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快三岁了不肯脱尿片拉屎怎么办?谁有没有好方法支支招?

许大嘴


我的孩子也是马上满三岁了,是去年冬天脱尿不湿的,具体说是在去年夏天就开始做准备了,刚开始白天给脱,再是晚上脱,白天时,经常唠叨,提醒孩子要拉尿尿了,这个很重要,因为有时候孩子玩着就会忘记这事,因而导致脱尿片失败,过一段时间就会适应的,相信宝贝适应能力很快的,晚上的话还是先给他穿尿裤吧,整个冬天我是给孩子穿的,因为怕万一尿床,不过,很欣慰宝贝几乎没有尿过,第二天起来片片都是干的。孩子脱尿片是要一个过程的,慢慢来,如果现在实在不愿意,等天热一点再脱也是可以的,再等宝宝一段时间,到天热的时候你给他穿那热的他都不愿意穿呢,主要是夏天时就开始项冬天过渡做准备。相信你宝宝很快就会脱的。


yanjin812


我家孩子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孩子已经三岁多了,年前还一直用尿布湿,后来学校放假后,在家一直给他穿开裆裤,训练了大概2天,他就知道大小便自己去卫生间坐他的小马桶,大便后会喊我帮他擦屁股。过了大概10天左右,有一次要睡觉了,我帮他穿上尿布湿,准备睡觉。他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一直没睡着,后来自己坐起来了说要尿尿。然后我就带他去卫生间尿尿。我觉得这就是进步,至少他穿着尿布湿也知道要尿尿了不会再尿在尿布湿上了。我想趁他开学前,再利用10天的时间训练他穿整裆裤,他自己可以大小便脱提裤子。我觉得以前的人们还是很聪明的,小孩儿小时候一开始穿开裆裤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捂脸]


平凡美丽在路上


我家以前也是这样。不管何时一定要包尿布才拉大便,后面,我们把尿不湿藏起来,他要拉的时候就说尿不湿用完了,等下去买,急的话就拉小马桶。他憋不住了就会同意。后面一段时间记得藏好尿不湿,慢慢就好了。记得早上醒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尿不湿脱了。


用户23093225589


我小孩之前也是这样,大便的时候非要穿尿裤才行,要慢慢耐心的教,后来不给他穿尿裤,他可能暂时就不拉,憋急了就拉裤子里了,或者等他在拉的时候让他坐坐便器,平时也可以拿坐便器让他坐一下,让他适应,多坐几次习惯了就好,教他大便的时候要跟大人说,坐这个上面拉粑粑就不会弄脏屁股啦,穿纸尿裤拉粑粑,会弄脏屁股,屁股会很臭的,一开始要做好心里准备,也不要怕他拉裤子里,怕收拾,越是这样越难改变他的这个习惯。还有就是拉裤子里也不要去责怪宝宝,而是耐心教他要怎么说怎么做。


梅韵清殊1


我小孩,当初就是这样,后来因为要上幼儿园了,没有办法,只好慢慢的引导他,比如会问一问他想在哪里拉便便?如果他想在房间或者是客厅都可以,然后我们当时是在地上放了一张纸,让他拉在上面,记得要及时的鼓励他,只要成功了一次就可以了。


森林与松鼠


不愿意=不信任,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是心理成长的养料

改变孩子的行为,我们就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机,而孩子不愿意脱尿片拉粑粑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是动机只有一个:对周遭环境的不信任。

  • 孩子不愿脱尿片的原因:

1. 尿片给他带来了便利性,即穿尿片拉粑粑给他带来了心理上的舒适感;

2. 尚未尝试过脱尿片拉粑粑,即没认知到有新的方式;

3. 脱尿片拉粑粑给他带来了困难,即没体会到、没适应脱尿片拉粑粑的便利性;

4. 逃避责罚,即脱片拉粑粑的时候做不好、做错了被责罚;

5. 逃避羞愧,即脱片拉粑粑的时候做不好、做错了乃至做好了,仍然被耻笑,建立了脱片拉粑粑=丢人的认知;

......

