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有什么施肥特点,如何施肥才能保证后期产量?

老陈的种植经


小麦是我们国家主要的粮食作物,长城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均可见小麦的身影,其一生需要经历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10个不同的时期,同时还需要吸收水分、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才能完成根、茎、叶、花、穗等器官的生长与成熟。

由于各个栽培区域、不同的农户、不同的地段自然环境、土壤肥力、施肥措施、返青小麦的长势不尽相同,对于返青期到拔节期小麦的施肥,应该综合考虑小麦整体的需肥特性、返青期麦苗的生长情况,才能较好的保证小麦后期的产量。


一、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对于肥料的需求主要侧重于氮、磷、钾三种营养物质。根据农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资料显示,每生产100kg的小麦子粒,需要吸收纯氮3.1kg左右,纯磷1.1kg左右,纯钾3.2kg左右,三者的比例约为2.8:1:3.0。需肥量因自然环境、产量水平、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对于氮、磷、钾三种物质的吸收是随着生长不断变化的,一般在小麦起身以前,对于三种物质的需求量较小;起身以后的小麦,随着茎、叶等部位的不断生长发育,对于三种物质的需求量开始加大,尤其在拔节期到孕穗期之间,对于氮、磷、钾三种物质的需求量最大;到了小麦的生长后期,对于钾元素的需求量开始降低或者出现排外的现象,对于氮、磷两种元素吸收逐渐进入最大。

二、返青期到拔节期小麦施肥技术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小麦在入冬前形成壮苗和能够较好的完成分蘖,在播种前后会施入一定量的底肥和种肥,冬前还会施入一定量的分蘖肥,因此冬天过后小麦的生长情况受环境、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长势,虽然进入返青期后是小麦重要的追肥时期,但仍然需要区分弱苗、壮苗、旺苗三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

1、壮苗的识别与施肥

壮苗是指返青早,叶片青绿。次生根数量较多(20条以上),已经完成三叶以上分蘖成穗目标的小麦,由于此类麦苗生长状况良好,在管理与施肥上应当防止其再次进行分蘖,对氮磷钾等营养物质造成浪费。

对于偏旺的壮苗可以进行镇压后再施肥;其它情况的壮苗在起身期可根据田间情况,少施肥或者不施肥,等到起身后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追肥,需要注意的是追肥的时间不能过晚,否则容易出现小麦贪青晚熟的情况。

2、弱苗的识别与施肥

弱苗是指春季麦苗返青后分蘖大小不齐,叶片窄小、颜色淡、数量少,生长速度较慢等长势较弱或分蘖不足的小麦。出现弱苗的主要原因分为三种,分别是肥料不足、播种过晚和播种较早,根据不同情况形成的弱苗,应当采取不同的追肥方式。

由于前期施肥较少、或未施肥、土壤肥力较差等因素引起的,应当及早的进行浇水与施肥促进;前期已经施肥充足,由于播种较晚引起的弱苗,可以将施肥推迟到小麦起身以后再进行施肥;由于播种较早,前期播种量较大,土壤肥力较高等因素引起的假旺苗,应当先进行疏苗再进行追肥。

对于弱苗进入拔节期后,一般都应当进行浇水与施肥,从而促进小麦由弱转壮.


3、旺苗的识别与施肥

旺苗是指长势过强、叶色墨绿、春季分蘖较多,冬前已经超过三叶以上分蘖成穗目标的小麦。此类麦苗拔节速度快。群体较大,田间很容易出现透光和通风较差的情况,在管理上应当以控旺为主,返青期不宜施肥和浇水,具体的施肥和浇水时间可以推迟至拔节后进行。

对于旺苗可以采取中耕断根的方式控旺,也可喷施矮壮素等药剂进行控旺,浇水与施肥的时间可在把节后第2节长度固定时进行。对于播种较早,播种量大,施肥过多,冻害严重的旺苗,可提前进行浇水与施肥。

