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時期,奉系軍閥有多少兵力,為何能控制住北方的6個省?

蘇楓櫻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奉系軍閥控制北方6省是什麼時候。

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以後,奉軍大舉入關,一度奪取了熱河、河北、山東、安徽、江蘇5省,加上原本的東三省,地盤擴張到了8個省。不過隨即在孫傳芳的攻擊下,奉系丟掉了安徽、江蘇兩省地盤,此時奉軍控制了熱河、河北、山東、奉天、吉林、黑龍江6個省。所以問題問的,應該是這個時候,此時奉軍的兵力和部署如下:

  1. 奉天留守部隊有3個師、1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兩個騎兵游擊隊,共計2.8萬人。
  2. 吉林留守部隊有兩個師、5個旅,另有山林隊步兵3營,騎兵3營,共計4.4萬人。
  3. 黑龍江有兩個師、兩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1個補充旅,共計2.4萬人。
  4. 河北李景林部兩個師,五個混成旅,三個補充旅,共計6萬餘人。
  5. 山東部隊分兩部,一是張宗昌所部奉軍,有東北陸軍第2師等共計6.5萬人,二是施從濱等山東原有部隊有1個師、6個混成旅、兩個獨立團共計2.8萬人。
  6. 熱河都統下屬1個師、兩個騎兵旅、兩個游擊隊,共計1.3萬人。
  7. 而奉軍的主力是京榆駐軍司令部,由郭松齡統轄,下屬奉軍7個師,兩個炮兵旅,1個工兵團,共計7.5萬人。這是奉軍最精銳的部隊,也是主要的機動力量,所以後來郭松齡起兵以後,以7萬多人就打的張作霖非常狼狽。
  8. 另外江蘇原有奉軍兩個師1個旅約3.3萬人,在和孫傳芳的戰鬥中損失了大約2萬,其他殘部退到了山東、河北一帶修整。

以上總兵力大約35萬人。
光列舉數字大家可能沒概念,我們可以做一下對比,在北方張作霖最大的敵人是馮玉祥。馮玉祥控制了北京和綏遠、察哈爾兩省,所屬的國民軍有4個師、5個混成旅、1個衛隊旅、兩個騎兵旅、1個炮兵旅、1個軍官教導團、1個炮兵教導團、1個機炮團,共計8萬人,不到奉軍的1/4。

所以奉軍控制北方6省也就不奇怪了。


不沉的經遠


奉系軍閥巔峰時期的地盤不止六個省,應該是七省,二區。

1925年10月,即浙奉戰爭之前,奉系當時控制了七個省:直隸省、山東省、黑龍江省、奉天省、吉林省、江蘇省、安徽省。

外加兩個行政區:地熱河特別行政區、京兆地區(北京地區)。

另外北洋時期的兩個省級商埠:膠澳和淞滬也都被奉系控制。

當時奉軍有20個師,40多個旅,騎兵10多個旅,炮兵2個旅,工輜各1團,總兵力達35萬。 其中精銳陸軍大約十多萬人,都是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

此外,奉軍當時還有空軍和海軍,可謂是三軍齊全。

並且,這還只是奉系的嫡系人馬。如果加上當時投降奉系的僕從軍(江蘇、安徽、山東的地方小軍閥),張作霖當時能指揮的總兵力不低於50萬。


如果把奉軍跟當時的其它軍閥做個對比:

馮玉祥國民軍——20萬左右;

直系蕭耀南部——不到10萬;

直系孫傳芳部——10萬左右;

晉系閻錫山部——10萬左右;

可以發現張作霖當時是真心強,奉系的實力是真心強。

奉系當時能維持如此強大的軍力,要仰仗於東北當時的雄厚老底。

東北當時的工業化程度和經濟水平都全面領先關內諸省,特別是重工業,佔到全國重工業的70%以上。並且當時的東北還擁有全國最發達的公路網、航空網、鐵路網。(全國85%的鐵路都在東北)

此外,東北也是當時中國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擁有東北大學、航空學校和海軍學校等各類高校。

有了如此強大的經濟基礎和人才儲備,東北的軍事底子自然是不低。當時奉軍坦克、飛機和軍艦一樣不缺,裝備還頗為先進。此外張作霖還委託楊宇霆打造了全國最大的瀋陽兵工廠。

手上有錢、有人才,還能自己造武器。有這種老底做支持,張作霖想低調都很難。



不過奉系的這個巔峰時期沒有維持多久。由於當時張作霖的勢力擴張太快,嚴重威脅到了江南直係軍閥。因而浙江軍務督辦,直係軍閥孫傳芳便聯絡了馮玉祥和蘇、皖等地方軍閥共同反奉,從而發生了浙奉戰爭。

1925年10月15日,孫傳芳調集浙軍4個師另6個旅向上海地區的奉軍一個師發動突襲。

當時,奉軍在關內一共有11個師,數量雖然不少,但是這11個師被部署在了直隸、山東、江蘇、安徽四個省。兵力太分散。

為了收縮兵力實施反擊,張作霖便命令駐守上海的一個師撤出,結果這一撤,立即引發了連鎖反應。江蘇地方部隊(非奉系)認為奉軍完蛋了,四個師立即造反,將奉軍駐守在南京的一個師包圍。由張作霖任命的江蘇督軍楊宇霆見勢不妙,拋下部隊就溜了。

