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习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家长宅在家里,孩子宅在家里,在没有教师的管理下,学生学习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成为广大家长的心头病,“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疫情期间,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大有可为。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好坏,关键看家长,疫情期间,大多数家长天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对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这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明确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饭,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做作业,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娱乐就可以了。二是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对于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要让孩子起床,自己还懒在床上,这样就失去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意义。三是加强监督,及时奖惩。刚开始可能很多孩子都很难做到,这就需要进行检查督促,奖惩并举,对于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就对其进行奖励,做的不到的地方,实施惩罚,注意惩罚不是打骂孩子,千万不要这么做。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门都开始了很多网上教学,都是全国著名老师的讲课,各个学校也都有相应的授课计划,我们要做的,一是要做好上课准备。很多家长就说了,什么是上课准备,准备什么,直接上不就行了吗?如果是这么认为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上课前要预习课程,根据自身的理解标出课程的内容、重点、难点,以便在上课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听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要根据上课计划认真听课。有了课前的预习,孩子对将要上的课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上课的过程中,就有了侧重点,哪些是自己没有看明白的,哪些是自己要重点把握的,哪些是课程的核心,这样听下来,就能很好的全面把握课程的内容。三是做好作业。作业是复习和巩固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也是对上课质量好坏的良好体现,通过作业的完成,就能弥补孩子感觉自己会了,而又没有掌握的内容。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孩子还没有储备多少知识,这个阶段就是储备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做好正常的学习后,每天一定要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大量的进行积累。一是要给孩子列出阅读的书目。这个不难,网上都有很多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家长只需要下载下来,进行整理就可以了。二是要制定阅读计划。每天抽出一到两个小时,每天规定阅读的内容,对于一篇文章,阅读三到五遍最好,一次一次深入,一次一次理解,每次都会有惊喜出现。三是要坚持写读书笔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一次次的读书笔记,日积月累,孩子的基础就打扎实了,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

通过努力,相信每名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阅读习惯,为成就梦想奠定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