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陳省生


1911年10月28日,陳省身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少年時就喜愛數學,覺得數學既有趣又較容易,並且喜歡獨立思考,自主發展,常常“自己主動去看書,不是老師指定什麼參考書才去看”。從秀州中學[2]畢業後,1922年隨父遷往天津。

1930年,陳省身在南開大學畢業時

1923年進入天津扶輪中學。

1926年從天津扶輪中學畢業。

1926年,陳省身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該系的姜立夫教授對陳省身影響很大。在南開大學學習期間,他還為姜立夫當助教。

193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

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成為中國國內最早的數學研究生之一。

1932年在孫光遠博士指導下,他在《清華大學理科報告》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關於射影微分幾何的《具有一一對應的平面曲線對》。[3]

1932年4月應邀來華講學的漢堡大學教授布拉希克對陳省身影響也不小,使他確定了以微分幾何為以後的研究方向。在清華,陳省身曾經聽過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的課,並且做過當時還是本科生的楊振寧的教師。[4]

1934年夏,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同年,獲得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獎學金(一說受清華大學資助),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漢堡大學數學系留學。

1935年10月完成博士論文《關於網的計算》和《2n維空間中n維流形三重網的不變理論》,在漢堡大學數學討論會論文集上發表。

1936年2月獲科學博士學位;畢業時獎學金還有剩餘,同年夏得到中華文化基金會資助,於是又轉去法國巴黎跟從嘉當(E.Cartan)研究微分幾何。1936年至1937年間在法國幾何學大師E·嘉當那裡從事研究。E·嘉當每兩個星期約陳省身去他家裡談一次,每次一小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師面對面的指導,使陳省身學到了老師的數學語言及思維方式,終身受益。陳省身數十年後回憶這段緊張而愉快的時光時說,“年輕人做學問應該去找這方面最好的人”。[5]

工作階段

1937年夏離開法國經過美國回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

1938年,因抗戰隨學校內遷至雲南昆明,任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組的西南聯合大學教授,講授微分幾何。

12張

國際數學泰斗陳省身

1943年,應美國數學家奧斯瓦爾德維布倫(O.Veblen)之邀,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任為研究員。[6][7]此後兩年間,他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閉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公式的一個簡單內蘊證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奠定了他在數學史中的地位。

1946年抗戰勝利後,陳省身回到上海。

1948年,南京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正式成立,陳省身任代理所長,主持數學所一切工作。他還入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此後兩三年中,他培養了一批青年拓撲學家。

1949年初,中央研究院遷往臺灣,陳省身應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院長奧本海默之邀舉家遷往美國。[6][7]

1949年夏,在芝加哥大學接替了E.P.Lane的教授職位(E.P.Lane正是陳省身的碩士導師孫光遠在美留學時的導師)。

1960年,陳省身受聘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為止。[8]

1961年,陳省身被美國科學院推舉為院士,並加入美國國籍。

1963年至1964年間,擔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

1969年,陳省身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9]

1972年9月,陳省身首次偕夫人回到新中國,與當時中科院院長郭沫若等會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