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时间,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5153人,太吓人,这是什么原因?

无名小卒0328


无论周围有多大的风暴发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安住在“风暴眼”中。

我是傅康,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国家健康管理师,健康塑形教练,这是我的第293篇原创

关键词:诊断分类标准改变。对于湖北防治有重要意义,无需过度恐慌。

今天相信很多关注数据的人和我一样,被湖北的新增数据吓了一跳。怎么忽然间增加了1万4千多例呢?

甚至还有很多微信群在传播关于官方统计数据造假的谣言。有些理性客观的朋友也表示疑问?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婶可忍叔不可忍,撸起袖子我就去寻找答案。

  • 湖北省确诊病例标准改变

根据2月4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湖北省把“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发布数据。

这个方案写得毕竟比较专业,普通人不容易看明白。而这个方案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和昨天到今天的发布数据有密切关系。那就是,湖北省内和省外的病例诊断是有区别的。

对于湖北省外,疫情人群分为两种:确诊的和疑似的。

对于湖北省内,疫情人群分为三种:确诊、临床诊断、疑似的。

这里确诊的指的是通过核酸检测阳性、或者病毒基因测序诊断确诊的。

疑似的就是指具有类似症状,有发热、咳嗽、早期白细胞变化数据这类表现。

而多一个“临床诊断”,那就是疑似病例+拍片观察,有肺炎症状的人群。

换句话说,就是比疑似病例重,已经肺炎了,但还没有通过基因或者核酸检查的人群。

  • 说清楚湖北临床诊断

我理解的是,这种有症状的肺炎,在外省都算疑似,在湖北,如果都算确诊,那医疗资源实在不够,需要分诊以保证医疗资源先给被确诊的病人。这些就先按肺炎观察,现在新的临时医疗机构建立起来、各省援助的医生、医疗资源够了,不管是不是,都先按新病毒来治。

正因为这样,昨天到今天确诊的数据才会出现暴增。

确诊标准的改变对这次新冠病毒肺炎有什么意义?

对于患者来说,可以得到及时的收治。湖北作为疫情重灾区,病毒携带者和传播规模是远远超过其他省份的,前期很多人本身可能就是病毒携带者,但是因为医疗资源的不足,不能纳入确诊名单,无法得到收治。

得益于基建狂魔这十几天的拼命,火神山雷神山以及方舱医院的建立,全国医疗人员不断的进入湖北省支援,医疗资源的全世界扫货,湖北处理疫情的能力和速度得到了提升。

普通人对新增近15000例无需恐慌

湖北省数据放大,实际上是把确诊标准扩大了,扩大了收治的人群,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得到隔离和入院治疗。

事实上,临床诊断的病例,有很多并不一定是新冠病毒肺炎,现在被集中收治,所以看起来数字大。就这个数字来看,过去是确诊你是了,才算,现在是先算你是,再确诊。

#战疫必胜##青云助力 共渡疫情# #关注新型肺炎#


营养教练傅康


刚刚浏览了一下最新的疫情数据,截止到2020年2月13日18点27分,昨日新增病例15153人,相对于12日新增的2022人,新增人数竟然是昨日的7倍。很多人估计都被这一信息吓了一跳,认为疫情突然加重了,其实不然。进一步看看详细信息,会发现在15153例新增病人中, 湖北省占了14840例,其他省份占了313例。


之所以突然增加那么多的新型冠状肺炎病例,主要是因为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了确诊病例数。这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对于湖北省和湖北省外的诊断标准有所区别。对于湖北省,《诊疗方案》中把“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临床诊断病例,也就是说先前那么多疑似病例,只要肺部影像学检查具有肺炎的特征,就判定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这样一来,把确诊病例加上临床诊断病例就得到了一万多的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湖北省是疫情的重灾区,区域中的人被感染的几率远大于外界,而疑似病例数量也不少,再加上新公布的数据把临床诊断病例加上了,所以才会出现2月13日新增15153例新冠病毒感染的数据。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区别在哪里?

