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瘟疫的來源到底是哪裡?最早12月8日就有了嗎?

百步溪814


截止至2020年1月28日零點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繼續擴散,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呈現出倍增現象,目前死亡率未知。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 30 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858例,疑似病例5794例,累計死亡病例82例,累計治癒56例。目前死亡率為2.86%,傳染強度未知。

如此影響深遠的疫情爆發,每個人都在疑問,疫情源頭的究竟在哪裡?眾多信息將疫情的源頭鎖定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民眾的目光和討論、甚至聲討一直聚集在這個海鮮市場。

1月27日,《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源頭》的報道。Science《科學》雜誌以《柳葉刀》的這篇41位首批病例的研究為切入點,提出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起源的其它說法。不論是 Lucey 還是 Andersen,他們的推論都只發表於接受媒體的採訪或者是相關的網站上,並沒有經歷過發表學術論文所必須的同行評議。

據報道,科研人員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併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然而,

《科學》上的這篇論文作者卻認為,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源頭。

這篇由中國學者主導完成的研究論文,追蹤了第一批41個確診病例,最初一個病例12月1日即患病,且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第一個感染者與後續感染者之間未發現流行病學關聯。其它數據還顯示,這41個病例中的13例與海鮮市場無接觸史。

文章認為,中國作者在《柳葉刀》上發文的41個病例中,只有27個病例有在華南海鮮市場環境中的暴露史。此外,在時間鏈條上,12月8日第一位被確診的患者也沒有與華南海鮮市場的交集。根據《科學》雜誌的報道,美國喬治城大學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Daniel Lucey)說:“13個無關聯病例不是個例,比例已經相當高了。”

“這篇《科學》論文作者還根據研究人員提交到GenBank(基因序列數據庫)中的2019-nCoV序列,進行了進化樹分析。”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童貽剛解釋,他們對27個序列進行分析、推算,認為這一病毒演化成現在的樣子,發生在大約10月1日。

如果進化到以人類為宿主的時間點發生在10月1日前後,那麼就有了2個月的時間盲區,這期間在其他環境中傳播被帶到海鮮市場成為可能。

因此,

文中推測新型冠狀病毒到達海鮮市場的路徑有3種,除了被一個動物、一群動物帶到海鮮市場之外,還有可能由1個人帶到海鮮市場。

“綜合41個病例,大部分病例找到了海鮮市場作為共同點,而少數病例沒有關係,因此可以肯定海鮮市場是‘集散地’,但卻並不一定是病毒從野生動物到人類社會的‘第一站’。”童貽剛說。

“雖然不在海鮮市場,但一定在武漢附近的某個地方。”童貽剛認為,對於溯源,最理想的是找到中間宿主,從而獲得病毒存在的直接證據。

盧西 (Lucey)說,《柳葉刀》雜誌的數據與中國最早公佈的信息有所不同。根據演化生物學家安德森(Anderson)的分析結果顯示,“有人在市場外就已被感染,然後把病毒帶到了市場,這是我們考慮過的三種情況之一,我們的數據與此一致。”他說,“根據我們目前的數據和知識,這是完全合理的。”

盧西 (Lucey)指出,2012年6月,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病毒一開始發現於沙特的一個病人身上,但是後續研究追蹤卻回到了2012年4月約旦的肺炎爆發。死亡的兩個約旦病例證實感染了這一病毒。

盧西 (Lucey)建議,應該對來自中國的人及動物的血樣甚至包括其它動物市場的攤販和動物,進行回顧分析,或許能從中尋得蛛絲馬跡,揭示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起源。

目前,科技部已經成立應急專項進行病毒溯源的研究,童貽剛參與其中,他表示,

未來的工作將在武漢周邊的動物身上做調查,找到了真正的宿主,這將有利於徹底切斷傳播的源頭。

《財新網》1月27日報道,首例患者被曝未涉海鮮市場 新冠病毒或有多個疫源地。

文章提出,根據《柳葉刀》披露的情況,金銀潭醫院收治的首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發病日期為2019年12月1日,從文章披露的內容看,其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家人也未出現發熱和呼吸道症狀;至12月10日,才另有3人發病,其中兩人也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在金銀潭醫院收治的前41名患者中,僅有27名接觸過華南海鮮市場。

