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支特殊的“冲锋队”——会同县上坊村五名返乡大学生党员抗疫的故事

村里有支特殊的“冲锋队”——会同县上坊村五名返乡大学生党员抗疫的故事

通讯员 蒋杰霖 何乐川

在会同县堡子镇上坊村,杨玉琴等5名返乡大学生党员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寒假。他们建立返乡大学生临时党支部,冲到抗疫一线。

“各位父老乡亲,疫情还没结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大家安全健康,明天不要赶集。人群聚集,危险性很大。”2月11日下午6时,天色渐暗,为劝阻村民不要赶集,杨玉琴和搭档杨翔拿着小喇叭,再次穿行在村里。

22岁的杨玉琴是湖南师大大四学生,在校入党。寒假回家,正赶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是党员,疫情防控我有义务和责任,请求编入村党员防疫突击队,和大家一起参与疫情防控!”1月26日早上,刚吃过早饭的杨玉琴就赶到村部报到,请求参战。

“我看到村里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党员有好几个,为了集中力量,2月3日,我们向村党总支申请、报请镇党委同意,成立了返乡大学生临时党支部。”杨玉琴介绍,她所在的返乡大学生临时党支部有5名党员,全部是村里放寒假回家的大学生。

“他们是一支特殊的抗疫‘冲锋队’。”上坊村党总支书记杨玉平介绍,上坊村是一个大村,靠近集镇,经济比较活跃,人员流动多,情况比较复杂。大学生党员为全村抗疫增添了新力量。

“我们服从村党总支统一调配,在村里开展宣传、劝导、排查,参与卫生清扫、给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等。”杨玉琴介绍,由于村子大,骑车宣传转上一圈,得花80分钟。

村里有支特殊的“冲锋队”——会同县上坊村五名返乡大学生党员抗疫的故事

在疫情防控中,村里被切块分片,网格化实施“口袋战术”。杨玉琴和搭档所负责的片区有200余户800余人,一天最少要全面开展早中晚3次集中宣传劝导。一次巡村时,发现有10余村民聚在一起玩牌,屡劝无效。杨玉琴灵机一动,掏出手机说:“你们再打,我给你们拍个照,发给镇政府和派出所。”村民听了,很快散开。

“这群大学生‘小将’很有责任感,视野比村里人开阔,做起事来浑身是劲。”上坊村老党员梁博厚称赞说。

“参与疫情防控,这是我们上的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学到了很多东西。”大学生临时党支部书记、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学生梁春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