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哪位古人的书法最好看?为什么?

莫xxxx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而言喜欢欧体,书法界说:柳骨言肉!我更简单字看着漂亮大家都认识就可以了!


SUN158250350


若从技法论,我更喜欢王羲之《兰亭序》,若从性情论,我更喜欢颜真卿《祭侄文稿》。下面作分点详细讨论。

第一,书法情怀上,王羲之《兰亭序》技法纯熟,颜真卿《祭侄文稿》情怀激烈。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一场雅集中,乘兴而作的。整体平和中庸,不温不火,技法表现淋漓尽致,从欣赏角度而言,风平浪静,怡然自得。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在祭祀亡侄颜季明之前,所作的祭文稿件。颜真卿写此文稿时,情绪激动,悲伤心切,当时心绪跃然纸上,极具宣泄情怀之能事。

第二,表现技法上,王羲之《兰亭序》更平和规矩,颜真卿《祭侄文稿》更激荡潇洒。《兰亭序》以行楷字体为主,行笔平和,气质秀丽,学习上更容易掌握技法。《祭侄文稿》以行草书为主,行笔连绵、意气起伏,为后世文人书法以抒情表意为主作了示范。

第三,作品书写形式上,王羲之《兰亭序》为双钩本,笔法清晰明了。颜真卿《祭侄文稿》为墨迹本,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情怀。《兰亭序》(冯承素本)乃唐人冯承素双钩本,细致入神的将原作刻画纸上,成为真迹下一等,最能看见魏晋笔法的复制品。《祭侄文稿》乃是草稿,因是草稿,所以书写时毫无拘束,披头乱服,是最能见到唐人笔法的经典原作。

第四,创作章法上,王羲之《兰亭序》行笔自然,平和中正,颜真卿《祭侄文稿》连绵错落,大起大落。《兰亭序》因以行楷字体为主,字与字之间少有黏连,可谓笔断意连。《祭侄文稿》则行书连绵,篇幅交错,视觉冲击力更大,情怀起落跌宕。

第五,墨色变化上,王羲之《兰亭序》更温润平和,而颜真卿《祭侄文稿》则尽显干枯浓淡之变化。纵观《兰亭序》,用墨变化不大,以温润均匀为主,偶有飞白干笔,尽显中庸之道;《祭侄文稿》墨色变化丰富,浓淡干湿,展现了书法墨法的博大精深。

第六,笔法上,王羲之《兰亭序》用笔干净利落,颜真卿《祭侄文稿》多用秃笔逆锋。《兰亭序》用笔非常干净利落,有板有眼,起笔收笔,动作一目了然,线质干净秀气。《祭侄文稿》则多用秃笔,笔法更近篆隶,线质古朴浑厚。

综上所述,是我个人对自己喜欢的两件作品对比论述。








新堂的艺术生活


首推秦朝宰相李相。李斯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有书法作品(刻石)传世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传世书法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其次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李阳冰。其工篆书,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主要著作有《三坟记》、《怡亭铭并序》、《城隍庙碑》、《易谦卦》、《滑台新驿记》等。第三当推清朝邓石如,名琰,字石如、顽伯,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篆书文轴》、《篆书中堂》、《游五园诗》等。上述三家我偏好邓石如的小篆,我经常临习邓石如的篆书《千字文》,《弟子规》。我认为邓体小篆结体清丽,修长,线条弹性有力。

小楷主要临习元代赵孟頫和明代文徵明的作品。爱其清秀,亮丽。我意结合两家的特点最后形成自已的风格。








金星753


我本人最喜欢“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字不仅仅是美观好看,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一种风骨,一种气度,一种风韵,一种格调。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所谓“深识书者,唯又观神采,不见字形”,书圣的字却做到了外观与神采的和谐统一,又契合了古人“中庸”之道,书圣以后历代的书法名家和其他学书之人都可以从其汲取营养,无形中王羲之已经成为后世学书人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每个学书人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料。历代书法名家都毫无疑义的将其尊为“书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书法领域却独尊王羲之为“书圣”,可见其在书法领域的重要性和贡献是历代其他书家所无法比拟的。所谓“取法乎上”,本人建议各位书友还是多多研习“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方为上上之策。


慕容長乐


碰到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比如:哪一本字帖最好看?跟提问者问的问题,哪一位古人的书法最好看?其实都大同小异。个人一直以为审美因人而异,每一个个体的成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水平有高有低,人生的经历各异,对于同样的一位书法名家的作品其所表达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书法的起源

我们一般认为:书法在真正成为艺术的时间是在秦代以后,在秦代书法只是一门技术,跟当时的木工、车夫一样的,只是一门凭以养家糊口的职业技能。秦代以后,随着字体的丰富和书家在技法方面的不断累积,人们发现了汉字的造型之美,借此来抒发自身感情,体格,气质,精神等等,从此,书法开始迈入了艺术的殿门。

书法家的产生

能够拥有书法家的称号,并且得到大众所认可的,他不单单在书法方面有过杰出的贡献与创新,并且在人格魅力上得到大家的认同与信服。

而这些条件都能具备的,从古至今,真正具有书法家称号的人寥寥无几。

古代书法家

从书法史的角度来说,从古至今出现的书法家数量数不胜数,历朝历代皆有杰出的大家,虽然在客观上毛笔书写是当时的主要方式,其次书法艺术也是那时代文人的一种风尚。但是,严格来讲,真正对书法历史具有影响力的就寥寥无几了。

篆书

秦代灭六国统一中原,实行“书同文”政策,丞相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其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也称“秦篆”。