三、孕穗期小麦管理技术

拔节期过后小麦很快会进入孕穗期,经过前期的肥水措施管理仍然长势弱的麦苗,此时还可以结合浇水、追施氮肥促进小麦的生长,不过追肥的时间时间不能过晚、追肥的量不能过大(纯氮3-5kg),避免小麦由于追肥出现贪青晚熟的情况。对于长势较旺而土壤肥力较高的麦田,不可在进行追肥,浇水的时间适宜推迟;其它生长发育较为正常的小麦,不适宜再次进行追肥但仍需要进行浇水。

眼下春天很快就要来了,我相信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也会过去,接下来大家都会有的忙了哈!建议对于进入返青期的小麦,先进行田间诊断确认小麦的长势情况后,采取与之对应的施肥方式,为小麦及时的补充肥料,避免施肥过早、过晚等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由于水平有限,图片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各位朋友留言讨论。


蔬菜与花朵


小麦返青期是指天气回暖,气温到达2-4摄氏度以上,小麦田有一半心叶长出1-2cm的时期,这是小麦生长的一个关键时期,要注意管理技术与养分的补充,小麦返青期到底用什么肥最好呢?作为一名多年的小麦种植户,我觉得返青期的施肥,要结合苗情、土壤、天气状况综合考虑。

一、根据苗情施肥。

1、如果苗情长势较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在越冬时是否受到了冻害,如果是受到冻害造成的苗弱,要及时的趁墒追肥,可使用沃叶高氮型粉剂复合肥(30-10-10)15kg/亩,或者使用麦粮专用叶面肥60g+磷酸二氢钾40g,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施,都可以补充养分,快速恢复小麦的长势。

2、如果返青期长势健壮,这就表明小麦在秋冬季节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群体,这个时期只要没有表现出脱肥现象,返青期就可以少用肥或者不用肥,以免小麦的群体过大影响后期的长势。

二、根据土壤施肥。

1、特别是在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应当多施肥,如果沙土地施肥不足,对后期的孕穗、籽粒形成以及小麦的千粒重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沙土地在返青期可以使用尿素20kg/亩或沃叶高氮粉剂复合肥2kg/亩

2、如果小麦所种植的土壤是黏土地,根据黏土地的特性,施肥效果相对与沙土地来说较差,此时的小麦田应少量使用返青肥,亩肥量减少为尿素10kg或沃叶高氮粉剂复合肥(30-10-10)10kg,孕穗期还可以用沃叶磷酸二氢钾40g+麦粮专用叶面肥60g,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施。黏土地要控制用肥量,如果用肥过多会造成小麦后期的贪青、晚熟,甚至倒伏。

三、根据天气状况施肥。

1、返青期间,如果遇到干旱天气,要在施肥之后及时浇水,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2、返青期间,如果遇到雷雨天气,施肥的时候要用专用的施肥器进行沟施,严禁在下雨时进行撒施,撒施会造成肥料的浪费、利用率降低,还会出现烧苗、烧叶的现象,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后期的产量。

返青期是决定有效分孽数的关键时期,用肥不当,很容易造成小麦的有效分孽减少,由于春季新生根系较差,会影响小麦田的整体长势和穗粒数,从而影响小麦后期的产量。前年,在返青期没有掌握好施肥技术,麦田的整体长势都比较差,分蘖数也不多,产量也不高,作为一个过来人,要提醒各位,返青期要培育壮苗,保证增加有效分孽、小麦穗球,达到小麦穗大,籽粒饱满,千粒重高,为小麦的丰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阿杜在港城


进入二月,春风在与寒流的交战中逐渐占据上风,气温缓慢上升,沉睡的麦苗被唤醒,渐渐有了绿意。小麦返青.起身、拔节生长期一步步到来,又到施肥浇地时间了。

小麦返青至拔节是小麦的重要时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决定了小麦未来长势长相直至产量的高低。它的需肥特点是什么样,如何才能保证后期产量呢?