楊宇霆這一溜,等於門戶洞開,又是一通連鎖反應。浙軍與蘇軍乘勝北進,將奉軍駐守在安徽和蘇北的部隊進一步向北擠壓。

張作霖心有不甘,急調4個師另2個混成旅入關增援,並命張宗昌為總司令,讓他率部防衛徐州。張宗昌很快就在蘇北、皖北一線佈防,並有效的阻滯了蘇軍的進攻。但由於浙軍繞到了奉軍的背後,打了奉軍一個措手不及,張宗昌沒辦法,只得北撤,並向張作霖請求支援。

當時張作霖非常想支援,但由於馮玉祥派兵向直隸和山東進軍,抄張宗昌的後方。張作霖害怕被馮玉祥斷了後路,便下令讓張宗昌撤退回山東。安徽的地方部隊(非奉系)見奉軍真的完蛋了,隨即加入浙蘇聯軍,一起揍奉軍。

由張作霖任命的安徽督軍姜登選見大勢已去,便宣佈辭職,從蚌埠坐火車回到了山東。

至此,浙奉戰爭結束。從1925年10月15日戰爭打響,到11月8浙蘇皖聯軍攻佔徐州。整個浙奉戰爭只持續了24天。

在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裡面,奉系損失了三個精銳師,十幾個僕從師,連丟江蘇、安徽兩省。損失非常的慘重。

然而,這並不是張作霖黴運的結束,而是他真正黴運的開始。

1925年11月23日,即奉軍兵敗東南後僅半個月後,郭松齡便在直隸起兵,以五個軍七萬人的兵力對張作霖倒戈一擊。

郭松齡倒戈讓張作霖想死的心都有了。之前的浙奉戰爭已經讓他折了幾萬精銳,現如今郭松齡反叛,又讓他折了七萬精銳。奉軍能打的部隊就十幾萬人,這兩次折騰,基本上把奉系所有的精銳全部賠光了。

當時比張作霖更想死的是張宗昌,因為郭松齡反奉,導致直隸門戶洞開,馮玉祥二十萬大軍席捲直隸和平津地區。然後山東變成了一個南有孫傳芳,北有馮玉祥的孤島。張宗昌晚上睡覺都睡不好,生怕馮玉祥和孫傳芳聯合揍他。



不過張作霖畢竟實力雄厚,折了十幾萬精銳之師,他手上還有二十幾萬部隊。在張作相和張景惠等老哥們的支持下,張作霖對郭松齡發動了反攻。(日本關東軍也有支持)

1925年底,郭松齡兵敗巨流河,張作霖總算是緩了一口氣。緩過氣來的張作霖對馮玉祥恨之入骨,發誓要搞垮他。

1926年4月,張作霖聯合吳佩孚、閻錫山、張宗昌,對馮玉祥發動了圍攻。馮玉祥的勢力退出了華北。

備註:吳佩孚因為馮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倒戈,對其恨之入骨。閻錫山因為馮玉祥佔了直隸、綏遠,對山西形成四面包圍之勢,怕他打自己。因此兩人對張作霖揍馮玉祥的號召都非常積極。


奉直晉聯軍擊退馮玉祥後,張作霖的勢力範圍穩定在了六個省,也就是東四省加上直隸和山東。

不過奉系的這個地盤也沒穩定太久,1926年6月,廣東國民政府北伐。北伐軍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從兩廣打到了江淮。張作霖前期對吳佩孚和孫傳芳都不施以援手,導致兩股勢力被北伐軍擊潰。後期雖然出兵援救了孫傳芳,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北洋系的統治註定是大勢已去了。

1928年4月7日,蔣介石、李宗仁、閻錫山和馮玉祥以70萬大軍對張作霖的40萬奉軍進行了圍擊。兩個月後,奉軍全線潰敗,張作霖坐火車離開北京。6月4日,他在退往瀋陽途中,經皇姑屯車站時被日本特務炸死。

同一天,國民政府任命閻錫山為京津衛戍總司令,閻錫山當即就任,帶著十萬晉軍就接管了直隸和平津地區。這是閻錫山第一次入主北京城,同時也是最後一次。

備註:閻錫山聯合張作霖、吳佩孚打退馮玉祥後,他認為北洋軍閥大勢已去,未來一定是國民政府的。他便通電宣稱自己有孫中山給他的密信(讓他臥底北洋系,伺機響應革命軍北伐的密信),宣佈山西全省加入國民黨,支持國民政府北伐。由於他是同盟會的老黨員,同時他也確實有實力。所以國民政府當時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承認了他的國民黨身份。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接班。雖然關內的地盤全丟了,但奉軍的底子還在,依然還有三十萬大軍。如此強大的實力,讓國民政府都不得不拉攏張學良。

1928年底,張學良和國民政府達成協議,東四省宣佈易幟,改掛青天白日旗。

實事求是的說,張學良的這次易幟,不管是從國家大義還是從奉軍的利益來說,都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因為東北易幟後,奉軍就不再是關內各派系的眼中釘。而由於關內各派對地盤劃分不滿意。因此關內軍閥必然會自相殘殺。這對奉系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東山再起的機會。