先说一下确诊病例,就是对疑似病例做过一个病毒的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证明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者说病毒基因测序和已经知道的病毒高度同源,就可以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而临床诊断病例不需要做核酸检测,只要是这个病人是疑似病例,且肺部影像检测是肺炎的话,就断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因此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没有做病毒核酸检测。但是,反观全国的疑似病例新增人数自2月5日以来持续走低。说明在合理的控制下,被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少了。

非湖北省的新增确诊病例数总体趋势是一直下降的,而且总体的死亡率一直是在2%左右。所以总体来说,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没有恶化,一次大家大可放心。

总之,疫情虽然来势凶猛,但是在国家积极管控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白衣天使的奋斗下,总体来说疫情正在缓解,相信疫情的拐点快要到来了。

最后小结: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增多,主要是因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技术有所提高,而且对于这种疾病的管控也更严格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诊断标准放宽了!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一天原因,全国新增1.5万多的 病例,相信不少人都吓了一跳,说句实在话,如果这1.5万例是平均分布在全国各省的,那么问题就大条了,不过这其中1.4万多例是在湖北,而其余各省份基本是都是处于下降趋势,昨天也就只有湖北出现了突增,之所以这样这主要是因为湖北省的统计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之前,其实湖北省统计的确诊病例是把临床诊断的病例排除在外的。湖北省的数据统计共分三种:(1)发热咳嗽+肺部无阴影=疑似;(2)发热咳嗽+肺部阴影+核酸阴性=临床诊断;(3)两次核酸阳性=确诊。在2月12日之前,湖北地区的确诊病例是没有把临床诊断病例统计在内。

当然这个并非说是湖北有意而为之,因为这些临床表现,很多病毒性肺炎都会引起,但病毒性肺炎不一定就是新冠肺炎。把临床诊断纳入确诊案例,在现实中,只适用于在疫情集中地区,是特殊时期采用的方法,因为这样有助于疫情的防治(类似于宁可错判,不要错漏,减少病毒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威胁),所以这个方式对于其他疫情较轻的地区并不适用,因为这样的话容易引起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毕竟疫情较轻的地区,其他病毒性因素引起的肺部影响概率更高)。

其实在2020年2月4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就已经把湖北省和湖北省外地区的诊断标准做了区分,当时要求湖北省增加设立统计“临床诊断病例”标准,这个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昨天湖北之所以新增,只不过是把这部分直接纳入了确诊病例而已,这是原来就已经存在的数据,扣除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湖北昨天只新增了1508例,与之前几天基本持平,所以大家无须过于担忧,对此湖北省卫健委今日也在官网上做了解释说明。


鲤行者


数据增加,是统计标准放宽了,并非疫情暴发增加。

据刚刚看到更新的数据,截至 2020-02-13 14:09 全国疫情数据统计,较现存确诊52524人,昨日+13724人;现存疑似16067,较昨日+3342;累计确诊59885人,较昨日+15155。全国新增确诊人数内一天猛增到15155人,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确诊病例的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官方报道的数据里出现了一个“临床诊断病例”的概念。使得统计的口径变得更宽了。

其实早在2020年2月4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就已经把湖北省和湖北省外地区的诊断标准做了区分,湖北省增加了“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所谓“临床诊断病例”就是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运用这一标准,原来大量病原学检查阴性、肺炎影像学特征与确诊病例一样的疑似病例,按临床诊断病例标准,就成为了确诊病例。所以变化是数据统计口径,而非真正病毒暴发增加,截至 2020-02-13 14:09 全国疫情数据统计,全国真正增加的确诊实际是15155-13724=1431。与之前相比基本平稳,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从最近湖北相关领导人的更换,以及全国各地不断增援湖北,湖北的疫情也正在往好的方面转变:

