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正月打雷,遍地出贼”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悠悠乡村路


对于农村俗语“正月打雷,遍地出贼”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那就是在农历的正月份儿,如果出现打雷的天气,在农村的田地里,就会有很多的贼,形容说地里遍地都是的。其实用这句俗语形象地表示雷雨天气提前到来,会对农作物造成大面积的减产。



农历正月份一般是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也是刚刚进入立春的节气,天气还是非常寒冷的,强冷的冷空气控制着高大气压。如果说在正月里就出现大雷雷雨的天气,这样就会使得南方带负热带高气压迅速的移动到北方地区,这样暖湿气流与北方的冷湿气流向碰撞,就会产生了雷雨的天气。

农历的正月份天气还是非常寒冷的,强冷的空气控制了大气压,即便是暖湿气流北上也不能够把寒冷的空气驱走,也就是冷空气控制着大气压。比较弱的暖湿云层与强劲的寒冷的云层互相碰撞,产生了雷雨天气落下了冰冷的雨水,这就会形成倒春寒的现象。尤其是下雨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更使得温度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在农村才出现了“冷雨温雪”的说法。



倒春寒的现象如果出现的时间非常的长,这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毕竟春天已经来了,大地复苏,所有的植物开始发芽开花,而且对于一些越冬的农作物开始拔节、抽苔等生理特征,一旦遇到强冷空气形成的倒春寒,有可能会出现冻雨的现象,这样就极大的使得花芽、芽芽或者一些抬秸的农作物受到冻害。比如说2018年春季就发生了倒春寒的现象,那年到春寒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造成了秋季农作物大幅度的减产,特别蔬菜水果价格是非常的高,有的出现了天价水果、蔬菜的现象。



总之,对于题主给出的这句俗语“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主要是指的过去生产力比较低下,也没有现在的高科技的农业种植技术,使得土地的产出率比较低,粮食的产量比较少。一旦遇到极恶劣的天气,这一年不获得丰收,就有可能会出现饥饿情况非常严重,所以人们就会讨饭或者是偷东西。尤其是因为饥饿会到田地里偷粮食,偷其他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吃,才有了遍地是贼的说法。这主要形容正月打雷的天气不好,是雷声来得太早了一些,如果晚一些暖湿气流到达就不会形成倒春寒的现象,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会有一个大的丰收。比如农村俗语所说的“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菜堆堆,三月打雷卖堆堆”,这句形容词也是说的雷声来的早了不是太好,如果雷雨在二三月下的话,这就形成了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宗元三农堂


“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句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话说,正月打雷是非常罕见的,当然,罕见并不代表不发生,毕竟打雷现象是自然现象,天气变化多端,复杂多变,说不定哪天就打雷了。



说来也巧,这两天全国大范围寒冷天气来了,我们当天昨天白天刮了一天的大风,树叶到处飞舞,真是辛苦环卫工人了。然而昨天晚上就开始打雷了,还把我从梦中惊醒,醒了之后,反正睡不着就站在窗边欣赏一下雷雨天的夜景。

昨晚打雷了,今天还是正月二十一,正是正月里有打雷天气。“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这句话表面意思说的是:正月里天空打雷,那么人间遍地都是盗贼出没。



其实这句话的内涵是说,正月里打雷将出现倒春寒天气,倒春寒天气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大的不利影响的。庄稼减产或者绝收,人们种植的粮食都不够口粮吃,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就纷纷逃难,于是盗贼也就多了。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句话还挺押韵,一说起打雷,大家就会想到天气要变了,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所说的那样,打雷了,下雨了,快收衣服了。

那么为什么正月打雷,遍地出贼呢?打雷与贼会有什么联系?一提起贼,往往会在腊月的时候,快过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小毛贼特别猖狂,也可能是有人没钱过年了,想搞点收入,但却不走正道,我小时候在冬天有个贼晚上闯进隔壁的家里,结果惊醒了隔壁的人,于是他大声呼喊,小毛贼逃跑了,因此在农村过年的时候门户一定要看的紧紧的。