但无论何种原因,其心理底层因素,就是宝宝对周遭环境的不信任,不信任脱片的好处,不信任新方式优于旧有方式,不信任父母,总而言之,宝宝觉得脱片拉粑粑“很不安全”。

  • 孩子不愿脱尿片拉粑粑的心理动机

在心理学上认为,肛欲期(1~2岁)的孩子会视排泄物为自己的一部分,排出等于把“秘宝”贡献出去,当宝宝对周遭环境不信任乃至拒绝的时候,就会选择保留“秘宝”,拒绝献出。

拒绝献出秘宝的这类宝宝会选择憋着,直到忍不住了才排泄,并且伴随着排泄会产生负面情绪及行为(例如明显带有情绪的大哭大闹,相反婴儿时期的孩子拉粑粑而大哭的情绪是不满,更多的是通知父母要及时清洁)。

  • 3岁了,还在肛欲期范围吗?

而家长会有疑惑:“我家宝宝已经三岁了,不在肛欲期的范围之内呀!”

要知道,任何一个心理发展区间都有可能延后或者停滞发展,这份可能性包括了以下三个原因:

1. 因人而异的滞后性,肛欲期的范围是1~2岁,但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稍晚一些也是正常的一个现象;

2. 被过度满足的滞后,每一个心理发展区间如果被过度满足,都会有停滞发展的状态;

3. 缺乏或不被满足的延后,延后和滞后不同,滞后是停滞发育了,而延后是时间被延长了;

换言之,孩子的肛欲期心理发展区间,并没有顺利过度。

  • 孩子并不拒绝拉粑粑呀?

孩子并不拒绝排泄,但是用尿片紧紧兜住排泄物,与自己的肌肤紧贴,仍被孩子视为没有离开自己;

另一个层面则是孩子可能视尿片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就像自己的可脱落组件一般;

  • 小结

解释了那么多,其实就只有一句话:孩子缺乏安全感,对周遭环境(包括人事物)的不信任。

那么我们怎么样帮助孩子呢?毕竟3岁要上幼儿园了,可不能戴着尿片去。


让孩子脱掉尿片,从其表因入手,逐步修复孩子的安全感

让孩子脱掉尿片并不难,态度强硬点、手段刚点就可以了,也就是俗称的“揍一顿打一顿”,但这些方式仅仅是解决了表面的问题,这份不安全感可能被武力镇压,但并不会消失,始终需要一个宣泄口。所以,打骂只能解燃眉之急,而不能治标。

真正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需要从表因入手,核心是逐步修复孩子的安全感,让他顺利度过肛欲期。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从表面原因入手,建立新的认知

对于123点表因,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与孩子新的方式,并让孩子体验到这一方式的有效性。

我们需要为孩子准备一些必备品:儿童厕具,可爱的儿童厕具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只要孩子愿意坐下,就是一份尝试,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给孩子强调他的兴趣:“坐在这里拉粑粑,好像很有趣的样子,你要试试吗?”

而当孩子做到了在厕具上排泄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给他强调新方式的舒适性:“哇哦!在这里拉臭臭是不是很舒服?粑粑不用粘着小PP,皮肤干爽对吗?”

对于4、5点表因,我们要做的就是向宝宝保证,不再惩罚他、取笑他,并积极鼓励他进行排泄。最重要的是要说到做到。孩子必然会经历一个观察的阶段,他会试探父母说的是不是真的。

当然,如果孩子非常抗拒,家长如何保证都不作效,那么我想你要回想一下自己曾因此给孩子带来多大的阴影,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怎么在孩子面前建立了光说不做的形象--对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是最值得信赖的人,而如果出现不信任父母的情况,那必然是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2. 走出肛欲期,从对排泄物的认知开始

