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道”究竟指何物?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學派創始人。他在其所述《道德經》中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古以來,很多人研究《老子》,竟有不少認為老子是偏重於物的“唯物思想者”,現代一般人,受到西方哲學的影響比較深刻,有更多認定,向唯物思想方向作註解。這種錯用現代意識或西方觀念,附會中國古文的文意,因此而使人認識不清。老子在書上從頭至尾所表達的理念,是在說明宇宙與生命的存在是“心物一元”的。


“有物混成”,這個“物”字,並不同於現代人所瞭解的“物質”觀念的物字。古代“物”字的含義,等於現在一般口語中的“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可指非物質的存在狀況,例如精神、心理或者“力”、 “能”等等,也可代表物質之“物”。此處“有物混成”的物,是“道”的同義字,這個道的內涵,包括了物質與非物質,是“心物一元”混合而成的。


這種“心物一元”的思想觀念,源自《易經》。《易經》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根本,哲學中的哲學,經典中的經典。中國的文化思想,始終是講“陰”“陽” 兩個符號,以二者彼此之間的相互變化、相生相剋,從中去建立它的宇宙觀、倫理觀。如果我們以“陽”為精神的代號,那麼“陰”則為物質的代號,陰陽配合,心物互融,便創化衍生了從極微到至大,應有盡有、無窮無盡的有情世界與無情世界。


然而,心物還只是一體所現的兩面,這個渾然一體的道,它是“先天地而生”,宇宙萬有的形成與消滅,全是它的功能所起的作用。在南北朝時代,南朝梁武帝時,有一位佛教禪宗大師傅大士(傅翁),他的悟道偈就說:“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此中所表達的思想,乃是中國道家老子思想與佛學合流的典型。


“有物先天地”,它本無形象,先於天地的存在,宇宙萬有的本來就是它。一切萬象的種種變化,生起與消滅,那只是兩種不同的現象而已,雖然與這超越一切事物的“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卻無法影響它的本質。等於我們日常所熟悉的光明與黑暗一樣,明來暗去,暗來明去,明暗二者的交互轉換,只是兩種不同現象的輪替,那個能作明作暗的本身,並不隨著明暗的變化而生滅;但是它的功能妙用,就表現在日夜明暗的來來往往之間。所謂形而上的道、本體,其實已經徹底地、無所隱藏地顯現在它所創造的萬象萬境中,本體與現象的關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而佛家所講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可以說是這個道理進一步的詮釋與發揮。


那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究竟是怎麼的一種情況呢?老子形容說:“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的思想與古印度的佛學對形而上道的表達有所不同,佛學到最後只以一個“空”字代表,而老子則用“寂”用“寥”。寂是絕對的清虛,清靜到極點,毫無一點聲色形象。“寥”是形容廣大,類同佛學的“無量無邊”。


佛家專用的名同“空”,是從道體的原則上說;而道家所用的“寂”、“寥”,則是形容其境界與現象,在表達上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缺點。談“空”,難免有人會誤認為是斷滅思想;說“寂”說“寥”,又易使人執著一個現象,落在境界的案臼中。


老子說這個道,“寂兮!寥兮!”,清虛寂靜,廣闊無邊,沒有形象聲色可尋,永遠看不見、摸不著;“獨立而不改”,超越於一切萬有之外,悄然自立,不動聲色,不因現象界的物理變化而變化,不因物理世界的生滅而生滅。但我們在這裡要注意,老子說的是“獨立而不改”,他並沒有說“獨立而常住”。“常住”,讓人感覺是指具備形象的實有,但道並不適合以實有稱之。因為它“非心非物”,可是也不能說不是實有,因為它“即心即物”。


“周行而不殆”,它無所不在,在在處處都有道。不論“物”也好,“心”也好,都有它的存在,永遠無窮無盡,遍一切處。“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這個東西是一切宇宙萬有的根本,具足一切的可能性,實在很難用一般世間的語言文字來形容,所以我們中國古代的老祖宗們,不得已,姑且叫它做“道”,以“道”來統括所有萬法的究竟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