当然,现在这句话已经不适应了,不能因为正月打雷就会想到遍地出贼,想要解释这句话,让我们借上帝的手把时光倒退100年, 来一次穿越时空,那个时候没有电,没有手机,地里庄稼产量也很低,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因此,天气对庄稼的影响特别的重要,而在正月里打雷就意味着天气要大变,即使不会下雨下雪,天气也会急速的转冷,这样就会使庄稼减产受灾,以前的天气特别的寒冷,尤其是我们这里,虽然说是正月,但是如果没有太阳刮起风来冷嗖嗖的,我记得小时候冰溜子很常见,而现在几乎见不到冰溜子了,也说明现在的天气比以前要暖和,比如今年我们这里冬天竟然没有下雪。

也就是说,春天打雷会使体温急速下降,比如今天武汉也打雷了,而且也下雨了,平时最高气温可达到十七八度,但是当下雨以后,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地里的庄稼已经随着气候的变暖开始生长了,但是气温又回到了以前的寒冷,自然对庄家的损伤很大,人们的生活就可能会挨饿,那时候还没有农民工这一说。

当很多人找不到吃的时候,有人就会想到偷,其实大家都在饿肚子,即使去偷也找不到偷的对象,生活陷入疾苦!

但是现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天气慢慢的转暖,虽然说天气对庄稼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但影响肯定不会比过去大,自然不存在遍地是贼的说法了,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妙!


乡村小二哥


现在屋外西北风吹的呼呼的响,而且吹起来的东西打到窗户的玻璃上,只听见玻璃上噼里啪啦的,的确很吓人。在下午吃饭的时候,我们这里就打雷,而且是那种很响的雷,噼里啪啦的好几个,我们家孩子说像放鞭炮一样,声音比鞭炮还响。这个时候我爸就说了一句“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让我们外出的时候注意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别被人偷走了还不知道。

然后我媳妇就多问了一句,为什么正月里这打雷小偷就多了?然后我爸就说正月里打雷不见得是个好现象,因为“正月打雷人骨堆,二月打雷牛瓮堆”,说的是正月里打雷的话,那么今年收成会非常不好,如果果放在旧社会的话饿死的人非常多。如果二月份在打雷的话,粮食多的就会连给牛装饲料的瓮里面都用来装粮食,象征着是大丰收。

说了半天,其实我爸也不知道“正月打雷,遍地出贼”到底有什么科学含义,于是我就上网查了一下,下边就把查到的东西给大家总结一下。

正月打雷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气候现象,说直白点就是暖气流的回流。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地区都处于温带,因此气候主要受到西伯利亚寒流和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冷暖气流的交汇必然会引起刮风现象。而打雷现象恰恰是由于天空中不同云朵被风吹动撞击在一起而发出的巨大响声,同时伴随着放电现象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闪电。

而在正月里面打雷,就意味着在正月里面太平洋的暖气流就开始北上,并且表现的比较强势,和冷气流的交锋就比较激烈。但是我们知道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主导了我们一个冬天,岂是那么容易退缩的?虽然暖气流很强势,而且暖气流到来之后气温会明显上升,田地里面种的庄稼都会生长速度比较快,甚至像油菜还会提早开花,但是这一切刚好是灾难的开始。

但是随着西伯利亚寒流在蒙古高压聚集的能量越来越大,因此到了一定时候冷空气会再次强势来袭,同时击退暖空气,这样一来就会形成我们农民最怕的倒春寒!相信2018年清明节那会儿50年不遇的倒春寒大家都还记?因此也就是说正月里面越暖和,意味着之后出现倒春寒的概率越大,并且倒春寒引发的农作物冻害越严重。而以前基本上所有人都是靠种地谋生,一旦发生严重的倒春寒让庄稼减产或者绝收,自然很多人就没有饭吃,就打起了歪心思做贼。