前文所述,孩子抗拒周围环境的时候,他就不愿意献出自己的“秘宝”。让他接受环境,或许短时间内不能做到,但对排泄物的正确认知则可以。

当孩子认知到这不是他身体里的宝物,而是身体排出的废弃物时,他自然就不会对此产生留恋的感情。

而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绘本、动漫、甚至实物(需要父母克服恶心,从气温、外观等方面让孩子去感知),让孩子认知到这一点。

3. 修复安全感,从扩大安全感获取源开始

肛欲期的滞后,意味着孩子仍然把安全感获取源建立在括约肌的控制上,但毫无疑问,这种单一的获取方式并不适合孩子的发展。就如孩子只从妈妈身上获取安全感,就会赖上妈妈一样。

因此,我们需要让孩子获得新的安全感来源,这就是我们常强调,父亲(及其他陪伴者)的作用。增加孩子的陪伴人物,以及陪伴时间,拓宽孩子的活动范围,让他逐步从其他人身上获取安全感,让他从其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中,获得自信,把安全感建立在自身能力上。


淅爸育儿记


小朋友从2岁左右就可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一般在3~4岁时能学会独立上厕所进行大小便,入园时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孩子快3岁了,还不肯脱尿片拉臭臭,说明孩子对尿片的依赖心理过重,另一方面家长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也是主要原因。

快3岁的孩子如何训练独立拉臭臭?我们可以通过鼓劲与引导的方式来进行。

1、宝宝长大了

小朋友都喜欢被人夸长大了,因为长大了就能些做大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坐马桶上拉臭臭,爸爸、妈妈是这样做的,宝宝也一定可以做到。

2、坐在马桶上拉臭臭舒服

快3岁的孩子,对大人的话有一定理解能力了,我们可以反复地跟孩子说坐马桶上拉臭臭非常舒服,臭臭既不会粘在屁股上,而且拉完后直接用水就可以冲走了,鼓励孩子去尝试。

3、专用小马桶

让孩子选择一个喜欢的专用造型小马桶,让孩子先把小马桶当玩具来玩几天增加熟悉感,让孩子坐上去玩一玩,再鼓劲孩子在上面大小便。也可以选择儿童专用马桶垫放在马桶上,既卫生又安全。

4、利用玩具、故事、视频引导

市面上有专门针对如何引导小朋友上厕所的玩具、故事书与教学视频,形象生动又容易让小朋友接受。

总之,对快3岁的小朋友进行拉臭臭训练,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反应,给孩子足够的耐心与信心,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孩子一般都能适应使用马桶。如果孩子有长时间依赖纸尿片拉臭臭、不用就不拉的情况,家长需要高度重视,这纯属就是孩子的心理因素引起,必要时要看医生,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育儿生活快乐多


孩子自己知道大小便,是小宝宝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也是许多新手爸妈非常关心的议题之一。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又该怎样训练呢?

一般而言,大多数宝宝可以在 2 岁左右开始接受如厕训练。

家长应该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并且记住:宝宝对大小便的控制是有反复的,要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件事,并允许宝宝在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逐渐学会自己大小便

对于宝宝的如厕训练,碗儿妈建议如下:

1. 纸尿裤干爽卫生,宝宝舒服,大人省力,最重要的是不会影响睡眠大事,严重推荐!

2. 如厕训练宜晚不宜早。早开始未必早成功,当宝宝身心没有准备好,那些强迫、一会一次的嗡嗡提醒以及挫败感可能造成心理阴影。

3. 准备好与否如何判断?时间大致为大便训练1岁左右,白天清醒时小便训练2岁左右。但绝对因人而异,不要比较,只尊重自己宝宝。准备好的信号:告诉你她有尿了或刚尿过了;想摆脱刚湿了的纸尿裤;有模仿大人上厕所的行为;观察纸尿裤发现两次排尿间隔较长在两、三个小时……这时,小心的“引诱”她迈出这一步,如发现她不情愿很抵触,真的,再等等!