1、在湖北省,包括武汉市在内的很多城市,存留的疑似病人中,可以转化为”临床诊断病例“的,可能仍然数量巨大。未来几天内,应该还能继续看到新增确诊人数居高不下,与此同时,疑似病例总数继续下降。这说明湖北大量的新冠状病人得到了更好的隔离防护与治疗,这正是全国人民期盼的结果。

2、武汉市、黄岗等城市正在进行的拉网式筛查,有助于进一步尽量把所有有嫌疑的患者尽快实施隔离。未来如果继续出现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的升高,也不一定说明是坏事。反而更好保护了未感染的易感人群。

3、 诊断的标准要放宽,集中隔离与治疗的进行,有利于患者的隔离防护、观察与治疗,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也减轻基层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负担。提供疫情防控的效率。

4 、拐点什么时候出现?现在讨论还为时过早。但全国各地进行拉网式筛查与防控工作的普及开展,我们相信拐点出现一时间会大大加快。


普外科李家大夫


如果你提问的数据确切无误,在太下人的心情之余更大的应该是庆辛和期盼。庆幸二位院士预判的精准,庆幸党中央听取院士建议后果断严格的防控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庆幸伟大的医护人员把疫情死死的围困于始发地,没有灾难性的扩散和祸害全国人民。

除湖北武汉疫源地之外,也就是说还有30个省新增313列,这是不幸也是万幸。现在是二期暴发高峰,湖北一天新增14840例,与之比较,充分说明防控措施很成功。重灾区有三位顶尖的疫控专家坐阵,还有强大的解放军医疗团队及无数的仁人志士,战疫决胜,指日可待。后方的医护人员,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认真负责,竭尽全力,全民一心战疫,完胜只争朝夕。

祖国加油,武汉加油,全国人民加油。











董满宪


2020年2月12日0时到24时,武汉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13436例!!!,这一天武汉市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天的时间会增加这么多病例呢?

通过查阅相关数据,我们发现新增病例都包含了临床诊断病例,也就是说自2020年2月12日起,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标准发生了变化。如果仅仅只是以检测结果来判定,武汉市2月12日新增确诊1072例。

最初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标准是以核酸检测为主,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确诊为新冠肺炎,后来又发现核酸检测有一部分病例漏检的情况,将CT结果也添加到确诊的标准之中,随着湖北以外地区确诊病例8连降的到来,武汉地区的新增病例依然居高不下,为了彻底阻断疫情的蔓延,自2月12日起,湖北才把临床诊断结果加入到公布的结果中。

那么,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呢?临床诊断病例就是把临床症状中,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部分鼻塞、流涕等外在表现,CT结果呈现肺炎反应但核酸检测还未确诊的大部分疑似病人作为临床确诊病例来看待。因为根据之前的检测结果来看,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病人需要用核酸检测2次,3次,甚至有的病人需要检测4次,5次才能确诊的高度疑似病例,病人迟迟不确诊,很容易让这部分病人在社会上造成大范围的传播,不利于疫情的控制。将这些高度疑似的病人作为确诊病例隔离治疗,有助于控制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峰值即将到来,拐点何时出现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只有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控制一切传染源,这场疫情才能提前控制,尽早结束,我们也才能回归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来。


暖暖的流云


在昨天公布的2020.2.12 0时到24时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天之内,全国确诊人数增加15000多例,其中湖北地区新增14840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湖北地区确诊病例的纳入标准发生了变化,把临床诊断病例也纳入确诊病例导致的,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所谓临床确诊病例是指,在疫情高发的湖北地区,对于缺乏核酸学监测结果或基因测序结果的人群,在出现相信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后,如果影像学检查出现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征象,即可临床诊断。

之所以要将临床诊断纳入确诊病例的原因是由于:①核酸检查本身存在假阴性,一些患者多次核酸检查都为阴性;②湖北地区本身为疫情高发地区,患病人数多;③避免患者延误治疗时机。所以,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是个好事情,证明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得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大家好,我是波波医生,目前战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我来回答一下!