1929年,即東北易幟的第二年,關內的國民黨派系果然爆發了內戰。

先是蔣介石和新桂系開戰,李宗仁、白崇禧折了十幾萬大軍,以及除廣西老家以外的所有地盤;接著蔣介石又對馮玉祥開戰,馮玉祥丟了十幾萬大軍,以及他手上唯一富庶的山東省。

李宗仁和馮玉祥連續捱揍,讓閻錫山惶惶不可終日。他害怕蔣介石也會揍自己,就主動拉攏李宗仁和馮玉祥,三方勢力與蔣介石於1930年5月進行大會戰,史稱“中原大戰”。



在蔣閻馮李混戰期間,張學良是他們四方都在積極拉攏的勢力。因為蔣介石和反蔣聯軍的實力差不多,兵力都是在七十萬左右。張學良的三十萬大軍只要明確表示支持誰,東北軍都不用真的打,另外一方肯定會主動認輸。

最終,張學良在得到了蔣介石給他許諾的籌碼後,宣佈東北軍支持蔣介石,並率部開進山海關,接管平津地區。反蔣聯軍聽到消息後,瞬間崩盤。蔣介石和張學良成了中原大戰最後的贏家。

那麼蔣介石許給張學良的籌碼是什麼呢?說出來也很誇張:蔣介石推薦張學良為中華民國海陸空軍副總司令,並授權他代表南京政府節制奉、吉、黑、晉、冀、察、熱、綏八省區的軍政。另外,北平、天津、青島三市也全部劃歸張學良管轄。

相當於說,黃河以北的地盤,全部都歸張學良所有。另外,大批的奉系人物進入南京政府當高官,比如張作相、王樹翰出任國府委員,張景惠任中政委兼軍事參議院院長,劉尚清任中政委兼內政部長,鮑文樾任參謀部次長等。


張學良和奉系的這次勝利,這就是典型的打仗打的好,不如站隊站的好。蔣介石在前線差點連命都丟了,張學良沒費一槍一炮,僅表了個態,就拿到了一半的勝利果實。(蔣介石當時的地盤沒張學良大。


Mer86


在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奉系軍閥屬於實力比較強的一股軍閥。奉系軍閥的首領是張作霖,在袁世凱去世之後,張作霖通過一系列的手段控制了東三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奉系軍閥開始成為北洋軍閥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直皖戰爭爆發前,奉系軍閥的地盤主要是東三省,這時候的奉系軍閥大約有幾萬軍隊,實力還不如皖系軍閥和直係軍閥。

皖系軍閥被直係軍閥打垮後,奉系軍閥的勢力開始快速發展,之後奉系軍閥和直係軍閥進行了兩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奉系軍閥擊敗直係軍閥,成為了華北地區的控制者。這時候的奉系軍閥基本到達全盛時期,全盛時期的奉系軍閥擁兵四十萬人左右,其中張作霖的本部人馬大約有30萬人,張宗昌的軍隊大約有10萬人左右。因為東北是民國時期的重工業基地,奉軍的裝備十分精良,是北洋軍閥後期最強大的一支勢力。

不過在奉軍的勢力達到頂峰後不久,奉軍便遭到了接連不斷的打擊。先是楊宇霆丟掉了中部的兩個省份,然後是郭松齡帶領7萬精銳部隊起兵叛亂。在經過一系列的打擊之後,奉軍的勢力開始有所衰落,在國民革命軍宣佈北伐的時候,張作霖的部隊大約還有30多萬人,仍然是北洋軍閥中最大的一股勢力。

1928年國民革命軍進行第二次北伐,奉軍大將張宗昌兵敗逃走,張作霖也被迫退回關內。在張作霖退回關內的途中,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張作霖,奉軍的實力再次遭到重大打擊。張作霖去世的時候,奉軍大約還有30萬人左右,不過受到奉軍內亂的影響,奉軍的精銳部隊已經損失殆盡,剩餘的大多是老弱病殘,根本不是北伐軍的對手。張作霖去世後不久,張學良宣佈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奉軍改名為東北軍,奉軍的稱號不復存在。


軍武小咖


實際上,張作霖作為北洋政府最後一個當家人,他在鼎盛時期所控制的地盤並不僅僅是6個省。

1900年,張作霖在岳丈的資助下辦起了“保險隊”,這是他的起家資本,也因為辦起了保險隊,他的手裡才有了槍,才有了被清政府招安的機會。

從一個收保護費的鬍匪到一個被清政府正式任命的軍官,他蛻變得很完美,後來更是憑著剿匪的功勞升任奉天巡防營中、前兩路統領,讓他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得以出任奉軍第27師師長。

1912年的張作霖雖然成為了奉軍第27師師長,但是還有一個第28師在馮德麟的手上,所以張、馮二人在奉省也算是平分秋色。

後來,張作霖巧用妙計,借驅逐段芝貴之際,挖了個坑讓馮德麟跳,讓馮德麟得罪了段芝貴和袁世凱,自己反而得到了段芝貴的“友誼”,從而坐上了奉省督軍的寶座,可謂是一箭三雕。

