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戰疫記⑧丨武岡一位村醫的第25天戰“疫”經歷

編者按:他們是鄉村戰疫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村民“最後一米”的健康防護。他們是村醫,甚至是戰疫中“全村的希望”。紅網時刻聯合各縣級融媒中心記者推出系列報道《村醫戰“疫”記》,聚焦湖南各地普通村醫的“戰疫”日常。

村医战疫记⑧丨武冈一位村医的第25天战“疫”经历

下鄉就診。

村医战疫记⑧丨武冈一位村医的第25天战“疫”经历

為村民做日常檢測。

紅網時刻記者 陳綱 通訊員 羅建峰 武岡融媒中心記者 劉凡 武岡報道

2月14日早上9點,武岡市雙牌鎮白竹村的村醫吳國文像往常一樣,準時來到從河南返鄉的村民王某華家裡,給他測量體溫,詢問他的健康狀況。然後把當天的體溫、健康等資料信息全部記錄在一張登記表格中。

吳國文:“最近你的身體一切正常嗎?有沒有咳嗽的現象?記得不要出門啊,要戴好口罩。”

王某華:“現在我的身體很正常,沒有咳嗽,感謝你的關心。”

從2月3日到現在已經過去10多天時間,吳國文每天兩次來到王某華的家中,給他測量體溫,叮囑一些注意事項,特別是反覆告知王某華,一定要做好隔離措施,不能私自出門,不能接觸其他人員。

王某華:“當初我覺得有點不太適應,吳醫生每天都會往我家裡面跑,他一來到家裡就問長問短。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很正常,沒有什麼問題,吳醫生太過於擔心了。”

但是讓王某華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吳醫生又打來了電話,說他已經到了家門口,過來測量體溫。

王某華:“吳醫生日復一日地按時來到家裡,給我測量體溫,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我當初覺得吳醫生太過敏感了,但是現在想來,是我誤會他了,吳醫生完全是為了我的身體著想。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憑他的這份堅守,我們都很感動,感謝吳醫生為我們這些返鄉人員所做的一切。”

白竹村地處偏遠,為三縣交界之地,吳國文的工作職責是每天為這些從外地返鄉的村民測量體溫,交代隔離期間的注意事項,講解預防病毒的方法。從大年三十開始,吳國文每天都是早上出門,晚上八九點才能到家。

吳國文:“因為我以前做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每天早上就出門,晚上才能回到家裡。每次出門的時候,家裡人都會提醒我要記得拿上口服的藥物,而且每天按時會打電話讓我準時服藥。”

作為一名做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病人,吳醫生自己卻忘記了休息,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吳國文:“現在這個非常時期,我要義不容辭地出來做工作,要對我們的老百姓負責嘛。”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武岡市的村級醫生在當地黨委和政府及衛生院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堅守工作崗位,夜以繼日地奮戰在這場防控戰“疫”中,對轄區內返鄉人員進行地毯式排查,建立了疫情監測防控臺帳,充分發揮“四員”優勢,守住農村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

吳國文說道,我們村醫在日常工作中,當好摸底排查“先鋒員”。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與鄉村幹部一同入戶對轄區內“兩史人員”進行摸排,準確掌握疫情監測情況,建立監測對象臺賬。同時,我們還要當好防控知識“宣傳員”。上門入戶宣講疫情防控基本常識,發放宣傳資料,及時解答村民的疑惑,疏導村民恐慌心理,引導村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當好重點對象“監測員”。嚴格落實“二包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即村幹部負責做思想工作,村醫負責檢測、醫務服務),堅持每日早晚上門兩次,對“兩史”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症狀詢問,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當好服務村民“勤務員”。主動開展“暖心”服務,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上門問診送藥服務,與黨員突擊隊一起,幫助解決村民生活、就醫、交通等困難。

像吳國文一樣,雙牌鎮四龍村村醫王宏虎每天都會對湖北返鄉的隔離人員劉彩霞進行體溫檢測,同時,積極安撫她和家人的思想情緒,並叮囑他們要做好防範事項。劉彩霞對村醫王宏虎的敬業精神讚許有加:“村醫每天都到家裡來給我們測量體溫,這種辦法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大家的安全,我們都非常理解和支持,謝謝村醫對我們的關懷。”

在武岡,許多像吳國文這樣的村醫堅守工作崗位,對轄區內返鄉人員進行地毯式排查,建立了疫情監測防控臺帳,守住了農村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