小麦是喜磷作物,所以底肥以高磷为主,或二铵或复合肥皆是如此。而返青至拔节期即进入小麦生长发育旺盛期,氮肥需求量显著提升。缺氮将造成麦苗生长缓慢发黄苗稀苗弱现象。生产实践中不乏这样的实例。苗稀苗黄的麦田通过返青起身期的追肥而后大变样,打算毁种的麦田也能获得不错的产量。这个时候的追肥太重要了,一定要重视。

如何施肥,用什么肥,施肥多少才能既保证产量又不浪费呢?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因苗而定。弱苗苗稀地早浇地施肥,促进弱苗变壮,提高春分孽的成活率,增加群体量,以便不减产或少减产。对于群体大生长旺盛的麦田可稍晚施肥,掌握在拔节以前完成绩即可,保证苗基数和冬前分孽量即能达到应有的产量。追肥不能晚于拔节前,否则会造成损失,影响产量的。

追肥所用化肥品种很多,如尿素、氢铵、含硫追肥及氯化铵、含钾氮肥等。但以尿素为重,含硫追肥(硫酸铵及含硫其它小麦追肥)次之,也有用含钾的二元复合肥(高氮低钾)。具体用法用量根据土质、麦苗长相、当地施肥特点而定。沙土地用量偏多一些,二次追肥前期重后期少(拔节后期);粘土地黑土地我们这里都是一炮轰(追一次)。尿素用量60斤左右(好地),其它肥料因肥而定。

‘‘春风又绿江南岸’’,农时不等人,希望在做好肺炎防控的同时谋划好小麦的追肥管理,祝你有个好收成!


无名三农人


小麦返青到到拔节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只有根据小麦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才能夺得小麦高产。

返青期施肥主要是为了壮苗、增蘖,防止节间过长,这一阶段是否需要施肥要根据小麦播种时间、麦田群体大小和苗情来决定:返青初期亩茎蘖苗不足30万的田块,则播种早、出苗少或苗期生长差的田块,适当施肥。晚播麦田播种时气温低,小麦发芽出苗迟,根系出生晚,施入土中的基肥被吸收的量较少,这些肥料直到春季气温回升后才慢慢被大量吸收。这些田块除非麦苗有落黄迹象,否则一般不要施用返青肥;对弱苗和群体不足的田块施返青肥。如果田间小麦群体过大就不要施肥。每亩地茎蘖苗超过30万的田块,如果小麦叶色正常,一般不施返青肥;如果小麦麦苗叶色偏黄,则可以酌施肥料,但要严格控制用量,一般根据小麦前期施肥情况,每亩施5-10公斤尿素。

而在小麦拔节期施肥主要是为了保蘖促穗,防止节间过长,要求根据田地群体大小来施拔节肥:拔节期田间主茎和3叶以上大分蘖每亩数量不足35万的田块,如果小分蘖数量不多,则要早施拔节肥,以提高分蘖成穗数量。如果拔节初期麦苗叶色正常不落黄,施肥时则要分两次,拔节初期少量施肥,等第二节间基本定长、第三节间拔长时再施肥,以促进大穗形成。如果拔节初期麦苗叶色较黄,苗弱,则可以一次性施拔节孕穗肥。拔节孕穗除了施用氮肥之外,还可以增施钾肥。


xiulingZhang


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有什么施肥特点,如何施肥才能保证后期产量?