当然了,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很多人已经不靠种地为主要的谋生手段了,但是我们国家还有差不多一半人口在农村,因此正月里出现频繁的打雷现象,终归来说,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朋友是非常不利好的,因此我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朋友一定要提早的做好打算,把农业保险买起来,并且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天气变坏,做好农作物防冻害准备。


老张谈三农


“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说法在现在的社会中,还有待商榷,至少后半句在现在已经没有了。


打雷嘛,自然界中很常见的,风、雨、雷、电四大天气,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缺少了它们四大家,我们的农民无法正常生产了。

俗话说“二八月打雷粮食收”,这正月打雷是怎么样的呢?好巧,昨晚,我们就听到正月的雷声了,我当时被雷声吵醒,我还不相信打雷,后来,我竖起耳朵停,又听到雷声了。正月打雷,雷声滚滚,但是雷声大雨点小,也伴随着下小雨,还伴随着风,风处在玻璃上缝上,呜呜的响。


正月不能打雷吗?怎么不能,当然能打雷,正月打雷在我们父辈看来是气候反常的预兆,说明今年有倒春寒,还有夏季的干旱。俗话说“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月打雷,遍地出贼”。在以前,农民主要靠种植粮食,如果碰到粮食减产或者绝收,农民就没有粮食吃,人嘛,饿极生悲,到处抢,到处偷,成为社会的不安全因素。如今,人们种粮更加科学化管理了,对于自然条件依赖性减少了。在我们安定和谐的社会中不会出现遍地出贼的。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今天下午我们这里开始下起了小雨,倒是没有听到雷声。先不管正月打雷好不好,也不管正月打雷是出贼还是出小偷,对于我们严重干旱的胶东地区来说,只要能够下雨,农民们就高兴,管他出什么呢,先下了雨再说。

去年整个冬天应该说是一个无雪的冬天,从立冬开始,农民们就盼着下雪。小雪大雪的节气都没有下雪,然后是冬至、小寒大寒。总之,冬季所有的节气都过了,北方的天空还是没有飘过雪花。整个一个暖冬一个干旱的冬天,地里的泥土都干成了烟儿,这对于北方农村的冬小麦来说,是严重的不利。


昨天是六九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今天还在数九寒冬里,今天的小雨应该算是一场冬雨。可能是因为雨下的太小,所以我们这里没有听到雷声。从网上可以看到,很多条友都在说,南京和武汉等地都打过雷,而且雨下的很大。有个南京的条友留言说,从门口望出去,响雷好像劈倒了一棵树,远远望着似乎直冒烟。

在一些人的传统意识里,总是觉得正月不应该打雷,觉得正月打雷有违了季节的常规。用一些农村老人的话说,正月打雷,遍地出贼。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正月打雷预示着今年的收成不好。在过去贫穷的岁月里,只要是收成不好,当然就会出现一些偷粮食的贼。就像我们当地人说的,三九四九开了河,农人卖老婆一个道理。都是形容年头不好,庄稼欠收,农民们吃不上饭,除了偷就是卖老婆。



随着现在形势的改变,老天爷也不按常理出牌。哪有大冬天打雷下雨的道理?冬天不下雪却打雷下雨,本身就违背了季节的常规。可话反过来说也有其道理,不管如何现在已经立春了,立了春就是春天。尽管现在还在正月,可春雷春雨有什么不好?说正月打雷,遍地是贼。已经是过去了。现在无论什么时间打雷,都不会有人去偷粮食了。无论怎么样,我们胶东农村的农民们,希望这场雨下得更大一些,哪怕有雷声,只要下雨,就能够缓解麦苗以及果树的旱情。


灵子


今年这个天气也怪,现在才正月,天上就打起了雷,轰隆隆地,真吓人。我那80多岁的爷爷说,现在这个年代,正月打雷倒不怕什么,要是搁他年轻那会,正月打雷会愁死个人,因为那会儿农村有个说法,叫做“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呢,有没有道理?

