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作者 | 花朵財經

花朵財經ID | F-Finance

||

疫情期間怪事多,2月5日,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洪湖市華康大藥房涉嫌哄抬口罩價格行為立案調查,該藥房口罩購進口罩價格0.6元/只,賣1元/只。洪湖市監督管理局根據《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的認定與處理的指導意見》文件規定的口罩售價不可高於購進價格的15%的標準,沒收了華康大藥店違法所得14210元,並罰款42630元。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網友們在這件事上取得了空前的一致,大家統一認為,只要口罩不是假的,那麼1元/只簡直是良心價,而且是特別良心的那種,相關部門的罰款過猶不及,屬於典型的執法過度,有網友甚至稱“這樣只會搞得全湖北沒有人敢賣口罩!”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不是所有的店,都是剃頭挑子。不管按照哪種利潤統計法則,在僅僅加購進價的15%情況下,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覆蓋藥店的店租、人工等各項成本,所以不允許口罩加價超過15%,等於是在逼人賠本做生意,既然要賠本,那麼恐怕還不如捐了呢。

花朵財經注意到,1月27日,湖北省市場監督局發佈的《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的認定與處理的指導意見》中,確實有“15%”的相關條款。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的認定與處理意見

也就是說,洪湖市市場監督局的做法,至少在合法性上,是一點毛病也沒有。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然而僅僅在“1元口罩”事件之後一週,2月13日,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協調武漢小藥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加強民用口罩市場供應,通過武漢小藥藥公司的銷售網絡投向武漢商務企業和零售公司,據瞭解,武漢小藥藥公司採取補貼運費、稅費等方式,將口罩按照1元/只賣給下游,並要求下游按照進貨價1元/只供應終端。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如果沒有日前“1元良心口罩被罰”一事,湖北省1元口罩賣2元這件事想必也會被評價為良心,但覆轍在前,民間0.6元進價賣1元被罰了,怎麼轉臉管理部門就搞這麼1元口罩賣2元的一出呢?

這比“知法犯法”還要誇張,似乎是“執法違法”了……

先是“良心1元口罩被罰”,再是“1元口罩賣2元”,湖北省這兩次對口罩的處理都上了熱搜。

原因是什麼?根源在哪裡?

花朵財經注意到,2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

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中,提及認定“哄抬價格”時,將“大幅度提高”的認定標準,寫明由市場監管部門綜合考慮經營者的實際經營狀況、主觀惡性和違法行為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在案件查辦過程中結合實際具體認定。

而湖北省市場監督局規定在進貨價基礎上加15%屬於哄抬價格,意味著毛利率僅僅13%多一點,正如網友所說,這屬於讓藥店賠本賣口罩,顯然未考慮到“經營者的實際狀況”,甚至恐怕是不瞭解“經營者的實際狀況”。

何況如今的湖北,道封路閉,儘管對物資開了綠色通道,但物流仍倍難於平時,據新聞報道,由於病毒的影響,相關企業以平時5倍的價格找運輸物品的員工仍然面臨著用工荒,可見企業成本增加得多麼劇烈!13%的毛利率也許平時能讓一家藥店艱難運營,但放到現在的情況下可以肯定是賣得越多賠得越多,這當然就會導致願意賣相關貨品的店越來越少,這自然會加劇省內口罩等相關物資緊缺的情況。

“湖北口罩”兩次上熱搜,不如學學孔子這一課

湖北省市場監督局的初衷是好的,疫情嚴重,當然要嚴打囤積居奇者;洪湖市的執法也沒毛病,甚至可以說是嚴格執法的標兵。

但初衷好不見得就能把法立好,而如果法是脫離實際的,那麼越嚴格的執法,越會造成滑稽和荒謬。即使沒有“只許州官‘平價’,不許百姓加價”的後續新聞形成的強烈映襯對比,只看“1元良心口罩”一事,也足夠讓人們認為管理部門不通人情。

好心是怎麼辦了壞事呢?根本原因在於拍腦門制定政策,經濟學向來容不得簡單粗暴。即使是非常時期,主管部門也不能只顧著“用重典”,卻忽略了最基本的世情與市情。

世情和市情都拎不清,當然就談不上了解實情,不瞭解實情,當然就會辦壞事情。疫情是暫時的,但道理是永恆的,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子路拯人於溺,子路受一牛謝禮,孔老夫子反而很歡喜。這說明2000年的古人都明白經濟學容不得簡單粗暴,天下熙攘,利來利往,利潤是社會行動最好的指揮棒,另外公權最好不要通過制度來指導一切,而要用律法來倡導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