这个春节乃至这个春天显得那么的不平凡,大家宅在家,我想很多人每天早上醒来都要第一时间打开手机关注最新的疫情变化,看看新增的确诊病人是不是较前一日有所减少,也希望疫情早日被控制,早日结束,这样大家就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社会也会恢复应有的秩序。

但是2月13日早晨,大家醒来看到数据的时候,估计都惊呆了了,为啥确诊病人数一下子增加了一万多?确诊人数直接逼近6万!估计大家都下巴掉了吧。

其实大家不必惊慌,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数据:

相比于2月12日,2月13日的数据增加了15153人。是不是很吓人?其实不是的。我们再来看看湖北的数据:

湖北增加了14840人。全国增加了15153人,15153-14840=313人!也就是说全国出湖北外的其他地方才增加313人,已经九连降了!!!这是不是可以庆祝呢?

湖北数字很大,其实不必害怕,这与最新的诊疗指南改变有关,以前都是以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但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案例,有流行病学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典型的CT影像学改变,但是咽拭子核酸检测多次阴性,这对我们的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通过相关文献以及临床的实际工作,咽拭子的准确率只有50%左右,因为已经将以往的《新冠肺炎诊疗指南》进行了修订。

因此湖北的最新诊疗指南是,只有要有流行病学史,有临床表现和CT影像学改变就可确诊,我们把这样的确诊叫做“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很常见。

其实这样对我们疫情防控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咽拭子核酸检测有一个灵敏度的问题,有一个阈值,病人本来会向空气中排毒,但是采集咽拭子的时候值很低,低于阈值,我们判定为阴性,这就使我们失去了对病人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和机会,加大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采取这样的措施对我们来说属于好消息,对病人来说也是好消息,我们可以对病人采取隔离的措施,病人也可以提前得到救治。

虽然今天的数据看起来很吓人,但是我相信明天的数据就会下去,所以大家还是好好的保护自己,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战胜疫情。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们在一线工作有很多难度,有些病人不配合我们医生的工作,比如“临床诊断”为新冠肺炎,但是核酸阴性,病人说想回家等等。我希望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心一意的去扑灭疫情,但是我们工作中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给病人磨嘴皮子,解释,希望他们配合我们工作,增加了工作量,也浪费时间。

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疫情,大家相互鼓励,加油!

评论区“加油”为我们加油打气!


波波医生说健康


这是统计口径的调整,不必担心:在湖北确诊病例里加上了临床诊断案例而已。这是国家根据湖北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作出的必要调整,但这也意味着在二月下旬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的拐点快要到来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第五版的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湖北的病例统计口径作了调整。此前的新冠肺炎病例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大类,但是在2月12日新版的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湖北省增加了临床诊断案例:即使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阳性,但是具肺炎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的患者。按照这一标准,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修正了诊断结果,将疑似病例中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的纳入临床诊断案例,进而也纳入到了确诊病例中。所以湖北省一天之中新增的14840例中有13332例是临床诊断案例,如果剔除了临床诊断案例则新增案例是1508例,相对于前天是下降的。而随着临床诊断病例上升,疑似病例也在下降。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疫情的拐点在二月下旬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新冠病毒这种新型病毒比较狡猾,有的能够躲过核酸检测,此前核酸检测迟迟不呈现阳性的病人确实存在,如果不将这部分隔离而放入社会上的话,疫情有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将这部分病例也纳入确诊病例的范围,可以早隔离早治疗。应对这种突发的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一是要及时隔离患病人群,阻断病毒传播的直接渠道。二是控制人员的流动,避免潜在感染者的传播,尤其是避免在传播过程中的病毒变异。三是大规模的防疫和消毒。在这几方面,自1月23日以来中国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最好,所以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的趋势。目前除了湖北省的新增案例已经连续六天呈下降趋势,随着对湖北临床诊断案例防控工作的加强,湖北省的新增案例也将呈下降趋势,二月下旬的疫情防控拐点是可以出现的。


云霄飞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