李斯 峄山刻石

隶书

隶书萌芽于战国中晚期,历经秦代、西汉历时300多年的不断实践,发展到了东汉是隶书最为鼎盛的时期。从东汉以后,自三国开始,是由隶书转变为真书的过程,魏时期隶书用笔虽然承接了汉代隶书,但是它的结字多为方正,跟汉代诸碑体势已大不相同。

因此,从隶书的角度来讲,它真正的成就是在于碑刻方面。而其间的碑刻大部分都是无名氏所书,很少名字见诸于史册流传下来。

曹全碑

草书

我们今天所讲的草书一般是指小草,其实草书,它是包含着章草、大草或者叫狂草以及小草或者叫今草这三种字体。

1、章草

章草主要有汉简和名家碑帖,如:张芝《秋凉平善帖》、蔡琰《胡笳十八拍》残句、皇象《急就章》、索靖《月仪帖》、卫瓘《顿州帖》、卫恒《一日帖》等等。

吴 皇象《急就篇》

2、狂草与小草

历史上曾有十大草书名家之说,分别为:汉代张芝、东晋“二王”、唐代孙过庭、张旭、怀素、宋代黄庭坚、明代董其昌、王铎、傅山等人为最。

行书

行书的代表人物,我们以天下三大行书为主,它们分别是: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楷书

楷书以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楷书大家为主,分别为:初唐的欧阳询,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以及元代的赵孟頫。

唐 颜真卿《自书告身》

综上所述

以上按照中国五种字体: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为轴,列举了相关的书法大家,而这些书家的书体风格各异,大众也各自有自己所喜欢的书家书体,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谁的书法最好看,那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书法有云


这个问题这么问这么说欠妥。因为每个人的水平认知不一,喜好不同,追求不同,回答谁最好也不同。对书法稍有深入的,也没有这么说这么问的。正所谓一干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也。

史上真行草隶篆众多书家各有风采,具体看你学书在什么阶段。正书有四大家,看你的兴趣。史上就有颜筋柳骨之说。如果你喜欢正大方劲,敦实厚重,整体挺拔遒劲,那不妨学颜;倘爱好瘦骨有力道,不妨学柳。其他二家喜欢的话也并非不可以学。

学行书,当然首推兰亭了。兰亭序,不仅笔法、墨法、技法高超,关键是字字都是动态的,都仿佛似有生命的律动,这是其他书家难以企及的。有人说文征明的兰亭是被捆绑的舞蹈,董其昌的兰亭是病人的扭腰,对比看此言不虚也。其他的如颜如苏学得也不少。

草书大家也不少。飞龙走凤,动如脱兔,张扬、缠绵、躲避、山夫争道,每每观之,总是热血沸腾,乃至心旷神怡。张芝、张旭、王氏父子、黄庭坚、怀素、赵佶、祝允明、傅山、王铎等各具自家面貌,喜欢哪家,学之可也。






抱一而行


"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搂着大树不门见森林,这叫偏食。

当然,精选一家,能够做到继承和发扬,也应该算是一条路子。

无论你是认可一家或者是想汲取百家之长,这里面仍然存在着自己的偏好取向问题,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千差万别的。

既便是书法圈子里面的人,认知偏执的人也非常多。看到与自己不是一条路子的都去大加否定,说东道西,批的一无是处。

书法人简单的说应该算是个有文化的人吧,动不动以文人自居,平时满口的温良恭俭让,大谈什么谦虚谨慎,而实际上呢,则完全不是那么一会事。

唉!

不想说了。。











杨炳升66


我认为王羲之的字最好看,最著名的当属他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了。

看看下面王羲之的字,是不是觉得美翻天了,黑色的墨汁配上淡黄色的纸,透漏出来的一种贵族美,书法线条流畅自然,优美、典雅。结字灵动,活泼像一个优雅的美少女一般好看。点画轻盈,活泼。

比如幽字,中间四字重叠部分,一样的笔画用笔不一样,结构不一样,粗细左粗右细,变化多端。左竖和右竖,左收右放真是看着舒服。

为字笔画较多,整体笔画比较细,看着轻盈活泼、灵动、潇洒、四点连贯贯通,横折一方一圆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还有很多字都很美很流畅很生动很很灵秀,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发图为证。











校傲临风(书画)


宋徽宗的瘦金体。首先他是史上最有艺术细胞的皇帝,宋代是史上经济最好的朝代,他是花最多钱用于美学的皇帝,他把他的一绝的花鸟画的笔法化成书法笔法,他后贫宫美女过万,他把美人的姿态融入笔法,如宝盖头笔法如美人肩,一坚如美人跕脚,他有天下的艺术品,集天下之力的太湖石园,各种美都一一融入了他的字,还有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超脱了其他书法家的中庸圆融,有无限制的极至的美,铁划银钩,兰姿妃态。


欧阳池永


古人书法好的较多,我喜欢草书,所以觉得张旭的书法较好。

张旭 (658--744 )。字伯高,号季明。唐开元吴(今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曾任常熟尉。善书法,以草书为最,时人称为"草圣" 。相传他喜饮酒,常于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甚或用头发沾墨作书,因称"张颠"。他把当时流行的"今草"书体,发展成为笔法放纵,字形繁多变化的"狂草"书体,做到笔未落而意在先,书虽尽而心相连,成为我国狂草书体的奠基人。传说颜真卿曾向他请教楷书。怀素和尚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草书,而以狂草得名,被称为"以狂继颠"或"颠张狂素"。张旭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被唐文宗赞为"三绝"。张旭也能诗,长于七绝。留传下来的书法,正书有碑刻《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墨迹有《草书古诗四帖》。张旭在常熟城区的住地,名醉尉街,沿袭至今。旧居后有洗砚池。另周神庙弄有草圣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