小麦返青期即早春管理,施肥浇水情况,要依据麦田苗情、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以及气候特点、农时科学应变,因地块区别对待。掌握恰当合理的水肥管理时机。有以下四点。

一、看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好(如年前雨雪多,土壤墒情持水量相对在65%以上)、苗壮苗旺、群体大,可不急于施肥浇水,应推迟至起身后期或拔节初期追肥浇水,前期以控为主。

二、看苗情。提高年前分蘖质量,控制春生分蘖,保根系发育,培养壮秆大穗。弱苗、黄苗、或冻害严重的,返青期要进行施肥浇水管理,以促为主。群体小的晚播麦返青期管理,注意采取锄划镇压、保温保墒促早返青与分蘖。

三、气候情况。如气温、降雨多寡及水利条件等。正常麦田水肥施用过早并不好,易使群体失控、田间郁蔽、病害加重、麦脚不利落、无效小穗增加和倒伏。

四、病虫害情况。春季返青期,如冬春干旱时易发生麦蜘蛛为害,起身期后有麦叶蜂、麦秆蝇、潜叶蝇及吸浆虫幼虫等,要及时防治,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不抗病品种,初生根易感纹枯病、根腐病等,喷药防治的同时可浇水施肥,可刺激生根发育。

施追肥浇水,施肥量看苗情,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春季第一水浇地不需水量过大。返青水浇水晚到拔节才浇水的,可酌量增加施肥量。结合浇水亩施尿素20~25公斤。返青期水肥要在气温5°C以上时进行。另注意,返青期化学除草。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我是江苏徐州的农村人

首先需要知道返青期:1、因为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所以小麦返青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在2月底至3月底左右。2、返青其实就是指小麦越冬以后,麦苗越冬叶与心叶开始恢复生长逐渐变成绿色,因为季节气温不是很稳定,忽冷忽热,昼夜温差较大,需适当较水,防止麦苗冻伤。

其次需要知道拔节期:以节间长出地面2厘米左右为拔节期的主要标志, 进入拔节以后,分蘖迅速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界限逐渐分明,以拔节期到抽穗前是小麦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穗叶茎等器官同时并进,叶面积及茎穗的长度和体积成倍或几十倍增长,干物质积累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

施肥主要是尿素为主,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磷肥、钾肥,一般情况下,正常的麦田追施尿毒10-15kg/亩,需要磷肥或钾肥,可追施磷酸二铵5kg/亩,另外,如果土壤较肥沃的地块,小麦长势好,追肥量可适当减少,比如5-8kg/亩,相反,如果是比较贫瘠的地块,小麦长势较弱,追肥量可适当增加,比如15-20kg/亩。

特别注意:根据苗情施好返青拔节肥(消除春季施肥会贪青迟熟的误区),看苗情长势一般在3月15日至3月25日,亩量尿素20公斤,对于长情示弱及落黄田地,应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亩量尿素10到15公斤,促进分蘖,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再施尿素十公斤左右,促分蘖成穗。

疫情面前一切安全第一。






农村大阳阳Baby


立春之后,天气开始一天天暖起来了,不需多日,冬小麦就该浇水施肥了。题主问: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有什么特点,如何施肥才能保证后期产量?但我想说,通过施肥保证小麦高产,应当是一种系统性综合措施,单纯地讨论小麦返青到拔节如何施肥才能保证后期产量,可能意义并不是很大。想要小麦实现高产,综合考虑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才更实用,也更有意义。

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的特点及追肥的施用

冬小麦越冬后,从返青期到拔节期所经历的时间非常短。一般来说,越冬后的小麦,在天暖后首个新生叶长出1——2厘米时,便开始进入了返青拔节的过程。在这一极短的过程内,是小麦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期会决定穗数和穗上小花分化的多少以及是否会退化。最终小麦亩产的多与少,此期也是重要的决定时期。

在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麦农管理小麦的重点应该是控制小麦的无效分蘖,保证有效分蘖形成的数量,尽量促使小麦多分化小花,增加最后的穗粒数,并因此促使小麦增产。

具体到科学施肥来说,小麦在播种前施足基肥的情况下,春季追肥,要根据不同麦田麦苗的长势具体决定。生长正常的麦田,在返青期,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酸氢铵30——40公斤,这样就能保证足够的分蘖数,增多群体。在某些晚播麦田或者是麦苗生长较差的地块,可在拔节期再追施尿素10公斤,或碳酸氢铵30公斤,这样追肥对促成弱势麦田成穗,增加穗粒重,夺得小麦高产有极好的作用。