1917年,馮德麟為了能夠取代張作霖成為奉省督軍,竟在張勳的邀請下,屁顛屁顛跑去北京支持復辟,結果被段祺瑞給抓了,張作霖則趁此良機吞併了馮德麟的第28師。

從此之後,奉省徹底落入了張作霖的手裡,他也實打實地成為了奉系軍閥的頭頭。

張作霖會滿足於一個奉省嗎?顯然不會,所以在掌控了奉省之後,他又盯上了更北方的吉、黑兩省,控制了吉、黑,再奪關中數省。

1917年6月,張作霖趁著黑龍江陷入混亂,一邊打著調停的旗號讓孫烈臣去黑龍江探查消息,一邊則向北京政府推薦鮑貴卿出任黑省督軍。

1917年7月,北京政府正式任命鮑貴卿為奉省督軍,為了保證鮑貴卿能夠坐穩位置,張作霖後來更是派了一支奉軍北上入黑,為鮑貴卿撐腰,從此黑省便落入了張作霖的手中。

吞併了黑省之後,張作霖一鼓作氣再向吉省下手。

1918年9月,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和成為“東北王”只有一個吉省的距離,他一邊向用自己巡閱使的身份指責孟恩遠治吉無方,讓孟辭職;一邊則向北京政府施壓,讓北京政府免除孟恩遠吉省督軍的職務。當孟恩遠被免職,卻又不肯交出督印的時候,張作霖則“合乎法理和情理”地出兵討伐,從而順利地拿下了吉省。

自此之後,張作霖掌控東三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後來,張作霖將手伸入關中,熱河、直隸、山東、江蘇和安徽一個接一個地落到了張作霖手上,勢力進入上海,從而達到鼎盛。

張作霖是個有趣的人,或者說是個很有先見之明的人,當所有人埋頭髮展陸軍的時候,他卻已經不僅滿足於陸軍了。

奉軍在鼎盛時期,近40萬人,這個數字實際上包括了陸、海、空三軍。

當然,陸軍仍然是奉軍的核心,軍閥們打來打去,也多是陸戰,所以海軍和空軍更多是作為輔助力量。

張作霖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向外擴張,除了兵力上的優勢之外,實際上還得歸功於東三省的經濟實力和軍工企業的發展。

打仗,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打的就是錢,因為東三省的經濟實力夠強,所以張作霖才敢不斷地打。

此外,當時國內的軍閥的武器裝備幾乎都是花錢向列強購買,張作霖也不例外,但是張作霖比較聰明的是他花了大力氣去發展軍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日本人對他的鉗制,讓他能夠花更多的精力和金錢用於打別的軍閥。

從張作霖用計驅逐段芝貴、打壓馮德麟,從而當上奉省督軍的時候開始,後來又智取黑、吉兩省,便可以看得出張作霖是一個有用勇謀的人。

從他能夠起用楊宇霆一事來看,便知道他是一個善於用人、敢於用人的人。

這樣一個張作霖,想讓他不成功,已經很難了。

不過,張作霖在鼎盛時期雖然將手伸到了上海,可是卻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吳佩孚雖然被張作霖趕出了北京,可是實力尚存。

孫傳芳也在東南虎視眈眈,張作霖也沒有我們想象中坐得那麼安穩。

並且,張作霖的勢力實際上一直在被吳、孫兩人地“擠兌”下,是不斷地往回縮的,一直到蔣發動北伐戰爭,張的手上還有東四省和直隸、山東。

1928年張作霖一死,留給張學良的則還有東四省,即奉、黑、吉、熱四省。

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小張一槍不放地將奉、黑、吉三省送給了日本人。

1933年日本兵趨熱河,此一役,熱河失守,此後可說再無奉系。


寧糊塗


作為張作霖的繼承人,張學良註定了戎馬生涯,新奉系首領張學良改旗易幟何等豪邁,成為當時國家最耀眼奪目的年輕人。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東北王張學良手握30萬精銳,成為左右國家局勢的關鍵人物。張學良經過縝密思考,決定加入蔣介石的陣營,蔣中正如虎添翼,很快擊敗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軍事聯盟。張學良也得到了足夠的好處,他的部隊牢牢控制著遼吉黑三省以及熱河、河北,包括山西等多個省份。不僅地盤大,經濟實力還超強,當時的中國東北擁有中國超過半數的工業,重工業更是佔據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份額。不僅如此,東北鐵路、公路、航空也最為發達,東北的教育程度也是全國領先的,擁有東北大學、航空學校、海軍學校等全國知名高等院校,可以說,張學良的東北在經濟、教育、交通等多個領域都處於全國領先水平。作為軍閥,張學良擁兵30萬,他為自己的部隊配備了坦克、飛機等先進武器裝備,還組建了專業空軍和海軍,並且掌握著瀋陽兵工廠和太原兵工廠,實力毫不遜色於當時的蔣介石,控制北方六省完全有足夠的實力。