在正常年份,正月其实很少打雷,一般都要到二月,或者六月。

因为正月里大多数地区都还在冷空气的控制下,比较寒冷干燥,在这种气候环境下不会出现打雷的现象。

二月份天气回暖回潮,但是冷空气并没有完全退去,海上吹过来的暖湿气流为了尽快赶走冷气流,这个时候就会打架,两者一碰撞,就形成了打雷。

六月份天气多变,“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说的就是这个。这个时候天气较热,热的近地面上暖湿气流都受不了,为了图凉快,它们便会往高处爬,因为高处风大凉快嘛。可高处是冷空气的地盘呢,暖湿气流跑上来那不是抢我地盘吗?这还不直接干上?两者一碰撞,轰隆隆就又打雷了。

所以说啊,这打雷,其实是因为暖湿气流和冷气流对撞形成的。而正月里大多数地方都还是寒冷干燥的天气,突然打起了雷,你说正常不正常?

再后来人们发现,只要正月里一打雷,这一年世道就难太平,日子会过的很艰难,而且到处出盗贼。于是接着就有了“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一说法。

这背后原因其实是正月打雷,意味着暖湿气流提前到来。正月里寒冷的天气还来不及把那些藏在地里的害虫给冻死,气候就变暖和了,地里的虫子也提前苏醒,并大量繁殖。地里有了许多害虫,那个时候又没有现在的灭虫手段,只能任由害虫成长,啃食庄稼,最后地里庄稼欠收绝收,自家人都养不活。俗语说:穷起盗心。饭都吃不上了,又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只能去偷去抢了。这就是“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一说法的由来。

到了现在,都是些专业种植户在种地,他们有技术,有实力,对付害虫有自己的办法。所以即使正月打雷,他们也可以将天气提前变暖的影响消除,不影响庄稼的收成。而且现在农村里大多数人并不是靠种地过日子,因此大家完全不用再担心“正月打雷,遍地出贼”这一说法了。


湘俚伢子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正月会打雷呢?为什么打雷会遍地出贼呢?

其实这句俗语在咱们老祖宗那都是有一定经验积累的,正月里是冬天,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冬天都不会出现打雷的现象,那么出现打雷的现象会有什么征兆呢?农村老人讲,正月里打雷一定会有不测,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曾经在一个传说故事中还有个说法就是,正月里雷神雷母去给玉皇大帝拜年,为了给玉皇大帝表演个节目,就拿起锤子凿出了雷声,可这雷声把龙王给吓坏了,于是龙王很生气,就漫天下起了雨,把人间的庄家都给淹了,农民庄稼没了收成,自然就会缺粮食吃,在过去没粮食就不能生存,所以为了生存,人们就会变成盗贼,你偷我,我偷你,最后就演变了遍地出贼的局面。

虽然这个传说有些滑稽,但在正月打雷确实不是什么好现象,打雷就要下雨,哪有大冬天,大正月下雨的,如果是,那就是暖冬提前来了,暖冬的危害有倒春寒、土地容易滋生细菌、暖冬还会加速气温上升蒸发地表面气温,容易在春雨匮乏的时候出现干旱,所以,正月打雷真的不是好的自然现象,一定要预防。

但现在农业科技非常发达,对天气也有预报能力,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各种自然异常带来的问题,科学学农,科学种地,相信2020年一定会大丰收的。


一起种植


今天大风,呼呼作响,温度下降,晚上竟然出现了了闪电和雷声,一会下起了雨夹雪,这时候听到家中的老人说“正月打雷遍地贼”,正月里出现雷声是非常不好的情况,也有人说正月雷声响,有疫情发生,预示着年景不好。