对小麦 施用少量锌肥和硼肥有增产效果。锌肥如果是作为根外喷施的话,应该在小麦苗期或拔节期,使用0.2%硫酸锌溶液,喷施1——2次,每亩使用溶液50升,共用硫酸锌100——200克。硼肥在小麦上作为追肥使用时,100克硼砂用100升清水溶解成0.1%的硼砂溶液,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喷施,每亩使用药液50——75升。

小麦科学施肥需要将农家肥与化肥合理配合

根据科学测定,一般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约需氮素3公斤,磷素1——1.5公斤,钾素2——4公斤。

由于小麦需肥较多,营养期较长,一方面要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不断供给营养,另一方面要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保证有足够的养分。因此,在对小麦肥料的施用上,需要把肥效慢的农家肥和速效型化肥合理配合,才能保证小麦高产对养分的不断需求。

有实验资料证明,在对小麦配合施用农家肥和化肥时,每亩产量350——400公斤的麦田,农家肥施用3000——4000公斤,氮素使用12——17公斤,磷素使用10——12公斤的配合施用方法效果较好。

麦农想要小麦高产,需要将氮、磷、钾、锌、硼肥适量施用

1、小麦氮肥的合理施用。小麦是需要氮肥较多的作物,氮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但氮肥的施用效果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小麦每亩产量4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每亩应施氮素10——11公斤,相当于尿素21.7——24公斤,或碳酸氢铵60公斤。每亩产量350——400公斤的中产田,每亩应施氮素11——12公斤,每亩产量350公斤以下的低产田,每亩需要施用氮素12——14公斤。也就是说土壤肥力低、产量基础差的麦田,氮肥用量要适当增加。

2、磷肥的合理施用。磷素是小麦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受过去施肥习惯的影响,尤其是受农家肥用量少,速效氮肥施用多的影响,一些麦田土壤出现了严重缺磷、施用氮素不增产的现象。因此,对麦田施用磷素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小麦每亩施磷用量在7——10公斤。但具体施用时,应当考虑因地制宜。

3、钾肥的合理施用。小麦施用适量钾素,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还有促进植株健壮、秆粗、穗多、籽粒饱满、减轻倒伏、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有实验证实,小麦每亩施钾素4公斤,结果增产27.6公斤。

4、氮、磷、钾配合施用增产效果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曾经做过多年的小麦施肥与增产的科学实验,结果表明,将氮、磷、钾配合起来给小麦施用,增产效果最好。

5、锌肥、硼肥的合理施用。锌肥除了作为追肥返青后喷施外,更主要的是与氮肥掺混用作基肥,每亩使用硫酸锌1公斤。或用作拌种,每500克种子使用硫酸锌2克。硼肥用作基肥,每亩使用硼砂0.5——1公斤拌细土15——25公斤撒施后翻耕入土。拌种时每公斤种子使用硼砂2克,加入种子量1/10的清水搅拌均匀后喷洒种子,晾干后播种。

追求小麦高产,需要科学施用基肥

小麦施用基肥,一般应当以农家肥为主,配合磷、钾化肥,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20毫克/千克的地块,可亩施过磷酸钙30——50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50毫克/千克的地块,可亩施氯化钾5——10公斤。假如农家肥数量不多,可施用碳酸氢铵30——40公斤。基肥需要均匀撒施并翻入土壤,才能为小麦增产打下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有什么特点,如何施肥才能保证后期产量”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乡村萤火虫


现阶段我国冬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期,返青期至拔节期施肥应该根据田间具体苗情确定:1、如果返青期麦田田间茎蘖数适宜100-120万,建议不施返青肥,拔节期重施孕穗肥,争取大穗;2、如果田间茎蘖数不足90万,甚至更低,建议迅速施返青肥15-20斤/亩尿素,促多分蘖、分蘖成穗,拔节期仍然重施孕穗肥;3、如果田间群体过大、生长过旺,建议采取控旺措施如镇压等,拔节期施足穗肥同时喷施调节剂控制株高,防止后期倒伏。