手機用戶慕


巔峰時期的奉軍,佔據的不只是6個省,而是高達9個省份。

在最早的時候,奉系軍閥只是掌管了3個省而已,它們分別是奉天省、吉林省以及黑龍江省。

後來在直皖兩大軍閥大戰後,雙方的實力都大為跌落,從此日本便放棄了資助這兩個不成氣候的軍閥,開始像還在穩定發展的張作霖入手,想將他培養為戰中國的第一軍閥。而在此之後,張作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順風順水了,因為背後有日本人的鼎力想助。直奉兩系就這樣共同的把持著北京的局面,可俗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要是想要這兩大軍閥一起合心合力的管理北京城,那麼顯然是不可能的。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一個人主掌北京城,奉系的張智霖趁機擴張,也一直都在招兵買馬,想以絕對的實力來打敗直系。直系的帶頭人是馮國璋,他的背後可是有英美在支持的,自然也有著跟奉系一樣的心思。所以,這兩個大軍閥就一直在明爭暗鬥,張作霖的計劃也是屢屢都被直系給打破,馮國璋的勢力也就發展得越來越大了。

1925年,靠著馮玉祥的臨陣倒戈的天賜良機,擊敗吳佩孚,贏得第2次直奉戰爭的奉軍開始大批入關。只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張作霖就先後佔據了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河南等多個省份。

算上“老巢”東北三省和熱河,此時的奉系勢力已經遍佈全國9個省份,張作霖領導的奉系達到了極盛。而控制面積如此之廣、橫跨南北的9個省份,張作霖領導的奉系達到了極盛。那麼,在最鼎盛的時候,東北軍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呢。認真的說,東北軍當年擁有全國最強的空軍和海軍,陸軍的戰鬥力也很強。

在清朝滅亡之後,由於各方面的問題激化,加上沒有強有力的人物控制局面。全國出現了軍閥混戰的複雜局面,例如直係軍閥、皖系軍閥、粵系軍閥等等,各路軍閥是你方唱罷我登臺。起初,東北軍閥勢力並不算大,但是由於沒有什麼對手,奉系軍閥逐步控制了東北全境。隨著自身勢力的增強,東北軍閥開始挑戰當時處於統治地位的直係軍閥。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東北軍閥一敗塗地,在此之後,開始了長達幾年的勵精圖治。

首先是訓練軍隊,增加軍隊的武器裝備,例如坦克、火炮等等。同時,組建了空軍部隊,掌握了制空權就等於勝利的一半。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東北軍的戰鬥力明顯提高。

當時的東北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

當時,東北軍的總兵力達到了40多萬,下轄了25個步兵旅、6個騎兵旅和10個炮兵團。東北軍的空軍擁有200多架飛機,這是全國最強的空軍。東北軍的海軍擁有21艘艦艇,雖然不算太強,但也不可小覷。從全國各路軍閥的情況來看,東北軍的實力是最強的。




安陸挺88


奉系是北洋軍閥中實力最強的一支,也是北洋軍閥最後的代表勢力。在張作霖的勢力達到鼎盛時,曾經控制著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六省,擁兵達40餘萬之多。而且由於東北本土的工業遠比關內各省發達,所以奉軍當時的武器裝備普遍要比民國時期其他軍閥武裝更好一些。

奉系首領張作霖是地地道道土匪出身,所以奉軍中也夾雜了不少土匪收編而來的兵員。在直皖戰爭和直奉戰爭中,張作霖的奉系勢力逐步坐大,並超過了吳佩孚和孫傳芳兩人。

因此在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戰爭前,北方的奉系首領張作霖一共擁兵40餘萬,並自任安國軍總司令。這是自1916年袁世凱去世以來,北洋軍閥中最強的一支。

其實張作霖最初僅控制著遼寧一省,實力並不算強。但後來在日本軍方的支持下,張作霖趕走了吉林督軍孟恩遠,將勢力擴張到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完成了東三省的制霸。

在直皖戰爭中,張作霖的奉系又聯合吳佩孚的直系夾擊皖系,結果導致當時正如日中天的皖系直接衰落下去。趁此機會,奉系的勢力也從東北擴張到了京畿地區,進一步坐大。但隨之而來的直奉戰爭,卻以張作霖的失敗而告終。不過,奉系雖然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遭到慘敗,但這並沒有阻止張作霖的野心。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張作霖聯合馮玉祥打垮了直系的吳佩孚,勢力全面進入關內發展,一度佔據北方六省,佔有中國半壁江山,超過了鼎盛時期(1922年)的直係軍閥吳佩孚。當時,奉軍除了本身的兵力十分強大以外,還是民國各軍閥部隊中唯一擁有成建制海、陸、空三軍的部隊。

正是由於張作霖時期打下的良好基礎,所以到了後來張學良主政時期,東北軍(奉軍改編而來)依然是一支相當強的軍隊。不過張學良為了精簡財政和加強自己對部隊的領導力,對龐大的奉軍集團進行了精簡。經過改編之後,少帥張學良的東北軍只留下了不到30萬人的正規作戰部隊。


(中原大戰中,張學良選擇了支持蔣介石)


世界人文通史


導語:說起民國時期的各大軍閥部隊,東北張作霖手中的奉系軍隊是不能不說的,這支部隊也就是後來的東北軍。

說起東北軍集團,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在20、30年代,東北軍集團是各路軍閥中繞不開的重要角色。在巔峰時期,東北軍集團控制了吉林、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北、河南等大片的地區。既然東北軍兵強馬壯。那麼,在最鼎盛的時候,東北軍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呢。認真的說,東北軍當年擁有全國最強的空軍和海軍,陸軍的戰鬥力也很強。

