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蜂:北京古籍叢書的前世今生(下)

古槐蜂:北京古籍叢書的前世今生(下)

有清一代的掌故書《雪橋詩話

北古整理出版的近人楊鍾羲著《雪橋詩話》,包括1989年版《雪橋詩話》、1991年版《雪橋詩話續集》、和1992年版《雪橋詩話三集》和餘集。共四集四十卷,篇幅浩繁,內容豐富,合約130餘萬字。《雪橋詩話》,名為詩話,實際上是一部記載有清一代的掌故書,是研究清史、北京史、尤其是研究八旗人物極為重要的文獻資料。

楊鍾羲(1865-1939),祖籍遼陽,世居北京,原名鍾廣,二十四歲時才改名鍾羲,冠姓楊。字子琴,號留坨、雪橋等。光緒十五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光緒二十五年至1911年,先後任江寧知府、淮安知府等。辛亥革命後退居上海十多年埋頭著述,甘為清遺老而不仕。楊鍾羲平生著述甚多,以《雪橋詩話》最為出名。

《雪橋詩話》最大特點是:一些不為人所習知而又有一定成就作者的吉光片羽,往往可在《詩話》中窺見點滴。而這一點一滴,在其它書籍中是頗難找到的。如眾所周知,早年胡適考證曹雪芹生平時,所徵引的就是《雪橋詩話》卷六宗室敦敏的贈詩:“尋詩人去留僧壁,賣畫錢來付酒家”。胡適考證敦敏和敦誠兄弟二人關於曹雪芹的四首詩後,告訴我們曹雪芹在西山著《紅樓夢》時已經很貧窮,而且窮的很不像樣子。故敦誠贈詩說:“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

雪橋還在詩話續集卷三記述了,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剛到南京任江寧織造時,在署旁建一亭,作為曹寅兄弟讀書處,在亭旁又親手種了一棵楝樹。因此,曹寅特意把自己的別號叫“楝亭”。雪橋根據敦誠著《四松堂集》在《雪橋詩話續集》卷六說:“嘗為琵琶行傳奇一折,曹雪芹(霑)題句有云: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雪芹為楝亭通政孫,平生為詩大概如此,竟坎坷以終。敬亭挽雪芹詩,有“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鍤葬劉玲之句。”舊紅學研究家在雪橋以前,在一百多年時間裡,大家一直認為曹雪芹是曹寅的兒子。改正這一大錯誤的就是楊鍾羲先生。曹雪芹名霑,是曹寅的孫子。

《雪橋詩話》的第二個特點是:保存了不少現已罕為世所知的詩作者的佳什雋句,給研究清詩者提供了豐富有益的素材,也擴大了清詩愛好者的鑑賞範圍。例如《雪橋詩話三集》卷二錄張蕭亭《滸山濼》詩“漠漠漁村雨壓扉,湖波不動釣船歸。畏人水鳥時驚去,直向寒山影裡飛”。雪橋評論:“偶然即目,妙於寫生”。

《雪橋詩話》的第三個特點是:還保存了不少北京名勝風土史料。例如《雪橋詩話》卷九記明大學士李東陽世居北京,五世皆葬西郊畏吾村。畏吾村即今海淀魏公村。《雪橋詩話》續集卷三載納蘭成德南苑雜詠和嚴蓀友諸詩,可以考見清初南苑行宮盛況。《雪橋詩話餘集》八卷記李慈銘詠釣魚臺詩等。

《雪橋詩話》初有吳興劉氏刻《嘉業堂叢書》本,曾於癸丑(1913)、甲寅(1914)兩次印行。《雪橋詩話》全四集又於丁巳(1917)以吳興劉氏《求恕齋叢書》刻行。《雪橋詩話》以甲寅本標點。其他三集以《求恕齋叢書》本標點。《雪橋詩話》及續集由在中華書局和文物出版社從事選題、校勘、整理古籍等工作的石繼昌(1925-1994)先生點校,《雪橋詩話三集》及餘集由古籍整理專家康奉、李宏教授和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周南先生點校。

古槐蜂:北京古籍叢書的前世今生(下)

李一氓要出的兩本書

1981年李一氓任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很關心北京古籍工作。1982年他給北古來了一封信,說“你們已刊行北京各種竹枝詞,似可擴大,印《啟禎宮詞》……”。北京出版社古籍部總編輯趙洛先生閱讀《啟禎宮詞》時,感覺寫天啟、崇禎兩朝事,比較單薄,能不能像李老說的擴大,把建都在北京的遼、金、元、明、清的宮詞都彙集出書呢?關鍵是能找出多少寫這幾個朝代宮詞的書。