有老人还说了一个传说故事,天上的神仙辛苦一年了也要过春节,在春节期间也是要放假和有娱乐活动的,龙王有着行云布雨的权利,龙王大年初一也要到天庭去过年,正常情况下,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龙王们春节假期也过完了,才开始上班,如果在正月里出现打雷的情况,就是出现大事了,龙王不得不提前结束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行云布雨,当然了提前上班,心里自然有些怨气,做事不专心,瞎捣乱,那么这一年雨水也就不顺,年景也不太好。


在正常情况下,冬天天气比较干燥,在冬天是听不到雷声的,在惊蛰过后,夏天打雷下雨的天气是比较多的,在正月虽然已经立春,但天气还是比较冷的,打雷的情况也是非常少见的。


说到这里我们要先说一些闪电和雷声是怎么出现的,打雷是伴随着闪电⚡和雷鸣的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往往出现在乌云遍布的天空中,令人生畏。雷电的产生在冬天很少见,主要因为冬天气温低,下雪天气多,上升气流少,云产生电荷主要是上升气流和云产生摩擦引起的。如果冬天上升气流少,就不足以和云产生摩擦,自然也就不会产生雷鸣了。还有就是湿润的空气才导电,夏天空气湿润自然雷声多,冬天气候干燥,也是不容易发生闪电的一个原因。


形成雷雨云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行,在春夏季节,南方暖湿气流北上,在夏天充足的阳光辐射下,地面潮湿的空气上升,上方冷空气下降,形成强烈的对流,所以雷雨天气多。但是在冬天气空气干燥寒冷,无法形成强烈的对流天气,所以很少会出现雷雨。

但是如果这个冬天气候温暖湿润,遇到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两股气流冷热交替对流,空气中上下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短暂的形成雷阵雨,出现打雷的情况。



正月打雷,一方面说明这个年前冬天是暖冬的气候特征,暖冬对于农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雨雪偏少,小麦苗旺长,病虫害多发,会对农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古代农业收成不好,人们吃不饱饭,有些人就会做坏事,偷盗别人家的粮食,所以才有了“正月打雷遍地贼”的说法,也从侧面反应了古达劳动人们靠天吃饭的艰苦生活。

其实“正月打雷”并不是什么不好的情况,只是一种反常的气候特征,今年疫情的发生与打雷也没有什么关联,只是一种巧合罢了。


乡间一抹阳光


大家好,我是一个文化领域创作者,我了解很多文化领域作品,在文化领域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正月打雷,遍地生贼”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就是如果这一年正月就开始打春雷,那么这一年必定盗贼横行。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迷信的说法,其根据源于一个我们熟知的日子。我们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说二月二是玉皇大帝正式开始新一年工作的时候,如果正月打雷的话,就意味着玉皇大帝要提前上班。我们都不愿意提前上班,更何况日理万机的玉皇大帝,也必然会有情绪,天神有小情绪,人间也就跟着遭殃了,这一年收成不好,吃不饱肚子的人为了活下去也就会铤而走险。

这种说法显然是人们臆造出来的故事,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不过老人既然都这样说,正月里打雷究竟对一年的收成有没有影响呢?答案是否定的,不仅文献上没有记载,就连我的爷爷自己都说这没有影响,即使赶上正月打雷,他仍旧像往年一样按时下地,只不过比往年早了一些,因为春雷和春雨比往年来得早了。

听爷爷这样一说我貌似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说出这样的话。往年大多都要等到农历二月甚至三月才能等到第一场春雨,这也就说明春耕可以等到二月或者三月再开始,但是遇到正月打春雷的年景,就意味着休息的时间呗提前终止了,人们自然会有情绪,而自己又不能说自己不愿意种地,只好借着根本不存在的玉皇大帝的嘴抱怨一下。这是农民无奈的表现,也是朴实的田园生活所衍生出的一种田园文化。

在农村有很多谚语,这些谚语有的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值得农民借鉴以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而另一些没有科学道理的谚语也不全是文化的糟粕,其中有很多就像“正月打雷,遍地生贼”一样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劳作中自我调节的一种心理安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这样因靠天吃饭的无奈而产生的谚语也随之很少被人提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