奉系軍閥的發展

在辛亥革命之後,清政府被推翻,但是因為沒有了實力強大的人來制約各大軍閥。所以,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

一、混戰初期奉系軍

在混戰初期,東北的奉系軍實力非常弱小,與其他的軍閥勢力相差巨大。但是因為東北地區的勢力比較少,所以,奉系軍很快就統一了東北地區。大家也都知道,民國時期的東北是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還有豐富的各種資源礦產。佔領東北後的奉系集團軍,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

但是,隨著奉系集團軍的快速發展,變得越來越狂妄自大。在後來,奉系集團軍和實力強大的直係軍閥發生戰爭。最終,這次戰鬥以奉系集團軍的慘敗而告終。

二、戰敗後奉系軍發展

首先,奉系軍閥起源於東北。說到東北,毫無疑問,那是中國當時不可多得的工業基地,不僅擁有完善的工業製造技術,特別是軍工業製造廠,而且軍資力量雄厚,戰鬥力強悍。此外還有東北地區還是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豐富的農產品在滿足日常消費外,更多的是作為工業原料來以農促工。

不僅如此,繁榮的商業貿易也為軍事力量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戰敗後的奉系集團軍,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進入了勵精圖治的發展過程。

1.就是加大了士兵的訓練。並且,通過東北強大的重工業基地,增加部隊的武器裝備。

2.除了常規的軍事力量之外,奉系集團軍還組建了空軍,一共有兩百多架的戰鬥機,這在當時是全國最強的空軍力量了。

3.除了強大的空軍力量之外,張作霖還重新建設了東北海軍部隊,並且從英國、日本等國家購買了大量的軍艦。當時的東北海軍有二十一艘艦艇,整體實力也不可小覷。


奉系軍閥有多少兵力,為何能控制住北方的6個省?

張作霖以其獨到的眼光和不凡的手筆,在此組建了一支建制完備的軍隊並培養了一批影響深遠軍事人才——一支規模多達十餘萬人的近代化部隊。

一、奉系軍閥空軍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張作霖特別重視軍事科技,不僅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武器裝備,還組建了航空隊,其子張學良也創建了航空學校,聘請國外軍事教練,而當時奉系軍閥的空軍編制達到250-300架戰機。

二、奉系軍閥海軍

此外,奉系軍閥的海軍力量也遠遠超出同時期的另外幾大軍閥,

1928年,東北軍吞併了直系的渤海艦隊,發展到全盛時期,當時的東北軍擁有巡洋艦,驅逐艦,炮艦等大小船隻21艘,約3.22萬噸,佔據全國的四分之三。艦隊官兵3000多人,佔比全國的60%。至於陸軍配置,除了引進的國外裝備,僅東北軍工業每年就能生產20萬炮彈,六萬支步槍,1500多挺重機槍和150多門大炮和一億八千萬顆子彈。

無疑相當於國內最強大的軍事配置。

三、奉系軍閥陸軍

1925年3月23日,張作霖在瀋陽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東省軍隊以師為平時編制單位陸軍共編為二十個師,另有11個獨立旅。總計69個旅加其他獨立部隊。並且這些軍隊的領導人大多數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對張作霖也是忠心不二。

雖然有的師是表面看是”方塊師“,但實際上所轄旅是已經混成旅,而非步兵旅。有的師所轄旅達10個之多。

根據統計,當時的奉系集團軍的總兵力達到了四十多萬人,有十個炮兵團和六個騎兵旅。

1925年,靠著馮玉祥的臨陣倒戈的天賜良機,擊敗吳佩孚,贏得第2次直奉戰爭的奉軍開始大批入關。只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張作霖就先後佔據了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河南等多個省份。算上“老巢”東北三省和熱河,此時的奉系勢力已經遍佈全國9個省份,張作霖領導的奉系達到了極盛。而控制面積如此之廣、

不難想象,如此龐大的軍隊再加上精良的裝備,鼎盛時期的奉軍擁有多麼可怕的軍事實力,揮師南下佔領其他地方也不難理解。

奉系軍閥的結局

張學良東北易幟的時候,東北軍總人數仍然高達30萬人,後來張學良參與中原大戰,奉軍兵力再次達到40萬。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軍退到了關內,經過幾次裁軍削弱,在西安事變爆發前,東北軍的人數還剩下十五六萬人。西安事變爆發後,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東北軍被蔣介石肢解改編,不再是一個獨立的軍閥武裝。


總結:在北伐戰爭前,東北軍是全國最強大的軍閥力量,控制了華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土地,實力一度非常強盛。然而在張學良被扣押後,東北軍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困境,沒能在抗戰時期大放異彩。


路之意


巔峰時期的奉軍,佔據的不只是6個省,而是高達9個省份。

1925年,靠著馮玉祥的臨陣倒戈的天賜良機,擊敗吳佩孚,贏得第2次直奉戰爭的奉軍開始大批入關。只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張作霖就先後佔據了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河南等多個省份。

算上“老巢”東北三省和熱河,此時的奉系勢力已經遍佈全國9個省份,張作霖領導的奉系達到了極盛。而控制面積如此之廣、橫跨南北的9個省份奉系,此時一共有多少個軍隊呢?