双全居士农业人


小麦起源于亚洲的西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公元前15000——10000年,人类已开始种植小麦。我国栽培小麦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宝贵的商品粮,而且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很适合人体生理的需要。因此,发展小麦生产,对实现国民经济规划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返青期的施肥:

1.早春追肥 对中、低水平的麦田,麦苗生长较弱,在返青期结合中耕,每亩追施尿素10斤左右,或硫铵20斤,或碳铵30斤,这些速效氮肥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亩穗数,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从土壤解冻到拔节前的一个月里,也可以追施人粪尿。据测定,每千斤人粪尿约相当于25斤硫铵。在化肥不足时,应重视人粪尿的施用。

碳铵挥发性强,施用时以穴施为宜。

对肥地壮苗,可不施返青肥。但对年前旺苗,主茎冻死,严重脱肥的麦田,可酌情追肥。

二、起身拔节期的施肥:

起身拔节期对产量水平较低的弱苗,如未追施返青肥,也未浇好返青水时,则应在起身至拔节期间,尽早追肥,每亩施尿素15斤或者碳铵30斤左右。缺墒时配合浇水,并注意松土保墒。因为起身的肥水,能延缓分蘖的两极分化,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和增加每亩穗数,但不增加新生分蘖;同时对促进幼穗小花分化,争取穗大粒多也有显著作用。

对施过返青肥,但起身后群体仍然偏小,叶色较淡,空心蘖出现较早的麦田,这说明肥水仍然不足,可在拔节前再次追肥、浇水,配合中耕松土,一般每亩可在返青追肥的基础上,追施尿素15——20斤或碳铵30——40斤。

对肥水充足的旺苗,必须看地力,看管理基础,看麦苗长相,采取相应措施,巧管、细管。这类麦田应控制返青期肥水,并深耕或耧耠3——4寸,适当断根,控制生长。若深耕锄后群体仍有增加,在拔节初期可再次深锄。也可在返青期,当茎部开始伸长,,但尚未露出地面时,适当进行镇压。还可再临拔节前喷施1——2次啊0.25%——0.4%的矮壮素,每亩药液100斤。这些措施均有壮杆防倒的效果。总之,旺苗在返青时主要是控,若效果显著,群体适宜,则可在主茎第三节伸长时追肥浇水。此时追肥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贪青晚熟。有些肥力基础较好,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生长旺盛的麦苗,也可只对少量生长较弱地块,点片补施少量肥料。至于因播量过大而形成的假旺苗,应该疏苗,然后酌情追肥浇水或喷矮壮素,以免杆弱易倒伏。





升腾龙乡土情


您好,我是青枫亭记,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小麦今入返青期之后,对氮肥的吸收量有所增加,拔节期至开花期是第二个需要氮肥的高峰期,在这个阶段对氮肥的需求还是较大的,约占总吸收量的35%-40%。而拔节期小麦对磷肥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20%,钾肥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0%。总看所看,如果您地里的钾肥、磷肥充足的话,返青期到拔节期只需追加氮肥就行了。

返青期到拔节期在小麦的一生中对肥料的较少,应该适当控制施肥量。拔节期到开花期是小麦需求肥料的一个高峰期。

小麦的返青期主要包括:小麦幼穗发育的伸长期、单棱期和二棱期。这段时间是小麦的重要转折点,是决定小麦是否高产的重要环节。

小麦施肥期间要根据小麦的具体长势来确定,现在一般都是播种期一次性施肥,所有后期需要追加氮肥,来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施肥方法:有机肥、部分氮肥、磷肥、钾肥、作为基肥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后期追肥只施氮肥。追肥时间: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左右,氮肥融到水中,浇灌到地里。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今年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