趙洛想起琉璃廠的雷夢水。雷夢水(1921-1994),河北冀縣謝家莊人,15歲起隨舅父孫殿起在北京琉璃廠通學齋當學徒,從事古舊書收售業務。幾十年間,收穫了“滿腹關於書和愛書人的掌故軼聞”。著有《書林瑣記》、《古書經眼錄》等。趙洛去找他,不想幾個月後,他居然揹了一個大藍布包袱來,打開一看,正是北京古籍需要的這五個朝代宮詞。於是分開請熟悉宮詞的專家點校,又補充文集、詩集中能找到的宮詞,於1986年出版了(清)吳士鑑等著《清宮詞》, 1987年出版(明)朱權等著《明宮詞》, 1988年出版(元)柯九思等著《遼金元宮詞》。 後來李一氓又拿來民國初年陳師曾畫的《北京風俗圖》,請北古出版。

陳師曾(1876-1923),名衡恪。其祖父陳寶箴,其父陳三立,近代著名詩人。其弟陳寅恪,著名歷史學家。陳師曾1902年留學日本,1910年歸國,1913年秋到北京,主要致力於美術教育,擅詩文、書法、篆刻,尤工繪畫。著有《中國繪畫史》《陳師曾先生遺墨》《槐堂詩鈔》等。

陳師曾所畫是北京平民生活,如撿破爛的、掏糞的、賣糖葫蘆的、鬥雀的等,還有婚葬嫁娶風貌,一一呈現。加上有姚茫父、何賓笙、陳止、程康、金城等題詞、題詩,很是珍貴。陳師曾這部冊頁,在他逝世後輾轉相傳。張志魚在跋語中說:梁啟超曾以七百金購藏,日本人又出千金索驥,未能如願。冊頁後來流落民間,20世紀50年代由國家收購,藏於中國美術館。李一氓送來的是20年代琉璃廠印珂羅版黑白畫面,近代已少見。北京古籍正擬印刷,這時責編林紅從一本美術刊物上看到原作,現存中國美術館。北古找去,竟發現原作是彩色的。商得領導同意,決定用彩色影印,使《北京風俗圖》1986年首次按原作彩色精印。

古槐蜂:北京古籍叢書的前世今生(下)

不忘京版,傾心北古

2009年北京出版集團公司成立以來,集團公司領導和北京出版社安東主任,呂克農總編及楊良志、喬天一、張帥、許可、蔡紫昍等責編們“不忘京版,傾心北古”,自2010年先後出版了《北平風俗類徵》《畿輔人物誌》《畿輔人物考》《燕史》《知寒軒談薈》《御製圓明園四十景詩(外三種)》《都門彙纂(外二種)》《京語解京腔偶釋》等北京古籍叢書八部14種。

值得稱道的是2015年出版,由北京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邱居里副教授輯錄點校的(明)郭造卿著《燕史》(上下全二冊)一書。是書在校勘標點《燕史》僅存抄本十記三十五卷的同時,又從郭造卿詩文集《海嶽山房存稿》、論說集《海嶽山房別稿》中,輯錄出該書的全部篇序和部分論、辨,凡145篇,與抄本合為一帙,首次將《燕史》全部傳世篇章輯為一書,對於閱讀迄今為止這部獨一無二的古代北京地方通史,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文本。

郭造卿(1532-1593),字建初,號海嶽先生,福建福清人,弱冠入學,曾三試冠諸生。隆慶六年入貢北京國子監為太學生。萬曆初年入幕戚繼光將軍府。從萬曆八年至萬曆十八年,郭造卿矢志不渝的編纂草創成《燕史》《薊略》二書。因二書卷帙浩繁,無人能為刻梓。《燕史》僅存清抄本三部,分別藏於福建省圖書館、首圖和北京大學圖書館。邱教授是以學苑出版社影印首圖清抄本為底本點校校勘的。

古槐蜂:北京古籍叢書的前世今生(下)

新近,北京出版社又滿足讀者需求印製了一些《北京古籍集成》中的單行本。按其古籍出版規劃每年將有數種新品付梓以饗讀者。

2020年2月10日於日下舊聞書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