張作霖

1925年9月,由於奉系的地盤急劇擴張,實力迅速增強,為了收編敗退的其他軍閥部隊,同時也為了接管新佔領的地區,張作霖對於奉系軍隊再次進行了政變。

張作霖將奉軍的“旅”改為“師”,一共編成了20個師的部隊,而這20師一共轄有40多個步兵旅、十餘個騎兵旅、兩個炮兵旅、一個工兵團和一個輜重團。此時,這支奉系大軍的番號也發生了變化,張作霖將其稱之為為東北陸軍。

張作霖和東北軍將領

全盛時期的東北陸軍僅正規軍就高達35萬,如果再加上了山東、熱河等省份被改編的軍閥軍隊,張作霖麾下的部隊已經逼近四十萬。如此龐大的數字,比之第2次直奉戰爭之前,已經增加了一倍多。也由此,張作霖成為北洋諸多軍閥中佔據地盤最廣、軍隊人數最多、實力也最為強大的軍閥。

隨後,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各省和軍隊的控制,張作霖在40餘個旅的東北陸軍基礎上,又編成了6個軍團。分別為:有“劍仙”之稱的李景林擔任軍團長的第一軍團,由“狗肉將軍”張宗昌統帥的第二軍團,“太子”張學良擔任軍團長的第三軍團,“五虎將”之一的姜登選擔任軍團長的第四軍團,張作霖的老兄弟張作相擔任軍團長的第五軍團和“面帶豬相,心中嘹亮”的吳俊生擔任軍團長的第六軍團。

裝備先進的東北軍

而這樣龐大的軍隊數字,指的僅僅是東北陸軍而已,為了實現其統一全國的野心,張作霖倚仗東北強盛的軍事工業,還組建了以絕對優勢佔據全國第一的東北海軍和東北空軍。

例如東北海軍,從1923年接手原由中央海軍部所屬的吉黑江防艦隊,東北軍才正式擁有屬於自己的艦隊,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張作霖就將東北海軍經營成當時中國海軍第一。巔峰時期,東北海軍擁有26艘軍艦、12架飛機、5400餘名水手和超過4000名的陸戰隊員,東北海軍總人數已經超過1萬人。

張作霖

第2次直奉戰爭之後,達到極盛時期的張作霖,佔據了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九個省份,麾下擁有40餘萬大軍。同時,東北軍海、陸、空三軍兵種齊全,裝備先進,已經成為當時中國最具實力的軍閥。

最妙的是,當時張作霖面臨的對手但實力都遠不如他。東山再起的吳佩孚雖然自封為了14省討賊聯軍總司令,但是,吳佩孚的嫡系早已被打光,新組建的軍隊戰鬥力大不如從前。新崛起的孫傳芳雖然成為五省聯軍總司令,但是,剛剛崛起僅有一年的孫傳芳根基十分薄弱。

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早被打的落花流水。而南方國民政府,此時連兩廣都尚未統一,自然無力顧及北方。其他遍佈全國的大小軍閥,守成尚且不足,根本沒有對外擴張的實力和能力。

1926年全國局勢

因此,張作霖完全有機會武力統一全國,完成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張作霖顯然也是這麼想的。然而張作霖萬萬沒想到,就在其巔峰之時,內部卻爆發了奉系有史以來最大的叛亂:張學良最信任的大將,有“郭鬼子”之稱的郭松齡率領奉軍最精銳的部隊發動了反奉事件。

雖然靠著日本人的幫助,張作霖最終將反奉事件鎮壓,郭松齡也被槍殺,但是,此時的東北軍已經元氣大傷精銳,最精銳部隊也幾乎消耗一空。而耽誤了最寶貴時間的張作霖還沒理清內部,統一兩廣之後誓師北伐的北伐軍,已經先後擊敗了吳佩孚和孫傳芳,實力開始暴增。

北伐戰爭

雖然張作霖並沒有放棄掙扎,甚至還成立了所謂的安國軍政府,但是,大勢已去的北洋軍閥,任憑張作霖如何努力,依然紛紛敗退。最終,張作霖黯然退回東北,統一全國的夢想至此徹底破滅。而在其撤回關外的路上,還被埋伏的日本人炸死,窩囊的結束了一生。


鳶飛九天2018


提到民國,必然繞不開民國初年的那一群群軍閥,民國政府組成後,由於先天不足——資產階級發育不良。使得民國政府建立前期就混有大量封建殘餘勢力,這也為後來形成軍閥混戰的局面奠定了基礎。


說到這我們先來了解下軍閥混亂時期的過程

當年辛亥革命的時候,革命黨人趁著清政府將湖北新軍大量調入四川前去鎮壓四川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革命黨人嗅到了機會的滋味,於是發動武昌起義,發動武昌起義成功後,清政府回過味來,革命黨人一定要剿滅,於是起用袁世凱練出來的晚清最為強大的北洋六鎮新軍,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袁世凱又是一個出了名的野心家,清政府必用北洋六鎮軍隊這給予了袁世凱獅子大張口的機會。

袁世凱死命的要錢,不給錢就不打革命黨,清政府恨不得把褲子都當了,拼了命的給袁世凱湊錢,而袁世凱一搖三晃的攻打革命黨,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擺明了想要利用革命黨起義作為籌碼來完成自己的狼子野心。