“華南海鮮市場當時應該存在病毒的多點來源,而且它們之間比較分散,幾十個病人又短期內同時出現,且又沒有彼此接觸的歷史,說明感染的野生動物可能不是偶然性地進入了一家攤位,而是短期內同時進入了多家門店,這樣才可能同時引起這麼多人發病。”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唐金陵評論道。

唐金陵也強調,這些推測是基於目前有限的數據,正確與否需要進一步調查驗證。

以上參考來源:科技日報、Science科學、財新網等


笑多段子君


武漢大瘟疫的來源到底是哪裡?最早12月8日就有了嗎?

武漢大瘟疫爆發點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據報道,22個攤位都檢測出來了新冠狀肺炎病毒。而且最早的新冠肺炎(也就是起初的武漢肺炎)患者也來源於此。


目前的證據提示新冠狀病毒來源應該來自於野生動物,目前暫不知道到底是那種野生動物攜帶著這種病毒,坊間流傳包括果子狸,蝙蝠,蛇,竹鼠。但是具體來源目前還是未確定,目前的傳染源主要就是感染新冠狀病毒的人員。當地這個野生動物是什麼,又來自哪裡,目前沒有定論。

至於新冠肺炎最早12月8日就有了,這個我們局外人都是不可而知的,一切聽政府的,畢竟第一手資料我們沒有看到,大家不可以亂猜。

總結,現階段考慮武漢大瘟疫來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生動物,但是具體那種野生動物未知,動物來源未知。


產科醫療顧問


是呀,據好多文章說12月8日是第一例,源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31號左右,武漢中西醫結合醫院張繼先醫生,根據她的接診和判斷,敦促本醫院上報了武漢衛健委,我覺得之前的病例她有可能在網上看見了,但沒有人通知過她。之前,二十幾號國家衛健委和疾控中心就已經派人到武漢開始調查了,可能當時病例還不夠多,大概二十幾個,沒有引起警惕,沒有將調查蒐集資料與開展防疫同時進行,所以導致了整個外界的輕敵,不過那個時候,有可能病毒已經大面積蔓延了(人傳人,去年十二月中旬就有苗頭了,月末張繼先醫生接診的第一例,就是一家三口,其中有的成員沒去過海鮮市場)。


凌波仙子873


2019年12月下旬,武漢市協和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幾家大醫院,相繼接診了一些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這些患者大部分與華南海鮮城有聯繫。後經過武漢市疾控中心組織相關專家調查發現,華南海鮮城(或華南海鮮市場)存在著大量新鮮冠狀病毒。這些冠狀病毒與那些患者肺部感染的冠狀病毒基本一致。所以,一般認為病源來自華南海鮮城。

相關專家經過探討研究認為,這種導致瘟疫的新冠病毒攜帶於蝙蝠身上,也就是說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原生宿主。但病毒傳播還必須有一個寄主,是誰把病毒帶到了華南海鮮城,成了問題的關健。

最近華科大發布論文認為穿山甲是病毒的寄主,但尚未得到專家們的完全認可。

雖然病原還在探討中,但華南海鮮城銷售的野生動物,是導致人體感染的直接因素,這是專家們的共識。所以,我們不食野生動物,保持自然和諧,才是拒絕病毒感染的根本。


懷古齋


我是劉宏星,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武漢最早的感染源就是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最主要的來源就是野生動物,所以大家不要吃野生動物還有很多生吃的東西,愛護動物,珍惜生命,從我做起。


劉宏星


武漢大瘟疫的來源到底是那裡,最早12月8日就有了嗎?大瘟疫當然是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據報道,22個攤位都檢測出來了新冠狀肺炎病毒的傳染!覺竟什麼時候發現了新冠病毒?還得國家調查報告顯示、不可道聽途說、更不可猜測!


1399766888翔


別說你想知道了,現在全世界都想知道,可是到現在也不確定在哪流傳的,等專家查吧,我們只有等結果。


a特約評論員a


最早發現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一帶,初步認為是食野味造成病毒感染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