洋葱妈妈的生活录


以中国的教育制度来说,孩子在三岁前脱离纸尿裤是最佳时期,也就是孩子入园前要脱离纸尿裤,这样更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目前你家孩子三岁,也是来的及的,刚好离入园还有半年的时间,趁着夏季就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如厕训练。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1、挑选合适的季节

个人认为如厕训练的最佳季节是在夏季,夏季训练有几个好处,孩子尿裤子不怕着凉、换洗的衣物易洗易干、孩子也会比较乐意脱掉纸尿裤!这边强调下,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不管男孩女孩,穿开裆裤容易让孩子私密处直接接触细菌和灰尘,不利于孩子健康!

2、平常心对待孩子尿裤子

刚开始训练如厕,父母不能操之过急,要平常心对待孩子尿裤子的行为。我家孩子在计划如厕训练前,我准备了至少10条裤子,就是做好他尿裤子的准备。如厕训练切记不骂孩子、不打孩子,如果在训练之初就责骂孩子,孩子会对如厕有恐惧心里,如厕=被骂,一旦这个设定形成,只会越难完成如厕训练!

3、通过其他途径让孩子理解如厕行为

有些宝妈训练如厕就干巴巴的行为上训练,实际上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如厕行为,这样训练起来更容易些。比如一些关于如厕的绘本,可以跟孩子讲讲,还有一些如厕演示玩具,可以陪着孩子玩,让孩子更快的理解如厕的流程,待到实际如厕训练的时候,孩子会比你更积极!



4、准备好孩子的坐便器

如厕训练得有工具,家里的马桶在孩子眼里看起来可能有点危险,总怕自己掉进去😂。所以建议买了可爱的儿童坐便器,买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样式,这样孩子对自己的所有物就不会有过多的排斥,训练就顺手多了!


5、可以给孩子找个自主如厕的同龄伙伴

孩子有很强的模仿力,不要忽略了他们这个强项。如厕训练也是如此,假如他有个小伙伴能自主如厕,你家孩子跟他一起玩久了,他也会模仿着做,这未尝不是一种途径!

最后如厕训练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要轻易放弃,别训练几天发现不行又给他穿上纸尿裤,如此反复反而不利于孩子脱掉纸尿裤,要坚持到底,要相信孩子很快就能脱掉纸尿裤!

我是楷妈谈育儿,育儿路上与你分享,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楷妈谈育儿


孩子三岁了不肯脱尿片拉粑粑,倒也不是个例,很多孩子就是幼儿园前后才学会自己独立坐马桶拉粑粑。

这个问题一分为二来看。

第一种情况:你平时有给他做这方面的引导,但没有成功。就是说你平时教给过孩子摘了尿不湿拉粑粑,但是孩子不愿意接受。那你就注意看一下孩子是什么原因不愿意接受。

两岁左右是孩子的“肛欲期”,就是孩子会通过粪便的排泄获取一种快感。这个时候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排便的一个训练和引导。根据我家孩子经历给你建议:

1.家长示范,耐心引导。可以让孩子看爸爸或妈妈蹲马桶上厕所,让他明白拉粑粑是正常的一个举动。

2.看一些绘本或网上找一些小视频,让孩子了解,我们当时就是看了小熊系列绘本里的《拉粑粑》,绘本是很直接向孩子传达知识的一个途径。

3.买一个可爱的小马桶,让孩子先当小玩具玩,我们家的一开始就是坐上面玩,后来习惯了接受了,就顺其自然在上面拉粑粑了。

4.给孩子适应的过程,切记不要用一些语言来刺激伤害孩子,更不要训孩子,这样的话他可能会更加排斥。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平时没有给孩子做过相关的引导,孩子肯定习惯了用尿不湿了,从现在开始训练吧。

因为孩子太小了,他认知这个世界的途径太少,所以很多时候就是模仿加学习的一个过程,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稍加注意,适时引导就可以。

具体方法参照第一种情况就行。这个算不上什么大的毛病,放松心态慢慢引导孩子,一定会没问题的。但切记不要太严厉的对孩子,如果让孩子感觉紧张,心理会产生压力,会影响他对大小便的控制。

我是彩虹妈妈,是妈妈也是老师,欢迎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