儘管袁世凱並沒有使出全力,但革命黨人這邊卻已經相當難過了——沒辦法,彼時的革命黨人實力有限,不具備擊敗袁世凱的軍事實力,於是革命黨人與袁世凱開始合作,孫中山指出,只要清帝退位,共和國總統讓袁世凱坐也是可以的。


袁世凱等的就是這句話,於是在兩邊混到好處的袁世凱班師回朝,直接逼宮紫禁城,手下頭號心腹段祺瑞和馮國璋將紫禁城圍的水洩不通,清朝皇室眼看大勢已去,於是同意了袁世凱的退位提議,清政府退位標誌著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畫上了句號,使得民主共和觀念開始深入人心,而袁世凱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居功至偉,也可以說收穫最大,沒過多久,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帽子就落到了袁世凱頭上。

成為大總統的袁世凱身上有極為濃厚的封建殘餘色彩,對此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非常擔心,但他們也想到了一招解決方法——那就是通過頒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一項第一部資本階級成文憲法性質的法律,來制約袁世凱的權力,並且還寄希望於北京的國會和議員可以分散限制一些袁世凱的大權。

但是很遺憾的是,這些手段並沒有輔以必要的軍事力量加以支撐,終歸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袁世凱悍然稱帝,狠狠地給革命黨人一個響亮的大耳刮子,不過他稱帝這件事也讓他的基本盤出現了鬆動——由於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他是總統,大家總統輪流做,見面最多鞠個躬,可是他一旦稱帝,他那些部下以後還是要對他三跪九叩,皇位還得世襲罔替,這就不能忍了啊!



所以袁世凱前腳稱帝后腳他就發現自己陷入了眾叛親離的日子裡,沒過多久就一命嗚呼了,他死之後北洋六鎮班子果然出現了大分裂。袁世凱有兩個比較靠譜的心腹 能力資歷那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這倆人都不能百分百讓所有人服眾,於是很自然的分裂了。

由於袁世凱曾經稱帝過,所以此時在北京的民國政府又被稱為北洋政府,除了段祺瑞和馮國璋,像徐世昌、王士珍、段芝貴、曹錕等曾經北洋軍隊的主要將領人,沒有一個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段祺瑞作為資歷最老支持度最高的人,第一時間接管北京北洋政權。他建立的就是繼承袁世凱之前北洋軍閥的皖系軍閥,但很快因為自身能力有限,馮國璋帶起著自己班子的人另建了直係軍閥政權,之後在馮國璋病逝後,直系部下曹錕和吳佩孚整合直系,直接挑戰段祺瑞,於是爆發直皖戰爭。

在這場龍爭虎鬥過程,段祺瑞逐漸不支,這種曾經的北洋軍閥內耗極大損害了段祺瑞和曹錕及吳佩孚的綜合勢力,雙方相持不下之際,南方新崛起之孫傳芳擊敗段祺瑞佈置在南方的皖系軍閥,而來自東北那旮瘩的舊式軍隊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奉系軍閥此時與直系交往越來越密切。最終雙方達成共識,一致要幹掉皖系軍閥。

皖系軍閥節節敗退,先後被奉系、直系擊敗,段祺瑞狼狽宣佈下野,徹底退出中樞,北洋軍閥的嫡系皖系軍閥就這樣煙消雲散,而在爭鬥過程中直係軍閥也是元氣大傷,奉系軍閥反而後來居上,成為了當時北方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隊。

皖系軍閥和直係軍閥都來源於北洋軍閥,而北洋軍閥來源於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奉系軍閥則是長期佔有東北,來源於東北舊式軍,原本力量遠遠比不上北洋六鎮,但在直皖戰爭之後,奉系軍閥力量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日本人俄國人勾結在一起、在秦皇島攔截了皖系軍閥重金購買的大批軍火和機器。

張作霖的巔峰路程

後來張作霖的奉系和直係軍閥撕破了臉皮,雙方發動了第一次、第二次奉直戰爭,在這些戰爭過程當中,直係軍閥喪失了列強的支持,尤其是俄國和日本都支持奉系軍閥,因為奉系軍閥似乎更容易操控一些,這當然是張作霖的把戲,只不過這個把戲可以讓他左右逢源,戰爭的結果是直係軍閥被趕出中樞,張作霖控制了民國政府或者說,控制了北洋政府,正式就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元首。此後,北方六省都被奉系軍閥所把控,甚至巔峰時期佔據高達9個省份。


要是論起張作霖控制中樞後的當時有多少兵力,那可就了不得了。在當時,由於張作霖起家的時候部下大多為土匪流氓,所以張作霖擁有的奉系軍如果算全部的話,將會不少於40萬,但是隻是算精銳軍隊,那麼,其中嚴格軍規裝備新式武器的兵馬應該在20萬左右,因為東北易幟歸順民國的時候,張學良率領的精銳東北軍正好是20萬,除此之外,奉系由於得到日本人和俄國人的兩面支持,所以居然有飛機200多架,還有自己的講武堂以及可以自行生產兵器的兵工廠。

而與它相比,同時代南方的大勢力——國民政府當時飛機不過20多架,武器大多還是漢陽造老套筒。差距不可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