒下的积蓄,委婉拒绝比满盘接收更符合大众的期待,也符合慈善的本心。




深圳小清


首先是有爱国精神,再一个就是有奉献精神。这些老同志的一生基本上都是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都是在新中国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有作为的人。他们的心与国家情怀比较深厚。一旦国家有了难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做出奉献。也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一代人。我们要向这些老同志学习、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